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吉祥天 zy吉祥天
声闻眼
关注数: 4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4,621 关注贴吧数: 9
幸福婚姻的五种毒药 造成婚姻矛盾的问题很多,但致命伤只有5个。如果这5个问题不存在,其他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就需要两个人共同投入。若其中一人有这些致命伤,另一个人就要提醒他。但是,若这个人把坚持这些致命伤看得比维持两个人的关系更重要,婚姻关系便出现死亡的危险了。 坚持“我是对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准备放弃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准备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是无法成功地与任何人共同生活的。对有这一致命伤的朋友,我的建议是:除了两三点绝对不能放松的要求外,在所有其他事上降低你的标准。这是给对方空间和爱的表现。 “我是对的”不是对婚姻关系最具有杀伤力的心理模式,却是打开婚姻致命伤之门的钥匙。这一关过不了,是看不到自己的其他问题的。 托付心态 对婚姻关系最具有杀伤力的心理模式,就是“托付心态”。“托付”就是把照顾自己的责任交给另一个人。虽然今天的社会不再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但是许多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仍普遍存在类似的态度。“托付心态”更容易在女性身上造成创伤。女性往往因此而完全停顿下来,再没有成长提升。当有一天她忽然醒悟过来,明白事情的严重时,双方的差距已经太大了! 正确的心态是:双方都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而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更能增添额外的火花,产生一些独自一人不能获得的成功和快乐。 不愿意讨论自己与对方的内心感觉 在婚姻生活中,一个人的情绪常导致争吵或者关系疏离,更危险的是一些夫妻之间有“不要带情绪回家”的协议。 当自己有情绪时,应该对配偶坦白说出。很多人愚蠢地以为不把情绪说出来是不使配偶担心,事实上,不说出来会使配偶更担心,并且给对方一个信息:我们还不能甘苦与共、白头到老。 把情绪说出来与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一个人有情绪,同时自知有情绪且能与别人讨论自己的情绪状况,是思想成熟的表现。 维持“苹果皮式的和谐” 我们的确是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不惜代价维持的和谐环境中长大的人,会错误地以为无论什么情况,不忍让总是不应该的,会不顾一切地维持一分表面的和谐。我称之为“苹果皮式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是确保关系最终破裂的方法。这样的忍让造成心中的一分不满,君不见那些中年感情破裂而要离婚的男女,不都是说“我忍了你几十年”吗? 两人在心平气和、情深意浓的时候,便应该约好一个双方可以讨论矛盾问题的机制。这个机制应该能够让两个人平静地说出自己不能接受对方怎样的语言行为,并且商定如何解决。 不知如何处理冲突 我们从小被教导谦逊忍让,却没学过如何去处理冲突。很多夫妻吵架之后就是冷战,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更疏远。有些夫妻,一方情绪冷却后想修补受伤的关系,于是用一种“失忆症”的态度主动和解,一场风波便成过去。但冲突在心底却还有痕迹,如果积累得太多,就会爆发出来。在一对对夫妻中,有很多人用一种类似“原谅”的态度去处理吵架。其实,这样的态度可能对两人的感情关系有更大的伤害,因为“原谅”是把自己放在比对方优越的位置。
医道 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两句话,分别和脾气有关,也有说久坐伤肉的,因为中医说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意味着不运动,肌肉用进废退,反过来会影响脾气,也就是身体的功能,这个很明显,我们过去说的手无缚鸡之力,一般形容的都是宅在书房里的书生,因为不运动,所以肌肉无力,同时会不耐劳,稍微运动就觉得疲惫,与脾气相关的很多问题也会出现,比如抵抗力低,很容易生病,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这就是脾虚的症状,是因为不运动导致的,是一种功能的萎废。 而久视伤血,其实可以翻译成久视耗血,意思是长久地用眼是要消耗气血的,因为在中医里,眼睛为肝血滋养,用眼过度就要消耗肝血,而肝血的来源同样是脾,一个脾虚的人,很容易肝血亏虚,反过来,能消耗肝血的一般也会殃及脾气,别以为坐在桌子前看电脑体力消耗就小,这种消耗和积极的运动不一样,后者是积极的,因为在运动,所以消耗的同时增加代谢,积极地调动身体潜能,而久视这类消耗完全是消极的,被动的,对身体足以构成伤害。 内经的这句话还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都提示不要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动作上,小而言之是对局部肌肉骨骼的消耗,大而言之这种“久”,往往伴随着其他部位的闲置,静止,是一种身体整体的不平衡,违背中医最讲究的中庸和谐的大法。由此也可以推出,久坐不好,但长久的过分的运动也不是中医提倡的,那也是违背生理的消耗,因此,中医讲究运动,但从不讲究消耗性的运动,像太极拳之类的健身,都是和缓有度的,在感觉上只是微微汗出即可,一旦大汗淋漓就是在犯忌。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但是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父。 他对老禅师说:“师父,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 小徒弟就把那个钵取来了,老禅师说:“好,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 小徒弟不知道师父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拿不了了,再放核桃进去就该往下滚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 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 “现在满了。” “你再去取些水来。” 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小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 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父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什么东西。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 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 小徒弟似有所悟。老禅师问他:“你说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和尚说:“我知道了,这说明了时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 老禅师却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老禅师缓缓地操作,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小徒弟这次才彻底明白了。 如果您整日奔波,异常的忙碌,那么,您很有必要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先将核桃装进生命当中呢?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又该怎样区别核桃和大米呢?” 如果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生活就简单轻松了。我们要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