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大刀 淮西大刀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1,670 关注贴吧数: 1
秦时之崩,始于农家宫斗 秦吧是个很神奇的贴吧,作为武侠作品,论武本就是一大热门话题,可秦吧却能成为论武荒漠。秦吧能存活下来的论武帖都是披着论武外衣的饭圈助力贴,众多人类基本常识专修学者上蹿下跳,充斥着各种搞笑的逻辑。老夫发个长贴,也被人类基本常识专修学者小吧删掉了,那么暂不论武,聊点别的。 秦时明月的主线有三条,一是主角少年团的成长,是核心;二是秦帝国与反秦势力的对抗,是背景;三是盖聂卫庄之间的较量,是助力。三条线穿插成主干,丰富枝叶,框架就完整了。但从农家宫斗戏开始,编剧就跑偏了。 农家宫斗戏的问题很多。 一是篇幅过长,喧宾夺主。农家有必要出现,因为要凑诸子百家,而且要在百家之中给陈胜、刘邦一个身份。演绎秦末的故事,陈胜、项羽、刘邦不能不出现。陈胜初为屯长,是军官,随后迅速称王,感觉上不同于其他长期带兵打仗的兵家。陈胜起义在教科书中被定义为农民起义,所以把陈胜定位为农家,还算合适。但是篇幅不宜太长,秦时明月不是历史小说,已经有明确的主角和主线,故事必须紧密围绕主角主线展开。农家线作为支线,其实只需要具体呈现陈胜吴广两个人,剩下的陈胜部将以群像出现即可。此外,刘邦完全不需要太多戏份,因为秦时的终结时间在项羽攻陷咸阳,体现的是项羽的高光表现;而且刘邦戏份越多越难掌握,可以仿照《倚天》中朱元璋的处理手法,惊鸿一瞥,灵光乍现,还能给人很多想象空间。 秦时有很多支线完全没有必要出现,最典型的比如克里昂,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后来也烂尾了。如蒙恬北击匈奴作为背景一笔带过即可,还有蜀山线等等。但是像农家线这种又臭又长还拖着不烂尾的就没办法了。秦时不是小说,在小说创作中,针对一个支线多写几万字很简单。但是动画不得不受困于篇幅时长的限制,秦6总共才36集,三分之一过去了,有什么进展?
然而秦时注定烂尾,只能制造撕点让你们热闹热闹了。 秦时烂尾,一是坑太多,线太杂,而且出得慢。然而这不是问题,理论上可以解决。玄机招足够多的人才,一天出一集,一千集也用不了三年。 真正的问题是编剧,自己吹的逼,跪着也要装完。然而装有余而逼不足。秦时人物的特点是个个逼格满满高深莫测,尤其纵横,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历史上的著名击剑运动员,非要吹得跟上帝似的。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空间在哪?为什么大多数的武侠小说,背景都要放在江湖一隅,因为天下没有你虚构人物的位置。 虚构人物硬到历史大事件里装逼。要么是张无忌模式,把各路诸侯都弱化成江湖人士,朱元璋陈友谅都被黑。然而最终张无忌还是要被朱元璋耍个幼儿园级别的心眼逼走。 要么是寇仲徐子陵模式,自己也成为一方诸侯。然而最终双龙还是要把地盘送给李世民。 盖聂还比较低调,卫庄要给赤练一个更好的韩国,这个韩国怎么装都装不出来。 毕竟战国以来英雄辈出,秦汉之际豪杰并举,有你的位置吗。 网友可以说,秦皇是笨蛋,李斯靠边站,赵高死太监。陈胜是莽汉,项羽不开眼,刘邦捡剩饭。而我大卫庄谈笑之间,天下易主。剑指咸阳,满城焦土。 你敢这么想,玄机敢这么编吗? 到现在为止,秦时里装逼装得最好的是赵高,架空李斯胁迫胜七,勾结匈奴挑逗卫庄,刺杀扶苏嫁祸儒家,电视剧里还兼东皇太一。这个逼装得好,我投降了。 然而赵高装得好的原因是简单,他本来就是个历史大牛——可以夸张,而且是个反面人物——可以背锅。 比方说匈奴入侵跟赵高没关系,但是可以安在赵高身上,因为赵高不是个好人,可以顺便扣个汉奸帽子。而且匈奴入侵最终导致扶苏蒙恬死,赵高弄权,简直无缝连接。 这个逼放别人身上就不行,你敢编个项羽勾结匈奴吗? 所以,卫庄的命运是这样的。 先控制陈胜,让陈胜当傀儡,反秦。 再控制项羽,让项羽当傀儡,称霸。 最后控制刘邦,让刘邦当傀儡,给赤练一个最好的天下。 然而刘邦太无耻,暗算了卫庄。 卫庄当了一辈子导演,被个送盒饭的刘邦害了,没错,当时就是这样。
胜七两大误区,一是丑;二是慢,所以弱 沈导: 目前这次神秘角色出来后的反应挺有趣,就是【女性观众不太喜欢,但是男性观众比较喜欢】。东方女性观众大多不喜欢肌肉男,但是男性观众的口味是不同的,更何况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柔美、俊美型的角色了,这次就是想做个不一样的。但是【五官轮廓还是要非常的帅气】,每一个新诞生的角色,我们的要求就是不能重复以往的人物,必须是完全独特被记忆的,应该讲这一角色还是符合这个要求的。 沈导:恩,我也比较中意巨阙这个设想,而且这是把名剑,是有史实可查的。像他这样【猛男类型的,最好是拿巨剑】,大剑男人肯定会很有感觉。 沈导:我觉得他的武功最好还是以刚猛、狠准为主,【不要再强调速度了】,另外也是考虑到我们片中已经不乏以速度取胜的关键人物了。 第一,胜七很帅。至少在制作时,沈导是以“非常帅”的标准去要求的,角色最终出炉,自然也标志着满足了沈导的这种期望。吧里很多人觉得胜七丑,那么说明沈导的审美已经严重脱离秦时的最大受众——小学生。 第二,胜七不强调速度,并不意味着慢,更不意味着会因为慢而被手快的秒杀。巨阙沉重,并不意味着让胜七笨手笨脚。事实上,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在于卫庄对战时,胜七都能保证一比一的出剑。而在胜七追盗跖时,挽剑花挽得如提着一根灯草一般,单纯从画面的角度来说,速度已经快得离谱。 胜七的这些特点,注意是特点,而非缺点。是沈导基于自己的审美,以及对人物形象多样性的追求,而塑造出来的。 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沈导自己眼中的亮点。但是遭遇种种差评,不免与他心中的期望南辕北辙。 原因跟简单,【客观来讲,这个角色不是为女性观众设计的,其实女性观众可以萌的角色已经很多了,这一角色是为男性观众设计的】。 但秦吧是被妇女儿童统治的,男性观众太少了。
吓死了,胜七黑竟然是胜七吹惹出来的 首先,没有胜七吹,只有胜七黑和胜七正名者。胜七黑说胜七比纵横低一级,甚至比高白低。胜七正名者说胜七和纵横一级。 还有一等隐晦的胜七黑,爱装客观,说胜七比纵横低半级,比高白高半级。好像这么一说,胜七就该感激涕零了。 但事实上呢,无论官方设定胜七比肩纵横,还是剧中各方看法,以及胜七战绩,白凤伤,少司命软,卫庄走,盖聂避。除十年前对剑圣一败之外,无任何单挑败绩。每次战斗都是我大胜七站在原地,对方华丽丽地溜了,然后我大胜七华丽丽地败了。 说胜七比肩纵横,就像说洪七公比肩东邪西毒一样。结果非有人说洪七公比东西低半级,比丘处机高半级。这不是黑洪七公吗? 所以,无论是说胜七比纵横低半级,还是低一级,还是低两级的,都是胜七黑。而胜七吹基本不存在。所以这话有问题。 其次,即便把胜七吹改成胜七正名者,这话依然不成立。 胜七人气低,很少有人没事突然说胜七的。都是某些帅哥美女的粉丝出来捧自己的所谓本命顺便黑胜七的。 比如白凤从胜七剑下逃生之后,就会有一堆白凤粉,说白凤为什么不秒了胜七啊,白凤那根羽毛上秒天下秒地啊。从那集首播说到现在,都被驳烂了,无论是羽毛来源截图法,羽毛威力验证法,白凤胜七情绪对比法,白凤胜七级别确定法等等,都证明胜七比白凤强。可还是有白凤粉隔三差五出来来这么一段。胜七正名者实在看不下去,才出来为胜七正名。 老夫前几天为什么发帖呢,因为一打开贴吧,就看到一些什么贴子,白凤真的比胜七弱吗?少司命应该比胜七强。星魂完胜胜七。第一页横着三四个黑胜七的贴子。我才发了一个贴子为胜七正名。 所以,事实上,是胜七黑黑得太过分,胜七正名者才忍不住出来伸张正义的。 那么胜七正名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则是对真理的热爱。就好像有人说盗跖秒白凤,我也会为白凤说话。 二则是对胜七这个角色的喜欢。但所有言论都秉持有理有据的原则。 三则是对秦时明月的支持。秦时明月标榜的三大元素,历史,文化,武侠。而很多所谓的秦时粉却把秦时当AVGV看,整天说谁美谁美,俩男人谁攻谁受,发帖全是截图。假如有一天脑残粉倒逼秦时,把秦时搞成一部美少女战士,那就太令人痛心了。
胜七原型孙悟空 悟空:我是孙悟空。 胜七:我是胜七。 悟空:我曾经是猴族的首领。 胜七:我曾经是农家的首领。 悟空:我有一根金箍棒。 胜七:我有一把巨阙剑。 悟空:它原来在大禹手中,是定海神针。 胜七:它原来在越王手中,号天下至尊。 悟空:金箍棒后来湮没无闻。 胜七:巨阙剑后来也湮没无闻。 悟空:金箍棒在我手中重焕光彩。 胜七:巨阙剑在我手中也重焕光彩。 悟空:我曾经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铩羽而归。 胜七:我曾经纵横七国,手下败将数不胜数。 悟空:后来我遇到一个人,他的脑袋上有三只眼。 胜七:后来我遇到一个人,他的名字里有三个耳。 悟空:他是奉玉帝之命来抓我的。 胜七:他是奉秦皇之命来抓我的。 悟空:后来我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胜七:后来我被关在秦国死牢十几年。 悟空:有个叫观音的人决定把我放出来。 胜七:有个叫李斯的人决定把我放出来。 悟空:有个叫唐僧的人胁迫我为他做事。 胜七:有个叫赵高的人胁迫我为他做事。 悟空:我准备揍他,发现头上莫名其妙多了一个金箍。 胜七:我也准备揍他,发现周围莫名其妙多了六个剑奴。 悟空:我的故事妇孺皆知。 胜七:我的故事还没编完。 悟空:我是一个叫吴承恩的人写出来的。 胜七:我是一个叫沈乐平的人写出来的。
韩信与无赖的武力对比 我们知道,韩信是个又穷又没节操的人,当不了公务员,又不会做买卖。经常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人讨厌。说白了,其实韩信就是个无赖,只不过是个比较温和的无赖,能混饭就混,混不了也不抢。 我们知道,在乱世之中,只有学会烤山鸡,才能顽强地活下去。韩信不会烤山鸡,钓鱼又钓不上来。但实在没办法,只能在河边COS姜太公,万一有个瞎眼的周文王路过呢。 此时的韩信,正在回忆着过去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整日在南昌亭亭长的家里混饭,不仅有饭吃,还能YY亭长的老婆。YY了几个月,亭长老婆终于受不了了,一天早晨,早早把饭做好,在被窝里就吃了。韩信踩着饭点来了,人家已经在刷锅了。韩信很生气,在亭长夫妇欣喜的目光中高调地离开了,深藏功与名。 现在韩信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继续赖到中午呢。好过现在饿着肚子钓鱼。当韩信饿得快产生幻觉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群老太太在河边洗东西。其中一位老太太,看韩信饿得摇摇欲坠,就拿出饭给韩信吃。老太太们的工作量太大了,洗了几十天。韩信就吃了几十天。老太太临走的时候,韩信说,我一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怒了,你堂堂男儿不能养活自己,跟老娘混吃混喝,老娘是可怜你丫才给你饭吃,难道是指望你报答?同行的工友们纷纷鼓掌,老太太在众人的掌声中低调地离开了,深藏功与名。 一个老太太的口粮有多少呢,还要分给两个人吃,可就是这样的生活,韩信也赖着几十天不走。说明他平时的生活连这个也不如,没办法,谁让他是个人见人烦的人呢。老太太离开了之后,韩信当然又过上了饥十顿饱一顿的生活。此时,他遇到了无赖。 为什么要说这一段呢,说明一点,就是韩信此时的状态非常差,指不定饿了多少天了。 无赖呢?无赖是什么身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屠户,是乱世中一个无比光辉的职业。我们知道当时的小公务员刘邦的老友樊哙就是屠户。刘邦经常找樊哙吃肉,吃了又不给钱。可是樊哙并未因此而破产。吃得饱,有余钱,而且能与公务员平起平坐,多么令人向往的职业。 而这位无赖,恰恰就是屠户。那么他跟韩信比,谁是无赖混混?韩信才是。 那么当时的情景就是,一位伟大的屠宰业者,看到当地一个无业青年整日混吃混喝不思进取,还背着一把剑装贵族。这位屠宰业者感到深深的悲哀,他决定帮助这位青年,让他放弃幻想,脚踏实地,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多么伟大! 我靠扯远了。其实重点是说明,当时那位伟大的屠宰业者——我也就从俗叫他无赖了——状态极佳,毕竟人家每天吃得饱饱的,屠宰的时候还能修炼庖丁解牛一类的武功。 所以,饥饿状态的韩信,对满状态的无赖,在状态上韩信完败。
玄机塑造的韩信,装逼不成,狗屁不通 史上的韩信,不敢杀无赖,的确是秦法严苛的原因。但韩信的搏击能力的确没有任何强的证据。虽然韩信后来说,我当时难道不能杀了对方吗?但当时无赖空手大喇喇地让韩信刺他,韩信手里有剑,当然能杀了对方。 手无缚鸡之力,这个词说的就是韩信。——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有什么本事在那里。”由宋《破窑赋》中的词句修改而来,原句为:“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当然,这里的手无缚鸡之力是为了反衬韩信的强大。 现实世界中,必须敬畏法律。武侠世界中就不一定了。假如韩信在秦时中是个高手。那么只要大踏步地走了就算了。甚至瞪无赖一眼,无赖就吓尿了。别说什么韩信被无赖纠缠怕了,高手哪个不是高来高去,甩不掉一个小无赖?除非无赖是跟韩信同级的高手。 其实这一段,要么遵从历史,让韩信钻过去静悄悄地走掉。这并不会影响这个人物的光芒。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就是大丈夫。 但是玄机不甘寂寞,非要让韩信放个杀气,这就叫画蛇添足。 就像拉屎,要么爽快点拉出去,要么忍着。非要忍半天,再不甘寂寞地放个屁。证明一下肠子里还有料。 韩信的塑造,就是硬要把现实世界里的普通人,跟武侠世界里的超人揉在一起。结果造成了现实逻辑和武侠逻辑的强烈矛盾。 另外说一句,秦吧里韩信的口号粉也太多了,一天到晚兵仙战神兵仙战神说个没完,也不会换个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