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糖江山三百年 大糖江山三百年
绝爱忘憎,情同巨海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65 发帖数: 43,274 关注贴吧数: 42
李世民与突厥不能不说的那点事 原帖复置 xhzyjh:明明是突厥人来了,李建成吓得都要迁都了,看得出来,李渊对李建成很失望,以前每年都要去防突厥的李大没有上场,而是给李世民立了一次大功。 大糖:要迁都防抢的明明是李渊,有人支持他他干嘛还失望?不明白突厥人来了李建成怕什么,有包打天下的某军神撑着,天还能塌下来砸到他?害怕就不要每年都去防突厥就是了。 李世民立功这事实在太可疑,雷艳红在《武德年间的唐突关系与玄武门之变的爆发》一文中提到了诸多疑点:虽然武德年间李世民与突厥有过多次接触,但奇怪的是,他从未和突厥发生过一次正面战争。这年两军刚一照面,李世民就设法甩开齐王单独与颉利会面。八月突厥大举入侵时李世民对诸将说:“虏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劳,此而不乘,将复何待!”唐军“乃潜师夜出,冒雨而进,突厥大惊”。尽管如此,李世民宁愿贻误宝贵战机也不与突厥交战。至于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请自行想象。 同样,突厥的不战而退也令人怀疑, “大抵虏得志则深入,负则请和,不耻也”。然而,突厥在武德七年(624) 长驱直入,既未与唐军正面作战,更未露任何败迹,却向唐请和,殊觉怪异。倒是武德九年(626) 颉利大军入寇,遣执失思力入见李世民时,李世民的一番责怪暴露了底细:“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李世民所指当为武德七年事,因为正是在武德七年八月,突厥退兵并请与唐和亲。由此可见,李世民的退敌妙计无非是赠送突厥大量金帛,但事实证明这种手段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人怀疑李世民是在慷国家之慨谋求个人私利。明乎此,我们才能理解高祖对李世民的态度:“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