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特a 奥利维特a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22 发帖数: 11,726 关注贴吧数: 356
实况为什么会逐渐输给FIFA足球 远在实况2008的年代,KONAMI的实况足球已经做的很成熟了,流畅的控球,ONE TWO,个人能力的体现,让实况蜜们如醉如痴,即便是2008这么优秀的作品,实况的毛病依然很顽固保留了下来,比如传球的AI。 当玩家熟练控球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却无人可传,要么空档位没有接应的球员,要么就是球员向后一步,躲在了电脑方球员的身后,你没法利用制造出来的空档,能做的就是一个人干掉对方一支球队;或者守门员开门球或者开间接任意球的时候,己方的球员总是很默契的向后一步,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球会直接传到对方脚下,2008这一代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AI还不完善,直到2013,现在我明白了,其实KONAMI的主导思想是为玩家制造麻烦,传球AI是麻烦,跑位是麻烦,直到后期连直塞和加速都成了KONAMI强加给玩家的麻烦,也许他们认为加大难度是维持游戏生命的唯一方法,在各种添加麻烦中,KONAMI迷失了,迷失得连实况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下去,实况不再像当初强调控球的实况。 绝非表扬,实况迷失的时代,FIFA崛起了,EA不断的在改善,在学习,FIFA越来越像英超,有无限的漏洞,也有无限的可能,玩家可能会更加容易接受FIFA足球,因为没有那么多强加给自己的麻烦,足球就是自由自在的,当然FIFA还是没有达到当初实况达到过的高度,EA对足球的理解还是太差了。
富勒将军笔下的古代名将 富勒的著作-西方世界军事史想必很多人已经读过了,1913年的著作,卷一从萨拉米斯会战一直到勒班陀会展,洋洋大观。 看得出,富勒对其中的三位古代名将最为看重,最高级的形容词不惜吝用,他们分别是世界的征服者-亚历山大,西方的战略之父-汉尼拔,以及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凯撒。让我们看看富勒怎么描述这三位的: 1.亚历山大 坦恩博士在《亚历山大大帝》中说亚历山大从未想到自己会成为世界性统治者,他的话也许是对的,不过事实证明亚历山大确曾孕育神授世界统治者的思想,而统一的世界帝国观念也由此产生。亚历山大认识到神与人之间的特殊关联,这种关联的目的就是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所以应该杜绝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仇视和对立情绪,将他们联合起来,形成四海一家的大都市。所以德罗森说:“亚历山大这个名字象征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纪元开始。”韦尔克恩也说:“此后整个世界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不研究亚历山大的毕生事业就很难加以理解。”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个世界征服者,他还创立了一种世界观,此后每个时代这种世界观都一再复苏,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他的崇高地位相提并论。在古罗马,他受到早期诸帝崇拜,在犹太民间故事中,他被尊称为救世主的先驱,在土耳其斯坦和巴达克汗部落,人们甚至把他视为始祖。他的传奇从冰岛传到黄海,他被描述为最后一个法老内克坦尼波的儿子,阿伽门农家族的后裔,狂热的回教徒,神圣的基督教徒和全能的魔术师。这些神话看上去荒谬怪诞,但都有其道理——因为亚历山大的确是人间英杰。 有这样的父母和老师,加上自身的天才和无限精力,亚历山大做任何事都极为彻底,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的英勇也令人难以置信,但同时他也非常谨慎。他具有现实和理想,先知与行者的双重人格,所以无论在思想还是行动方面,与同时代人相比他都鹤立鸡群。他非常神秘,另一方面却不断实践,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吸引。虽然他的想象力异常丰富,但是很少超越理智的限度,他对细节的把握,又可与他思想的渊博相提并论。
原来黄色方案古德里安也是有份的(转wiki) 当曼施坦因在科布伦茨制订新的计划时,刚好德国装甲集团之精英,第19军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正在附近的酒店。[12] 冯曼施坦因现在认为,如果他让古德里安加入他的计划中,该将军的装甲军可能会在其中发挥出一些作用,这可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让第19军从B集团军转移到A集团军之建制下,让冯·伦德施泰特感到高兴。这时冯·曼施坦因的计划包括考虑由色当向北,直插盟军主力的右后方,当时这些盟军直接从南部加入战斗。当古德里安应邀参与该计划的非正式讨论时,他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新观点。不仅他的部队,而是整个“装甲集团”应集中在色当。这些集中的装甲部队不应该转移到北部地区,而是向西部迅速插入,不必等侯主要的步兵师而对英吉利海峡作独立的战略渗透。这可能导致敌人战略上的崩溃,从而避免了传统“战场上”或“歼灭战”通常所造成相对较高的伤亡人数。在战略上这样高风险独立使用装甲部队在战前已得到广泛讨论,但没有被广为接纳,大量军官正在步兵部队服役,这是惯用手法来成功地阻止了这一信念之传播。但是在这一特殊情况下,冯·曼施坦因不得不承认,它可能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他的主要反对意见是,它建立一个超过300公里的侧翼,将受到法军的反击。古德里安相信它,这是可以通过使用小型装甲部队向南面实际连续破坏性的攻击来克服。不过,这将是背离元首第6号训令的基本概念。 曼施坦因于10月31日在他的第一份备忘录中概述了替代方案。他在书中闭口不谈古德里安的名字和淡化装甲部队的战略部分,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阻力。[13] 随后6个备忘录从1939年11月6日和1940年1月12日之间被提出,慢慢地提出越来越激进的计划轮廓。这些建议均被陆军总司令部拒绝并没有将其内容送呈希特勒。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