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res15 Antares15
关注数: 33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082 关注贴吧数: 17
女子怀疑女演员插足家庭 雇凶泼硫酸致其毁容   中年女子陈某怀疑老公和20多岁的女演员琳琳(化名)有不正当关系,进而找来表弟尹某帮忙找人向琳琳泼硫酸,并最终导致琳琳毁容。昨天记者获悉,陈某被西城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尹某及其找来帮忙的两人此前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到9年不等。 ■案情   女演员被泼硫酸毁容   2014年5月12日早上,琳琳刚坐进驾驶室,一蒙面男子便拉开车门,朝她泼了液体。琳琳当即感觉眼睛睁不开,脸上刺痛,赶紧下车,跌跌撞撞地摸回家。琳琳母亲正巧在家,拨打120急救。经诊断,琳琳为重伤二级,六级伤残。   琳琳母亲报警后,警方分析认为,该案极有可能是由矛盾引发并且经过策划,有预谋、有雇用的一起故意伤害案,进而将嫌疑人锁定为一直对琳琳纠缠不休的女子陈某,并先后将陈某及另外3人抓获。   凭直觉认为丈夫出轨   陈某供述称,2009年,她凭女人的第六感认为丈夫在外边有人,发现丈夫旅行行程单上有琳琳的名字后,她认为琳琳就是那个第三者。在向丈夫问清琳琳的职业和单位后,陈某暗暗记住,她称,“这些年我一直感觉是她在破坏我的家庭,我对她越来越仇恨。”   检方出具的陈某丈夫证言显示,其称与琳琳并无不正当关系。他是先认识琳琳父母进而认识琳琳。因为公司经常要办活动,他就让琳琳请一些演员助兴。陈某丈夫称,陈某产生怀疑后,私下把琳琳查了个底儿掉,还去琳琳家闹,甚至让儿子打了琳琳,并多次打电话威胁琳琳要泼硫酸。   同案犯称行凶为报恩   陈某称,她只是让尹某找人打琳琳一顿,并未指示对方泼硫酸。   但尹某的供述显示,是陈某要求他泼硫酸的,他为了报恩才帮陈某做此事。尹某称,他早年坐过牢,出狱后,陈某帮他介绍对象成家。2013年下半年起,陈某多次给他打电话,让他找人用硫酸泼一名女演员,并称事成后给5万元好处费。他找了在甘肃的外甥杨某,杨某又找了朋友张某。   2014年2月,三人来北京,陈某还提供了女演员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住址、车牌号等信息,还给了他一瓶硫酸。事后三人离开北京,陈某找人给他送了5万元现金。   ■判决   赔偿300万获刑10年   由于陈某患有精神疾病,公安机关还对其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陈某确实患有癔症,但犯罪时没有精神疾病导致的辨认和控制能力障碍,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此外,为了减轻陈某的罪过,陈某的家属积极赔偿琳琳,一次性支付了300万元赔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案犯供述等证据,可以证明陈某雇人伤害琳琳并支付酬金。鉴于陈某积极赔偿琳琳的经济损失,并取得了琳琳谅解,法院酌情对其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
大量暗物质团可能位于距月球不远处 网易科技讯 12月1日消息,世上少有其他领域如同天体物理学一样,给人一种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感觉。在人们眼中,投身于这一领域的都是些绝顶聪明的人,例如斯蒂芬·霍金,他们正在孜孜不倦地尝试解答着世界上最艰深的问题。然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求索之路异常艰辛。 就拿我们抬头可以望见的星空来说,在天体物理学家眼里,星空中不仅存在着我们能够看到的物体,而且还应该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依据观测数据推测,这些科学家相信,在构成整个宇宙的物质中,大约有95%属于不可见物质,而其中的27%是暗物质,68%是暗能量。但研究人员对于它们究竟是什么或是具体的位置仍然一筹莫展。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来自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提供了一条线索。其在发表的最新论文中指出,银河系中的地球、其他恒星及行星之间理论上被形如发丝的暗物质所环绕。通过寻找这些“发丝”的根,人们有望发现大量的暗物质。 星系间由重力加以约束,旋转速度越快,需要的重力越强,否则彼此间便会分崩离析。一般来说,位于星系中央的恒星自转速度都会很快。例如,对于银河系中央的大多数恒星来说,这一速度为250公里/秒。 而如果仅仅根据已知的物质来推算,其质量并不足以维持这么高的自转速度。因此,科学家推测,必然存在大量无法直接观测的暗物质来维系这一切。 由于暗物质与普通物质间的作用力相当微弱,科学家多年来都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检测方式。然而,虽然实验物理学家通过搭建各种昂贵且复杂设备来寻获暗物质的尝试始终一无所获,但理论物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上述论文给出的模型显示,地球会周期性穿越这些由暗物质组成的丝状结构,而它们间不可避免会产生重力作用,这些暗物质穿过地球的方式如同 “发丝”的结构一样,那么应该也会有对应“发根”的存在,而根部的密度大约是普通物质的10亿倍。因此,根据模型推算,对应的暗物质根源距离地球大约100万公里远,也就是2倍以上于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而一旦明确了具体方位,利用探测器检测暗物质的特性将会成为可能。 论文并未给出寻获暗物质根源的具体方式,但却给出了一种思路,当位于适当距离的卫星穿越某根丝状结构时,提高成功检测到暗物质的概率。
奥迪V6发动机卷入大众排放作弊丑闻 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众汽车旗下豪华车品牌奥迪的汽车发动机也已经卷入了该公司的排放作弊丑闻,促使该部门暂时停职了两名涉嫌操纵排放检测的工程师。 美国和德国的相关当局都已在周三针对这家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启动了调查,这意味着奥迪为大众汽车集团生产的发动机首次明确成为了排放危机的焦点。 大众汽车的排放作弊丑闻是在9月18日曝光的,涉及到大众品牌生产的柴油发动机,而奥迪和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其他一些部门也都使用了这些发动机。美德两国发起的最新调查则集中在由奥迪本身设计生产的、排量较大的3.0升V6发动机上。美国环境当局曾在此前表示,有一个型号的V6发动机含有所谓“失效装置”的排放作弊软件。 在周四刊出的一篇采访报道中,奥迪首席执行官鲁珀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向一份德国地方性报纸表示,该公司的工程师——此前这些工程师曾多次向管理董事会表示,3.0升V6发动机并不包含“失效装置”——在上周召开的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改了口风。 “我问他们:那是个‘失效装置’吗?”施泰德在接受德国地方时报Donaukurier采访时说道。“然后他们说道:‘我们必须假设在美国有一部分被用于控制(发动机)加热功能的软件很可能会被视为‘失效装置’。” 施泰德称,目前还不清楚奥迪的工程师是不是明知故犯地从事这种犯罪行为的。大众汽车和奥迪都曾在此前多次表示,V6发动机所包含之软件的设计目的只是为了加热发动机,以便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氧化氮的排放。施泰德称,目前奥迪正在针对这种技术展开自己的调查。随后,奥迪确认了施泰德在接受Donaukurier采访时所发表之言论的准确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