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几个字
我是来打草稿的
关注数: 4
粉丝数: 6
发帖数: 2,088
关注贴吧数: 8
读诗玩:《我在此处》
读诗玩:《我在此处》
读诗玩:《我在此处》
俞吾金:克尔凯郭尔向主观世界的回归 质的辩证法—— “众所周知,黑格尔提出了“正题—反题—合题”这一著名的三段论,而克尔凯郭尔则把这一三段论理解为描述客观世界的概念辩证法。在理论层面上,这种辩证法可以被阐述得头头是道,似乎显现为永恒的真理,但在个体必须面对的生存活动中,这种辩证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个体的生存活动中,能够把“正题”和“反题”统一起来的“合题”常常是不存在的。个体在生活中必须面对各种可能性,但他一经选择了某种可能性,其他的可能性也就长久地,甚至永远地对他封闭起来了。在生活或生存活动中,个体根本不可能期待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之间出现什么“合题”,而只能在这些可能性中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这就像一个人走到三叉路口,他是不可能把方向不同的两条路一起走下去的,他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走这条路,要么走另一条路,这里不可能有任何“合题”。事实上,克尔凯郭尔以假名出版的著作《非此即彼》(Either/Or)正是对黑格尔的上述辩证法的解构,把“非此即彼”的意思发挥出来,也就是“正题—反题—没有合题”。在他看来,“非此即彼”才是生活或生存活动中的真正的辩证法,他把这种辩证法称作“质的辩证法”(qualitative dialectic)。”
女人的“巫性” 偶见随集
王君:重新理解杜甫的诗歌宇宙 随看随录
【转】佛家的“空三昧” 因领会“空无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及,不过仍是不想细看追索,愿知(好奇)而不愿行(有抵触),我心所向,仍是拥有与体验。 恰这时歇脚这小店里,正播放《执迷不悔》
怡情之什(古典暇拾)二
送支歌给吧主吧友,弥补下不打招呼的不礼貌
怡情之什(六)
李犁二则:诗歌地理学与精神出口 关于当代诗歌中的乡土写作
植梦录之“因值孤生松” 我想为我的后半生植一盆美梦,伴我必然的茕独。 说是梦,因为美好的愿望在抵御现实的重力时,自然有其柔脆,那是没有什么保证的。——然而,能因此掐灭期待吗? 期待是种恼人的东西,它顽强的不死灭其实是种很深的折磨,我多次试图扑熄它,以获得平静。而后我懂得,它是青草,它也需要冬天,否则就不会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苏生的感触,它就是一点生机,略得适宜,就捺不住蔓生。 这半生恋眠,做的梦却不甚美妙,多有焦虑意味,典型者,考试考不完、赶路赶不到、寻物寻不着。还因网络寄魂经历,做过几个象征意味十足的梦,起码心理暗示是跑不脱。 梦也能预约吗?要是可以,我想为我自己的余生预约一些美丽的慰藉的梦境,算作新的寄魂阅读的奖励。 古语云寿多则辱,我的灰色,最黯淡处就是不如不要寿多,而终至当下也不必过于惜生。 当我预约梦境,是否也能回馈当下一些自我关爱呢?这个心情,就是再度隐隐升起的期待,我把它叫,我的不死心。 .
你看见的是青春,还是人生?
【转】古诗词里的十种修行 走过秋的萧条,迈过冬的严寒,才能踏进春的希望,展望夏的繁华,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注定会经历千回百转,学会承受,懂得淡定,明白人生的真谛。 每一首诗词,都是跨越千年来自诗人的修行,总有那么一句诗,会让你读后醍醐灌顶,领悟生活的意义。
预感到人进入渐渐蒸发 记录一下:AI带来的惑与乱
小角落之歌 汪曾祺为宗璞画的一幅牡丹图写题画诗《自得其乐》。 诗云: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宗璞老父冯友兰见到,点点头,评了一句“诗中有人”。 . 喜欢者自取给我一个一个瞅瞅你们的小角落我很好奇~
冯至:十四行诗二十七首
那年月,那片土,那些人 用这方面的抒情诗,来保持不被思淹呛。 那颗心啊,不养不行。
身之奥,人类的“阴眼”与“阳眼”:读《身体的星座》 再次感谢小吴的写法分析
【转】“玄学”的真相 越是低谷时,越要明白的“玄学”真相!
【转】无色界四天 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分别是什么?
心里的那朵云
关于辩证法、照之于天,及不知之知 涉及“运动的联系的有机的整体”的查得与交流
长庚颂,兼及文学精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