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通明
通幽通明
关注数: 30
粉丝数: 68
发帖数: 7,293
关注贴吧数: 68
萌新咨询 战场选哪个服务器? 巴萨泽 卓玛 德维娜 已满
今天活动 打算 18:00 21:00 打的 是不是都登不上去呀? 官方这个活动要量力呀,服务器不行就别弄世界boss的呀
steam上沙盒多久打折一次 是不是因为小破球火过,就不打折了?正版打折等了2个月了
萌新请教 幻术症状什么属性装备 幻术症状什么属性装备?幻术症状需要精准吗?武器选什么?
化胡为佛 有定论吗? “……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作者为何让老君这么说? 不应该是化胡从善吗?有定论吗?
谁推荐本关于逻辑学演化(非古典逻辑)的书 谁推荐本关于逻辑学演化(或非古典逻辑学或现代逻辑学)的书,最好是谈概念和语义语义较多的逻辑学书 提问原因看到了这句:是否承认排中律被认为是古典逻辑学和非古典逻辑学的分界线。 原文如下: 1. 比较谓词和 NULL(1):排中律不成立 我们假设约翰是一个人。那么,下面的语句(以下称为“命题”)是真是假? 约翰是 20 岁,或者不是 20 岁,二者必居其一。——P 大家觉得正确吗?没错,在现实世界中毫无疑问这是个真命题。我们不知道约翰是谁,但只要是人就有年龄。而且只要有年龄,那么就要么是 20 岁,要么不是 20 岁,不可能有别的情况。类似的还有“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或者没有渡过,二者必居其一”“有外星人,或者没有外星人,二者必居其一”等,这些都是真命题。像这样,“把命题和它的否命题通过‘或者’连接而成的命题全都是真命题”这个命题在二值逻辑中被称为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顾名思义,排中律就是指不认可中间状态,对命题真伪的判定黑白分明,是古典逻辑学的重要原理。“是否承认这一原理”被认为是古典逻辑学和非古典逻辑学的分界线。由此可见,排中律非常重要。 如果排中律在 SQL 里也成立,那么下面的查询应该能选中表里的所有行。 -- 查询年龄是20 岁或者不是20 岁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20 OR age <> 20; 遗憾的是,在 SQL 的世界里,排中律是不成立的。假设表 Students 里的数据如下所示。那么这条 SQL 语句无法查询到约翰,因为约翰年龄不详。关于这个原因,我们在理论篇里学习过,即对 NULL 进行比较运算的结果是 unknown。具体来说,约翰这一行是按照下面的步骤被判断的。
谁推荐本关于逻辑学演化(非古典逻辑)的书 谁推荐本关于逻辑学演化(或非古典逻辑学或现代逻辑学)的书,最好是谈概念和语义语义较多的逻辑学书 提问原因看到了这句:是否承认排中律被认为是古典逻辑学和非古典逻辑学的分界线。 原文如下: 1. 比较谓词和 NULL(1):排中律不成立 我们假设约翰是一个人。那么,下面的语句(以下称为“命题”)是真是假? 约翰是 20 岁,或者不是 20 岁,二者必居其一。——P 大家觉得正确吗?没错,在现实世界中毫无疑问这是个真命题。我们不知道约翰是谁,但只要是人就有年龄。而且只要有年龄,那么就要么是 20 岁,要么不是 20 岁,不可能有别的情况。类似的还有“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或者没有渡过,二者必居其一”“有外星人,或者没有外星人,二者必居其一”等,这些都是真命题。像这样,“把命题和它的否命题通过‘或者’连接而成的命题全都是真命题”这个命题在二值逻辑中被称为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顾名思义,排中律就是指不认可中间状态,对命题真伪的判定黑白分明,是古典逻辑学的重要原理。“是否承认这一原理”被认为是古典逻辑学和非古典逻辑学的分界线。由此可见,排中律非常重要。 如果排中律在 SQL 里也成立,那么下面的查询应该能选中表里的所有行。 -- 查询年龄是20 岁或者不是20 岁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20 OR age <> 20; 遗憾的是,在 SQL 的世界里,排中律是不成立的。假设表 Students 里的数据如下所示。那么这条 SQL 语句无法查询到约翰,因为约翰年龄不详。关于这个原因,我们在理论篇里学习过,即对 NULL 进行比较运算的结果是 unknown。具体来说,约翰这一行是按照下面的步骤被判断的。
如何区分哪个是被吞并的城邦, 如何区分哪个是被吞并的城邦,只想打复国
约瑟夫问题 据说著名犹太历史学家 Josephus有过以下的故事: 在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39 个犹太人与Josephus及他的朋友躲到一个洞中,39个犹太人决定宁愿死也不要被敌人抓到,于是决定了一个自杀方式, 41个人排成一个圆,位置编号从1~41,由位置1开始1-2报数(1212121212),每报数到2的人自杀,然后再由下一个重新报1,直到所有人都自杀身亡为止。然而Josephus并不想死,如果他是最后一个就没人监督了。 问: 1:Josephus应该站在编号几的位置? 2:当有n个人排成一圈时,他应该站在几号位置? 3:当有n个人排成且使用1-m(m<n)报数时,他应该站在几号位置? 讨论时先报讨论的是问题几
康托尔著名的对角线证明? 数学康托尔(Georg Cantor)集合论康托尔著名的对角线证明?看到网上很多所谓的数学爱好者,基层讲师,副教授在反对康托尔的对角线论证,即康托尔关于[0, 1]区间里的元素的个数不是可数的无穷的对角线证明法。虽然这个已经是教科书上的东西了,但是是否数学界到目前为止真的存在争论?如果有那么争论点在哪儿? 附,详见什么杜立智,杨正瓴,沈卫国等的新浪微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ciencenet.cn%2Fhome.php%3Fmod%3Dspace%26uid%3D327757%26do%3Dblog%26quickforward%3D1%26id%3D557053&urlrefer=e1e8b99b872eb92223592722304b7168 黄汝广的回答 - 知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9790154%2Fanswer%2F110326092&urlrefer=066bcf48addb48d51f26193ace53cd7a黄汝广工程师 一个有效的反证法论证,应该符合下列要求:(1)排除一切隐性假设,保证想要否定的假设是唯一的;(2)推理过程有效,并能在有限步骤内完成,或者符合完全归纳法;(3)矛盾和假设必须有逻辑关系,否定假设后,矛盾应也随之消除。康托尔关于(0,1)不可数的对角线反证法,尽管在数学史上大名鼎鼎,然而其论证实际上却是无效的。 1 对角线的漏项问题 康托尔的论证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假设(0,1)可数,用十进制无限小数表示,可得如下序列 1→0.a11 a12…a1n… 2→0.a21 a22…a2n… …… n→0.an1 an2…ann… …… 然后构造数b=0.b1 b2…bn…(当ann=1时,取bn=2;当ann≠1时,取bn=1)。康托尔认为,b属于(0,1)却不属于该序列,矛盾,故(0,1)不可数。 然而,对于十进制小数,每一数位都有十种不同的取值可能,这会导致上述矛盾根本不存在:先考虑(0,1)内所有的n位小数,其序列只有n列但远远不止n行,而对角线仅能贯穿n列n行,占总行数的比例很小;再令n趋于无穷大,则比例的极限为0,换言之,对角线无限延伸时,其漏项率几乎是100%! 有网友认为,对角线法只适用于无限,不适用于有限,从有限推无限的思考方式,是没有想象力的表现。然而众所周知,康托尔集合论中“基数”(或者“势”)的概念,就是从有限推广来的;自然数集基数ℵ₀与实数集基数ℵ₁之间的关系ℵ₁=2^ ℵ₀,也是推广得到的(实际上,按康托尔的奇怪法则,对任何n>1,都有ℵ₁= 2^ ℵ₀=n^ ℵ₀)。 更有趣的是,从康托尔的基数理论看,对角线也必然漏项:因为(0,1)的基数是ℵ₁,即共有ℵ₁个元素,但对角线只能贯穿ℵ₀个;而且按康托尔的奇怪法则,应该有ℵ₀/ℵ₁=0,(ℵ₁-ℵ₀)/ℵ₁=1,即漏项率可达100%。 实际上,只在一种情况下,对角线法才可以构造出矛盾,那就是它违反同一律的时候:对“A=A”实施对角线法,可得“A=非A”;然而,这种矛盾与要否定的假设没有任何关系,在反证法中无用武之地。 2 对角线的隐性假设 仔细分析康托尔的论证,不难发现:其无穷小数序列只是对(0,1)的具体展示,两者是等价的;否则,“b属于(0,1)却不属于该序列”就不可能构成矛盾。很显然,“b属于(0,1)”的结论,是由b=0.b1 b2…bn…自身形式决定的,而与假设无关;因此,假设与另一结论“b却不属于该序列”,必须有逻辑关系,不然反证法否定它的理由是什么呢? 然而,笔者实在看不出这两者有什么逻辑关系,要推论“b却不属于该序列”,反倒是这样一个前提不可或缺:对角线必须遍历序列中的任何一个,也即不能存在漏项。我们认为,康托尔对此需要给出一个证明,否则它就不过是一个隐性假设而已。请不要说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在康托尔的理论中,无穷有太多违反直觉的不可思议的性质了。 事实上,只要承认对角线的遍历性,即使否定康托尔的原始假设,矛盾依然存在。有网友说,如果不假设(0,1)可数,就无法排出那个序列,也就不能使用对角线法;这种辩解其实意味着,对角线只适用于可数无穷序列,但它同样需要证明。 我们知道,(0,1)内的有理数是可数的,因此可以排成一个康托尔形式的序列,然后从a11开始,依次实施对角线构造:当ann=1时,令bn=2;当ann≠1时,先将该行与后面ain=1(i>n)的行对调位置,显然对调后ann=1,然后再令bn=2。这种位置对调,并不会改变序列的个数,因而也不改变其可数性。但按康托尔的逻辑,如此构造出的数b=0.222…,显然不属于该序列:也即对角线无法遍历可数无限序列! ****几点说明: 1、要注意,我们“令n趋于无穷大,则比例的极限为0”,不管这里的无穷大是潜无穷还是实无穷,极限都为0! 2、在康托尔的论证中,“对角线必须遍历序列中的任何一个”这个必须的前提条件是一个隐性假设,而康托尔对角线构造出的所谓“新”数,恰恰否定了对角线的遍历性假设,并不能否定其原始假设,原始假设只是一个替罪羊而已! 3、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据说也是对角线法的一个应用成果,但两者是有所不同的:正如前面所说,康托尔所谓的矛盾其实并不存在!而哥德尔构造的所谓不可证公式是一种否定式的自我指涉,它在本质上是一个矛盾式(A=非A),根本不可能有东西满足它(事实上,塔斯基正是利用A=非A来定义空集的),因而其论证不过是屠龙术而已!而且更加严重的是,从哥德尔的原始论文看,其所谓的定理Ⅴ根本就是一个矛盾! 4、看上面一位朋友的翻译,就有所谓“遍历对角线数的每一位”,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