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志惟熙 百志惟熙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5,529 关注贴吧数: 1
心吧·将心照亮: 帮帮我这个冷血的男人(贴主: 60.164.6.* 先生) 刚刚看到60.164.6.* 先生的这个帖子,为了引起更多的心吧人的关注,我们特将此贴纳入心吧·将心照亮系列.为示尊重,我们继续使用了60.164.6.* 先生原贴的题名.愿我们心吧人一起来关注这个帖子. 也请我们心吧来鹤亭随时照顾一下这个帖子.60.164.6.* 先生原贴:帮帮我这个冷血的男人 帮帮我这个冷血的男人 我和我女友在一起有一年多了,大部分时间在一起同居,当初我们很相爱,慢慢时间长了,淡了,我开始厌倦了,虽然还在维持着这段感情,可我很想逃出去自由的呼吸新鲜的空气,很想和她分手,我不爱我女朋友了,但是她确很爱很爱我,很依恋我,我要和她分手,她一定会很痛的,会泣不成声的(已经是这样了)。 如果要在一起,就要和她结婚,这也是我承诺给她的,可我才一年便厌倦了和她同居的家庭生活,太不自由了。 人的欲望是永不可满足的,我为了想体验更丰富的生活经历,追求一段全新的未知的恋情,我想永远寻找新鲜的爱情,永远品尝新鲜的女人,为此我马上就要甩掉现在的女友了,我已经用行动这样做了,她现在痛不欲生。我有点不忍看到她这样,我在自责。 我今年24岁。我是个对世界极端富有同情心,对感情极端冷血的人,在我的计划里,等到我大约30岁玩腻了再找个人结婚。 我的左半脑让我和她分手,去追求新鲜感;我右半脑不忍心让我伤害她,她太可怜了,我们过去是那样的甜蜜。 PS:她是个很好很优秀的女孩,也很漂亮,除了水桶腰以外。 谁能说服我该怎样去做? 作者: 60.164.6.* 封 2005-9-26 20:20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含章阁:祝福已经或者即将远行的心吧人,心吧永远期待各位的回归 文史吧被封,心吧备感孤独。在之前一段时间里,我们两个吧的交流正在向我们乐见的方向发展着。我很遗憾地看到我们的朋友们对心吧的告别和祝福的帖子,但我理解。在我心里,我和我们的朋友们,都是平等的独立人格,每个人都都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不具备向我的朋友说教的任何资格,因此每每面对朋友们的离开,我虽然遗憾,但仍然理解。在我内心深处,依然盼望着我们心吧超然绝志的老朋友们,有一天会归来,那是一种很让人向往的感动。比如简爱,她让我们觉得,心吧在她离开的日子里不曾离开过她的关注。悍马,文霸兄,虽然我不准备做任何理性形式的劝解,但我在情感上仍然希望你们能够留下来。惟仁说别了,文史吧,但我没看见他说过任何别了,心吧的话。我少驽钝,年愈长而智愈困,不懂闻弦歌而知雅意那一套,何况惟仁本身兼着远复斋的工作,未必有所谓“雅意”呢?我希望大家只是远行,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远”行。心吧会一直期待大家回来。这样看来有很多事情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日后我担心的不外两点:一是心吧遇到可能的突发事件;二是烟雨碰到什么事情。事实上,我最担心的是后者。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丝雨说过,在我心里,心吧远不及烟雨这个人这么重要的原因了。前人说无执无失,其实对贴吧我看的很淡。有一天我不是心吧吧主了,关于心吧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再管,那自有下一任心吧吧主接着。但是烟雨,我总希望她能做到她心里所想的,总希望她能成熟到不让任何人担心。遗憾的是我只能看顾她一程,遗憾的是对于她我是宽让得多,严厉得少。不论如何,对于我的两点担心,我希望我们的心吧吧主,我们的心吧顾问团队,我们心吧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能够有所准备。也许心吧需要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任何问题,希望大家戮力同心,共济艰危。我也希望日后各位能和左手一起,帮忙看着烟雨,或者宽让,或者严厉,那都是为她好;当然,让她自己成熟起来是最重要的,但是别让一些事情伤着她。拜托诸君了!因为心吧,因为烟雨,我希望所有已经远行或者准备远行的心吧人和心吧的朋友们,永远与我们同在,不论以何种方式。含章阁(同继志轩一样,不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将记录下远行的心吧人的名字,一并记录下心吧对他们的等待以及,他们的回归和我们的感动。我要有日子不来心吧了,言有未尽,不复一一,还望诸君善加珍重。我记得对丝雨说过“讳伤其类”的话,再次祝福我们的朋友们,再次祝福悍马兄和文霸兄。
致全体心吧人(08/15/2005) 由于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原因,我来心吧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又值心吧第三位吧主丝雨卸任,第四位吧主左手继任之际,有些话想跟大家说说。1.玩或者不只是玩有人问我:建立心吧是不是为了好玩?我说,我们不只是玩。我们从来不反对玩,但同时在我们心中有一份永存的真诚的谨肃。我们希望心吧是一个轻松自在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心吧是一个“随时可以晒到阳光的地方”,正如我们的朋友所说。2.心吧精神我们希望“天下之心”有一以贯之的独特精神,这样,即使心吧走得再远,它永远是并且只是“天下之心”。心吧精神是什么?我想每一代心吧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与体悟。对我来说,我要再次强调心吧精神中的几个元素:爱、理性与尊重。心吧精神可能有助于塑造每一代的心吧人的独特气质,而对于每一个心吧人来说,都负有注解、阐释、维持、演绎和发展心吧精神的责任和义务。3.不同的心吧坦白地说,我是个保守主义者。我们在心吧的早期帖子中说过,心吧与一般的公共贴吧有以不同。或许是我不懂公共贴吧的真义,但是我不喜欢某些贴吧那种“没有营养”的吵吵闹闹和无止无歇的攻击影射却是毫无疑问的,而这些贴吧正是打着公共贴吧的名号,履行的也正是所谓的“自由民主制度”。说句实话,对于“民主”,说的和用的人极不少,真正从发生学和词源学意义上作过梳理的,并不见多。哦,不要问我真实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什么是不真实的。
与心吧同行系列:健康生活的节律 我们最早在述及心吧宗旨的帖子中说,心吧旨在交流我们的志向与旨趣。因此从心吧的展开来看,我们既重视人,又重视志,既不因为彰显了人而模糊了志,也不能因为突出了志而湮没了人。与“心吧人物系列”旨在汇集心吧人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主题的言论精华,籍以表达和彰示个人之倾向不同,“与心吧同行系列”以志(志向与旨趣)立贴,立志成贴,首述贴主(当然,贴主不限一人)在一段时期之夙愿与志向,并以此夙愿与志向之现实化过程与心吧诸友及心吧本身互证互动,故谓之曰“与心吧同行系列”。这两个系列贴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均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这一点上说,二者与“天心学堂”系列有所不同。 “天心学堂”重在求学致知,其内容兼具一定的理智性、超越性和普遍性。而“与心吧同行系列”重在贴主本人与心吧诸友间之交感互动,其内容初不以理智性、超越性和普遍性自限。心吧提倡理性精神,但是,理性本身是有限度的。的确,人本身未必是纯粹的理性动物,但一定是社会性的存在。从心吧人与心吧之间的关系来说,套用两句用的很泛滥的台词,我们希望每一个心吧人以心吧为自豪,也希望天下之心以每一个心吧人为骄傲。心吧人的行程也是心吧本身的行程;心吧人的成长与进步,同时也是心吧本身的成长与进步。反之亦然。从心吧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真诚地希望心吧人相互扶携,相互注解,相互成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我们希望天下之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这里,每个心吧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这是我们大家的理想。 心吧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作者: 百志惟熙 封 2005-7-25 18:32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天心学堂·感动世人的100篇言说---苏格拉底 (关于心吧大讲坛\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 单就名字而言,“心吧小学堂”本身是个过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心吧小学堂”的前身是“心吧大讲坛”,应该说,那不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后来“心吧大讲坛”更名为“心吧小学堂”,在千秋和丝雨的努力下,这个“小学堂”系列初具规模。从连续性上讲,“小学堂”只是作为对“大讲坛”的一种反动;而从内在的逻辑上来讲,在这种表面的循名责实的举措之下,我们重置了“讲”与“学”的先后关系。现在,我们进一步遵循这种努力的方向,并为凸显“天下之心”整体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计,正式将“心吧小学堂”更名为“天心学堂”。 前贤有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后哲有云,以学心读,以公心取,以平心述,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性格。马迁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一家之言”;张子言“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关怀。从“心吧大讲坛”到“心吧小学堂”,再到“天心学堂”,名虽三变,向学求真之精神一也。此向学求真之精神,正所谓虽地迁陵谷,时变质文,终莫之能易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之前我们以“心吧小学堂”命名的贴目,将继续进行下去。就我本人而言,是颇为喜欢“小学堂”系列的。或者“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系列可以并行而不悖。 作者: 百志惟熙 2005-7-24 14:16   回复此发言
天心学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入门 (关于心吧大讲坛\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 单就名字而言,“心吧小学堂”本身是个过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心吧小学堂”的前身是“心吧大讲坛”,应该说,那不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后来“心吧大讲坛”更名为“心吧小学堂”,在千秋和丝雨的努力下,这个“小学堂”系列初具规模。从连续性上讲,“小学堂”只是作为对“大讲坛”的一种反动;而从内在的逻辑上来讲,在这种表面的循名责实的举措之下,我们重置了“讲”与“学”的先后关系。现在,我们进一步遵循这种努力的方向,并为凸显“天下之心”整体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计,正式将“心吧小学堂”更名为“天心学堂”。 前贤有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后哲有云,以学心读,以公心取,以平心述,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性格。马迁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一家之言”;张子言“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关怀。从“心吧大讲坛”到“心吧小学堂”,再到“天心学堂”,名虽三变,向学求真之精神一也。此向学求真之精神,正所谓虽地迁陵谷,时变质文,终莫之能易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之前我们以“心吧小学堂”命名的贴目,将继续进行下去。就我本人而言,是颇为喜欢“小学堂”系列的。或者“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系列可以并行而不悖。 作者: 百志惟熙 2005-7-24 14:16   回复此发言
与心吧同行系列:我的书法梦 我们最早在述及心吧宗旨的帖子中说,心吧旨在交流我们的志向与旨趣。因此从心吧的展开来看,我们既重视人,又重视志,既不因为彰显了人而模糊了志,也不能因为突出了志而湮没了人。与“心吧人物系列”旨在汇集心吧人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主题的言论精华,籍以表达和彰示个人之倾向不同,“与心吧同行系列”以志(志向与旨趣)立贴,立志成贴,首述贴主(当然,贴主不限一人)在一段时期之夙愿与志向,并以此夙愿与志向之现实化过程与心吧诸友及心吧本身互证互动,故谓之曰“与心吧同行系列”。这两个系列贴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均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这一点上说,二者与“天心学堂”系列有所不同。 “天心学堂”重在求学致知,其内容兼具一定的理智性、超越性和普遍性。而“与心吧同行系列”重在贴主本人与心吧诸友间之交感互动,其内容初不以理智性、超越性和普遍性自限。心吧提倡理性精神,但是,理性本身是有限度的。的确,人本身未必是纯粹的理性动物,但一定是社会性的存在。从心吧人与心吧之间的关系来说,套用两句用的很泛滥的台词,我们希望每一个心吧人以心吧为自豪,也希望天下之心以每一个心吧人为骄傲。心吧人的行程也是心吧本身的行程;心吧人的成长与进步,同时也是心吧本身的成长与进步。反之亦然。从心吧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真诚地希望心吧人相互扶携,相互注解,相互成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我们希望天下之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这里,每个心吧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这是我们大家的理想。 心吧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作者: 百志惟熙 封 2005-7-25 18:32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心吧小学堂:《红楼梦》大家读…上之上(07/09/2005) 几句说明的话: 前些日子我提到的读书,可以采取读书会的形式,置于心吧小学堂名目之中,恩,不妨就叫"心吧小学堂....<书名>大家读"好了.小妹老妹有什么意见? 我的意思是,如果必要的话,比如读<韩非子>,可以考虑由千秋来导读,其实也就是个主持的意思.当然可以有一人或者多人来导读,或者不设导读,这些无关大体,一切便宜行事就好. 可以考虑一个单位时间(比如一天,当然也不好限制得那么死)读其中的一部分,形式上将原文置于讨论的内容之先;为了防止可能的混乱,在每次读新的内容的时候不妨加上当时的日期,讨论则紧随其后.(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有多少讨论,有话则说可矣).直到读完该书为止. 篇幅较适中的书目,可以一个主题帖子为限;篇幅或讨论过长的书目,可仿效资治通鉴中".....上之上","上之中","上之下","......中之上,....中之中,....中之下".....的次序,至于何处断为上,何处断为中,何处断为下,读者随机决断可矣.总之形式是第二位的,读书是首要的. 作者: 百志惟熙 封 2005-7-7 19:57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此贴本来是希望由我们的朋友红楼一秀来发的,可惜总是见不到他,只好由我代发了.红楼如果有空的话,希望能主持《红楼梦》的阅读,同时真诚地希望喜欢《红楼梦》的朋友们的共同参与,谢谢.
心吧·将心照亮(050624):什么才是爱,我该坚持,还是放弃?(不知愁) 读贾生吊屈原文,因叹屈、贾二子,怀才不遇,命途多舛,中心郁结,遂发而为烛耀千古之文章。美则美矣,惜乎二子之身世遭际,常不免有使后世之人所扼腕太息者。贾生且言,人之在世,如置身一炉中,阴阳为碳,万物为铜,如是则人生之不如意者常如影之在侧也。伏愿心吧诸友,若有不得意,幸勿以千古文章之志业为念:),而宜乎以铺陈备述,宣泄疏导为要务。天下之人,同心同理,人情未远,诸君亦当乐人之所乐,急人之所急,坦陈己见,约束言辞,如此则“天下之心”名实有当也。 特设“心吧·将心照亮”系列贴,专务陈述、开解、疏导心吧诸位朋友的心结,倘若各位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难题而心情郁闷的话,请以这个系列贴的名目发贴(当然,也可以由您的朋友代发),与我们全体心吧人一起面对,共同解决。我们并不能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我们也不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但是请相信每一个心吧人的都具有的同样的真诚。 刚刚听了一首歌,《家乡的龙眼树》,与这个系列贴的气氛很是相宜。附上链接地址:http://ftp.andylaufans.net/new0505/longan.mp3。 心吧二年六月十三日 作者: 百志惟熙 封 2005-6-13 16:59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