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小路艾蕾🎀 中午人
わたしはそうして、幸せな気持ちのまま、花になって消えたのです。
关注数: 171 粉丝数: 383 发帖数: 19,655 关注贴吧数: 156
“优秀指挥官”的门槛是不是过高了点? 经过验证,要获得优秀指挥官,必须: 1.开局就必须主动竞选指挥官; 2.全程不能被弹劾/交接; 3.战后有12名队友致敬。 三点同时达成才可以获得“优秀指挥官”。 先说第一点。 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指挥官的决策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胜负,玩家对胜负的期望值极高。 赢了是应该的,输了是指挥的锅。如果团队获胜,功劳会说是大家的,理应胜利。但如果失败,指挥官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承受最大的指责和压力。“指挥失误”、“战术错误”、“不会标高价值”等批评会接踵而至。 而另一方面,指挥官需要同时关注大地图、作战热点、敌方动向、友军状态等等,并做出快速决策。这种多任务处理带来的精神压力远大于只负责一个小队或个人的战斗。说白了,玩家一定是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枪法和小队配合上,这样可以更稳定地发挥个人实力。分心指挥会严重影响自身的操作和生存率。一个顶尖枪男如果去当指挥官,他的击杀数和对前线战局的直接影响可能会因为要关注更多内容而显著下降,而这和他的预期是不符的。 再退一万步说,胜者为王固然是高手云集,但玩家之间大多仍是随机匹配的陌生人。主动竞选指挥官意味着你要指挥一群你不了解、也不了解你的高手。这些玩家通常都有自己的游戏理解和打法,未必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另一个陌生人的指令。 一旦指挥官的决策与某个小队的想法冲突,很容易在语音频道中引发争论,内耗反而会降低团队效率。保持沉默,让系统随机指定五个小队队长上去当替死鬼,显得更安全。 当然我个人也觉得,有人会觉得主动站出来领导他人会被视为“爱出风头”或“自以为是”。大家实力相当,谁也不想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可能有这种因素在里面)。 而当指挥官是“被系统从队长中选中”再“被大家投票选出”时,这个选择的责任就从个人转移到了系统和集体。相当于是“大家共同选择了指挥官”,而不是“指挥官毛遂自荐”。观察发现,被选中的指挥官大多都是表现出“不情不愿”,这等于提前向队友声明:“不是我非要当这个指挥,是你们选我的,如果打得不好,别全怪我。”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设置了“免责声明”,降低了事后被喷的风险。以上是关于第一点的说明。 而关于第二点,由于击杀指挥官会给对方带来更高的得分,以及指挥官的重新部署时间非常长,所以现在高端对局也有一种玩法,就是要做什么高风险的事的时候临时把指挥官职责交给某一个玩家,让他在后方待命,然后自己去把这个高风险的事情先完成了,完成后再发起交接让其归还指挥官。这样能显著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而第三点,很多人都是打完就退。不给你点致敬,直接空格拍拍拍拍拍然后开下一把。我觉得至少要有一个强制询问是否致敬该局指挥官的界面,然后致敬或否之后再退出。 所以三个点全部达成真的是过于苛刻。如果一个人看现在的烂指挥官不爽,发起弹劾,自己上去挑大梁然后赢了,有12人点赞,这不算优秀指挥官吗?为什么非要他从头就要竞选呢?再加上第一点说的事情,我如果作为队长被选上去,虽然是不得已当指挥官但全程尽职尽责,有12人点赞,这不算优秀指挥官吗?如果又出于战术需要临时交接指挥官,到最后完成了目标,有12人点赞,这也不算优秀指挥官吗?哪怕是宗霖z,他也不是见到每一局都是主动上指挥官的吧? 或者说,如果我这一局想当载具佬,我想开小鸟武直固定翼,那我不是和指挥官无缘了?你把我选上指挥官我还敢开载具吗? 所以我觉得这个标的判定得改。 个人认为,改为“担任全战局持续时间中90%以上时间的指挥官,且战后获得12个致敬”比较现实。这样既照顾了某些极端战术需求,也保证临时接棒的指挥官有被认可的机会。如果真的是要一开始就主动竞选指挥官,那也太过于苛刻了。因为一旦输了就会掉指挥胜率,有的人为了保指挥胜率直接选择提桶跑路,但这真的对吗? 我也没打多少把,也就两万多分出头。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说一下这个事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