结环衔草 结环衔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衔草才能没马蹄.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1,008 关注贴吧数: 17
【感谢贴】谢谢你们的爱 前些日子,雷电交加,春末夏初的雨夜,我忽然一阵警醒,醍醐灌顶来着。 荷花池,对我们而言,都很重要,有些人是曾经很重要,有些人是现在和将来仍然很重要。 我想说的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依然不知道怎么去珍惜那些可爱的朋友们。 今天来看了一看我的贴吧,看到大家用心的回复,心里居然萌生感动。 轻易感动的感动,并非是真心的感动,但这一刻,是真的。 那晚与燕子说,想我而立之年,曾经为些个小女生之间的小情小绪,在那里辗转反侧,心绪不宁。实在是…… 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多种,友情、亲情、爱情,介于感情之间的各种,还有一种很奇妙,明明彼此未曾碰面,但就是牵挂,就是闹心,就是占有欲燎发,恨不能这一刻,这个朋友就是专属,就是唯一,就是丢到人群里,一眼望出来,沾沾自喜。 于是,告诉自己,不再轻易喊一个人“姐姐”,白素贞永远住在小青的心里。 忘记那些曾经的似有似无的光环,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不快乐。 某一些,细细整理心里的那些痕迹,居然不见踪影。放开与放不开,又岂是旁人可以界定的? 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笃定,笃定是新白里的一个角色,笃定在不同年龄以不同的心态,一遍又一遍地解读新白。笃定这个世界上,你爱的东西,总有人也爱。 我们自欢喜我们的,与他们何干?
【见琳记】当御姐不再是御姐 1      本来想见完气球之后,见面记用《你看你看,西湖的脸》;见完兄之后,见面记则用《你听你听,海边的风》。孰料世事变幻,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元二〇一〇年国庆节,跟许多人一样,网聊十个月,电话、短信无数回之后,我终于——见到了她。      9月30日晚上的夜车,我一直没睡好,出闽的双轨火车总是况且况且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闽境内,晚点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爬上了厦门到杭州的2250次列车,虽然夜里每隔一小时醒来一次,一年多没出远门的忐忑不安,临行前的小懊恼,在一想到此行任务艰巨(一是见琳,二是见兄,且要写见面记的),睡眠质量才是硬道理,醒来时,已经是浙江境内。      琳在车上的Q里跟我聊了一聊,内容:略。= =      神奇的是,手机出省后,Q、飞信直接与网络彻底中断,怎么也连不上。      和琳见面前,与大学闺蜜见面也略。闺蜜与她男友说好晚上去酒吧喝酒,我左思右想,十一一整天,如果从下火车起,爬到他们那俩小奔驰上在西湖景区穿越了一个半小时,那黑压压的人群,那雷峰塔上声势浩大的游客,晚上还要去酒吧,估计身体不行。于是,委婉地拒绝了。闺蜜跟她男友好好的长假还是二人世界比较自在是吧?      就这样,我打车在五点准时的时候,奔到了XX车站,琳在电话里骂我是没有方向感的猪之后,我望眼欲穿地朝着认为的某个方向开始塑造“望姐崖”上的好妹妹角色,内心些许的小不安啊,小紧张啦,很奇怪,没了。      当我看到那辆黄颜色的自行车和车上笑盈盈的人之后,就奔上去,大叫两声姐姐!      琳后来说,她没有听到。= =      其实,我反而听到她于我喊姐姐的同时,说了句:你个猪。(好嘞)      气场与气场的胜负在我们第一个照面就注定了的。琳的目光很躲闪嘞,我拍了拍她的肩膀,那么瘦。我们没有一点儿拘束,哇哈哈,同龄人见面的好处在此。在嘻嘻哈哈之间,打打闹闹之时,我——伸出手去弄乱了她的头发。(Hooray!Congratulations to me!Come on!)      后来各种美好见面不赘述,我们去吃了个小饭,琳喝了一点点的酒,那谁,她没事,别担心。然后我们去逛了一逛夜里的西湖,等78路的时候,我俩坐在那个车站的椅子上笑来笑去的,不知道有什么好笑= =      西湖没有心思逛耶,与琳打来打去,我是不是很没大没小?哦不。好像,今晚都是我在欺负她。可怜的~西湖泛舟的人实在多啊,我说,姐姐,不如,我们就飞到那个船上去。      她没有理我,只是拖住我走,边走边说,我拖了个猪。      猪琳还考我西湖十大美景来着,我神气活现地回答了。但却悲剧地花线,辛辛苦苦打印的台词本子没带到杭州。昏。      正如我们家萧雅说的,琳长得不是很姐姐,可是内心很姐姐,我提出的要求,她都一一满足。譬如,我们买了张十点的电影票,啊啊啊,不回忆电影内容了,可怕死了,等下睡不着。      好像没有什么JQ好写耶,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失望了不?哇哈哈。完蛋,写到睡不着,题目起得很吸引眼球,内容却如此的流水。      回归主题,御姐虽然不是很御姐,也许是我气场强悍~但是,真的,当网络里的人活生生走下来,进入你的真实生活了以后,是那样的美好。我们时而校园味地手牵手,时而闺蜜味地手挽手,时而,算了不说了,费内乱的。      总之,实在困了,不得不总之,御姐和萝莉都是相对的,姐姐这个词很美好,用心喊的和听在耳里的,有一种融会贯通的味道,言不明道不尽。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就像小青的心甘情愿,白素贞的关心怜爱,关心与被关心,都是一种美好。
【影评剧评】霸王别姬:无法别离的青春。   某日,遥控到东方卫视,打着领带,黑色西装,乐呵呵的可凡,主持他的《可凡倾听》,对面坐的是张丰毅。   转头看一眼,书柜里摆在最左侧角落的《霸王别姬》。很奇怪,李碧华的作品集偏偏编到这第一辑,便把《霸王别姬》跟《青蛇》这两个另类爱情放在了一起。   零五年,我在泉州的树人,要买的是《青蛇》,“顺带”买了《别姬》。   封面上,张国荣着了油彩又被模糊化了的面孔,黑色的油墨,“像两片微抖的树叶”,覆盖在眼睑,阴郁而忧愁。放在枕边,一晚上睡不好。   张丰毅谈起张国荣,赞许而又惋惜。赞许,是赞许他在戏中享受般地表演;惋惜,是惋惜他入戏却出不来戏,现实生活中也生生走进了那个别样的世界。   《霸王别姬》不是这个年龄读得透的,对京剧的一知半解,对戏曲场景的模糊认识,更多的是对那个世界的他抱有试图理解的偷窃心态。   李碧华真是通透了男女感情,包括男男,包括女女,一切感情世界的奇妙女人。   比起更早世界的张爱玲,反而更愿意贴近相离不远的现实中的这个作者。   你看她用词,别致又耐人寻味。“茫茫的威胁”,“童稚的悲凉”,“药散狼虎”。   你看她写景,将人物情感不知觉地蕴含其中,“两行足印,一样清浅,至一座四合院外,知机地止住了。”“知机”看似足印,实则诚惶诚恐的两母子此刻小心翼翼的探求心态。   她对人物心态的把握,对小说情节的掌控,收放自如,入戏很深很猛,出戏又快又干脆。还在寻味高潮处的惊心动魄,无限悲凉,转而就风平浪静,日丽风和了。   虞姬别离不了霸王,无论是情境还是心态,都永不可与霸王别离。   蝶衣与菊仙做私下暗地里地争夺段小楼,那么无力,那么无奈,却偏偏不愿放下他最后的自尊;也只有菊仙对蝶衣与小楼的感情心况澄明,她的争夺反而是女人对情感一种与生俱来的抗争;所有的一切,似乎只有段小楼是一种幸福,但偏偏不,文革的特殊年代,使得他失掉了菊仙,也最终与程蝶衣走散,尽管失而复见,可惜沧海桑田,舞台轮换,永不可失而复得。   程蝶衣与段小楼,虞姬与霸王,那永不可重现和值得无限珍惜的,是他们相依相偎的青春,无法别离的青春年华。   真是:一百个人的心中,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有一百个《霸王别姬》。   也真是:悲剧,用力奋勇地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嚼烂了,铺陈开来,给世间的人看。
【影评剧评】《最后的朋友》大结局:亲情才是大爱。  日剧《最后的朋友》(Last Friend,简称LF)于6月19日正式杀青,20日在富士台首播,并创下了22.8%高收视率。因为结局以每个人得到相应幸福和归宿的圆满落幕,部分悲剧型LF迷愤怒地称此为TVB式大结局。   一出场便四处充满压抑、紧张气氛的DV男宗佑“众望所归”地去了极乐世界,阅男无数并始终孤独的绘梨终于盼到了其貌不扬的已婚男小仓的求爱宣言,无法行“男人”之举的小武尽管不能与深爱的瑠可结婚,但终究是一辈子与之相伴左右。而全局的两个重要主角,LES身份的瑠可成功地逾越了性别,成为美知留相守终生的最后朋友。   无论出于什么角色,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以她/他自己的方式爱着你。   美知留为自己与DV男宗佑生下的孩子取名为“蓝田瑠美”,作为理解和接受瑠可的唯一慰藉。永远都那么善解人意的水岛武如愿以偿地陪伴在瑠可左右,并爱屋及乌地照顾着美知留。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归宿,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地周围人对她/他的爱恋。尽管有些爱那么模糊不清,那么讲不清道不明,但是相互依赖的三个人彼此心知肚明,又决不点破地照旧生活。   因为他们心里是那样透彻地明白,谁才是这个世界上经历无数无数惊涛骇浪之后,依旧陪伴在自己左右的最后朋友。   爱情、友情、亲情,唯有回归亲情,才是最好的归宿。   男女之恋是自私的,它不仅仅是拥有,更多的还是占有。爱与性本就可以分开,在某种特殊时候。美知留、岸本瑠可、水岛武三人之中,唯有美知留的感情才是这个社会尚且健康的主流爱情,可惜,她受到的伤害最深最重,从头到尾都明晃晃地立在阳光之下。水岛武对瑠可的爱,瑠可对美知留的爱相比而言是那样的隐晦和躲藏,是那样的卑微和不堪,想说又不能说,想表达却不能言明的痛苦大概只能默默地放在角落里独自品尝。   然而一切,在暴力的及川宗佑完成了生命的结束之后,所有的感情才得到公开和回报。原来爱情是自私不堪的玩意儿,原来友情也仅仅只是浮于表面地疗伤,尘归尘,土归土,亲情才是大爱,才是这世间最最不讲回报,最最默默无闻的情感,唯有回归亲情,才是最好的归宿。   完满的结局,却空余不完美的遗憾。   水岛武:这个世界上真的能够找得到善解你心的水岛武吗?他的温柔,他的贴心,他无论怎样危急的关头都能及时地出现,他无论怎样的困境都陪你静静地度过。在我们感激这个水岛武的同时,会忍不住掐掐自己,完美的水岛武就算是身有异样,也决不可能在这个世间出现,就算有这么个完美的人物,也决不可能恰好地出现在你的周围。   岸本瑠可:出柜子本就是一件难事,何况走出柜子以后还能至少表面波澜不惊地面对你。瑠可用隐忍的爱一次一次地近乎忘我地对你包容、关心、爱护,可是,得知这一刻真相的你,处于社会主流爱情的你要怎样面对她大如山深如海的爱呢?   及川宗佑:近乎残忍的自私占有,一辈子似乎只为了完成一件事情,就是爱你。24小时分分秒秒了解你的情况,知道你的细节,对你的朋友四处伏击,处处诋毁。可惜,面对一个因为爱你连生命都可以轻易舍去的男人,就算是为之动容,也只能空留遗憾。   完结篇:讲述拥抱亲情,享受大爱的理想世界。   亲情可以把握,用岁月与时光将爱情与友情融合,就可以在满头华发的晚年体会亲情的滋味。世界本就没有完美,大爱尚且无疆,有生之年,就在当下,无论贫富、无论性别、无论过往,樱花树下,看落英缤纷,品一壶好茶,与朋友家人伴侣细细道来这本就该圆满的世界。
【旧闻旧文】范晓萱:突破自我的残酷青春   2007年年底的《鲁豫有约》采访了突破自我后的范晓萱,镜头中,只见她:左侧发梢紫红色挑染,露出闪亮舌环,深色眼影,黑色短靴,彻头彻尾的朋克摇滚女青年。   大概有五六年左右的时候没怎么听见范晓萱的新闻了,最近一次的印象是她跟“音乐疯子”李泉合唱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板寸头,染成橘黄色,怎么另类怎么去。06年模糊地看过她一个文艺片,另类+反叛,绝对到底!   范是1980~1984年出生的小孩儿初中时代的全民偶像。1995年,清纯的范晓萱出了第一支歌《深呼吸》,还是卡带疯行的大陆,很难弄一张CD片,范在“深呼吸”MV中穿着纯白的连身裙,学生头,爱到死。超爱的几首歌还有《RAIN》、《自言自语》、《眼泪》、《雪人》。好多好多。范后来在陈鲁豫的采访中,倾诉当年“正向大人转型”的岁月里,很受《健康歌》的苦恼,每天七点起床去不同的小学带小朋友做早操。很可怕的回忆。   《自言自语》是范比较出格的一张,范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大四五岁的什么歌曲都能唱的天才。范在采访里透露当时厌倦了儿童歌曲,故意在每张碟中放一两支“她想做的音乐”,她说:细心的歌迷会发现她的做法,并了解她其实是一个创作希望自主的歌手。可惜,我当时没有细心下去。   认真讲,《健康歌》很一般,也许我再年轻个两三岁,当时会更疯狂这首歌曲一点儿。我一直觉得,《健康歌》红的时候在20世纪末的某一年春晚。春晚就是这个特点,往往是港台歌手某一支很棒的歌曲红了若干年之后,春晚的导演才猛然醒悟,颠颠选了这个歌手来登台,这大概也是春晚越来越失败的一个原因,一个词叫做“思维停滞”很适合它。   范在2007年沉寂多年之后,重整了一支乐团,也就是100%。专辑取名“突破”,有突破范自身的意思。一个患有避世情绪多年的音乐天才,因为市场需要,做了多年儿童歌曲,逃避、厌倦、纠结,出一本名字叫做《乱写》的书,之后一两年发一张专辑,大部分时间在帮助别人创作,后来终于在仅大自己17岁的母亲的鼓励下,在一堆乱七八糟的朋友的关心里,重新组建了乐队。   也许,反叛的、另类的、残酷的、不羁的摇滚青春,才属于这个天才音乐人——Mavis Fan.
【冼书篇】爱情,影影绰绰 (一)      我匆忙撂了电话,再次坐到电脑前,苏鸣的头像在QQ的人群中晃啊晃的,留言里一水儿的问题,“去哪了?半天没给回复?手脚不利索还是体力不支?”      苏鸣是同校的网友,某一天我在校园的BBS里徜徉呢,一个不小心点击了一篇文章,当时挺热的,回复的数量三天飙到一百,我冷眼看着那些人奋勇争先地往里面跳,偏偏骄傲地不愿意进去瞧上一瞧。那天却很想不开地进去了,哪里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频繁地看帖跟帖,一发不可收拾。      文章的题目倒是一般,叫《行走》,内容却很吸引我,写得是一个人独处时闲适清和的心境,平淡里涌动着某种向上的激情。忽然对这个女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开始查找她的个人资料,QQ号、mail全齐了,可让我沮丧的是,她直接拒绝了。      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我问朋友要了个新的QQ号,重新发起进攻,网名索性改换真名“冼书”。神奇的是,对方立马通过。苏鸣后来回忆说,她当时无数个要求验证的请求弄得大伤元气,通过我时纯属迷糊状态的偶然。      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聊得很是畅快,苏鸣是个优秀的网络写手,扎实的专业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一个规矩教育的中文女子,居然擅长写奇幻的灵异故事和长篇的连载小说,不过,总是能像欧亨利一样有一个surprising ending。      某一天,苏鸣突然问我,我们聊了也个把月了,难道你就不想见见我?      电脑前,我有点忘形,沉了沉气,说,你愿意见面?不怕外貌不敌文字?      她在那头蘑菇半天,许久提出找个光线暗一点的地方碰面。我偷偷地乐,嘿!怎么跟作贼似的?      我琢磨着,那好,地方你说。      她再次捣鼓了一阵,说了学生街一个酒吧的名字。      好!我飞快下了线。           晚上,风挺大的,漫天的落叶,轻舞飞扬。学生街穴居隐秘的pub灯红酒绿,乌烟瘴气。我寻到她提到的那家,小样儿!不就是上周末被我们折腾到打佯的那间么?该不是怕我找不到,见面可以损一损我吧?      我提早到了,这家bar是学生开的,老板是一对情侣,很懂得生活,让这里时刻弥漫着一种庸懒而高贵的气息。叫了一杯橙汁,索性做在吧台里,一面漫无边际地和店老板唠嗑,一面朝外边的人来人往下意识地张望。      她进来了,我一眼就认出,东张西望,慌慌张张,居然还化了浓妆?      我笑着走了过去,正要开口,她说,给我一杯冰水压压惊先,谢谢!      啊?把我当打工的小妹了。      我配合地说,好的,稍等。然后站着不动,她仍旧忐忑地坐着,心不在焉地玩弄手里的那把钥匙。      你很紧张?我问,心里满是得意。把一个人骗到风口浪尖还不回头,能不忘形?      何止紧张,还无限后悔呢。她傻傻地接我的话。      我终于止不住咯咯笑了起来,走到她的正面,我叫冼书,苏鸣你好。      她愣住了,抬起头来。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照面,就在她抬眼望我的那一瞬间,我呆了一下。 (二)      苏鸣的生活局面很快就被我打破了。在早上没有课的日子里,6点30起床,洗漱、整理完毕后,再跑去买早餐。苏鸣的那间小屋,离学校还有点小远,每次跑到门口,我都气喘的必须要在门口蹲上一会儿。7点半苏鸣准时开门。起初,她怎么也无法起床,我就站在门口大喊:送早餐的来了!里面没动静。再喊:送牛奶的也来了!还是没动静。我开始雨点般地敲门,5秒钟后,一脸倦意的苏鸣怒气冲冲地卷着被子出来,别吵醒其他人了!没呢!整栋楼就剩你一个!
【新闻新文】手挽手·向日葵   每个人的心里,都种着一排向日葵。   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里,有一种能够生产阳光的植物,名叫向日葵。夜里,梦见,仍然在戴夫家的后花园里驱赶僵尸,小豌豆、卷心菜、大西瓜、玉米浓炮,一个一个都模糊了,唯有——向日葵的小模样,微微笑着,眼睛弯弯的样子,在盛大的阳光下,迎着,笑颜如花。   小葵花说:向日葵手挽着手,迎接着灿烂的阳光,我心里向日葵的样子,你已经看到了吗?   大葵花在黑夜里,盯着手机屏幕,很认真地说:嗯,我想,我看到了。   1998年,那条斜坡上,我们的约定,还记得吗?   十余年前,有一个名叫郁秀的作家,写了一本《花季雨季》的小说,在初中的课堂上,小说成为了争相传阅的热门读物;后来,不知有谁带来一本杂志,广东深圳出版。于是,这本叫《少男少女》的杂志,每次每次都被翻看到破烂不堪,主人也从来不生气,默默把半旧杂志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然后加入热烈讨论的小圈子。   中考,懂得一种叫做忧伤情绪以来,这是第一个离别的分水岭,昔日说好要一辈子手拉手做朋友的伙伴去了别的县市,五颜六色的幸运星、嫩黄可爱的五角星、记忆模糊的兔子,成堆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带着十六岁的不舍和回忆,离开了这个城市,告别了单车与裙摆的初中。   黄色的单车、藕紫色的滑雪衫、冬夜里邂逅的快乐、一捧玫瑰花后羞涩的男孩子,最后一个儿童节晚会上,《流浪的小孩》,为什么这么多年,我还印象深刻呢?   只是,1998年,那条斜坡上,我们的约定,还记得吗?   过渡时期的高中,写稿是一朵藏起来兀自盛开的小葵花。   如果说初中是五彩斑斓的一副画儿,那么高中无疑是黑白两色的淡素描。一笔带过,匆匆而去。   只有高一时光,在唐诗宋词里默默地释放青春,无所适从。   当文科生这个标签彻底离你而去的时候,弹性碰撞、化合反应、立体几何轮番轰炸的理科班,淹没了你对中学时代的所有美好回忆,数理化汇聚成一道可怕的阴影,在十八岁的额头上烙下惧怕的印记。   自习室里,灯火明亮,高考高考高考!题海题海题海!稿费通知单落在堆成小山的辅导书前,名字在小黑板上歪歪扭扭地挂着。那是唯一一朵的小葵花儿,微笑的脸庞上,有一滴晶莹剔透、喜不自胜的泪花。   青春与梦想,手挽手的小葵花,在暴风骤雨下,一路低头狂奔。   我用文字,勾勒报社新闻记者的模样;你用声音,描绘电台新闻主播的遐想。   厦大,2005年,八月盛夏,黄远生,央视工作过的记者老师。   暴雨,滑落下来的樱桃小戒指,写满鼓励共勉话语的小卡片,“不在新闻现场,就在去新闻现场的路上”用以自勉的座右铭。   小葵花是前行路途里,站立在田野两侧的小天使,将阴霾里的雨水悄悄蓄积,等到阳光灿烂的时候,绽放出最明媚的笑容。   当学生时代在若干年前划上句号,小葵花依旧长久长久地种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明媚的小葵花,是圆桌前二十余双目光里的初生牛犊,   低落的小葵花,是居于探花止步公务员前的返程泪水。   明媚的小葵花,是第一天上班时精力无限的乐于助人,   低落的小葵花,是搬家时满屋子行李累瘫在地的绝望。   明媚的小葵花,是报社里,高分雄踞榜首的笔试成绩, 低落的小葵花,是政权更迭,彻夜难眠的恐慌和混乱。   明媚的小葵花,是公车上第一次勾住他的右手的慌乱,   低落的小葵花,是电话听闻分手不知所措的灭顶黑暗。   明媚的小葵花,是哥哥婚礼上长辈发言时深藏的泪花,   低落的小葵花,是医闹现场DV拍摄小角落里的不安。   明媚和低落的小葵花总是手挽着手,一齐站在你的面前。拍拍明媚的这朵,安慰低落的那朵。你看,那一对小葵花,始终长久长久地种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旧闻旧文】如厕 23岁那年写的。年轻的时候。默默。      很不雅的一个话题,但古人崇尚高雅绚丽,含蓄表达人之三急,以“如厕”表达其一。出恭的时候,突发其想,如若亲爱的读者正在用餐,很抱歉,请您停止使用,多多包涵。           小女子向来同情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的百姓同胞,进去之后,翻江倒海、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出来以后,浑身乏力、气力全无、反应滞后。如若遭遇肠胃不适,或是释放不顺,捧一叠报纸或杂志,一阵旋风进去,杳无音讯,不一会儿,只见乌云漫天、电闪雷鸣、波浪汹涌,只听闻里面流水哗哗作响,抽水动作三番五次、五次三番,但就是不见人欲出来的迹象,不禁为之担心。外边等待之人着急如同蚂蚁,晃悠晃悠。任你声声唤、字字喊,催促、埋怨,直至破口大骂、哭天喊地,无济于事。对方终于蹒跚而出,头昏腿软,不忍再责怪之,罢了,好言相赠:下回动作请麻利。           如厕功夫,小女子了得了得。从不故作深沉,玩弄厕所文化,逮住借本姑娘之书籍欲十万火急者,格杀勿论!如若不幸,书籍沾染污秽气息,宁愿烧之焚之,决不重置回于书架之上。小女子如厕以前,酝酿是为要务,不着不急,不愠不火,清茶慢品,书籍慢读,手边事务,细细整理完毕,等到灵光一现,灵感突发,东面如来佛远远召唤:进来吧!阿弥托佛!这才不慌不忙,打开橱柜,拈起如厕之必需物,踏入阵地,出恭去也。前后不消一分钟,轻轻松松进门去,高高兴兴出门来。           也有妄自菲薄,体会高雅文化之强烈愿望耿耿作祟,清高淡雅地卷一叠报纸,风火进去,报纸这才展开,方才准备妥当,一豆腐块大小一般的广告尚未阅读完毕,早已听见如来佛再次低声沉唤:结束了!阿弥托佛!心里自是不甘,定气神闲,牙关一咬,看完新闻一则,起来不迟。不料,起身一刻,头晕目眩,腿软体乏,几欲昏死在阵地之上。从此情愿做白字小先生是也。           如厕亦有别名万千,吾等正当年轻韶华之时,捧读竖排古文一刻,曾绞尽脑汁采写收集它之同胞兄弟,如今尔辈老矣,记性渐次,依稀记得出恭用于帝王,更衣用于百姓,现代文明,女辈之中,只须大吼:一号一号!群起而响应,三五成群,如厕去也。遭遇二号,再含蓄,称之为释放内存,释放完毕,喜逐颜开,暗自叫爽,恢复青春活力。至于三号,呵呵呵呵呵呵……
【生日祝福】清波门,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亲爱的、敬爱的、尊敬的、温柔无比的、所向披靡的姐姐大人:      我等不及了,于是就兴冲冲来发了。您的礼物,杀死了我很多脑细胞,作为一个从小画画课有如度过难关,有如下过地狱的画盲来说,任何美丽的图片在我眼里都如同鸡肋,我这个图文并茂创作的“第一次”就算是献给了您。      人与人的相识都是缘分,“姐姐”这两个字儿在我心里重如泰山,把姐姐跟姐姐作比,无论怎样纠结,姐姐都是我今生今世最爱最爱的人,姐姐这个称呼将会处在我心里某个角落里,一辈子,不会变。      人生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十字路口,那些路口的抉择都是我一个人决定了的,于是,父母形如虚设,父母的话可以不听,可是,姐姐的话不能不听。      爱姐姐,真的是很私人的事情。在如今这个后萝莉时代里,还可以这样光天化日之下,说出让我热血澎湃的话,委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我爱姐姐,与其他人无关。      恐怕给你后门,你还没领悟这诗句描写的是什么吧?你那么笨,好吧,假如你领会到了,也请假装不知晓。      接叶有多种,      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      从刚时偃抑。      此首诗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萧察描写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帧诗意浓厚的百合图。全诗四句,首两句由叶至花,后两句由花到姿,描绘出百合花的叶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觉,具诱人之姿,如同在我们眼前展现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描写百合花的诗句并不多,后梁,五代十国,宣帝三子。冷僻的深得小众心思的我之喜爱。“含露或低垂,从刚时偃抑”。仿佛你的样子,柔中带刚,不容分说的语气,符合我心目中“御姐的姿态”。      昨晚,买下一把杭州天堂伞,紫色的小碎花,撑起了我对杭州西湖、对断桥雷峰的无限向往。有些话,不好怎么讲明,有些约定,细水长流地等候于时间里。      在一起奔三的年华里,回首认识的曾经,嘴角边是否会扬起不由自主的微笑呢?      生日快乐。我的姐姐。          
【生日祝福】我们的青春不散场 我们的堂堂:      今天是你的生日,3月5日,在此一周前,荷池里送双鱼礼物此起彼伏,送得那么汹涌,送得那么人山人海,使得我瞬间瞠目结舌。思来想去,还是写个文章给你。花了两三天时间,陆陆续续地看了你在荷池里一共写下的30余个主题帖,很不好意思,看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回复了,就弄出了挖坟的假象。作为一个“文字恋”、“站内信恋”、“聊天记录恋”患者,我又翻了一翻我们在去年11~12月的文字对话,想到你说的林林总总,天啊,时光真是飞快呀。 一丝不苟的堂堂      水区很混乱的时候,你走马上任了,我去了文区。某一日你转文到我区,站内信称我为草大人,晕死,这个称呼很汗,现在看着都别扭。那时我们用站内信来往交流了几个回合,你的内容总是很多,我总是伪冷酷地答复你一个笑脸,但也就是这么几个回合,我执意让你换掉“草大人”别扭称呼的同时,却也从中感受到了你对待事情的认真细致,处理事情的一丝不苟。有时一早入池,便看见你的ID出现在“荷粉夕饭”,你总是负责好自己的版块,对待每一个来荷池的新人,一帖一帖,认真答复,勤勤恳恳。 大家闺秀的堂堂      对于你的城市,我真的一点儿都不了解,没问过你的家庭,略微了解你的工作环境,却一直觉得你是一个特别特别大气的女孩。工作之余,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奶茶一杯,倚窗而坐,安静思考。真心对待身边每一个朋友,包括你的娘子嘟嘟(偷笑)。你的声音听起来特别舒服,特别贴心,特别值得信赖,虽然我年长于你,却常常自觉不如你的心怀傥荡,钻到牛角尖里,坐井观天,自我纠结。你却是一个可以轻易就换位思考,真心站在对方的角度里为旁人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尽管你也常常在情绪激昂的时候,大力拍打你的“惊堂木”(空调遥控板),可是隔着网络的我们还是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喜欢你,哈哈。 长于文字的堂堂      堂堂,犹记得你刚入荷池的时候,与小曲刮起的一股荷池人物“解读风”。《因为是女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天马行空,一气呵成,哗啦啦解读了荷池一众女子,深博大家欢心。那时,我想,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却有这样的大手笔,字句精炼、反复推敲,委实不容易。写的人,总是小心翼翼,特别是人物解读,过誉了对方不自在,写轻松了又担心不严肃。如今翻到你写我的,还是忍不住偷笑。堂堂,这两天认真翻看你写下的文字,才发现很多成语、典故是我从来不知道的,不了解的。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妖外也有妖),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忆当时,初相见,万般柔情都深重”。《鸳鸯锦》唱遍荷花池的那时,你的这篇文章中的这句话缠绕了我很久很久,楷体、三号字,堂堂你的字美美地如同画卷一般用标题向我们徐徐展开。“青春未完,美梦待续”,堂堂,我是标题控,你落下的题目时常让我穿越回到大学办报纸的美丽时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表达的是你怎样美好的祝愿?带着感情的文字,往往是最最打动人心的,然而你,对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真诚,用真诚美好的字句写下你的祝福。《白首江南,不如,不遇。》,猪堂堂,原来你也是一个喜欢在文章标题里加标点把标题写成句子的人。尽管戏说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日渐模糊,可是你这篇文章写得那么美,那么美,一字一句,细细碎碎,很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系列书读起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吧,找个时间我来重温戏说。 识大体、得人心的堂堂      双鱼座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了解不多但必须得去了解的星座。说“必须”是不是有点儿一厢情愿,我经常跟你说着说着,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于是开始用“堂堂,你明白我的意思么”这样模棱两可的话,你就拼命地说“我知道,我了解,我明白”,你说双鱼座感性的、细腻的,我那时很不以为然,后来举白旗呼应赞同。可是,堂堂同学,很多时候,我怎么觉得你一点儿都不双鱼?我们常常大呼小叫了“让一个写字儿的人去唱歌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但关键时刻,你“巫婆笑”了,你不仅出歌,还配音配唱了,你在荷池春晚是默默功臣一只,却始终低调不张扬。你大年初一给我的短信里默写草儿三字经,你说你会是“珊珊姐永远的汤圆”,在短信通用乱传的信息时代,你却坚持用心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送给我们的祝福。这样识大体、得人心的堂堂,我们怎能不爱? 荷池春晚里的堂堂      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荷池春晚里,反复听的片段,就是当节目临近尾声,主播树+校园珊出来说收尾祝福话的时候,背影音乐声《流水浮灯》起,你的声音那么真挚地,那么细水长流地,缓缓地,跨时空跨地域,在我们上空飘飘洒洒——      “夕照荷花池,我们在等你。”      之后由琳儿姐领唱的谢幕曲《缘聚荷花池》收拢了大家对池子所有的期待和牵挂。那一刻,我们都沉浸在荷池亲最最美好的思念里。那一晚,堂堂,我用力地记住了那十个字:夕照荷花池,我们在等你。      荷池的主题一个是“缘分”,一个就是“珍惜”。越亲近的人,越是不容易写。生日一年一次,荷花池里能够跟你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天,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你是荷花儿的糖糖,你是我们的堂堂。爱堂堂,和堂堂一起跟大家“度过岁岁年年”。      我们的青春不散场,我们的故事不结局。      真心地祝福我们的堂堂,和她的娘子友情亲情爱情地久又天长,祝福我们荷花池每一个人欢乐无边,幸福比蜜甜!
【郁音绕梁 郁可唯一】第一次来贵吧发帖,表达些想法 昨天1点看完比赛,心情很低落。我是细菌,惜小君走了。5点才昏沉沉地睡着,早上起来还觉得无法接受。 刘惜君和郁可唯都是10强里我喜欢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第一眼的缘分,我选择了刘惜君,并一直挺她走完最后一场比赛。有时,我也会想,如果没有惜君,我会支持跟我同龄的郁可唯,一个追着梦想,始终不放弃的好姑娘。 三个人,曾经最先挺进全国十强的三个人,居然历史轮回般站在PK台上。小郁同学站中间,她左右手的抉择,她眉宇间异常的挣扎,跟一周前同样位置却从头到尾泪流满面感情外放的江映蓉截然不同,小郁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我看了格外心痛。入戏,也要出戏,可是,真的很难。 作为细菌,在主持人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小郁作出选择的时候,我的心脏仿佛都要停止了跳动。 小郁还是选择了惜君。这两个十强赛以来一直住一起的室友,这两只我明里暗里都喜欢的选手,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让她们自己做出选择来决定去留呢? 我现在依然记得李霄云下PK宣言时“不相信两次输给同一个人”(大意),对面小郁瞬间的尴尬,山寨版的斗牛,别扭的rap,竟然还是胜出了法语歌儿《玫瑰人生》,小郁的歌儿永远都是那么小众,又绝对是赏心悦目的。当惜小君还在背英文歌词的时候,小郁已经酝酿法语了。 哎。心里很难过,惜小君走了,我心里难过,送走她的跟她上同一个PK台却是小郁,叫我更难过。我有一点点恨迷死李。自己纠结自己的恨。 快女不再看了,因为刘惜君走了。小郁,四强里只剩下你,你要好好走下去。加油!加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