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芒国人 汪芒国人
关注数: 3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3,033 关注贴吧数: 3
统计一下昆剧新编戏活着的几率有多大? 全国政协京昆室编写了一套《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主要总结和收录各大昆团的新编昆剧或者整理改编的昆剧。本人也收藏了其中5册,闲来无事,我们来统计一下这些曲谱中的新编剧目的死活情况。 第一卷:上海昆剧团 1.《蔡文姬》 改编:郑拾风 打谱:傅雪漪 辛清华 演了几次,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见过长期在演,初演之人还在,待亡。 2.《钗头凤》 改编:郑拾风 打谱:辛清华 演了几次,现在上昆昆三班近几年还有演,但是演出次数极其有限,濒危。 3.《长生殿》 改编:唐宝祥 整谱:顾兆琳 主体没有动老本的,从定情到雨梦八折,存活。 4.《血手记》 改编:郑拾风 谱曲:顾兆琳 未见再次排演,死亡。 5.《潘金莲》 改编:刘广发 谱曲:顾兆琳 根据传奇《义侠记》改编,其中主体折子戏都尚存舞台 存活 6.《占花魁》 改编:唐宝祥 谱曲:辛清华 根据传统本《占花魁》形成六个折子,延续保留《湖楼》、《受吐》,改写其他四折。近期还有传承。 存活 7.《司马相如》 编剧:郭启宏 谱曲:辛清华 演过那么几次,初演人还在,但未见有传承人演出之,待亡。 8.《牡丹亭》 缩编:王仁杰 整谱:辛清华 根据大音乐家叶堂牡丹亭全谱本整理改编,分为三本,主体结构同老传奇,曲唱尽量遵叶堂本,近年还整体搬演。 存活。 9.《琵琶行》 编剧:王仁杰 谱曲:周雪华 初演之人还在,未见传承性演出,待亡。 10.《班昭》 编剧:罗怀臻 谱曲:顾兆琳 演了那么几年,初演之人还在,待亡。
昆曲大师说戏系列征订活动,具体请参见附件 大戏说戏的目录如下: 001 《单刀会·刀会》 侯少奎 2010年01月05日 002 《烂柯山·痴梦》 张继青 2010年03月11日 003 《孽海记·思凡》 梁谷音 2010年03月12日 004 《西厢记·佳期》 梁谷音 2010年03月14日 005 《占花魁·湖楼》 岳美缇 2010年04月12日 006 《玉簪记·偷诗》 岳美缇 2010年04月13日 007 《长生殿·迎哭》 蔡正仁 2010年04月16日 008 《惊鸿记·醉写》 蔡正仁 2010年04月17日 009 《铁冠图·分宫》 蔡正仁 2010年04月18日 010 《狮吼记·跪池》 汪世瑜 2010年05月16日 011 《玉簪记·琴挑》 汪世瑜 2010年05月16日 012 《鲛绡记·写状》 范继信 2010年05月17日 013 《玉簪记·问病》 岳美缇 2010年05月18日 014 《义侠记·游街》 张寄蝶 2010年05月19日 015 《长生殿·弹词》 计镇华 2010年06月16日 016 《绣襦记·打子》 计镇华 2010年06月17日 017 《琵琶记·扫松》 计镇华 2010年06月18日 018 《虎囊弹·山亭》 雷子文 2010年06月19日 019 《牡丹亭·惊梦》 张继青 2010年06月20日 020 《牡丹亭·寻梦》 张继青 2010年06月21日 021 《风云会·送京》 侯少奎 2010年09月15日 022 《宝剑记·夜奔》 侯少奎 2010年09月16日 023 《百花记·赠剑》 张洵澎 2010年09月17日 024 《南柯记·瑶台》 张洵澎 2010年09月18日 025 《牡丹亭·幽媾》 张洵澎 2010年09月19日 026 《西厢记·游殿》 林继凡 2010年09月20日 027 《水浒记·活捉》 林继凡 2010年09月21日 028 《连环记·议剑》 林继凡 2010年09月22日 029 《十五贯·鼠祸》 王世瑶 2010年10月20日 030 《十五贯·访鼠》 王世瑶 2010年10月21日 031 《鸣凤记·吃茶》 王世瑶 2010年10月22日 032 《长生殿·酒楼》 黄小午 2010年10月23日 033 《铁冠图·别母》 黄小午 2010年10月24日 034 《幽闺记·请医》 王世瑶 2010年10月25日 035 《疗妒羹·题曲》 王奉梅 2010年11月11日 036 《疗妒羹·浇墓》 王奉梅 2010年11月12日 037 《朱买臣休妻(烂柯山)》 姚继焜 2010年11月13日 038 《牡丹亭·写真》 王奉梅 2010年11月14日 039 《长生殿·密誓》 王奉梅 2010年12月21日 040 《十五贯·判斩》 张世铮 2010年12月22日 041 《渔家乐·卖书纳姻》 张世铮 2010年12月23日 042 《十五贯·见都》 张世铮 2010年12月24日 043 《寻亲记·茶访》 张铭荣 2010年12月25日 044 《挡马》 王芝泉 2011年03月11日 045 《长生殿·絮阁》 张静娴 2011年03月11日 046 《西游记·借扇》 王芝泉 2011年03月12日 047 《玉簪记·秋江》 张静娴 2011年03月12日 048 《扈家庄》 王芝泉 2011年03月13日 049 《琵琶记·吃糠》 张静娴 2011年03月13日 050 《雷峰塔·盗草》 王芝泉 2011年03月14日 051 《焚香记·阳告》 梁谷音 2011年03月14日
【演出讯息】五月南京江南剧院纪念昆曲申遗成功十一周年系列演出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纪念昆曲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一周年系列演出 精华版《牡丹亭》(上本) 2012年5月17日19:30 南京江南剧院 孔爱萍 饰 杜丽娘 钱振荣 饰 柳梦梅 顾 预 饰 春 香 李鸿良 饰 石道姑 精华版《牡丹亭》(下本) 2012年5月18日19:30 南京江南剧院 孔爱萍 饰 杜丽娘 钱振荣 饰 柳梦梅 顾 预 饰 春 香 李鸿良 饰 石道姑 《1699·桃花扇》 2012年5月20日19:30 南京江南剧院 单 雯 饰 李香君(前) 张争耀 饰 侯方域(前) 罗晨雪 饰 李香君(后) 施夏明 饰 侯方域(后) 周 鑫 饰 杨文骢 徐思佳 饰 李贞丽 王子瑜 饰 老赞礼、苏昆生、张道士 赵于涛 饰 阮大铖 孙 晶 饰 左良玉 杨 阳 饰 史可法 昆曲折子戏《红楼梦》 2012年5月22日19:30 南京江南剧院 《红楼梦·别父》 单 雯 饰 林黛玉 周 鑫 饰 林如海 陈 睿 饰 贾雨村 陶一春 饰 雪 雁 《红楼梦·胡判》 杨 阳 饰 贾雨村 钱 伟 饰 门 子 《红楼梦·识锁》 罗晨雪 饰 薛宝钗 张争耀 饰 贾宝玉 单 雯 饰 林黛玉 张静芝 饰 乳 娘 蔡晨成 饰 雪 雁 陶一春 饰 莺 儿 《红楼梦·弄权》 张静芝 饰 静 虚 徐思佳 饰 王熙凤 赵于涛 饰 张员外 钱 伟 饰 智 善 陶一春 饰 丫 鬟 《红楼梦·读曲》 施夏明 饰 贾宝玉 单 雯 饰 林黛玉 蔡晨成 饰 袭 人 陶一春 饰 紫 鹃 “沉韵幽兰”经典昆曲折子戏专场 2012年5月23日19:30 南京江南剧院 《占花魁·湖楼》 钱振荣 饰 秦钟 李鸿良 饰 时阿大 《疗妒羹·题曲》 龚隐雷 饰 乔小青 《烂柯山·痴梦》 徐云秀 饰 崔 氏 《长生殿·酒楼》 柯 军 饰 郭子仪 李鸿良 饰 酒 保 票价:100 140 180 220 拨打南京12580电话订票任意张数六折优惠 三张及以上南京市区免费送票外地可快递
【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演出信息】2011年12月份——2012年1月份 12月3日(星期六)19:15 张争耀个人专场【二】 《幽闺记·踏伞》蒋世龙:张争耀 王瑞兰:单 雯 《玉簪记·问病》潘必正:张争耀 陈妙常:罗晨雪 姑 妈:张静芝 进 安:钱 伟 《凤凰山·百花赠剑》海 俊:张争耀 百花公主:单 雯 江花佑:蔡晨成 12月10日(星期六)19:15 沈昳丽个人专场【一】 《蝴蝶梦·说亲》田 氏:沈昳丽 老蝴蝶:李鸿良 《连环记·拜月》貂 蝉:沈昳丽 王 允:袁国良 《南柯记·瑶台》金枝公主:沈昳丽 12月11日(星期日)14:00 黎安个人专场【一】 《红梨记·亭会》赵汝州:黎 安 谢素秋:沈昳丽 《渔家乐·藏舟》刘 蒜:黎 安 邬飞霞:倪 泓 《长生殿·迎像哭像》唐明皇:黎 安 12月17日(星期六)19:15 罗晨雪个人专场【五】 《红楼梦·弄权》王熙凤:罗晨雪 静 虚:张静芝 张员外:赵于涛 小尼姑:钱 伟 丫 环:陶一春 《牡丹亭·离魂》杜丽娘:罗晨雪 杜 母:张静芝 春 香:唐 沁 《风云会·送京》赵京娘:罗晨雪 赵匡胤:孙 晶 12月24日(星期六)19:15 《烂柯山·逼休》崔 氏:徐云秀 朱买臣:刘 效 《疗妒羹·题曲》乔小青:龚隐雷 《红梨记·醉皂》陆凤萱:李鸿良 《牡丹亭·寻梦》杜丽娘:孔爱萍 春 香:丛海燕 12月31日(星期六)19:15 钱振荣个人专场【十四】 《西楼记·玩笺》于叔夜:钱振荣 《琵琶记·书馆》蔡伯喈:钱振荣 赵五娘:龚隐雷 牛小姐:周向红 《牧羊记·望乡》李 陵:钱振荣 苏 武:柯 军 1月1日(星期日)14:00杨阳个人专场【二】 《长生殿·酒楼》郭子仪:杨 阳 《铁冠图·别母》杨 阳 《铁冠图·乱箭》杨 阳 1月7日(星期六)19:15李鸿良个人专场【十四】 《时剧·磨斧》李鸿良 《奇双会·写状》徐思佳 周鑫 《儿孙福·别弟》李鸿良 1月14日(星期六)19:15 《长生殿》折子戏串演 1月15日(星期日)14:00 《长生殿》折子戏串演
【节目预告】兰苑剧场7月份演出戏码 2011年7月份兰苑、专场演出计划 7月2日(星期六)晚7:15【二团】 《杨家将•小商河》杨再兴:杨    阳     兀    术:赵于涛   《牡丹亭•拾画》柳梦梅:施夏明 《牡丹亭•叫画》柳梦梅:施夏明 《草芦记•花荡》张    飞:曹志威     周    瑜:杨    阳    7月3日(星期日)下午2:00【二团】     《九莲灯•火判》火德星君:赵于涛      闵    远:张争耀 《桃花扇•题画》侯方域:施夏明      蓝    瑛:顾    骏 《祝发记•渡江》达    摩:孙    晶 《烂柯山•痴梦》崔    氏:罗晨雪      张西乔:钱    伟     7月9日(星期六)晚7:15【一团】   《钗钏记•讲书》皇甫吟:钱振荣     韩时忠:计韶清 《钗钏记•相约》皇甫夫人:裘彩萍     芸    香:丛海燕 《钗钏记•讨钗》皇甫夫人:裘彩萍     芸    香:丛海燕 《钗钏记•落院》史碧桃:周向红     芸    香:丛海燕      韩时忠:计韶清   7月10日(星期日)下午2:00【一团】 《绣襦记•教歌》苏州阿大:李鸿良     扬州阿二:计韶清    郑元和:王    斌 《牡丹亭•寻梦》杜丽娘:孔爱萍     春    香:丛海燕 《吟凤阁•罢宴》刘    婆:裘彩萍     寇    准:刘    效      夫    人:钱冬霞     中    军:孙海蛟     家    院:顾    骏      寿    山:计韶清    《白罗衫•庵会》苏夫人:龚隐雷     徐继祖:钱振荣      小尼姑:李鸿良      门    子:丛海燕   7月16日(星期六)晚7:15【二团】 《白蛇传•断桥》白素贞:罗晨雪     许    仙:周    鑫     小    青:唐    沁 《孽海记•双下山》本    无:刘啸赟     色    空:陶一春 《白罗衫•看状》徐继祖:施夏明     奶    公:计    灵 《天下乐•嫁妹》钟    馗:赵于涛     杜    平:张争耀     钟    妹:罗晨雪                   梅    香:唐    沁     大    鬼:孙    晶     驴    鬼:石善明                
【节目预告】7月份兰苑昆曲演出戏码 2011年7月份兰苑、专场演出计划 7月2日(星期六)晚7:15【二团】 《杨家将•小商河》杨再兴:杨   阳    兀   术:赵于涛   《牡丹亭•拾画》柳梦梅:施夏明 《牡丹亭•叫画》柳梦梅:施夏明 《草芦记•花荡》张   飞:曹志威    周   瑜:杨   阳    7月3日(星期日)下午2:00【二团】     《九莲灯•火判》火德星君:赵于涛     闵   远:张争耀 《桃花扇•题画》侯方域:施夏明     蓝   瑛:顾   骏 《祝发记•渡江》达   摩:孙   晶 《烂柯山•痴梦》崔   氏:罗晨雪     张西乔:钱   伟     7月9日(星期六)晚7:15【一团】   《钗钏记•讲书》皇甫吟:钱振荣    韩时忠:计韶清 《钗钏记•相约》皇甫夫人:裘彩萍    芸   香:丛海燕 《钗钏记•讨钗》皇甫夫人:裘彩萍    芸   香:丛海燕 《钗钏记•落院》史碧桃:周向红    芸   香:丛海燕     韩时忠:计韶清   7月10日(星期日)下午2:00【一团】 《绣襦记•教歌》苏州阿大:李鸿良    扬州阿二:计韶清   郑元和:王   斌 《牡丹亭•寻梦》杜丽娘:孔爱萍    春   香:丛海燕 《吟凤阁•罢宴》刘   婆:裘彩萍    寇   准:刘   效     夫   人:钱冬霞    中   军:孙海蛟    家   院:顾   骏     寿   山:计韶清    《白罗衫•庵会》苏夫人:龚隐雷    徐继祖:钱振荣     小尼姑:李鸿良     门   子:丛海燕   7月16日(星期六)晚7:15【二团】 《白蛇传•断桥》白素贞:罗晨雪    许   仙:周   鑫    小   青:唐   沁 《孽海记•双下山》本   无:刘啸赟    色   空:陶一春 《白罗衫•看状》徐继祖:施夏明    奶   公:计   灵 《天下乐•嫁妹》钟   馗:赵于涛    杜   平:张争耀    钟   妹:罗晨雪                  梅   香:唐   沁    大   鬼:孙   晶    驴   鬼:石善明                 7月17日(星期日)下午2:00【一团】 《疗妒羹•题曲》乔小青:龚隐雷 《连环计•小宴》吕   布:王   斌    王   允:顾   骏    貂   蝉:钱冬霞
元旦期间江苏省昆剧院与上海昆剧团联合演出四天(28-31) 跨团合作、行当反串……今年岁末的天蟾逸夫舞台,上海昆剧团将以四台别具特色的演出为观众贺岁,12月28日至明年1月1日凌晨,上海昆剧团的“2010-2011跨年贺岁演出季”将和观众共同迎来新年的钟声。      此次演出季的一大亮点是上海南京两地的昆剧展演,这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一次和上海昆剧团大规模同台亮相。在12月28日、29日“沪宁昆剧中青年艺术家联合展演”中,院长柯军将带领南京的昆剧精英集体出动,包括名丑李鸿良,著名旦角孔爱萍、龚隐雷,小生钱振荣等中年艺术家,以及青年演员单雯、张争耀等将一一亮相,与上昆演员联合演出传统折子戏专场,其中的《踏伞》、《雁荡山》都是上海舞台久违的剧目。      12月31日晚上的“上海昆剧团全团演员大反串”无疑是此次演出季最让人期待的演出。反串戏是梨园行逢年过节庆贺时的一种表演形式,指生、旦、净、丑各行当演员表演别的行当剧目的演出。不过,对于上海昆剧团而言,集体大反串还是首次。届时,陈莉、汤泼泼两位旦角分别反串花脸、小丑演出《山门》;老生袁国良、丑角胡刚反串彩旦、小生演出《风筝误惊丑》;武生季云峰、武旦赵文英反串武旦、武丑演出《扈家庄》;余彬、倪泓两位旦角演员反串老生、小丑演出《十五贯访测》;此外还有闺门旦沈昳丽反串大武生戏《林冲夜奔》,花脸演员吴双反串旦角《思凡》,最后由武旦谷好好、小生黎安反串小生和旦角演出《牡丹亭惊梦》。由于剧目很多,演出将持续至1月1日凌晨。      此外,12月30日黎安、沈昳丽倾力演出全本《占花魁》。这出戏近年来一直是上昆港台地区演出的保留剧目,此次演出是上海昆剧团应网络论坛上的青年戏迷要求而专门安排的。
昆曲小生在长成 壹     挑选小旦可以蹦出一大群,但小生难得     介绍这批年轻演员,要从10年前讲起。1998年,江苏省昆剧院(简称“省昆”)开始在各地招聘一批十二三岁的学生,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这些学生从戏校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省昆。当时,距省昆上一次招募新人已经过了整整20年。     这些今天昆剧舞台上的新秀们,正是在当年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被招纳了进来。施夏明的入选可以说是被“星探”相中的结果。这位“星探”就是省昆的老艺术家胡锦芳。1998年,胡锦芳来到家乡苏州负责招生工作。胡锦芳是1949年生人,1967年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进入省昆。“我们和我们上一辈演员相差10年。”胡锦芳说:“所以年轻时非常痛苦,一直被老一辈演员压着,没有演出机会。”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两代演员距离过近竞争激烈的情况,省昆有意拉长了招募新演员的周期。“我们和中年那代演员相差15年,中年这一代又和年青一代差了20年。这样一来,老演员压不住年轻演员,年轻人也不会给老一辈造成威胁。”胡锦芳如此解释。在施夏明他们毕业进入剧团那年,胡锦芳这一辈演员刚好退休,完成了新老交替,不过这批老艺术家现在依然经常回剧院参加表演、担任年轻演员的老师。     苏州是昆剧的发源地,一直有浓郁的昆剧传统,昆剧中丑角还常常需要讲苏州方言的口白。所以苏州成了省昆招生的最重要一站。胡锦芳至今对当年的招生过程记忆犹新。“1998年是一个特殊的时候,当时大学还没开始扩招,国企职工却开始下岗。很多家长开始为自己的孩子出路担忧。我们招生的时候还怕没有人来报名,没想到报名的小孩特别多,素质也很不错。很多家长觉得,进一个中专学校读书,毕业包分配,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充沛的生源使胡锦芳能够严格地按照要求挑选学生。     怎么挑选学生,胡锦芳有一套理论。首先当然是长相适合扮戏,比如女孩脸蛋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额头不能太高等等。其次是不挑学习成绩好的小孩。“一般的规律是,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小孩,在读书方面,特别是数理化方面很不擅长。当然也有例外,但比例很低。即使是学习成绩好又有艺术才能的孩子,我一般也拒绝。这是为孩子好。因为他可以有更好的路走,不用来走戏曲这么辛苦的道路。要不然,他长大后会后悔的。”胡锦芳记得当年就有一个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拿了一大叠奖状来报名。胡锦芳看到这些奖状,原来这个女孩年年都拿班级第一名、三好学生。“我拒绝了她,虽然我非常喜欢她,但觉得她有更合适的道路。如果把她招进来,总有一天她会后悔的,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除此之外,胡锦芳会考察孩子在艺术方面的灵气和悟性:“和他说几句话,看看他的眼睛是灵活有神的还是呆呆的,让他看一幅图案,看他是否能看出很多的东西。这些都能看出一个孩子的灵气和领悟力。”     在当年招的那批学生里,胡锦芳最喜欢的是施夏明。“我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孩子,但把他招进来却颇费了一番功夫。”当时施夏明上小学六年级,歌唱得好,是学校的“艺术骨干”。胡锦芳到学校招生的时候,一眼看中了这个清秀文静的男孩。“我给了他一份招生简章,让他回去和他父母商量。但等了两天没有回音,我们招生的时间快过了,我有些着急。”那年冬天的苏州特别冷,胡锦芳到街上买棉鞋,顺便又去了施夏明的学校找他。“我等到他们下课,去他班级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不报名?他说妈妈同意了,爸爸不同意。我说那你把家里的电话给我吧,我去说服你爸爸。”之后胡锦芳和施夏明的父亲通了多次电话,施爸爸一直有顾虑。“我能理解他的顾虑。施夏明的父亲是公务员,家里条件比较好,又是独生子,期望也比较高。如果学戏学不成,以后的出路怎么办?”为了说服施爸爸,胡锦芳想尽办法:“我告诉他,以施夏明的条件,除非他不长个,否则就算过几年没嗓子唱不了戏,也可以在影视方面发展,我认识影视方面的朋友,可以帮忙。”在施爸爸的反复犹豫中,施夏明参加了选拔考试,拿到了复试的第一名,但在文化考试的时候却弃权了。“最后一轮还是放弃了,我们觉得很遗憾。”胡锦芳说。那一年最终没有招到施夏明。但胡锦芳一直对这个孩子念念不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