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金鱼wch 沉默的金鱼wch
关注数: 520 粉丝数: 339 发帖数: 4,481 关注贴吧数: 2
保安老张 老张来干保安 并非迫于生计的压力 退休金六千多 不抽烟,不喝酒 也无不良嗜好 钱对他来说只是个数字 不养花,不养鸟 不钓鱼,不下棋 没什么爱好就感到无聊 想来想去 老张干上了保安 穿上了制服 老张心里踏实了下来 帽子戴得正正的 巡逻,列岗,管理外来车辆 老张保安干得认认真真 好几次受到队长的表扬 评上先进队员 一个月工资两千出点头 老张心满意足 别的保安嫌工资少发牢骚 老张从不掺和 也从不背后议论家长里短 更不和人计较什么 老张脾气很随和 上下班和每个清洁工打招呼 和每个公务员打招呼 态度不卑不亢 老张个头一米八多点 国字脸不胖不瘦浓眉大眼 穿上制服没人不说他不帅的 好几个女保安喜欢上他 但老张显得很冷漠 与女性保持距离 内心从未起过波澜 老张平时喜欢写写画画 报刊上曾发表若干文学作品 但老张极少对人提起 老张生有一副热心肠 碰到别人遇到难处 能帮就帮,能出力就出力 实在帮不了就感到做错事似的惭愧 那年年底,公司下了文件 超过年龄的保安予以辞退回家 老张在辞退名单之列 尽管感到失落 老张还是坦然面对现实 依依不舍地和同事们告了别 离开后 老张常来岗位坐一坐 之后大伙再也没见到过他 有人说老张随女儿到哈尔滨定居了 大伙儿常常聊到老张 个个夸他厚道善良 时光匆匆,五年过去了 不知为什么 大伙儿心里总忘不了老张 时不时的会想起他。。。 (写于2020.11.21上午)
狄金森诗选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 为美国隐士女诗人,生前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却不为人知,死后名声大噪。她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 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 也不曾拜访过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 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 云暗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 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 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那么我们为一对! 别说! 他们会传开去-- 你知道! 多无聊-- 是-- 某某名人! 多招摇-- 象个青蛙-- 告诉你的名字 -- 漫长的六月-- 给一片赞赏的沼泽! I’M Nobody! 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Nobody--too?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 Dont tell! they’d advertise--you know! How dreary--to be--Somebody! How public--like a Frog-- To tell your name--the livelong June-- To an admiring Bog! "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当绅士们能看见的时候-- 但显微镜却是谨慎的 在紧急的时候。 "Faith" is a fine invention "FAITH" is a fine invention When Gentlemen can see-- But Microsopes are prudent In an Emergency. 逃亡 我一听说"逃亡"这个词 血液就加快奔流, 一个突然的期望, 一个想飞的冲动。 我从未听说敞开的监狱 被战士们攻陷, 但我幼稚的用力拖我的围栏-- 只不过再失败! Escape I NEVER hear the word "escape" Without a quicker blood, A sudden expectation, A flying attitude. I never hear of prisons broad by soldiers battered down, But I tug childish at my bars-- Only to fail again! 希望 " 希望" 是物长着羽毛 寄居在灵魂里, 唱着没有词的曲调, 绝无丝毫停息, 微风吹送最为甘甜 暴雨致痛无疑 能够使得小鸟不安 保有此多暖意。 听它越过奇妙大海 飞遍严寒田地 可它不要我面包屑 哪怕饥饿至极。 "Hope"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Emily Dickinson (1861) 心先要求愉快 (536) 心先要求愉快 再要求免除疼痛; 其后,要那些小止痛片 来减轻苦痛; 然后,要求睡觉; 如它法官的愿望 而后应当是 要求去死的自由。 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And then, excuse from pain; And then, those little anodynes That deaden suffering; And then, to go to sleep; And then, if it should be The will of its Inquisitor, The liberty to die. 补偿 为每一个狂喜的瞬间 我们必须偿以痛苦至极, 刺痛和震颤 正比于狂喜。 为每一个可爱的时刻 必偿以多年的微薄薪饷, 辛酸争夺来的半分八厘 和浸满泪水的钱箱。 Compensation For each ecstatic instant We must an anguish pay In keen and quivering ratio To the ecstasy. For each beloved hour Sharp pittances of years, Bitter contested farthings And coffers heaped with tears. 战场 他们雪片般落下,他们流星般落下, 象一朵玫瑰花的花瓣纷纷落下, 当风的手指忽然间 穿划过六月初夏。 在眼睛不能发现的地方,-- 他们凋零于不透缝隙的草丛; 但上帝摊开他无赦的名单 依然能传唤每一副面孔。 The Battlefield They dropped like flakes, they dropped like stars, Like petals from a rose, When suddenly across the June A wind with fingers goes. They perished in the seamless grass, -- No eye could find the place; But God on his repealless list Can summon every face. 我没有时间憎恨 我没有时间憎恨,因为 坟墓会将我阻止, 而生命并非如此简单 能使我敌意终止。 我也没时间去爱, 仅因为必须有点勤奋, 我以为爱的那少许辛苦 对我已是足够莫大难忍。 I had no time to hate, because I had no time to hate, because The grave would hinder me, And life was not so sample I Could finish enmity. Nor had I time to love, but since Some industry must be, The little toil of love, I thought, Was large enough for me. 我的河儿流向你 我的河儿流向你-- 蓝色的海! 会否欢迎我? 我的河儿待回响-- 大海啊--样子亲切慈祥-- 我将给你请来小溪 从弄污的角落里-- 说呀--大海--接纳我! (162) My River runs to thee— Blue Sea! Wilt welcome me? My River waits reply— Oh sea—look graciously— I’ll fetch thee Brooks From spotted nooks— Say—Sea—Take me! 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肯定是只鸟-- 因为它飞翔! 我的朋友肯定是个人, 因它会死亡! 它有倒刺,象蜜蜂一样! 哦,古怪的朋友啊! 你使我迷茫! My friend must be a Bird-- Because it flies! Mortal, my friend must be, Because it dies! Barbs has it, like a Bee! Ah, curious friend! Thou puzzlest me! 天堂是个医生吗? 天堂是个医生吗? 他们说他能治病; 但死后的医药 是没有效用的。 天堂是国库吗? 他们谈及我们欠的债; 可是那谈判 我没参加。 Is Heaven a Physician? Is Heaven a Physician? They say that He can heal - But Medicine Posthumous Is unavailable - Is Heaven an Exchequer? They speak of what we owe - But that negotiation I’m not a Party to - 剧痛在于特征上 剧痛在于特征上 急切在于那迹象 告别的狂喜 称之为“死亡” 当去忍受成长 苦恼就因之遭遇 我知道许可已经给予 去与同类团聚 (71) A throe upon the features - A hurry in the breath - An ecstasy of parting Denominated “Death” - An anguish at the mention Which when to patience grown, I’ve known permission given To rejoin its own. 痛之神秘 痛有一个空白的元素; 不能够记起 当它开始,或如有一天 当它不是痛时。 它没有未来只有自己, 包含它无限的领地 它是过去,开明的去感知 新的痛的周期。 The Mystery of Pain Pain has an element of blank; It cannot recollect When it began, or if there were A day when it was not. It has no future but itself, Its infinite realms contain Its past, enlightened to perceive New periods of pain. 对人类而言太晚 对人类而言太晚 可对于上帝还早 创世,虚弱无力的帮助 可剩下的,我们还能够祈祷 当地上不能存在 天堂是何等美妙 那时,我们老邻居上帝的表情 会多么好客,殷勤,周到 It was too late for Man - But early, yet for God - Creation - impotent to help - But Prayer - remained - Our Side - How excellent the Heaven - When Earth - cannot be had - How hospitable - then - the face Of our Old Neighbor God - 去天堂! 去天堂! 我不知何时- 请千万别问我怎样! 我实在太惊讶 想不出回答你! 去天堂! 多么黯淡悲凉! 可是必将做到 就象羊群夜晚一定回家 给牧羊人来关照! 也许你也正在去! 谁知道呢? 假若你要先到那里 就请为我保留一小块空间 靠近我失去的两位亲人- 那最小的“睡袍”对我会合适 和仅仅一点点“花冠”- 你知道当我们回家 我们不在意穿着 我很高兴我不信它 因它会停止我的呼吸- 而我愿意多看上一眼 这样一个稀奇古怪的尘世! 我很高兴他们信它 他们我再没有找到过 自从那伟大的秋天的午后 我在地底下离开他们。 (79) Going to Heaven! I don’t know when - Pray do not ask me how! Indeed I’m too astonished To think of answering you! Going to Heaven! How dim it sounds! And yet it will be done As sure as flocks go home at night Unto the Shepherd’s arm! Perhaps you’re going too! Who knows? If you should get there first Save just a little space for me Close to the two I lost - The smallest “Robe” will fit me And just a bit of “Crown” - For you know we do not mind our dress When we are going home - I’m glad I don’t believe it For it would stop my breath - And I’d like to look a little more At such a curious Earth! I’m glad they did believe it Whom I have never found Since the mighty Autumn afternoon I left them in the ground. 谁是东方? 谁是东方? 金黄之人 他许是紫红之人 携带日出 谁是西方? 紫红之人 他许是金黄之人 载送日落 Who is the East? The Yellow Man Who may be Purple if He can That carries in the Sun. Who is the West? The Purple Man Who may be Yellow if He can That lets Him out again. 它是个这样小的小船 它是个这样小的小船 东倒西歪下了港湾! 何等雄浑壮观的大海 吸引着它离远! 如此贪婪强烈的波浪 拍打着它离开海岸; 未曾猜到这庄严宏伟的风帆 我的手工小船还是迷失不见! (107) ‘Twas such a little - little boat That toddled down the bay! ‘Twas such a gallant - gallant sea That beckoned it away! ‘Twas such a greedy - greedy wave That licked it from the Coast - Nor ever guessed the stately sails My little craft was lost! 我信守我的誓言 我信守我的誓言。 我未曾被召唤- 死神没有通知我, 我带着我的玫瑰。 我再次发誓, 以每只神圣的蜜蜂- 以从山坡唤来的雏菊- 以来自小巷的食米鸟的名义。 花朵和我- 她的誓言和我的- 一定将再来一次。 I keep my pledge. I was not called - Death did not notice me. I bring my Rose. I plight again, By every sainted Bee - By Daisy called from hillside - By Bobolink from lane. Blossom and I - Her oath, and mine - Will surely come again. 天使 天使,在清晨时分 许在露中看到她们, 弯腰-采摘-微笑-飞翔- 难道这花蕾属于她们? 天使,当烈日如火 许在沙中看到她们 弯腰-采摘-微笑-飞翔- 她们带走的花儿已烤成干身。 Angels, in the early morning May be seen the Dews among, Stooping - plucking - smiling - flying - Do the Buds to them belong? Angels, when the sun is hottest May be seen the sands among, Stooping - plucking - smiling - flying - Parched the flowers they bear along. 七月回答 七月回答 哪里是蜜蜂 哪里是红色 哪里是干草? 啊,七月说 哪里是种子 哪里是萌芽 哪里是五月 我让你回答 不-五月说 示我白雪 示我钟铃 示我松鸦! 挑剔的松鸦 哪里是玉米 哪里是薄雾 哪里是芒刺? 这里,年说到。 Answer July - Where is the Bee - Where is the Blush - Where is the Hay? Ah, said July - Where is the Seed - Where is the Bud - Where is the May - Answer Thee - Me - Nay - said the May - Show me the Snow - Show me the Bells - Show me the Jay! Quibbled the Jay - Where be the Maize - Where be the Haze - Where be the Bur? Here - said the year - 女士喂她的小鸟 女士喂她的小鸟 几乎毫无间隔 小鸟没有不同意 而是温顺地认可 鸿沟于这手和她之间 于无碎屑和在远方之间 昏晕, 轻轻地跌倒在 她黄皮肤的膝上, 怀着崇拜 The Lady feeds Her little Bird At rarer intervals - The little Bird would not dissent But meekly recognize The Gulf between the Hand and Her And crumbless and afar And fainting, on Her yellow Knee Fall softly, and adore - 信念 丧失一个人的信念, 远大于失去一份地产; 因地产能够再置, 而信念无法重建。 信念可与生承继, 但却只有一次; 废止个单一条款做人 实乃乞丐赤贫。 (377) To lose one’s faith—surpass The loss of an Estate— Because Estates can be Replenished—faith cannot— Inherited with Life— Belief—but once—can be— Annihilate a single clause— And Being’s—Beggary— 多远至天堂? 多远至天堂? 其遥如死亡; 越过山与河, 不知路何方. 多远至地狱? 其遥如死亡; 多远左边坟, 地形学难量. How far is it to Heaven? As far as Death this way? Of River or of Ridge beyond Was no discovery. How far is it to Hell? As far as Death this way? How far left hand the Sepulchre Defies Topography. 我害怕拥有灵魂 我害怕拥有灵魂-- 我害怕拥有肉身-- 深奥的危险的财产-- 拥有--没有选择的成分-- 双倍资产--愉快限定继承的财产 给一个未想到的继承人-- 一个永恒瞬间的君主 一个统辖新疆土的神 (1090) I am afraid to own a Body— I am afraid to own a Soul— Profound—precarious Property— Possession, not optional— Double estate—entailed at pleasure Upon an unsuspecting Heir— Duke in a moment of Deathlessness And God, for a Frontier. 昨天是历史 昨天是历史, 它是如此久远-- 昨天是诗歌-- 它是哲学理念-- 昨天是迷团-- 哪里又是今天 而我们精明思索时 两者振翅飞远. (1292) Yesterday is History, ‘Tis so far away— Yesterday is Poetry— ‘Tis Philosophy— Yesterday is mystery— Where it is Today While we shrewdly speculate Flutter both away. 灰烬 灰烬代表有过火-- 最灰的那堆使人敬畏 因死去的生物之缘故 它们曾在那片刻盘旋迂回-- 火先以光的形式存在 然后则旺火强焰 唯有化学家能够透露 变成了什么碳酸盐。 Ashes (1063) Ashes denote that Fire was— Revere the Grayest Pile For the Departed Creature’s sake That hovered there awhile— Fire exists the first in light And then consolidates Only the Chemist can disclose Into what Carbonates. 他忘了—而我—却记得 他忘了—而我—却记得— 这是作为基督和彼得 许久以前的一件日常事物— “温暖他们”以“圣殿之火”。 “你和他”—谈论“少女”? “不”—彼得说,“那不是我—” 基督只是看着彼得— 对你—我岂能别有所做? He forgot—and I—remembered (203) He forgot—and I—remembered— ’Twas an everyday affair— Long ago as Christ and Peter— "Warmed them" at the "Temple fire." "Thou wert with him"—quoth "the Damsel"? "No"—said Peter, ’twasn’t me— Jesus merely "looked" at Peter— Could I do aught else—to Thee? 他弱,而我强—于是 他弱,而我强—于是— 他让我带他走进— 我弱,而他强,于是— 我让他领我回家。 路不远—门就在附近— 天也不黑—由于他去了— 声不高—因他没说话— 那就是我想知道的一切。 白昼敲门—我们必须分别— 现在—没有人是最强的— 他努力了—而我也努力了— 尽管我们不曾做啥! He was weak, and I was strong—then (190) He was weak, and I was strong—then— So He let me lead him in— I was weak, and He was strong then— So I let him lead me—Home. ’Twasn’t far—the door was near— ’Twasn’t dark—for He went—too— ’Twasn’t loud, for He said nought— That was all I cared to know. Day knocked—and we must part— Neither—was strongest—now— He strove—and I strove—too— We didn’t do it—tho’! 因为我不能够停下等死 因为我不能够停下等死-- 他为我停下友善和气-- 四轮马车只载着我俩-- 和不死。 我们慢慢驱车--他知道不急 而我也挥去了 我的工作和安逸, 缘他彬彬有礼-- 我们经过学校,值课间休息 孩子们围成圆环--打逗游戏-- 我们经过农田凝望五谷 我们经过落日-- 确切地说--是他经过了我们-- 那露水引来了冷颤寒气-- 因我的女礼服--仅为纤细的薄纱织物 我的披肩--不过是绢网而已 我们暂停于一幢建筑物前 它看上去好似一片地面隆起-- 那屋顶几乎看不见-- 宛如飞檐装饰着大地-- 自那以后--若干个世纪-- 可还是感觉比那天短, 我第一次猜测到那马头 是朝向永恒之地--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By Emily Dickinson (美 1830-1886)
一个巨大的谜团和我形影不离 ——我所理解的死亡 我端起酒杯,它就像火一样灌进喉咙里。 我散步的时候,它在草丛里一闪就不见踪影。 我在河里游泳,它仿佛就是随手可及的鱼。 在婚礼进行曲里,它忽然钻进我的大脑。 在海边,在沙漠,在夏日的荷塘边,在车上,在饭店, 在傍晚或早晨,在节日,在雨天或晴天,在四季, 在操场上,在奔跑或静坐的时候,它会突然而至。 我笑的时候,它会莫名其妙地闯进我的笑声里。 我痛苦的时候,它的样子在我的脑海里更大。 我低头,它便在我脚下。 我抬头,它就像小鸟的翅膀划过天空。 我奔跑,它就和我一起奔跑。我停下脚步, 它就躲进我的鞋子里。 在深夜,它吓唬我,我即使蒙住被子,也无济于事。 我在童年的时候,它就缠上了我, 每当我看到星空,每颗星星都是它的眼睛。 它在外婆说的故事里,它在老人的咳嗽里, 它在牛羊吃草的山坡,它在秋天的玉米地里。 它是绿颜色的,它是黑颜色的,它有雾一样的形状, 靠近山就是山的样子,掉进水里就是水的样子。 它在街头的车轮下,它在卧室的床上, 它在学校,在工厂,在田野,在无处不在的地方。 哪里有时间,哪里就有它。 哪里有春天,哪里就有它。它是一段哀乐。 它是一次战斗的冲锋。它是医院的一次手术。它是黑夜的流星。 从出生,我就一步步靠近它。 我刻骨铭心地记住它的名字,可我不敢喊出它的名字。 它是眼泪,是哭泣,是心碎,是诀别。 它是一杯毒药,又是一颗仙丹。它很大,是宇宙的总和。。。
诗是少数优秀人的事情(张曙光) 如果谈及这一年多来的文化现象,那么“诗歌热”绝对应该被大书一笔。从诗人余秀华及其诗作在微信上被刷屏,再到大家对自杀的年轻诗人许立志的缅怀,以及时下涌现的各种诗歌朗诵会,淡出公众阅读视野许久的诗歌,似乎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助力下,引发了公众新一轮的热情。但是诗歌真的回来了吗?公众和诗歌的相遇,会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好事”吗?对此,必是有人持忧思的。在大众对诗歌的热情的背后,我们固然能看到他们在当下物化的生活仍保持了诗意追求,但我们同时也不应忽视,这种“诗歌热”也会导致泥沙俱下,从而产生诗歌的虚假繁荣。而现在,有太多人写诗写得太多、太快、太随意了,甚至有些根本不能入诗。而这种忧思,也体现在诗人张曙光先生的这篇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诗歌的坚持——“诗是少数优秀人的事情,不读诗的人总归不会去读,读诗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或者可以这样说,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律”。 本文系吴投文教授对话诗人张曙光文字实录,首发于《芳草》杂志2015年第2期,现凤凰读书经《芳草》杂志和作者独家授权刊发。 访谈人:吴投文(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访谈嘉宾:张曙光(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诗歌观念上的分歧” 吴投文:上世纪80年代前期,朦胧诗是诗坛的一股热潮,很多诗人都谈到过朦胧诗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朦胧诗对你当时的创作产生过影响没有?请谈谈。 张曙光:80年代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无论对我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那时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进入中国,我接触到了卡夫卡、艾略特、叶芝、萨特、加缪和博尔赫斯等人的作品,我的阅读兴趣差不多全部转移到这上面来。读朦胧诗要在这之前,应该是1979年左右,当时读得也很有限。有一次我去哈师大,见到一位叫魏宇光的写诗的朋友,他送给我几本邮购到的油印的《今天》,那可能算是最早的民刊了,上面就有北岛等人的诗。记得我们站在校园里交谈,一边翻看上面的诗,这些诗让我眼睛一亮。对于国内创作而言,这在当时算是一种全新的诗歌。但朦胧诗只是带给我一种启示,就是诗歌应该打破既有的格局,对我的写作直接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我的兴趣很快转移到西方现代作品上了。 吴投文:你当时的生活和创作情况如何? 张曙光:至于说到生活和创作,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1981年毕业,结婚,生了女儿。那时我在一家报社工作,宿舍在一幢楼的最高层,九楼,就在霁虹桥的边上,面对着火车站。每到晚上,我望看窗子外面车站的蓝色信号灯,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所包围。当时我的写作正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我不满意以前写的东西,想让自己的写作变得更具有现代感。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不把自己的东西往出拿,直到1984年写出了《1965年》。 吴投文:80年代的诗歌景观确实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现在看来,实际上那也是诗歌艺术从内部分化的一个年代。朦胧诗的热潮就很快过去了,“第三代诗歌”登上了自己的舞台。你的《1965年》突破朦胧诗相对固化的抒情模式,加入了叙述性的因素,显露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追求。你好像并不满意此前的诗歌,对朦胧诗大概也有某种警觉。是什么因素促使你反思自己的创作,写出了《1965年》?这首诗是童年经验的回放,注入了时代的底色,也似乎渗入了某种克制的悲伤。 张曙光:当时实际的情况可能有些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有些写作是并行的,并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对立。比如“第三代”诗歌,虽然有人提出pass北岛,就我的理解应该是超越而不是反对。这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态度。“第三代”诗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反对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在朦胧诗之前的写作,那种缺乏个性、甚至是某些思想观念图解的诗歌。《1965年》把叙述性因素进一步强化了,最大可能地去除了抒情性,使诗歌看上去坚实了些。也包括你提到的“克制”,这样也就避免了过分张扬自我。 吴投文:这首诗在写法上与你此前的诗歌有什么区别? 张曙光:我想重要的是抒情方式的改变。在写这首诗之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我刚刚接触到现代派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创作就感到不满意了。我试图努力寻找到一种新的有效的写作方式,一种更加适合表现自己内心也能容入更多经验的写作方式。《1965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端。 吴投文:这就涉及到诗歌观念的变革了。实际上,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诗歌观念上的分歧,也包括你所说的抒情方式的改变。这是一个分水岭。我感兴趣的是,你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这首诗的? 张曙光:这首诗写起来很畅快。在这之前我写过一些诗,都不满意。后来我想写一首有关雪的诗,因为那段时间雪的感觉一直弥漫在我的头脑中。我试着写了一首,没有找到那种感觉。我感到沮丧。那天晚上躺在床上,一个句子冒了出来,“那一年冬天”,后面的句子接踵而至。第二天我凭着记忆写下来。说来也怪,这首诗一完成,那种感觉就消失了。 吴投文:《1965年》在当时是一种颇显新奇的写法,你是否有一些诗歌上的同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诗歌圈子吧,他们当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张曙光:这首诗写于1984年,当时并没有拿给人看,因为一些人还是喜欢朦胧诗那类东西,二者显然不大一样,我这个看上去不太像诗,至少在当时是这样。后来认识了萧开愚,他要我寄诗给他看,我就把这首诗寄了去,他看了很喜欢,并想帮我发表,但似乎碰了不少壁,我想当时可能并不被人看好,以致他写信感叹说为什么发点好东西这么难。这首诗最初只是发在德阳的一份诗报上,直到87年才登在《北京文学》上面。 吴投文:哦,没想到这首诗的发表经历了这样的波折,看来那时候一般的诗歌读者还不习惯你这种叙述性的诗歌。那时候的诗歌交流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诗人的交流主要靠书信和相互间的串联,你是怎样认识萧开愚的? 张曙光:认识开愚是在1985年。说来有趣,我们是通过一个笔友专栏认识的,我的名字登在上面,他看到了,就写了一封信。很快我们就成为相知。那时他刚刚出道,意气风发。第二年他来哈尔滨我们见了面。他对诗歌思考得比较深入,而我更偏重感觉。是的,当时我们通信很勤,谈诗和读的书。他可以说是最早对我的写作做出肯定的人。 吴投文:当时你们是否就诗歌中的叙事性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张曙光:记不太清了,似乎并没有具体谈到叙事性的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人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但可能提到这类写法吧。
相顾无言两依依(散文) 我无数次伫立脚步,一动不动地看着它。它如同嵌入大地的一个巨盆,雄浑,苍凉。不知道是什么吸引着我,每当我路过它,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凝视着它,看着它时,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我心底升腾,我的心被什么触动了一下,我的灵魂再一次震撼了。 它陪伴了我二十多年,我没有熟视无睹,而是对它的感情与日俱增。我曾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过它,我曾用有力的大手抚摸过它;我和工友们喊出的号子在的它矿床上空久久地回荡,我不止一次地用手抓起它一块块沉甸甸的矿石,这些带着大地温度的矿石无数次在我眼前闪烁出梦的色彩;我用青春的肺叶贪婪地呼吸它散发出来的钢铁的味道……我曾在锅底仰视它环形倚天的绝壁,我曾在山巅俯视过它胸怀宽广的波澜壮阔,我曾在雪后领略它的银装素裹,我曾在雨季倾听它的飞瀑流声…… 什么时候,它成了我相思相恋的情人?没有人知道,我看着它时满含深情的眼神和怦怦的心跳。山风吹来,我一动不动地看着它,有时我心里想:我是不是把魂儿丢在这里了呢?“或许是吧”,我喃喃自语。我常常看见,在采矿车间的信号楼旁设有防护栏的平台,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气势恢宏的采场面前,他们领略到钢铁发源地的壮阔,发出一声声惊呼和感叹之后,就把那种震撼留在心里,坐进大巴车里远去了。但是游客眼里的采场,和矿工眼里的采场是根本不会相同的,就如同城里人和农夫眼里的谷堆与粮仓,城里人只会惊叹它的高大,而只有农夫才会懂得每一粒稻谷所闪烁的汗水与艰辛。当我俯视采场,那个在锅底游动的黑点,我知道那是一个爆破工在烈日下手握怒吼的风镐,飞旋的合金钢钻头在坚硬的矿石上闪出火花;或是一名年轻的采矿工,他矫健地爬上电铲的机顶,娴熟地处理机械的故障;或是一名调车员,沿着铁轨打开车厢的气压阀…… 那一年,我二十出头,作为一名检修工,我走进了采场。当时开采到负三十米,矿床开阔而舒展,一条条发亮的铁轨蜿蜒纵横,一列列电机车游龙般地游来游去。带着青春的热情与兴奋,我和工友们整天忙碌着。我们把一台台散发着油漆味的电铲安装完成,仿佛赋予了生命般地开始了它们崭新的使命。师傅是个壮实的汉子,上海人,凭一股子钻劲学得一手铆工技术,成为矿山首批工人技师。师傅是班长,忙得时候连吃饭也顾不上。有一次,中午十二点多了,我配合师傅完成一项急需完成的任务后,顶着太阳爬坡回班组,路上师傅语重心长地要求我要好好学习技术,而且要吃得起苦……天气热,加上爬坡,我和师傅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我感到脚步也越来越沉重,终于一股凉风吹进脊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头看看并不起眼的山路竟是那么漫长。 它渐渐老了,像一位母亲奉献出所有的乳汁。新的采场替代了它,它渐渐冷落了下来。因为大型采掘设备递减,我极少能和它亲密接触了。每当我乘坐双排座路过它时,我会摇下车窗玻璃,这样会更清楚地看见:它褐紫色的筋骨经过风雨洗礼愈见沧桑,它以气贯长虹的气势旋转在窗外……工友们也侧目看着它,他们的心里在想着什么呢?或许我们怀着对采场同样的感情,而对它魂牵梦萦吧! 凹山,你已经与我血脉相连。凹山,你已经成为我精神层面的恋人。我深情地看着它时,它竟也深情地看着我。它永远沉默着,而它分明有千言万语需要表达。村庄、河流、 田野 、 池塘、竹林曾是它美丽的家园;铁锤、钢钎、铁锹、元宝车曾把它从千年的沉睡中唤醒……一个个矿工的大手将它托起,一个个矿工的脊梁把它担当。在风里在雨里,一块块矿石走出深山,经过烈火的锤炼成为汽车的彩板、火车的轮箍、 轮船的夹板 ……这是矿工和它共同的自豪与骄傲! 我想,将来哪一天我退休了,我一定还会经常来看它的,我会在一处山坡坐下来,慢慢地看着它,像欣赏我精心雕刻出来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还要牵着我儿孙的手一起来看它,告诉孩子们许多许多关于它的动人的故事
戒(小小说) 哥几个又聚在了一起。这是哥几个时隔整整一年的相聚。 大胡子赵海,颤抖着手把桌子上一字排开的五个海碗倒满,这阵势和当初哥几个酒逢知己喝酒结盟时的情景一模一样。 “虎子兄弟,俺哥几个来看你了”,平时大嗓门的赵海,声音低沉,那声音仿佛穿过一个长长的潮湿的涵洞,让人感觉到彻骨的寒意。 “虎子兄弟,我们敬你一碗”,四个人立起身子,双手把碗举过头顶,神情庄重而严肃。 虎子的瞳孔亮亮的,微笑着闪着光芒……面对久别相逢的四个哥们的到来,曾经最活跃的虎子一直沉默着。一语不发。 这时,虎子的妻子月娥从里屋走出来,眼睛红红的,很显然刚刚哭过。 一年不见,曾经天真活泼的月娥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目光呆滞,弱不禁风,仿佛是生了一场大病未愈的人。看到月娥这个样子,四个人就如同一千只手在撕扯着自己的心肝。 月娥还没有走到桌子边,四岁的盼盼从里屋跑出来,一把抱住月娥的双腿哭喊着:”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月娥强忍着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蹲下身体,一把把盼盼搂在怀里:“乖宝贝,爸爸出远门去了,爸爸就要回来了……”。 “月娥,咱兄弟对不起你啊……那一次,要不是贪杯,虎子兄弟也不至于酒后上岗……月娥,咱兄弟对不起你啊……”,四个铁打的汉子,像孩子似的失声痛哭。 许久,月娥擦干眼泪,一字一字地说:“一年前的今天,当那个噩耗传来,就如同天塌了……我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可是怎么忍心丢下盼盼?我在心里也恨过你们,恨你们不听劝阻……酒是害人的毒药啊……”。 “月娥……虎子兄弟用生命的代价……给我们上了一课……痛定思痛,我们四个人发誓戒酒……今天,我们是以水代酒来祭奠虎子兄弟的亡灵”。赵海哽咽着说。 今天是虎子一周年祭日。 四双泪眼凝视着虎子的遗像,再次用双手把碗缓缓举过头顶,接着一饮而尽。他们喝下的是苦水,是悔恨的泪水。
油菜花开的季节(散文) 二月刚过,天空澄澈,明净。风柔和。热气升腾。田野里,迅速展开的油菜叶子,填满了土地的空隙,郁郁葱葱。菜苔拔节而起,顶着一簇蔟绿嫩的含苞的花蕊。放眼望去,几朵金黄色的油菜花,已按耐不住心情,在早春里绽放了。 有些农家,专门种植半来亩油菜,只为掐菜苔,拿到菜市,卖给城里人食用。油菜花欲开未开,正是菜苔上市的时节。清晨,露珠在菜叶上打着滚儿,农家人就一把一把掐下脆嫩的菜苔,放进箩筐里。菜苔流淌的汁把他们手指染绿了。脆嫩的菜苔放油锅清炒,细嫩爽口;或放进盆里坛里腌制,几天后就可食用……那些被掐去苔的油菜地,依然倔强地开出一些金黄的花,只是因为花蕊受到采摘,形不成花团锦簇的气候了。而大片大片的油菜田里那些盛开的油菜花,仿佛一夜之间就把一块块土地铺上金色的地毯了。 阳光灿烂。走在油菜花盛开的田埂上,菜花的金黄,刺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凑近观察,油菜花伸展金色的四片花瓣,就像一只只婴儿般的金色的小手掌。一双双金色的小手掌汇集成球体状,就像一个大人握着的黄金的拳头。一个枝上举着数个金色的球体。一株数秆,茎秆再斜发数枝,枝枝干干,干干枝枝。高高低低的枝枝干干,都举着一个个金色的球体,就密不透风地把这块田地,变成黄金一样铺陈的田地了。一块密不透风的黄金的田地,连着另一块密不透风的黄金的田地,无边无际地向四面八方铺展开去……微风吹拂,万千花团攒动,就又成为一片汪洋恣肆浩浩荡荡的金色的海洋了。 油菜花的海洋,金色的海洋。油菜花灿烂夺目,令人目不暇接。感觉一颗小小的心脏,已经无法装下这无边无际的花海了。空气里弥漫着花香,并不浓郁,甚至若有若无。即使凑近油菜花蕊,使劲用鼻子吸气,才会嗅出淡淡的花香。原来四处弥漫的花香,是由千朵万朵油菜花汇集而来的呢。每当我陶醉在油菜花的香气里,不禁就会想到,油菜花多么朴实啊,平平常常,却又浩浩荡荡,它没有桃花妖艳,也没有梨花那样雪白,甚至它的花香也是若有若无的,可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们就这样热情奔放的盛开着,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了人们的眼球。油菜不择地势,房前屋后,田沟坝头,随处可见,即使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它也开出金灿灿的花朵。当花瓣落去,枝头便挂满饱满的菜夹。成熟之后,收割,脱粒,榨出香喷喷的食用油…… 登上山顶,眼前又是一番景色。金色的油菜花从脚下向四周蔓延,村庄被金色包裹了起来,炊烟袅袅,树荫摇曳,赋予了诗意。清澈的小河,犹如黄金上缠绕的玉带,细波粼粼,柔情荡漾。形状各异的池塘,如同镶嵌在黄金上形状各异的明镜,碧水倒映着蓝天,浮光流动在水面。青蟒似得柏油公路把黄金地毯切割,汽车像踏着金浪的一艘艘快艇。群山也被金色包裹其中,或披黛独处,或群峰相连。间或有一块碧绿的麦田,麦苗青青,好像金色的地毯上镶嵌着一块块碧玉…… 如今,品种改良,油菜秸秆可以长到两米多高。在花海里游玩,不见人影,却闻人声。情侣的笑声,孩童的笑声,老人的笑声,年轻人的笑声,不时地从花海里传来。哦,踏青的人们,谁愿意错过这油菜花开的季节呢。或见高高的坝头,有一两只风筝舒展在蓝天白云里;或见三五个垂钓者,把鱼钩抛向清澈的湖面。。。四周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四周的天空也是亮堂堂的…… 在花海里漫步,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油菜花开的季节。我常常跟在打猪草的外婆的身后,天气明媚而温暖,我似乎可以感觉春天发出嗡嗡的像树枝燃烧的声音,田野里散发出浓浓的青草的气息。这时,总有一只蝴蝶不知从哪里飞出来,我就张开手臂去捕捉蝴蝶……外婆把猪草打满大竹篮的时候,就会大声地呼唤我。再见到外婆的时候,她的头发上,脸颊上,衣服上,手臂上,竹篮上,都染着油菜花金黄的粉,沾着油菜花的花瓣……哈哈哈,外婆被油菜花染成金色的啦…… 游人如织,流连忘返。在那花海里,总能看到养蜂人搭起的帐篷,蜂箱一字型排开在油菜花盛开的田野边。他们戴着面罩,手拿蜂夹剔刮着蜂蜜。一群辛勤的蜜蜂,鼓着肚子带着满满的收获飞进蜂箱;不一会儿,它们钻出蜂箱,又带着满怀的希望,向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深处飞去……
【现代诗歌】故乡 穗穗,我们曾读过的 芜湖一中,早在十年前就拆迁了 如今,是一片带着喷泉的人民广场 通往校门的两排柳树也不在了 还记得,在柳荫下你问过我一道 数学题,我们还和着柳荫下的蝉鸣 朗诵过普希金的诗章。。。 老街还在。老街还是那么狭长 老街的百货琳琅满目,商铺 一家挨着一家。老街的角角落落, 总弥漫着油煎臭豆腐的味道,深深地 把我们吸引。老街尽头 的批发市场也在,外地来批发的小贩 大包小车,脚步还是那样匆忙。 在那里,你们叽叽喳喳的一群女生 围着五颜六色的花裙子。我们嘴角刚长绒毛 的男生,不知为了什么吵起了架 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的棚户区 如今已经是一片高楼大厦,在棚户区的南边 一大片空旷的地方,我们骑自行车春游的地方 如今,已经建成了安徽唯一的方特 吸引大批的游客,尤其是礼拜天 父母带着子女买票玩方特,络绎不绝。 再往南边,就是滚滚东流的长江 在江边,你们女生弯腰向江里洒下花瓣 我们男生用力把石子投向江水的远方。。。。。。 穗穗,宽阔的江面已经架起一座雄伟的大桥。 天堑变通途。汽车在桥面奔驰 火车在桥下呼啸穿行。一座大桥 把我们的小城,连通向四面八方。。。。。。 穗穗,你是我们同学中走得最远的那一个 每年同学聚会,我们谈到最多的就是你 女生们谈论你的坏脾气,男生们 谈论你的情诗和四季里都飘扬的秀发。。。。。。 听说今年春节你要回来,这是真的吗? 你可要说话算数。我和刘强 还有陈国伟 王芳 姜华 吴丽敏 陆涛。。。。。。 我们约好了,在你回来的那一天 我们在芜湖长江大桥这边等你,穗穗
故乡 穗穗,我们曾读过的 芜湖一中,早在十年前就拆迁了 如今,是一片带着喷泉的人民广场 通往校门的两排柳树也不在了 还记得,在柳荫下你问过我一道 数学题,我们还和着柳荫下的蝉鸣 朗诵过普希金的诗章。。。 老街还在。老街还是那么狭长 老街的百货琳琅满目,商铺 一家挨着一家。老街的角角落落, 总弥漫着油煎臭豆腐的味道,深深地 把我们吸引。老街尽头 的批发市场也在,外地来批发的小贩 大包小车,脚步还是那样匆忙。 在那里,你们叽叽喳喳的一群女生 围着五颜六色的花裙子。我们嘴角刚长绒毛 的男生,不知为了什么吵起了架 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的棚户区 如今已经是一片高楼大厦,在棚户区的南边 一大片空旷的地方,我们骑自行车春游的地方 如今,已经建成了安徽唯一的方特 吸引大批的游客,尤其是礼拜天 父母带着子女买票玩方特,络绎不绝。 再往南边,就是滚滚东流的长江 在江边,你们女生弯腰向江里洒下花瓣 我们男生用力把石子投向江水的远方。。。。。。 穗穗,宽阔的江面已经架起一座雄伟的大桥。 天堑变通途。汽车在桥面奔驰 火车在桥下呼啸穿行。一座大桥 把我们的小城,连通向四面八方。。。。。。 穗穗,你是我们同学中走得最远的那一个 每年同学聚会,我们谈到最多的就是你 女生们谈论你的坏脾气,男生们 谈论你的情诗和四季里都飘扬的秀发。。。。。。 听说今年春节你要回来,这是真的吗? 你可要说话算数。我和刘强 还有陈国伟 王芳 姜华 吴丽敏 陆涛。。。。。。 我们约好了,在你回来的那一天 我们在芜湖长江大桥这边等你,穗穗
巨大的谜团 一个巨大的谜团和我形影不离。 我端起酒杯,它就像火一样灌进喉咙里。我散步的时候,它在草丛里一闪就不见踪影。我在河里游泳,它仿佛就是随手可及的鱼。在婚礼进行曲里,它忽然钻进我的大脑。在海边,在沙漠,在夏日的荷塘边,在车上,在饭店,在傍晚或早晨,在节日,在雨天或晴天,在四季,在操场上,在奔跑或静坐的时候,它会突然而至。我笑的时候,它会莫名其妙地闯进我的笑声里。我痛苦的时候,它的样子在我的脑海里更大。我低头,它便在我脚下。我抬头,它就像小鸟的翅膀划过天空。我奔跑,它就和我一起奔跑。我停下脚步,它就躲进我的鞋子里。在深夜,它吓唬我,我即使蒙住被子,也无济于事。我在童年的时候,它就缠上了我,每当我看到星空,每颗星星都是它的眼睛。它在外婆说的故事里,它在老人的咳嗽里,它在牛羊吃草的山坡,它在秋天的玉米地里。它是绿颜色的,它是黑颜色的,它有雾一样的形状,靠近山就是山的样子,掉进水里就是水的样子。它在街头的车轮下,它在卧室的床上,它在学校,在工厂,在田野,在无处不在的地方。哪里有时间,哪里就有它。哪里有春天,哪里就有它。它是一段哀乐。它是一次战斗的冲锋。它是医院的一次手术。它是黑夜的流星。从出生,我就一步步靠近它。我刻骨铭心地记住它的名字,可我不敢喊出它的名字。它是眼泪,是哭泣,是心碎,是诀别。它是一杯毒药,又是一颗仙丹。它很大,是宇宙的总和。。。 我无数次试图解开这个谜团,然而每一次都是徒劳。 亲爱的读者,你也和我一样背负着这个谜团,谁能告诉我它的名字?
白杨树下(组诗) 《师傅把大铁锤交到我手中》 树荫下,师傅把大铁锤交到我手中 指着圆铁盘中央焊立的一截铁桩, 一字一字地告诉我 打锤的要领: 前腿弓,后腿绷,锤借腰力击中目标! 要准!要狠! 我记住师傅的话, 朝铁桩猛击一锤 顿时虎口发麻,差点一个趔趄 引起大伙儿一阵哄笑。 师傅只是默默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朝厂房走去了。 我咬咬牙再次抡起铁锤,朝铁桩砸去。 铁锤在桩上迸出火花 铁屑纷纷坠落。叮咚,叮咚 锤击声和着白杨树上的鸟鸣 —— 那是充满工厂味道的旋律 铁桩一天天的在锤的击打中矮下去 彻底消失的那天,师傅又拿来一截焊上。 师傅说:还得继续练! 师傅又说:干咱这一行,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牯牛》 刚把饭碗丢下 两条“牯牛”就较上了劲 大伙儿围成一圈 有的拍掌,有的加油 但见两条牯牛 血红了眼,脖筋道道鼓起 手腕的骨头嘎嘎作响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势均力敌。 激烈的拉锯战,仿佛 让白杨树枝头的鸟儿也屏住了的呼吸 。。。 工地上,牯牛也出手不凡 每每遇到拧不开的螺丝 大伙儿都会异口同声的喊: “牯牛,上!” 《打个电话回家》 抢修的电话几乎和 下班的电铃声同时响起。 已走到班组门前第四棵白杨树下的人 也被粗嗓门的班长叫停了脚步 司空见惯。大伙儿竖起耳朵 听班长布置任务。接着 更衣室内就是一片打电话的声音: “煤气罐今儿换不了,你带着儿子去外面凑合一顿吧” “英子,今晚 不能陪你去看电影了,去把票退了吧,好吗?” “玉莲,告诉女儿,今晚爸爸不能陪她吹生日蜡烛了”。。。 不大功夫,大伙儿换上油渍渍的工装 有的扛起大锤,有的提着葫芦 迎着夕阳的余晖,向采场大步走去 《风把树叶吹得哗哗响》 很普通的一天 老班长依旧早早地来到班组 扫地,抹桌子,灌开水。 上班铃响了 只有老班长还穿着干净的衣服 很普通的一天 但对于今天就要离开工厂的老班长 却是那么的不同 他和大伙儿把手握了又握 他把说过的话说了又说 他把发亮的桌子又抹了一遍 他抚摸着自己亲手栽下的白杨树 我仿佛又听到他曾对我说过很多次的话: 当初栽下的时候,只比大指头略粗呢, 你瞧瞧现在已经高过厂房了。。。 老班长最后告别的时候 起风了。风把树叶吹得哗哗的响,哗哗的响——
远房亲戚 (微小说) 几声轻轻的敲门声。 郝大妈打开门:”哦,秀秀?“ ”婶子,自家种的,大山让俺顺便带些来“ ”你这孩子!进屋喝口水吧” 郝大妈心疼地看着一头汗水的秀秀。 “不了,婶子,正忙着昵” 随着话音,传来秀秀急促下楼的脚步声。 “这孩子!”郝大妈扭过头,看着老伴自言自语。 “秀秀和大山种的蔬菜真不错昵,瞧这西红柿的个头!“老伴啧啧称赞。 ”这孩子, 隔三差五的送蔬菜来!都好多年了吧“ 郝大妈隔着六楼的窗户,看着秀秀骑着送奶车的背影喃喃地说。 ”咋不好多年了,就是那年我们搬新家。你不记得了吗?你把家里的旧衣服捡出来,扔了又舍不得,正犯愁昵,忽然想起秀秀来“ ”嗯。嗯。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秀秀说起来还是咱的远房亲戚昵。刚进城,秀秀一家很拮据。当我把一包旧衣服塞到她手里,这孩子当时眼圈都红了!“ ”秀秀一家苦日子也熬到头了,大山靠勤奋苦干都当了车间的作业长了,儿子去年考上名牌大学。。。“ ”当年的一包旧衣服,秀秀就记住一辈子,这孩子!“ 郝大妈将秀秀送来的西红柿,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夏天的太阳升得真早,阳光已经从厨房的窗户透进来。一层金光镀上了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红柿。 哦,那金光里闪着红晕的西红柿,看上去是多么美丽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