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忠实球迷 曼联忠实球迷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1,525 关注贴吧数: 7
北京人27岁开始买房说明了什么? 8月27日《北京晨报》有报道《北京人27岁开始买房,比发达国家提前一代人》称: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新近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北京房价过去三年不断高企,然而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发达国家要快一代人的时间。这份题为《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对于2007年1月至今年8月北京市二手房贷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年多来,无论在购房人的贷款比例、平均贷款年龄、贷款额度、贷款偿还压力,还是银行核贷效率方面都出现了明显变化。 报告显示,当前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该数字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和德国为42岁,我国台湾为36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达到30岁以上。 透过这个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 第一、高房价与高压力难以阻挡年轻人购房的冲动。 一方面是不断高涨的房价,一方面是日益增大的还贷压力,一方面是无休止的抱怨,另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断增长的购房热情。当然,这其中有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向往,有对房价上涨预期的研判,有对自己还贷信心的坚定,有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促进,有对社会攀比思想的屈服。 第二、传统的居住观念是年轻人购房的动机。 明明知道房价已经高了,不是自己这个年龄所承受得了的,自己购房后还贷压力会很大,生活质量也会下降,可是还是要购房,这不仅有中国“成家立业”的传统居住观念的影响,不仅有怕房价再涨高了更买不起的思想,更有同龄人之间的互相攀比心理。 第三、父母的大力支持是年轻人购房的保障。 如果只有购房的冲动而没有购房的本钱也就罢了,也就只能成为年轻人的住房梦。但是问题就在还有父母在后面撑腰,还有丈母娘的压力,让年轻人不得不“死要面子”硬撑着购房。所以说,中国的年轻人购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几代人在努力。 第四,首次购房年龄的年轻化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重因素致使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只能使年轻人的压力更大,只能使房价表现失真。正如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说的:“北京年轻人过早且过于依赖父母力量购房,购房时间比其他国家要快一代人的时间,不但造成了购房压力的年轻化,同时也推动了北京房地产市场出现长期供不应求的情况,房价亦难以调控回落。” 其实,我国的房价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让所谓的国际上通行的所谓“房价收入比”衡量不了真实的房价水平,与中国的“双重标准”无不关系:房价要与国际接轨,收入却没有反映购房者的真实情况,“房价收入比”又怎么去套用国外的经验呢? 要解决中国的房价问题,不仅要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要提高国民的收入,不仅要在制度上逐步完善,还要在居住观念上来一次更新。否则,只会使房价更加畸形,只会使购房者首次购房年龄更加低龄化,只会使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更加沉重,只会使生活的质量更加下降。 当然,要达到使房价与收入水平相适应,要达到人们居住观念的更新,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达到的,不是靠骂几句娘就能达到的,不是靠坐等就能等来的,而要靠全民的努力,要靠政府的决心。
早产儿被宣告死亡 母亲抚摸2小时后将孩子救活 据英国媒体26日报道,我们都知道母爱的伟大,但是你能想象到吗,这种力量竟然强大到了能够战胜死神。澳大利亚的一位母亲凯特日前参加了电视访谈节目《今日今夜》,讲述了她用自己的温暖怀抱将已经“死亡”的儿子救活的故事。      今年3月,凯特怀孕27周后早产了,她在悉尼的一家医院中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其中的女婴艾米丽幸运地存活,而体重只有907克的男婴詹米出生后没有呼吸,医生对其进行了20分钟的抢救后,宣告其死亡。      詹米的“遗体”被交给他的父母大卫·奥格和凯特。凯特伤心欲绝地抱着自己的儿子,不愿相信他已经死了。她温柔地抚摸着詹米,不停地对他说话。这样持续了2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詹米开始显现生命体征。凯特又给詹米喂了一些母乳,小家伙竟然开始正常地呼吸了。      创造了奇迹的凯特日前在《今日今夜》节目中讲述了自己用“母婴肌肤相亲法”,也就是澳大利亚人所称的“袋鼠育儿法”救活自己早产的儿子的故事。凯特回忆道:“接生以后,医生问我们是否为儿子起好了名字,我就说孩子叫詹米。接着,医生就抱来了已经包裹起来的詹米对我说‘对不起,我们没能救活詹米。’”      凯特说自己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难受过,她打开了包着詹米的毯子。“他毫无生气,小小的胳膊和腿简直都要从身上掉下来似的。”      凯特回忆:“我脱掉了病服,把他抱在怀里,并且让他的头枕在我的手臂上。他一动也不动,但是我和大卫一直对他说话,我们告诉他他的名字叫詹米,他还有个姐姐叫艾米丽。我们还告诉他这辈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想和他一起做。在这期间,詹米偶尔会吸口气,但是医生说那只是反射作用。”“5分钟后,我感觉他好像受惊了一样动了动,然后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吸气了。”“我当时在想,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不一会,詹米居然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还转了转头。凯特和大卫赶紧让助产士告诉医生,强调孩子开始有存活的希望了,谁知医生却说孩子不可能还活着,他们看到的只是反射反应。      凯特对大卫说:“如果孩子能活呢?那我们岂不是世上最幸运的父母。”然后她在手指上沾了一点母乳喂给詹米,小家伙喝下去了,然后就开始正常地呼吸了。直到此时,医生才来看视,他听了听孩子的心跳,连连摇头:“难以置信!难以置信!”      大卫在访谈中说:“我有凯特这样坚强、聪明的妻子真是太幸运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如果她没有那样做,孩子很可能已经不在了。”为凯特接生的医生则拒绝了电视台的采访。      所谓的“袋鼠育儿法”,是发展中国家的母亲们发现并发展起来的,做法是,将未发育完全、体重特别轻的早产儿放在暖箱中喂养,但是每天至少把婴儿放在母亲的胸前几个小时,让他们母婴相亲。这个方法比任何传统的暖箱都更适合那些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儿,能有效帮助早产婴儿成活和健康成长。不过,“袋鼠育儿法”要求母亲富有经验,体力支出也很大。在一开始,医院一般都会让护士陪同母亲几小时,教给她们怎样抱和怎样喂养这些特别脆弱的婴儿。然而,凯特却完全是“无师自通”,这只能说明母爱的本能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