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一挥! Blue_Straggler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98 发帖数: 4,268 关注贴吧数: 7
第一次装背插感受,背插普及还得慢慢来。 这台主机不太符合图吧气质,配置就不谈了,只谈背插装机感受。 想试试背插很久了,这次等一个纯白主板,最近技嘉x870比较顺眼就着手了。 先谈谈先天的2个问题。 1、6层pcb,不知道是不是背插先天问题,总觉得x870的板子,6层有点寒碜了。 2、散热扣具固定孔位!这点严重差评!孔位是长方形设计的,AM5的板子,你长方形,我用利民水冷,冷头水管根本没法左右,只能上下。加上三年玻璃机箱,冷排竖装,冷头水管向下不够长,只能向上,多少有些影响性能。你设计成正方孔位不好吗!!! 再谈谈走线问题。 本来以为背插,走线容易了,机箱也能清爽了,结果事与愿违。 主要原因就是各种配件厂家,没有人去迁就背插! 电源,除非再花几百块做定制线,否则原装线都是按正插配的,太长、太长。比如24p线,不用绕到前面去,电源位置也靠主板中间高度(避让下方背插接口),所以只要15cm左右就足够了,原装线绕了好几圈都嫌长,理线比正插还麻烦。 你说机箱吧,明明是正插、背插两用,但是一套面板接线,都是按正插设计,长的一批,这玩意换定制都换不了,只能在机箱里硬盘。 再有就是,明明都出背插显卡了,但能支持的背插主板极少,显卡还是得正面绕线,做不到正面完全无线,强迫症很难受。 最后,谈谈颜值。 正面颜值确实没话说,机箱干净了很多,因为下排接口也移到后面了,风扇可以装到14cm,风扇和主板间隙也能更简单的装网格,方便在下排风扇上面位置放一些手办。 总体希望,各种配件厂家能多点考虑背插用户,线材之类增加背插配置,给用户更多选择空间。
亲手完成2台主机安装调试,分享经历和想法,顺便表扬一下自己。 今年5月份,亲手完成第一台主机,梦开始的地方,所以选择了高配7800X3D+4090。 最近出了9800X3D,第一时间拿7800X3D+1800块换到手,花了10分钟不到就给换好了。 信心膨胀下,决定攒一台紧凑型备用机。实力不允许再搞一台高配,选择了性价比配置5700X3D+6750GRE(12G)。 不装不知道,原来紧凑型和正常机箱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幸亏我还没买最小的。各位准备攒紧凑型的慎重,特别是那种完全没有背后走线的,理线简直是噩梦。 那么,先展示一下成果,很漂亮吧:接下来,聊聊配置。 第一台主力机,起手是7800X3D,压根没考虑超频的问题,所以选择了颜值和扩展性都在线的ROG B650-A吹雪,以及64G(32*2)内存(海力士Adie,6400/C32),以至于换了9800X3D后,也只能超频6400/C28,64G没办法分频上8000,所以也没必要换X870了。 至于4090,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保值的,保值就不存在性价比低的问题,毕竟出二手亏的钱才是真正花出去的钱,出二手不怎么亏钱的,很难说它性价比低。 但是,5090出来后肯定会跳水,想继续保值的办法就是提前出掉,或者加钱换5090,5090会继续保值。所以,如果不准备一直换的,还是要慎重选择4090,否则一旦被跳水,那就是真的性价比极低了。 语文水平一般,不知道我这么说,有没有说明白,大哥们不要喷我。鲁大师跑个分,313万,不得不吐槽一下,AMD各方面都yes,唯独跑分拉跨。第二台备用机,因为选择了性价比配置,所以显卡不考虑N卡了,不追求光追啥的了,只图性能,选了A卡,6750GRE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CPU,5700X3D稍弱于5800X3D,但价格低了一半,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英特尔,可以说自从有了X3D,就再也没想过英特尔。 这种配置的主机,不考虑颜值,以及紧凑机箱兼容性的话,风冷完全足够。主板选择中规中矩,微星B550M破击炮,内存宏基炫光星舰32G(三星Bdie,16*2)。 除了内存有点奢侈,说这套性价比高,应该没有大哥会喷我吧。鲁大师跑分,159万。接着,聊下超频的问题。 总体上,我选择超频CPU和内存,没有去超频显卡。不超频显卡主要考虑,海景房总归是闷罐,一起超频内部温度高,万一影响内存得不偿失,而且噪音也大。 CPU就是简单的开了PBO,常规设置,负压20。也许可以压到30,但我没试过。 内存,先说主力机的D5。 当初没考虑超频,选择了64G,现在是有点后悔的。如果有超频打算的小伙伴,建议最多选择48G(24*2),以便分频上8000以上。不要去杠6400/c28和8000/C36哪个强,就算这2个差不多,那8000以上还有8400、8600呢。 而且特别提示一点,选择不分频就买海力士Adie颗粒,如果选择分频超8000以上,建议买海力士Mdie颗粒。 我是没办法了,6400/c28用着吧,小参供参考。延迟66主要是这版微码的问题,等更新,而且X3D正常也要比别的U高一点。如果有9800X3D+64G内存,延迟能压倒66以下的,也请发给我抄个作业。再说备用机的D4。 D4的颗粒选择没什么好说的,三星Bdie遥遥领先,宏基炫光星舰、影驰名人堂等等,都可以,但是很难买到新货了,应该是早就停产了(当然要停产,不然大家都轻松超频,谁还去买更贵的)。如果搞不到新货或者可靠的二手,次选镁光C9BLM的(也很少了),目前容易买的只有海力士CJR(比较拉跨)。 D4的超频作业B站很多,3800/C14或者4000/C15都行,我选了时序低点的,毕竟 AMD的CPU可能时序更重要。最后,聊聊升级打算。 主力机肯定是要升级5090的,不然4090会血亏,已经陷入消费陷阱,没办法了。只能在今后的某天,把5090卖了,才能走出陷阱。但是既然用过了,就很难降级了。别的升级暂时没有了,据说AMD的下一代CPU,还可以继续用B650,那主板至少还能用2年。 备用机更没啥好升的了,为一能提升性能的,估计就是把前玻璃给拆了,让机箱内低几度。本来想塞个内存风扇进去,但是量了尺寸,实在塞不进去。 以上就是一个新手的装机经历,只能说经历,不敢说经验,也许有不少错误的地方,大伙可以聊聊。
入坑20天,谈几点心得,各位霸主看看对不对。 1、队友。前期队长有老婆(斯瓦纳之类)、哥哥、嫂子(西加)够用了,队友尽量招学者、急救士、白柳之类可以指挥官候选人,早培养,拉管理,方便以后无消耗组军团。前期不能组家族部队或者只能组1支的时候,指挥官候选人可以去拉商队,一样涨管理。不用去考虑战术等属性,反正不指望家族部队能打,只要猛堆智力、管理,能带更多的人即可。除了管理以外,多余的点数按总督培养方向加,后期也能转型当总督。否则等后期需要总督时,再去培养弟弟、妹妹,虽然上限更高,但等你培养出来,已经不需要了,子女更别指望。千万不要开局就招一堆血斧、盾女之类看起来个体战斗力很强的,超级兵其实没啥用,队长嘛后面弟弟还能娶老婆,妻、兄、嫂、弟媳,加上自己,5个队长够用了。 2、武器。打造也好、不打造也好,思路都一样,打造的数值稍微高点。用了一圈,最后还是双手斧最顺手,虽然战镰、偃月啥的数值更好看,但斧头是好贵的群伤,游戏里没啥单挑场景(竞技场不能用自己的武器)。打一把长的(长度150多),N把短的(长度110左右),自己带一把一把短一弓一箭,自己带骑兵队,队友统一把短一弓两箭(弓骑队长也给短的,反正野战马上都用弓,攻城步战短的好)。 3、打铁。打把,除非有自虐倾向,霸主难度还不够,还要自加难度。钱是不会缺的,还能快速练级,就算锻造不涨了,继续打铁一样能升级。我队友打到24级再登场不香吗。 4、加点。本游戏最有用,也最烦人的环节。不是像有些攻略讲的上三路、下三路,那么简单。培养队长、指挥官、总督,都是上下都有有效技能,需要自己一个个斟酌取舍。主角自己就主加智力(10)、活力(7),一方面出医术大招、一方面提升砍杀能力,毕竟一个叫骑砍的游戏,玩坐镇岂不是丢了灵魂,射箭啥的随便加点就行,玩到中后期都会提刀砍,谁有耐心慢慢射,射箭是npc玩的。 5、带队。自己骑马带骑兵,西加之类选一个骑马带弓骑,别的都去带步兵,战斗前下马、下马、下马。NPC在马上都是傻狍子,射也好、砍也好,杀敌效率远不如步战。有人说马上不容易死,怕死还不如给个盾,玩盾+单手,马上遇到导弹兵啥的,暴毙概率还是很高,速度加成下,往往被一发入魂。 6、攻城。前期当佣兵时,突入一次守城战,用投石、床弩轻松把工程练到150,你自己智力高,不需要招工程师。150后可以建火投石,攻城就毫无压力了。围城时,火投石建好就收,4个一起放,等一会对面城就破了,进战斗自己控制投石车往城墙缺口后面砸,特解压,把对面砸的七零八落了,f1+f3干就得了。守城不谈了,有火投石,对面兵再多也是送。 7、俘虏。抓了就放吧,不但是刷好感,也不能让一方面太弱被打爆,维持个平衡,对将来自立有好处。如果要急刷好感,可以送俘虏,好感加得飞快。 8、战术。步兵一般用不到,除非堵桥头、攻城炮灰啥的f3 常巴弓队f1+f4推进,不要直接f3送上去。弓骑兵f1+f2跟随,自己带着绕到敌人侧后方,等巴弓快接战时,绕到后面f1+f4,弓骑会和巴弓自动形成交叉火力,电脑被夹在中间会傻乎乎来回跑,结果一边都打不到,被活活射死。干3倍敌人零伤亡都不是难事。特殊地形随机应便吧,关键时地形可以自己定,别在太复杂的地形贴上去开战不就得了。 9、竞技场。回头掏练好,毫无难度。骑兵战,新手时控制不好可以下马,贴边站(或者躲马后面),武器先举起来,等对面冲过来,让一让,他撞墙(撞马)就失速了,一刀下去解决战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