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ac sncac
待人应真诚、大方,切勿诓骗、吝啬;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430 发帖数: 4,121 关注贴吧数: 12
省“道德模范进校园”巡讲报告会走进城市学院 时间: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晚7时(6时45分入场完毕) 地点:学院教二楼学术报告厅(教二楼一层) “道德模范”报告会成员简介:    呼秀珍,女,1944年12月生,中共党员,陕西咸阳道北铁中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全国先进女职工、陕西省劳动模范、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40多项荣誉。1999年至今,应邀到陕西省十个地市及武汉、洛阳、江西、浙江等学校讲学及传经送宝335场次,听众达134350余人。   陈绪水,男,47岁,中共党员,西安市雁塔区电视塔社区居委会委员。2005年 陈绪水被评为西安市文明市民标兵;西安市“十大杰出志愿者”;2010年西安“十大新闻人物”,陕西电视台“红榜人物陈绪水”;2011年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2009年还被四川省广元市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优秀志愿者。   王国顺,男,41岁,现任金钼股份矿冶分公司露天矿采区70#电铲机台长。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班组”称号, 2004年被陕西省渭南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共陕西省国资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感动钼都”人物。  诚邀全院师生积极关注并参与!                       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感怀师恩,让我们行动起来…… 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了第28个教师节。在这个感怀恩师的日子里,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携万名学子向全校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问候:让我们在这里向我们最敬爱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从顽皮孩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是明灯,是红烛,是春蚕……。课堂上的授业解惑,实验室里的悉心教导,食堂里的美味佳肴,宿舍里的窗明几净,校园里的碧草如茵……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深深地铭记于心。淳淳如父语,殷殷似有情。无论是今天在学校学习,还是明日走向社会,老师们赋予我们的爱与关心、学识与智慧、道德与操守与这些亲切的画面必将化为所有城院学子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暖的记忆!   感怀恩师,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让你我深深触摸到了城院的精神之源与力量之基;感怀恩师,是老师的无私奉献,孜孜耕耘,铸就了“励志笃学、求实创新”的城院之魂;感怀恩师,是老师的不辞劳苦,代代星火相传创造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环境与资源,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才能在短短8年的发展中屡创佳绩。   赞美之词无需多言,感恩的心却需要释怀,让我们在感念恩师的金秋九月里:   给我们言传身教的老师发一条信息以表感恩;   给我们无私奉献的老师做一张贺卡以表祝福;   给我们不辞劳苦的老师写一封邮件以表想念;   给我们兢兢业业的老师送一包喉糖以表关心;   在祝福墙上留下一片温馨,愿吾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十几年的求学之路,多少个日日夜夜离不开老师们的绵绵关爱。我们对老师的爱也不只限于教师节,让我们用热忱的祝福擦去老师双鬓的微霜;让我们用优良的学习风气,用丰硕的学习成果,用自己日渐渊博的知识,无愧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为教师节献礼!   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师,节日快乐!                                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                                       2012年9月6日
送给致力于考研或仍在考研犹豫徘徊的同学,望对你能有些帮助……   看到09级甚至10级的同学已经拉开了考研的紧张备考当中,根据近两年的情况,和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借鉴性的接纳,希望能为你端正考研态度和选择一些帮助,具体如下:   1.目标的坚决是决定考研成功的根本,过程的坚持是考研成功的保障。咱们学生自身最大的弱点就是,总是犹豫不决,遇到一些不顺和困难时,总会选择逃避。从近两年来看,每年大三5、6月份的时候,有意向考研的学生占75%;经历一个暑期,到大四的8月底,有近20%的学生无法承受考研的煎熬而选择提前放弃;到了10份,看到很多学生找到工作,又开始左右徘徊,15%的学生思想开始产生波动,甚至放弃;到了元月份,真正进入考研考场的同学只剩下了35%—40%的学生;而最终考研录取占10%左右(参加考试学生的30%)。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同学考研的坚定意志需要加强,既然选择考研这条路,一定坚持的走完,以免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而且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在与部分同学交流时,原因在于起初看见大家都考研,如果自己不试试感觉自己会输在起跑线上,更甚者考研是为了面子。   2.考研专业选择上一定要切合自身实际和专业兴趣。如果说高考的专业选择是一次冲动,那么研究生的专业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它与你的职业方向息息相关。当然咱们学生在考研上有突出的短板——数学是最大的拦路虎,大家从经管专业考研成功的学生来看,近50%的学生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但是大家反观这些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也是非常的悲观,只是把考研压力向后平移了2—3年而已,因此考研的专业选择尽可能立足于专业本身和未来的职场方向。   3.对考研过于敏感,不能使“考研”和自身“专业”学习同步发展,关键缺乏长远规划。只要把大一、大二、大三的时间做好规划,考研不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更不是大三、大四靠舍命突击可以突围的。大一、大二把基础打牢,大三上学期塑造自身的专业兴趣度,大三下学期开始做考研备考复习,大四发起冲击,相信能够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4.正确看待考研的选择,千万不能异化。考研仅仅是本科毕业生出口的一个选项,我们要面对现实,在已经毕业的5届学生中,很多人都在为考研而努力,甚至孤注一掷,而现实中考研录取的平均比例仍然维持在10%左右。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我说这些不是给咱们同学泼冷水,只是希望大家特别是新同学不要把大学学习异化成专职考研,更不要把考研看成完全不可为的冲动。从近两年的考研情况看,很多学习中间的学生考研成绩都比较理想,反而平时学习非常好的同学考研失利,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关键大家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为之全力以赴的努力。   5.高校的硕士选拔越来越严格,对独立学院学生考研提出严峻挑战。近两年有一个趋势,很多985、211的重点高校甚至二本院校在考研复试中对咱们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甚至在复试中说三本拒录,为什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我们不但要致力于考研,更要强化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不然真的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导师很不情愿待咱们,因为做不了科研,因为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作支撑,久而久之,造成这些学校对咱们要求越来越严格……   以上这些送给致力于考研或仍在考研犹豫徘徊的同学,不一定到位,希望大家能认清事实,做好规划。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祝愿更多地同学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加油……
送2012级新生几句心里话,抛砖引玉……   大学充满青春与活力,五彩缤纷,令人憧憬。进入大学是人生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值得可喜可贺,千万不可放纵、挥霍大学的美好时光,因为人生没有更多地青春年华容得我们虚度,结合10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我认为大一新生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确定好你大学四年的目标,既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目标一定要切合自身实际,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   其次,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自律非常重要,因为大学更多地是自主学习,没有过多的人去约束和督促你。从长远来看,拥有一个良好地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用。   再次,如果你不想大学留下遗憾,大一在高等数学和英语学习上一定不能放松,这将给你大一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有考研想法的,就更加不能放松,特别在高等数学学习上,不能仅限于咱们的少学时教材和课堂上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建议课后到图书馆借同济大学编的多学时教材,可能会事半功倍。   最后,做好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选择性地参与团学组织和社团活动,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你内心的学习斗志,这点非常重要,而且必须从大一开始考虑,千万不能做一个盲目、混沌的大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你想将来成为什么样子,那就从现在开始,从当下规划,通过不断努力来实现你的大学和人生梦想……
大一新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需注意的误区   各大高校都陆续开始了迎接新生的热潮,从高考战场走出来的大一新生们也即将开始对新生活的探险。在未来的大学四年当中他们将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英语四六级就令很多大学生感到头疼。教育学家表示,大一新生对英语四六级有很多误区,而这些误区则需要收到大家的重视。 误区一   高考英语分数高 轻视四六级英语学习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英语的课程很有限,如果学生不合理规划,很容易变成吃老本,英语成绩越来越差。新东方在线四六级辅导名师赵建昆老师表示,高中英语侧重于对语法的考查,而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四级考试的词汇量远多于中学英语,在听力、阅读等综合应用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新生们有良好的高中英语基础,依然需要合理地安排学习。   误区二   考四六级英语提早学习会学了就忘   目前有许多大一新生认为提早备考四级英语,会学了就忘。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新生说:“我大一还不想考虑四级英语的问题,大二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学得早忘得快,我现在更多的想法是去多参加一些大学社团、社交活动。专家认为: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这种认识误区,导致考试复习一拖再拖直到大四才通过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准备在大二通过四级考试,那么从大一开始就应该每天安排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误区三   过分担忧四六级考试 盲目报班学习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会推出一些优惠套餐课程来吸引学生,而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学什么要考什么,不宜在不考或者自己已经有把握的课程项目上多花时间及费用,切忌病急乱投医,更要避免频繁更换辅导班。   教育专家们也认为,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选择辅导班来提高英语是一个正确的渠道。建议选择辅导班时,要去试听课程,并从多种渠道了解辅导机构的口碑、培训效果等。【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大一新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需注意的误区   各大高校都陆续开始了迎接新生的热潮,从高考战场走出来的大一新生们也即将开始对新生活的探险。在未来的大学四年当中他们将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英语四六级就令很多大学生感到头疼。教育学家表示,大一新生对英语四六级有很多误区,而这些误区则需要收到大家的重视。   误区一   高考英语分数高 轻视四六级英语学习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英语的课程很有限,如果学生不合理规划,很容易变成吃老本,英语成绩越来越差。新东方在线四六级辅导名师赵建昆老师表示,高中英语侧重于对语法的考查,而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四级考试的词汇量远多于中学英语,在听力、阅读等综合应用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新生们有良好的高中英语基础,依然需要合理地安排学习。   误区二   考四六级英语提早学习会学了就忘   目前有许多大一新生认为提早备考四级英语,会学了就忘。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新生说:“我大一还不想考虑四级英语的问题,大二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学得早忘得快,我现在更多的想法是去多参加一些大学社团、社交活动。专家认为: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这种认识误区,导致考试复习一拖再拖直到大四才通过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准备在大二通过四级考试,那么从大一开始就应该每天安排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误区三   过分担忧四六级考试 盲目报班学习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会推出一些优惠套餐课程来吸引学生,而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学什么要考什么,不宜在不考或者自己已经有把握的课程项目上多花时间及费用,切忌病急乱投医,更要避免频繁更换辅导班。   教育专家们也认为,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选择辅导班来提高英语是一个正确的渠道。建议选择辅导班时,要去试听课程,并从多种渠道了解辅导机构的口碑、培训效果等。【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2级新生入学指南 大学新生之环境适应篇   一、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学生甚至有数位亲友陪同:在北京一所最著名的师范类院校中,曾经有过一名入学新生由6名家长"护送上学"的记录。   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很多大学生在谈到入学旅程时认为,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的确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经过这第一次独立处理事情的锻炼,如买车票、转车签票、托运行李等等,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像个大人了。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良好起点。   如果说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候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   与此相反的是,某些大学新生显得非常拘谨,生怕走远一点儿就会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最后不得不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实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别人的后面。 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也能帮助你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对环境适应快的大学新生,很快就能成为班级中的核心人物,并担任一定的班级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二、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进行检查。而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一旦到了大学的高年级,一个月也难得见到老师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做自己的老师了。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师生新的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选课,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并且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计划并与教师共同探讨。   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