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翁 漂泊翁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462 关注贴吧数: 0
汉武帝“金屋藏娇”之谜 (转贴) 馆陶长公主是景帝胞姊,生有一女,芳名叫阿娇。长公主打算将女儿许配太子,异日就是皇后。使人问栗姬的意思,她以为门当户对,一说便成。谁知栗姬不愿联姻,竟然一口回绝。原来长公主与景帝姐弟关系很好,许多后宫妃子为得宠幸,都奉承长公主。长公主也不忍却情,时常代为荐引。栗姬素来妒忌,对此事耿耿于怀,加上见识又短,因此当长公主为女议婚,便不顾情谊,随口谢绝。长公主这一气,非同小可,遂与栗姬结下冤仇。   王美人听说这件事,趁此机会,劝慰长公主。长公主说及栗姬,尚有恨声。长公主随口接说:“彼既不识抬举,我将阿娇配与彻儿,也是一样。”王美人心中自然暗喜,但嘴上谦逊道:“彻非太子,怎敢有屈阿娇。”惹得长公主耸眉张目,且笑且恨道:“栗氏以为己子立储,将来定得为皇太后,千稳万当,哪知还有我在,管教她儿子立储不成!废立常事,且看我的手段如何。”王美人又假装劝慰,长公主愤然道:“她既无情,我也无暇多顾了!”王美人善于以退为进,最后激长公主与她暗订了婚约。   王美人见了景帝,就说起长公主愿结儿女姻亲。景帝以阿娇长刘彻数岁,似乎不合适,所以没有遽然答应。王美人又将长公主请至,想她去向景帝求亲。长公主索性带同女儿一起入宫。长公主顺手携住刘彻,拥置膝上,就顶抚摩,戏言相问道:“儿愿娶妇否?”刘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故意指示宫女:“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并皆摇首不悦。至长公主指及阿娇道:“阿娇可好么?”刘彻独笑着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此言一出,非但长公主、王美人听了笑不可抑,连景帝也笑骂说:“小孩子脸皮也太厚了!”景帝想他小小年纪,惟独喜欢阿娇,大概是前生注定姻缘,不如顺便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就认定了这门婚约。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更加情好关系深,两人就私下计议,怎样把栗姬母子除去。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这样来的。   虽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颇费周折,但景帝鉴于历代废长立幼的动乱教训,最终下决心立栗姬的儿子荣为太子,这样栗姬就成了皇后。长公主连忙进谗言,说栗姬崇信邪术,与人合不来,日夜诅咒其他妃嫔,每次与其他妃子遇见,往往唾别人的背后,肚量十分狭隘,恐怕一旦为后,又要重演吕后人彘的惨剧了!景帝听到“人彘”二字,出了一身冷汗,他打算试探栗姬的内心到底如何。于是有一天他问栗姬道:“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千万别忘记了。”一面说,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应。谁知栗姬的脸色一会儿紫一会儿青,半天不发一言。待了多时,栗姬仍然无语,并且转过脸不看景帝。景帝不禁暗中叹气,遂决意废去栗姬。他刚出宫门,就听见里面有栗姬的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景帝忍气而去。   隔日长公主与与景帝闲聊,乘机猛夸刘彻如何聪毅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缵承大统。景帝也动了心,于是找借口废太子荣为临江王。栗姬从此失宠,被贬入冷宫,连见景帝一面也难,不久一病而亡。   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时是16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就是武帝始创的。因为他未即位时,已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妃,此时尊为天子,当然就立陈氏为皇后。当初年少的武帝看中陈阿娇固然有好感的因素在内,但这一婚姻更多地有政治的成分,加上武帝好色成性,必然导致了阿娇的悲剧命运。   起初武帝与陈后的感情尚好,但久未生育,不过武帝很尊敬她,很大原因在于长公主的家族势力足以左右朝政。   一天,武帝路过平阳公主家,公主盛筵相待。并召出十余年轻美貌的女子劝酒奉觞。武帝本好色,此时左右四顾,却没有一个中意的。平阳公主见如此,便将准备好的一个女子召入。武帝大惊,不由得看呆了。她低眉敛翠,晕脸生红,斜着一双俏眼,屡向武帝飘去,所弹唱的歌曲无比柔靡,令武帝魂驰魄荡,目动神迷。他问平阳公主这女子是何人。原来她名叫卫子夫。武帝佯称天气热,要去里面更衣。公主体会到武帝的意思,命卫子夫随侍武帝。武帝更衣却半天才出来,卫子夫星眼微惺,云鬟凌乱,含羞俯首,手捏衣带无言。公主顺势将卫子夫送与武帝。武帝十分高兴,便携美女同归。
正直贤明的皇帝------汉景帝刘启(转) 景帝的善于用人是很出名的,为了治理京城的众多皇亲国戚和官僚贵族,景帝任命执法严厉的宁成做中尉。结果宁成到任不久就震慑住了胡作非为的权贵们。对于敢大胆进谏的程不识,景帝让他做太中大夫,负责评议朝政。 对于外戚的任用,景帝也能辨别是非,恰当使用。窦婴原是外戚,在七国之乱时,景帝经过比较,觉得其他外戚比不过窦婴,就封窦婴为大将军,镇守荥阳配合平叛,窦婴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好几次让景帝封窦婴做丞相,景帝不顾母亲的埋怨,觉得窦婴不太稳重,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最后还是让更合适的卫绾做了丞相。 景帝为人很宽厚仁慈,不记旧仇。张释之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张释之在景帝做太子时曾经阻止他的车入殿门,因为他在进宫门时没有下车,违反了法令。最后这事还让文帝母亲薄太后知道了,文帝不得不摘下帽子认错,承认自己教子不严。这使当时的景帝很没面子,但景帝并没有像很多昏君那样,一即位便报私仇,还让张释之做廷尉。 景帝的仁慈还体现在对同胞兄弟姐妹和宫中嫔妃们的态度上。该爱护的爱护,该惩罚的惩罚,做得很公正。同母兄弟刘武和他很亲近,每次从自己的封地到京城都被景帝留下多住几日。有一次景帝喝酒后乘着兴致说在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刘武。弟弟和母亲当时也没有太在意,但后来刘武因为平定七国之乱有功,开始居功自傲起来,在自己的王国建造豪华的宫殿,出行时也用皇帝才用的旗子,这时的刘武将景帝曾经说过让他即位的话当真了。但景帝在大臣们的劝说下,觉得还是应该将皇位传儿子稳妥。刘武见没希望了,就很伤感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后来就病死了。景帝也很伤心,他将弟弟的五个儿子分别封了王,这同时也是为了安慰伤心的母亲窦太后。 在公元前141年,景帝病死在未央宫,他不算长寿,死时仅四十八岁,共做了十六年皇帝,将一个强盛的国家留给了儿子汉武帝刘彻。景帝的谥号是"孝景皇帝",所以史称汉景帝。景帝埋葬在阳陵,地址在现在陕西高陵的西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