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桦杉成林
松柏桦杉成林
ニ-喲扣~~⑮㈨㊇⑰㊲㉑~~僑
关注数: 442
粉丝数: 622
发帖数: 126,591
关注贴吧数: 247
关于中国古代犀形像造型的器物之犀原型争论 现存的苏门答腊犀,还有被称是以苏门答腊犀为模特造型的中国商朝青铜小臣艅犀尊。用中国商代的小臣艅犀尊、汉代的错金银云纹犀尊两件犀造型青铜器与现实中现存的苏门答腊犀对比。中国汉朝的错金银云犀尊,做工非常考究,出土于陕西兴平豆马村。经过考察,这种犀形像青铜器的做工,原上溯到战国时代。 众所周知,这中国曾经是犀科哺乳兽类动物的故乡,即便是现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和山南地带,还有独角、满身肉铆的印度犀分布。但曾经影响中国文化,常被作为犀形像的青铜酒器和容器的额端双角、身上长体毛的犀科哺乳兽类 —— 苏门答腊犀,却似乎永远地成为历史。最近,听到一种新的说法,一个像是资深动物分布研究的朋友,微博名 “ 规矩的辛巴 ” 另有说法,这位说到中国铜器时代的犀形像器物,不一定是以当时中国比较繁盛的苏门答腊犀为模特的,而是另有其犀,难道中国铜器时代在中华大地上还有另一种犀科双角犀属的犀成员?
2017年拯救爪哇犀从灭绝倒计时赛跑 — 这并不容易 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鱼类,野生动物和保护生物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布里恩 · 格雷伯(Brian Gerber)在2017年5月为《The Conversation》撰写了以下文章。科罗拉多州是《The Conversation》的贡献机构,是编辑和学者为大众提供新闻分析和评论。在这里查看完整的教职员工及其文章。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仅在印尼爪哇岛的西端被发现,位于乌戎库隆(Ujung Kulon)自然保护区(UKNP)的热带雨林有活体栖息。但是,这并不总是如此。许多物种的自然范围很小,但这种犀牛曾经居住过亚洲东南部国家的许多地区。现在,景观变化,栖息地丧失和狩猎已将其数量减少到不稳定的少数。 2011年,亚洲大陆最后一头知名的爪哇犀被偷猎挖走犀角。今天,爪哇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恢复所剩余的活体非常少的野生动物种群非常困难。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小规模种群也会缓慢增长。如果只有少数动物因偷猎,疾病或其他因素而丧生,则损失占活体的比例相对较大。 计算小量活体并准确表征其分布也很困难。这些关键信息常常不为人知,这使得科学家难以跟踪人群并评估他们的行为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尽管如此,各国科学家和印尼政府正在制定一项拯救这种危险物种的计划。 为何统计犀科哺乳兽类动物是困难的 犀科哺乳兽类的历史在冰川时期和史前食肉动物如 “ 熊狗 ” (Hemicyon sansaniensis)的袭击下经历了5000万年的幸存。 犀在构建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爪哇犀通过分散咀嚼草本植物种子在雨林内传播创造出独特的栖息地,创造就泥泞和移除大量的下层植物。 失去犀科哺乳兽类意味着一个不太多样化的丛林。 但是,尽管对爪哇犀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是比较少。 在1937年制定的乌戎库隆的犀牛种群的第一次估计数字是20到25。从那时起,至少有36次活体调查试图对爪哇犀进行数量统计,但是大多数人未能可靠地对整个活体进行计算或提供深入了解推动其在乌戎库隆内分别的数量。 爪哇犀虽然遍布乌戎库隆内的大片沼泽和热带雨林,研究人员倒很少看到它们,相反,动物学家会通找到犀的足迹和粪便,这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犀牛的栖息情况,但根据这一检查,这种独角犀牛还未达到活体数量良好的指标。最近,动物学家用陷阱固定相机来蹲守,这需要像素高的设备才行,要不然无法分辨是哪种动物。 在过去的四年时光中,作者曾担任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印尼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和生物学家,UKNP生物学家,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印尼非政府机构YABI的外部科学顾问,以帮助创建一个监测爪哇犀的强大战略。 在过去的努力基础上,作者的同事们开发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在UKNP的整个犀牛栖息地部署相机陷阱。专业野外生物学家在热带雨林地带徒步旅行,在178个地点安装摄像头。每台摄像机都设置为记录任何走过的动物的高质量视频剪辑。虽然生物学家很少有幸看到一头犀牛,但他们在一年的时间内保持相机运转的努力使得获得36104个视频剪辑,其中1660个是这种独角、全身三条皮褶灰色的犀牛。 作者的职责是与这些专业动物学家合作,利用这些视频数据开发健全的统计方法,以提供人口规模和分布的估计。但首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能够可靠地识别视频中的个人。我们通过让三个独立小组识别犀牛并比较结果来做到这一点。这导致了多步识别过程,其使用形态学特征,例如性别,角形状和位置,眼睛周围的皮肤皱纹,颈部皮肤褶皱和疤痕。 一旦作者和他的团队能够识别出个体犀牛,他们就可以弄清楚他们每隔多久看一次犀牛和哪里。他们使用统计模型来拟合这些数据来估计犀牛运动,种群大小和空间分布。作者与自己团队在一份新的研究论文中概述了他们的发展和研究结果,发表在 “ 保育快报 ” 杂志上。 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团队能够精确估计62只左右活体的爪哇犀种群。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如幼犀和年少的犀的视频,但活体似乎并没有增长。爪哇犀种群通常不会快速增长。雌性犀牛通常达到三至四岁的性成熟,但男性通常在六岁以前不成熟。雌性犀牛一次只有一只幼犀,并且通常在四到五年内不会产生另一只幼犀。她们的妊娠期为16个月。 使用作者和其团队的统计模型,我们还发现,雄性犀牛的活动范围大于雌性犀牛,且雄性和雌性都喜欢低海拔地区,通常在海岸线附近。他们几乎完全避开了自然保护区的山区。爪哇犀也更喜欢接近泥泞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泥浆来粘合它们的皮肤来调节体温,防止咬伤昆虫并去除寄生虫。 形成一个保护计划 有了这些新的信息,作者和其团队正在努力帮助印尼政府及其保护伙伴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UKNP的爪哇犀并保护这些物种。他们的研究表明,爪哇犀这一犀科种属受到海啸的严重威胁,因为他们喜欢的栖息地靠近海岸线。UKNP海岸线旁边就是苏达弧,这是一个会聚地震板块的地区,这些板块通常会引发可能触发海啸的地震。 UKNP以北是安卡 · 喀拉喀托(Anak Krakatau)火山,该火山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于1883年发生爆炸的着名火山喀拉喀托的火山口内,造成海啸死亡人数超过3万人。 安卡 · 喀拉喀托(Anak Krakatau),或者 “ 喀拉喀托的孩子 ” ,经常爆发并且很有可能发生海啸。 保护爪哇犀免于灭绝将需要建立另外的活体种群,这反过来需要从自然保护区内中移除一些犀牛。转运野生动物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方法,虽然它可能对动物造成显着的风险。但鉴于爪哇犀作为一个物种的风险,无所事事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话这次恢复工作将需要在政府,非政府机构和大学之间进行重要的投资和合作。环保主义者和印尼政府已经讨论了几十年来建立更多爪哇犀种群的想法。作者其团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严谨性,以确保他们拥有制定这些决策所需的基本人口信息,并推动自己立即前进。
广西省内的亚洲象和中国虎的出产和绝迹 以上是关于中国广西有着良好的亚热带的气候,叠嶂的山峦,茂密的丛林,但今天不见亚洲象象群的野生出没。原来是经过多个世纪与中国先民人类争夺生存土地,还有历朝统治阶级对大象宫廷仪仗的需要进行活捕,让广西省内的野生象群于17世纪初绝迹和南迁越南。
凤凰网最近报道一老汉误捕未成年赤麂 不知是何地何时发生的事,凤凰网有报道,当时的老汉心里也很紧张,害怕活捕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招来官司。但老汉并不认识这像鹿的动物是赤麂,只知道是神兽。其实,这也反应出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注意没有?
湖南郴州村民返乡创业自办农家乐形式的动物园 三合村动物园的鸵鸟展区。三合村动物园的蓝孔雀群。上了郴州地方电视台的三合村动物园的吐绶鸡片段。 自2014年以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许多湖南省郴州市民便会带着家人,驱车来到该市郴州大道边的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吃吃原生态无污染的蔬菜,看看难得一见的奇瓜异果和珍禽猛兽。 这里的珍禽猛兽来自该村的村级动物园。2012年,该村村民王硕丰从广州打工返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自己的蔬菜基地。2013年,他又组织村民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 爱尚三合蔬菜观光园 ” 。今年,为了提升蔬菜观光园的吸引力,王硕丰又投资80余万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动物园,养有孔雀、鳄鱼、羊驼、梅花鹿、狐狸、水獭等30余种动物,只要来蔬菜观光园游览就餐的游客,就能免费看到这些难得一见的动物。 三合村建于明清年间、有着 “ 五古 ” (古人、古树群、古戏台、古花桥、古西河)文化的历史文化,村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古木遮天蔽日,生态环境优美。 近年来,借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该村找准历史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三合一”的发展道路,建起了 “ 唯美三合·森林湿地生态村 ” 、“ 爱尚三合·婚纱摄影艺术村 ” 和 “ 人文三合·乡土乡情体验村 ” 。今年9月,三合村获评 “ 全国生态文化村 ” 。 来自深圳的游客徐女士说,三合古村风光秀美,看点很多,蔬菜园既可欣赏观光,又可采摘下厨烹饪,现在又建起了村级动物园,“ 卖点 ” 更多了,她回去后准备带更多的朋友过来游玩。 “ 我们现在正在搞规划,准备在蔬菜园边上搞一块地,明年初另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动物园,引进更多动物,让孩子们不用走远,就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动物,更好地亲近大自然 ” 。王硕丰说。 据该村村支书王道生介绍,自从有了这个村级动物园,本就很火的三合村更加火爆了,每天都能吸引大批游客过来观光游玩,年接待游客可达30余万人次。同时带动本村及周边乡镇400余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去年增长30%以上。(信息来自中国新闻网)
相遇,你在西游,我寻奥兹。 不知两支团体相遇会如何?如果神话没有时空阻隔。
关于曾经有体型比今天要大的中国虎记录 这是1965年在常德河洑山被猎杀的雄性中国虎近照,从照片上来看,比已知的中国虎体重要重。这是关于1965年8月13日湖南常德河洑山击毙体重385的雄性中国虎,在报纸上的记载。空中俯瞰河洑山,典型的亚热带丘陵环境,依着几条河流。 最近,有新来的吧友想了解这中国虎,是否曾经有过体重比今天活体超大的个体。我记得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的湖南常德,猎杀到一头毛重385的雄性。
2017年中旬武冈天子山出现疑似豺的猛兽咬伤牛羊 事发的地点,武冈天子山,山区为亚热带气候,混合山林环境,连绵起伏达两千平方公里。当事的猛兽,怀疑的对像都指向犬科的豺。武冈县林业局派调查人员赶往当事地点野外进行调查,包括走访有遇到类似动物的村民。 从最近2017年7月份以来,湖南省邵阳市下属的武冈县第二座大山 —— 武冈天子山脚下,玉屏村、里仁村群众放养在深山里的牛羊接连不断遭到不明猛兽攻击,已造成数十头牛羊受伤或失踪,村民在大山中只找到部分失踪牛羊的尸骨。 武冈市林业局接到群众反映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派人实地走访调查。据当地老人介绍,此类野兽30年前曾在本地出现过,一度绝迹,如今再次现身。经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及咨询野保专家,此野兽疑似为 “ 豺 ” ,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豺以中国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栖息地。这种犬科兽类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好群居。豺性凶猛,胆大,凡与之遭遇的大小动物无不畏惧。它虽然偶尔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种动物性食物为食,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向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动物发动挑逗和进攻。 武冈天子山是武冈市主要山脉,为雪峰山余脉,跨武冈、洞口、绥宁、城步四县市,连绵起伏达2000平方公里,是野生动物天然的栖息繁衍场所。近十年来,我市加强封山育林力度,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许多曾经绝迹的野生动物陆续现身,此次疑似豺的现身在武冈尚属首次。
2017年10月6日岳阳金鹗山动物园组照 镇楼处用岳阳金鹗山动物园的南门入口,还要游览图进行镇楼。
2017年5月有研究指出爪哇犀现有活体面临自然灾害威胁 一头雄性爪哇犀的头部特写,照片由2017年WWF - 印尼,世界野生动物保育工程印尼提供。 2017年5月11日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世界上当前已知唯一的爪哇犀活体种群可能面临着印尼爪哇岛火山爆发和海啸的自然灾害而灭绝的危机,如今这些独角的犀牛全都居住在离爪哇岛喀拉喀托火山不远的乌戎库隆热带雨林保护区中,这块地方靠近印尼的苏达阿弧,这是亚洲东南部容易造成地震,引发海啸的板块构造上。
关于金斑蛱蝶的雌雄二态 金斑蛱蝶,昆虫类鳞翅目蛱蝶科眼蛱蝶属成员,(Danaid Eggfly,拉丁学名:Hypolimnas misippus)。
德国波鸿植物园2017年9月11日尸香魔芋开花高达2m 2017年9月11日,德国波鸿(Bochum),游客们围绕着植物园里的一株泰坦魔芋花拍照。这株世界上最大的花已经长到2米高了,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地区,这也是泰坦魔芋花首次在波鸿开放。
《国际艺苑》栏目中英国驯兽师驯豹表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tudou.com%2Fv%2FXMjI4MTg1Njc2MA%3D%3D.html&urlrefer=889f6fde490e8e9726409463545e5787 视频链接传不上,只好给一个链接,是一位叫埃米尔 · 史密斯的英国驯兽员和他的几头豹子(包括体毛黑色的)和Jaguar在台上的表演,要知道豹子是不易驯服的,攻击性很是致命。
讨论贵阳药用植物园 贵阳药用植物园成立于1984年,不仅是供市民和游客认识植物的科普场所,也是重要的贵阳市科研单位。
贵阳贵州省植物园 贵州植物园始建于1964年,由贵州省科委领导。地处贵阳市北郊鹿冲关,距市区6公里。已拥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共计190科844属2500余种,成为贵州省内一个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单位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较丰富的基地。 1978年植物园划归贵州省科学院领导,恢复建园工作。 1983年再度研究制定了总体规划。 从1986年起,加强建园。本园现已拥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共计190科844属2500余种(含变种和品种),成为贵州省内一个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单位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较丰富的基地。 贵州植物园总的建园方针是: 以开发利用贵州省植物资源为主,适当引进国内外适合贵州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植物,在园区内科学配置,合理布局,构成美丽的园林外貌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既为宣传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服务,又为开发植物资源,繁荣地方经济服务。 贵州植物园仍处在建园阶段。规划总面积为210公顷(重点建设面积88公顷),按其功能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树木园、植物展览区、药用植物区、果树资源区五个展览区。各区简况如下: 一、 森林植被区森林植被区面积122公顷,为植物园的背景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由马尾松林、华山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藤刺灌丛坡、草灌丛坡和沼泽地组成。是以含有落叶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段性植被和次生山地针叶林为主。植物种类有1000种左右,为研究本园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演化提供了条件。 二、树木园树木园20公顷(含秀湖水面区0.6公顷)。划分为裸子植物、木兰科、槭树科、珍稀濒危植物、其他被子植物、竹亚科和苗圃七个小区。已种植近600种植物,其中以松属( Pinus)、柏属(Juniperus)、蔷薇属(Rosa)、木兰属(Magnolia)、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等种类较丰富。其中有月季园0.4公顷,栽培园艺品种近400个;木兰园0.7公顷,收集木兰科植物45种。 三、植物展览区植物展览区面积20公顷(含水面0.5公顷),位于园的中心地段,是我园科普游览的主要场所。包括五个小区;(一) 观赏植物区:4公顷,已建成展览温室一座(500平方米),初步建成占地1.5公顷的椭圆形草坪和围绕草坪的杜鹃园、木兰茶园、梅园、樱花海棠园、紫薇碧桃园、观果观叶雷锋等,已种植各类植物近300种,计划引种800种。(二) 水生温生植物区:0。8公顷,计划种植水生植物10余种。( 三) 盆景园:1公顷,建有温室一座(220平方米)。已有盆景300盆,盆景桩头400个及其他植物50种,计划制作盆景3000件以上。(四) 珍稀濒危植物区:6.3公顷,已种植珙桐、秃杉、水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30种,其他植物20种。计划引进珍稀濒危植物100种。( 五) 岩生植物区:8公顷,作为石灰岩山地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室,现有植物以马尾松、华山松、光皮桦等疏林灌丛为主。计划引种30-50种。 四、药用植物区药用植物区面积10公顷。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建有温室两座(450平方米)。已种植药用及其他植物近1000种。 划分为四个小区: (一) 标本园:5.3公顷,已种植药用植物近700种,计划栽培1300种。 (二) 药用植物群落试验区:占地0.3公顷,以现有的梓木、楝树为上木,逐步引入杜仲、黄柏等药用乔木,林下以百合科、天南星科、药用蕨类等荫生、湿生植物相配置。 (三) 贵重药用植物区:0.4顷,栽培省内外各种贵重药物及民族药物,如人参、天麻、西洋参、杜仲等。 (四) 引种试验区:0.25公顷,用作引种观察实验,为标本园提供成苗。 (五)果树资源区:占地约2.7公顷,已建成繁殖实验温室一座(200平方米),小塘0.4公顷。种植种果树100余种(含品种),其中刺梨、猕猴桃等野生果树的栽培面积都是省内较大的。 近26年来,贵州植物园在药用植物、果树、经济植物、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科研成果20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 " 薯芋资源调查 " ,获省级科技果奖的 “ 天麻栽培(无性、有性繁殖)的研究 ” 、“ 贵州野生刺梨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 ” 、“ 贵州植物志 ” 编写等14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出版有《月季群芳谱》、《西洋参》、《百里杜鹃》等。同时,参与编写《贵州植物志》、《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等出版物。
又是几张偷猎獾子、黄麂和一些雉科的图片 一只獾子(猪獾)。两只遇害的黄麂。环颈雉,一雄三雌。野兔,暂不知亚种,一共五只遇难。发图的人没说是哪里的菜市场。还是那只被杀的猪獾。猪獾旁边的像是毛冠麂,看毛色,要不是麝。 刚才有百度的熟人给我送来这组图,由一个叫 “ 畏怯的心 ” 百度用户名发的照片,猪獾、黄麂、环颈雉、疑似毛冠麂的被偷猎遇难的尸体,堂而皇之摆在菜市场叫卖,林业执法何在?
摄影论坛上的成都植物园的虞美人组照 成都植物园的虞美人花坛,色泽鲜艳,果实球形。单株黄色的虞美人。单株桔红色的虞美人。一只蜜蜂围着一株黄色的虞美人花朵,准备进行授粉。正在吸一株橙色花朵的虞美人花粉的蜜蜂。正在吸一株白色花朵虞美人的一只蜜蜂。 虞美人(学名:Papaver rhoeas L.) 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丽春花、赛牡丹、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 原产欧洲和亚洲的北温带环境,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 虞美人有复色、间色、重瓣和复瓣等品种。花未开时,蛋圆形的花蕾上包着两片绿色白边的萼片,垂独生于细长直立的花梗上,极像低头沉思的少女。
兰州动物园2014年9月救助到偷鸡的荒漠猫 2014年10月27日,《兰州晚报》报道了永靖县境内盐锅峡镇黄次村2社2队老孔家的不速之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10月28日,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找专家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之后,兰州市动物园工作人员前往黄次村查看,最终确定报道中提及的 “ 偷鸡贼 ”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荒漠猫。目前,荒漠猫已被带回动物园。 兰州动物园工作人员亲往查看 2014年10月28日,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动物管理科工作人员找相关专家,对晚报刊发照片上的动物的相关特征做了分析,并进行初步判断。 根据村民老孔的描述,该动物比猫的体形大,绿眼黄毛,耳朵上尖尖的有一撮毛,尾巴又粗又大,叫声也很奇怪。但管理科工作人员说:“ 由于照片不是很清晰,只根据描述难以准确判断,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为此,我们联系了兰州动物园工作人员,将前往当地进行查看 ” 。 当天下午16:00,兰州动物园兽医尚志锋与工作人员立即赶往黄次村,由于路况不好,他们抵达老孔家时天色已暗。老孔赶紧带着两位兰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前往放 “ 怪猫 ” 的屋子。“ 这两天被这只 “ 怪猫 ” 闹腾得够呛,一家人都没消停,放在家里也不安心,万一不小心跑了又怕祸害其他人 ······ ” 老孔无奈地说。 荒漠猫住进动物园 经过动物园工作人员的一番观察,在动物园当了20多年动物医生的尚志锋表示,该动物叫荒漠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荒漠、山林边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地带,其体形比家猫大,四肢略长,尾巴很长,而且长尾巴的末端还会环绕些暗棕色的条纹,到了尾尖则变成了黑色,耳端生有一撮短毛。 尚志锋说,以前兰州动物园也有荒漠猫,但现在没有了。这只荒漠猫已经饿了3天,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把它带回动物园饲养一段时间后,将进行健康检查,最终由上级单位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决定,这只荒漠猫该如何安置。
新闻中记载的两条中国东北区域的动物园不当之举 请问大连森林动物园,这豹是群居动物吗?难道散养区养数十头豹,就没考虑过其性情孤僻,会由于食物、求偶的问题发生不必要的厮杀和争斗?动物表演马戏的事就不多评论了,属于古老的文化产物,但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训练赤狐表演钻火圈等节目,似乎太让人揪心一把,希望能够不再这样逼小型哺乳兽类动物从事这种危险的马戏表演。
杭州望江家园小区2016年1月26日出现赤狐 这只未成年赤狐被关在杭州市望江家园东园楼顶天台上,怕它具有攻击性,前来采访和拍照的记者只能小心翼翼地开一条门缝查看。杭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引诱这只狐离开天台。杭州动物园工作人员为诱捕这只赤狐带来兽笼。诱捕这只赤狐准备的牛肉。赤狐被诱捕入笼,立马笼门落下。杭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将装有这只狐的兽笼提走下楼。将这只狐放在杭州动物园皮卡货位上,暂时入住杭州动物园,进行身体检查。 2016年1月26日,杭州望江家园东园的楼顶天台这几天出现了一只赤狐,在10多平方米大的天台上,这只赤狐既没有绳子栓着,也没有被关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地满地跑,居民们人心惶惶,求助有关部门将它捕捉。 杭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2016年1月27日用网兜试着去抓捕这只赤狐,但它太灵活,用网兜根本抓不住。当天,工作人员带来了几块生牛肉,用美食诱惑它入笼的方式来捕捉。但狡猾的赤狐把笼子里摆放的两块生牛肉都吃了,而机关铁片后的一块牛肉,这只狐没有直接吃,而是退出笼子。 经杭州动物园工作人员辨认,这是一只亚成年赤狐,一般用诱捕的方式就能抓住它,无需出动麻醉枪或麻醉针。园方工作人员先把它带回动物园,之后要如何安置它,还没想好。倒是本为野生兽类动物的赤狐,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小区中,这倒是让人摸不透。
认识和接触宜昌三峡植物园 宜昌三峡植物园的位置,对面是三峡森林野生动物世界,这个宜昌市居然有五处植物园。宜昌三峡植物园的入口处的单位旗杆。博主先生画的宜昌三峡植物园的园内展区地图,地点在本地算偏僻的。在绿荫松林中包围的植物园办公大楼。水杉群中包围的杉林小径。以上两张为园中的翠竹林,这里的翠竹粗壮而高大,蔽云遮日。园中的云杉林群落。园中以各种杉树为主的一个角落。园中池塘旁的黄美人蕉。午间的园中池塘。园中的一条路旁长满自然生长的本地各种木本植物。园中的花圃生长着红色和淡黄色的月季,形成园栽月季群落。园中的果树培育区种植的猕猴桃。园中的蔬菜培育区的黄花菜,这种草本植物是百合目百合科萱草属成员,开花时金黄鲜艳,刚采摘其花时不可立即食用,得在太阳下进行晒干。 以上感谢新浪博主 “ 夷陵金人 ” 先生的前往拍照,让我们了解这宜昌的三峡植物园的情况,这宜昌长江三峡受特殊过渡气候和山地地势的影响,本地植物种类还是很丰富的,宜昌三峡植物园可以进行更多种植利用。
安徽合肥市区路旁2017年7月1日发现罴尸体 以上是《中安在线》2017年7月3日对合肥市区路旁发现罴尸的报道,暂不知这头已经死亡的罴到底属于哪个罴亚种。
俄国阿穆尔州2016年9月罴入校园被击毙 这是当时《环球时报》所报道的这件发生在黑龙江北岸俄国阿穆尔州,一头乌苏里罴进入中学后被当地警方果断击毙,附有这头乌苏里罴尸体和惊魂未定的该中学师生的照片。
巴基斯坦一男子养雄性印度狮为宠物并时常拥抱 斯坎德 · 阿里常像牵狗似的带着萨姆巴散步。斯坎德 · 阿里不时和萨姆巴来一个拥抱。给萨姆巴打开绳索。在市区走累了,萨姆巴卧下休息,斯坎德 · 阿里镇定的坐在一旁。人狮两兄弟的合影之一。 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男子斯坎德 · 阿里(Sikander Ali)养了一只13个月大的雄性印度狮萨姆巴当宠物,他把几周大的萨姆巴一带回家就开始对它进行驯服,希望它能和普通的宠物一样温驯。关于萨姆巴的来历,暂时没有详细的说法,巴基斯坦国内各地私人动物园遍布,萨姆巴也许来自某家未受官方注册的动物园的雌性狮子所生,再被斯坎德 · 阿里领取收养。
印度12头野生狮子围观救护车上的妇女产子 以上是该新闻的截图,非常惊魂的一幕,又是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尔邦。
【账号解封】06-08丨用户名遇到异常问题 抱歉,你的账号出现异常,i贴吧暂不能访问, 请点击此处查看详细信息 系统处理记录 您的行为没有异常哦~ 大家看这事矛盾不矛盾,本人的用户名并未遇到异常,但在贴吧里的提示却是我用户名遇到异常,不能访问贴吧。 本人是百度 “ 植物园 ” 吧的吧主,本吧专门关注国内外植物园和植物科普建设。
关于广州长隆白虎马戏剧场驯豹的豹亚种 这是本人2012年9月份在广州长隆白虎剧场拍到的驯豹表演。抱歉!由于手机像素和抢拍速度的原因,只拍到这三种比较模糊的照片。对豹进行马戏驯化表演在中国国内很多动物园、马戏团很少见到,这与豹的多疑、野性、嗜血有关,能够把豹训练出表演马戏,这对一个动物园和马戏团的驯兽人员来说是相当冒险的。大家仔细看看,这广州长隆白虎剧场表演马戏的豹是哪个豹亚种?孟加拉豹?中印豹?
长沙论坛某吧友2009年拍照长沙动物园亚洲象帕买 年轻的雄性亚洲象帕买在长沙动物园旧园址的象房内,这象房住一头大象都显得拥挤。出象房的门,到外活动场食用放置的苏丹草。卷起草的一瞬间。慢慢吞吞的又放下。 帕买,一头雄性亚洲象,是长沙动物园旧园址的第三头大象,一头地地道道的野生大象,来自老挝。由于遭遇偷猎,后被森林执法人员解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返回野外,只好在动物园中生存,辗转中国多个城市的动物园,后于2002年来到长沙定居,2009年6月份由于突发疾病去世。这四张照片的拍摄者长沙论坛的 “ 白鼻子黑猫 ” 是2009年5月份拍照的。
株州网网友2011年拍摄的长沙生态动物园猫犬两科猛兽组图 先用这三种暂时在中国大陆各地动物园难得见到的犬科和猫科猛兽的头像镇楼。
济宁动植物园2014年2月的园中各种动物组照
旧西藏老照片中出现的1936年拉萨迎来尼泊尔大象 来自尼泊尔的驯象师骑着这头雌性亚洲象,围着布达拉宫绕三圈,代表虔诚。一张平日里照看这头亚洲象的照片,并训练她各种礼仪。驮着宝轮巡游,引来大批藏胞围观。虽然是头雌性大象,但照片上可以感受到 “ 一览众山小 ” 的感受。行至僧侣们面前。 中国西藏自18世纪清朝乾隆年间与清政府军队击败入侵的尼泊尔以来,尼泊尔遂即对中国进行上贡,这尼泊尔所产的大象亚洲象则成了主要上贡的产物。而且,西藏地区信佛的气氛,大象在佛教中有很高的地位。这样一来,地处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一年一度有机会目睹来自热带环境的动物,在宗教意义上也感受到佛法的高大和威严。以上的照片是1936年尼泊尔对西藏地区宗教领袖的一次贡象,本来有两头一雄一雌的亚洲象,由于路途艰辛,雄性大象亡于途中,雌性大象则平安到达拉萨,西藏地方在布达拉宫后面修建了供其居住的象房,这头雌性亚洲象一直活到20世纪60年代。
2016年从美国回印尼的苏门答腊犀已得幼崽 2016年5月13日,据中国台湾 “ 中广新闻网 ” 报道,一头罕见的苏门答腊犀近日在印度尼西亚保育区内生产,顺利产下一只重20公斤幼犀,国际犀牛基金会表示,这对已被列为稀有物种的犀牛而言,可说是成功地延续了下一代。 而就在2015年11月,美国一只濒临绝种的犀牛为了找配偶,从美国坐运输机飞了16000公里回到老家印尼,准备与三只雌性苏门答腊犀 “ 相亲 ” ,完成繁衍后代的人生大事。 据报道,这头8岁大的犀牛正是珍稀的苏门答腊犀牛,生于美国,重1800磅,名为哈拉帕(Harapan),意思为 “ 希望 ” 。 由于这头犀牛是西半球唯一的一只苏门答腊犀,因此它的人生大事可谓一大难题。为了给其找配偶,动物园安排其搭乘飞机,飞行1.6万公里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然后再前先经由水陆两路到达苏门答腊岛。 目前,全球只有大约100只苏门答腊犀,其中大多数在苏门答腊岛。 2016年4月,印尼所属的加里曼丹岛的林业官员发现当地有一只苏门答腊犀因落入偷猎者的陷阱受伤,随后不治死亡。 眼下,印尼政府已加强对国内两种犀牛的保护,除了苏门答腊犀,还有一种数量更少的独角爪哇犀。
江苏盱眙汉墓中出土的鎏金铜工艺的苏门答腊犀铜器 以上的组照为江苏盱眙大云山汉朝(西汉)一号古墓中出土的鎏金工艺的犀牛和驯犀人器物,犀牛的形像很明显为苏门答腊犀,造形精致细腻,与现实中真正的这种双角、长毛的犀相差无几。而且,在当时的江苏省内,苏门答腊犀是比较常见的动物,要不制作者会如此准确的铸造出如此逼真的这种犀的身体细节。而驯犀人形像器物一起出土,不禁让今天的人认为这种犀科哺乳兽类,是否能够驯化,在比较遥远的年代,中国的先人有过驯化这种犀的做法,甚至已经出现被驯服的个体,参与最早的马戏表演或宫廷依仗。
2017年4月5日尼泊尔一头犀牛放归野外后展现出攻击性 2017年4月5日5:24根据《东方》头条报道: 在尼泊尔,一头犀牛被放归自然,它正在愤怒地攻击运送它的大货车和大象。这是一头罕见的雄性印度犀,头部鼻梁处只生长一只犀角。在当地的奇旺国家公园,作为最新项目的一部分,释放犀牛目的是为了增加种群的数量。 如第五张照片和第六张照片所示,这头被释放的犀牛扑向了工作人员骑乘的大象。在印度和尼泊尔地区,在20世纪早期,犀牛被偷猎者残杀,濒临灭绝。经过努力,终于从1975年的600头上升到2015年的3555头。 2017年4月份一共5头犀牛,1雄4雌,将被放回到位于尼泊尔西部的奇旺国家公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希望培育一个新的犀牛群体。这样也是为了保护这些被偷猎的频临灭绝的犀牛。 组照中的犀牛是被释放的第一头,一头约12岁的雄性犀牛,经过四个小时的搜索之后,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的位置。公园的负责人 Ram Chandra Kandel 表示:“ 它是这个地区的统治者之一 ” 。 工作人员和护林员站在车顶和由一个本地榕树木料搭建的高台上,避免被犀牛误伤。这头雄性犀牛的重量可以达到6000磅(约5400斤),颇具攻击性。本楼第二张好第三张照片中,它正在围绕着装载它的大货车打转。 接下来一周,工作人员将会继续把其他四头雌性印度犀放归野外。
重庆市南岸区铜元局帝豪峰小区2016年出现穿山甲的旧闻 2016年5月2日晚,重庆市南岸区铜元局帝豪峰小区的草丛中窜出一只穿山甲,59岁的保安肖俊明知道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抱起穿山甲守了15个小时。目前,穿山甲已被动物园带走。 南岸区铜元局帝豪峰小区发现的这只穿山甲有8斤重,当时,保安肖俊明刚上班巡逻,突然发现草丛里窜出来这家伙。老肖喜欢看《动物世界》,知道这就是穿山甲,国家保护动物,他拍被坏人抓走穿山甲,就抱起小家伙,守了一夜,后来联系重庆晨报,找到相关部门,最后,这只穿山甲被动物园带走了。 重庆动物园管理科曹亮来到现场,将穿山甲带回动物园。初步检查,这只穿山甲年龄在两到三岁间,整体状况较好,没有受到任何创伤。 中国的野生穿山甲主要分布于海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在重庆、四川并不多见。 小区窜出穿山甲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曹亮推测:有可能是市民私自喂养,或者某些餐馆、药店为了获取其肉或鳞片转运来的,幸好这只穿山甲 “ 越狱 ” 成功,也碰巧遇到爱惜动物的老保安,否则很可能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不过,这里严肃提醒: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捉、贩卖、宰杀穿山甲都是违法行为!
2015年昆明一学校出现未成年赤狐的旧闻 2015年9月14日,云南野生动物园收容拯救中心收容了一只红色的狐,据了解,这是一只在昆明当地很少见的赤狐,动物园收养后将会对其身体健康进行一系列观察及评估,待赤狐身体健康后将其放生。 9月14日,官渡森林公安送来了一只全身红色,类似狗的动物。经过野生动物园专业人员鉴定后,这是一只在昆明当地很少见的赤狐。赤狐,俗称 “ 火狐狸 ” ,因上背毛赤红而得名。记者在收容中心看到这只小狐狸,它背毛赤红,尾尖为白色,四肢爪子黑褐色。见到陌生人时,它并不紧张,任人摸它的鼻尖。据了解,这只小狐狸是在官渡一所小学里发现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发现了这只小狐狸,报警将它安全捕捉。 小狐狸来到收容中心后安静地趴在网袋里,惹得路过的人观望。面对人群,小狐狸并不慌张,也不恐吓围观人员,用眼睛瞟着围观它的人。收容中心工作人员冯林贵以为小狐狸生病了,特意检查了它的身体。经过简单的检查,小狐狸并没有任何的外伤,推测可能是由于近日昆明持续下雨的原因,小狐狸毛色和状态受到了影响。 收容中心工作人员冯林贵说:“小狐狸出现在学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野生狐狸入秋后要寻找过冬储备的食物而来到学校;二是小狐狸由人工饲养个体逃笼后跑到学校里。狐狸属于肉食动物,提醒市民遇见狐狸不要伤害或捕捉它们,因为在捕捉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很大的危险。” 旧闻延伸 赤狐,成兽体长62-72厘米,肩高40厘米,尾长20 - 40厘,体重5 - 7千克。毛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红色,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赤狐听觉、嗅觉发达,性狡猾,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通常夜里出来活动,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时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它的腿脚虽然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追击猎物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0多公里,而且善于游泳和爬树。主要以旱獭及鼠类为食,也吃野禽、蛙、鱼、昆虫等,还吃各种野果和农作物。
网上暂时找到的汕头动物园小型兽类照片几张 园中的猪獾,拍照于2012年。园中的豪猪,这个啥不缺。园中的红腹松鼠,具体情况暂不知。园中的豚鼠繁殖得不少。 以上是随手找到的广东汕头动物园,园中小型哺乳兽类动物照片几张,不知现在猪獾还活着吗?
网上搜到的诸城动物园小型兽类组照(2013 - 2015) 园中的北极狐,这饲养环境就不说了。园中的猪獾,还是水泥地面。海狸鼠,和北极狐住的环境差不多。住水泥地面兽舍的貆(豪猪)。一窝豚鼠,花鸟市场的饲养环境都比这里强。 在网上随便搜索时发现这些有关山东省诸城市动物园的小型哺乳兽类动物组照,除了那张猪獾的照片拍照于2013年,其他都为2015年拍摄。
关于甲虫(鞘翅目)昆虫类动物的交流发帖 来一点关于昆虫纲动物的讨论,请有兴趣的吧友在这里发图发言,昆虫纲是一个很繁复的地球现有动物种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鞘翅目,也就是俗称 “ 甲虫 ” 的这一目昆虫类动物,不仅影响我们人类对动物的认知,也对人类文化的一些方面有深刻影响。
滇南西双版纳野象谷和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一睹 这张照片拍摄于西双版纳野象谷,河岸边的丛林里一头雄性亚洲象伸出尖尖的象牙,雄性的象牙越长,面临被偷猎射杀的危险性就越大,久而久之,象牙长的活体越来越少,那些没有象牙的活体存活下来,在种群中保持无象牙的基因,中国的亚洲象中约10%是没有象牙的。野生亚洲象 “ 大噜包 ” 家族,这个家族的象丁已经有42头,该家族原为另一支野生亚洲象家族 “ 断鼻 ” 的成员,后发生内斗由一头雌性 “ 大噜包” 带走一群象丁自立种群,但最终还是与 “ 断鼻 ” 家族戏水言和。这头叫然然的雌性野生亚洲象,3岁时被捕兽夹夹伤后腿,幸得到西双版纳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救助,才脱离受伤大出血的生命危险,从此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痕。繁育中心的雄性亚洲象昆六,体重2.6吨、身高2.4m、体长3.3m、鼻长1.5m、尾长1.3m,是这里重要的繁殖种象个体。繁育中心的饲养人员陈继铭和自己的象儿子岩帕,岩帕曾是一头表演大象。饲养人员彭世雄和然然,然然3岁时被铁制兽夹重伤,多次治疗都不见效果,繁育中心都准备对然然进行安乐死。后来,彭世雄和繁育队员们想到用普洱茶原料,每日熬成浓汁,早晚对然然伤口喷洒一次,用了30公斤普洱茶,经六个月治疗,然然的伤口奇迹般恢复。繁育中心内,一位繁育人员给一头刚成年的雄性亚洲象冲洗。 发现一组讲中国滇南西双版纳野象谷和中国亚洲象繁育中心的图片,让我们通过这几张照片走近与中国野生亚洲象的距离。
南充动物园高寿的豹子花花已于2013年1月18日在成都抢救时离世 网上找到的南充动物园豹子花花仅有的三张照片,也许,死亡对于花花是一种解脱。 2013年1月18日,陪伴了南充市民二十多年的南充市动物园的金钱豹 “ 花花 ” ,在成都动物园兽医院因肾衰竭去世。 通常金钱豹的寿命约 20至25岁。“ 花花 ” 今年都二十多岁了,对于金钱豹来说也算是高寿了。 食量减火速送往成都抢救 南充市动物园园长杜昌建介绍,“ 花花 ” 是1997年来到动物园的。“ 花花 ” 刚到动物园时,身长不到1米,很温顺。 2004年南充动物园从果山公园搬到西山脚下,“ 花花 ” 的居住条件由 “ 两室两厅 ” 变成 “ 一室一厅 ” 。 今年2013的1月初,“ 花花 ” 食量开始减少,身体也慢慢消瘦。“ 它连续1个星期食量减少,到最后完全不进食了 ”。 杜昌建说,“ 花花 ” 平时要吃4斤牛肉,半只鸡。之后打电话咨询了成都动物园兽医院的医生。 “ 根据医生说的,给它配药打针,连着3天都不见好转,它的精神也越来越不好。南充这边医疗条件不足,决定送往成都动物园兽医院治疗 ” 。 1月9日上午8点左右,成南高速因大雾封路。杜昌建说,由于近一个星期都没进食,很担心 “ 花花 ” 挺不住了 “,和值班交警说清情况后终于同意放行,并让我们小心行驶 ” 。 肾衰竭抢救10天还是走了 成都动物园兽医院给 “ 花花 ” 抽血,化验粪便和尿液。“ 陪着它输营养液,守了一整夜 ” 。杜昌建说,第二天,化验结果显示,肾部有问题。 兽医院派专人值班照料和观察 “ 花花 ” 。“ 治疗3天后," 花花 " 开始进食,但好景不长,治疗10天后," 花花 " 还是因肾衰竭去世 ”。 杜昌建说,"花花"今年都二十多岁了,属豹子中的"高寿",它的遗体将留在兽医院作为科研使用。”
2016年7月27日南充网友 “ 平凡人生5269 ” 在南充动物园组照 无精打采的老虎和雄性狮子,还有桀骜不驯的豹猫,先用这园中的三种猫科哺乳兽类动物镇楼,笼舍挂满兽毛,饲养展出方式已经陈旧。
关于桂林熊虎山庄中一头有疑点的虎个体 这张照片于2010年拍照于广西自治区桂林市熊虎山庄,其中的放养区的一头老虎,百度网桂林籍网友 “ 落叶麻雀 ” 仔细端详后,提出这头虎很像是现在被认为 “ 野生灭绝 ” 的中国虎(即华南虎)。而且,这位桂林网友甚至提出更大胆的说法,这头虎如果是中国虎,有可能是从国内野生动物黑市上交易到的一头野生中国虎。此言一出,引来各方质疑,只要一天没有正确的最终答案,各位关心中国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的国内外人士就不会解除疑惑。真正如果是来自黑市的野生中国虎,也许中国虎濒危拯救就迎来新的希望。
西安植物园2017年1月初400多盆梅花竞相开放 西安植物园总园艺师马延康小心翼翼摆稳一盆绿萼梅。西安植物园室外的一颗红梅准备,已经含苞待放,倒是梅树树枝上人为做的喜鹊模型和鸟巢有点让人看不明白。一位文化老者游客细心拍摄下盆中梅苞的不同姿态。马延康前辈在仔细搭理着一盆白梅,整个盆景梅花走廊古香古色。一位女士用手机拍下待枝的腊梅。 2017年1月24日,在西安植物园,一盆盆含苞待放的梅花将园区一角装扮起来。 原来1月25日至2月15日期间 “ 梅香诗韵 ” 新春梅花展将在这里举办。杏梅、真梅、龙游梅、垂枝梅等60余种400多盆姿态各异的梅花将在这里绽放。 当日上午,西安植物园总园艺师马延康正在和同事们对展览进行最后的布置。 “ 梅花和诗画配在一起简直美极了 ”!81岁高龄的贾先生说,自己是从长安区专程来观赏梅花展的,看着含苞待放的梅花贾先生说:“现在含苞待放是一种羞涩的美,过两天待到春节假日,梅花盛开就是一种奔放的美。”
问下长沙朋友这长沙周边野外还有没有豺狗子? 豺的头部特写,很尖,毛棕红色,下巴到胸口都是白毛,这是品种为中国豺的豺的外表特征。豺右侧面拍照写真,像红毛的狐,但体型比狐大多了。豺的面部像农村的家犬,又被称为豺狗。行走在沙地上的豺。听说这张照片是贵阳扎佐野生动物园的豺,和游客对视时显得很萌宠。 各位长沙的城乡帅哥靓女,向大家打听一个消息,帮国家林业部门作下实地探寻了解湖南的生态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就是这豺,长沙人都称 “ 豺狗子 ” 的犬科动物,自古中国人对身边的猛兽有豺、狼、虎、豹四凶,这豺排在了首位。不知现在长沙周边野外,像长沙县、浏阳、望城、宁乡的野外丘陵地带,还有人看到过豺没有?大家谈谈各自碰到野生动物的经历。
长沙生态动物园2017年1月2日游览 先用长沙生态动物园门口的非洲象一家六口的丰碑一样的雕塑,还有新入住的非洲小型猫科哺乳兽类动物 — 薮猫和狞猫镇楼。当天有雾霾,空气指数是黄色。
植物园和公园在普通游客的视觉上该如何区别? 温室中的亚热带丛林。由槟榔树簇拥的小路。人工热带雨林的花草世界。 以上是植物园的普遍景观。 以下为一般公园的普遍景观。中国明清时代的园林景观。一家保加利亚公园布局。在灌木绿化中的公园长椅。 以上是植物园和普通公园的各三张景观照片,植物园是以植物以及植物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游客大众进行知识植物普及。而公园的职责则是以休闲环境为主,供游客大众陶冶心情,放松大脑,散步踏青的国家服务场所。但一般人不易分出来,都是一片绿色植物,五彩缤纷的花朵,到底植物园和普通公园在视觉上的区别在哪?
发现一组2013年拉萨罗布林卡动物园拍照 雪豹头部镇楼。赤狐头部镇楼。拉萨罗布林卡动物园的入口,精美的藏式建筑特征。
招远西山动物园有一头疑有中国虎血统的虎个体 在招远动物园简陋的猛兽区的虎房中,有一头体型较小,全身比较精瘦,背部拱起,毛色接近桔红色,条纹有空心的一只老虎,本人目测怀疑这只虎携带有中国虎的血统特征。该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照片出处为 “ 骑在囧途 ” 论坛。还是拍摄于招远动物园,就是左边笼子里的那头虎,怀疑有中国虎亚种血统。 山东省招远市的西山动物园可以说在占地面积、饲养条件来说相对 “ 渺小 ” ,但对于招远市的市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科普健康场所。最近收阅招远西山动物园的组照时,发现这园中有一头虎居然有中国虎的血统。请大家都来看看,这头虎会不会是带有中国虎亚种血统,如果携带的话,那血统携带多少。
南平九峰山动物园2005年2月份大象表演 驯象师站在这头表演的雌性亚洲象头顶上。这头雌性亚洲象正在表演体操。这头雌性亚洲象给一位穿黄T恤的男士进行脚底按摩。雌性亚洲象又表演直立插旗的项目。 前几天从百度网无意中搜到南平九峰山动物园曾经在2005年2月从外地请进一头雌性亚洲象,这头大象在园中进行表演,引来游客人山人海围观。照片信息来自 “ 闽北互动 ” 网站,由南平网友 “ 黄剑 ” 拍摄。暂时不知当时来南平九峰山动物园的从事表演工作的亚洲象有几头,来自哪里,有没有问题等。
2016年8月湘潭动物园抢救一只野生猸子(鼬獾)未救活 刚被救助的湘潭县杨嘉桥村民送到湘潭动物园的这只未成年猸子。从湘潭市下属的杨嘉桥镇来到湘潭动物园,村民用塑料蛇皮袋运送这只猸子,当时发现这只猸时是在杨嘉桥一处废弃的矿坑中。 据2016年8月13日 “ 湘潭在线 ” 报道,8月11日湘潭县杨嘉桥镇,谢娭毑( “ 娭毑 ” 为湖南省内口音中对奶奶的口头称呼)在家门口发现一只 “ 特别 ” 的动物,“毛茸茸的,有点像老鼠,嘴巴又有点像猪,乍一看还像狐 ”。对于这个长相有些奇怪的小家伙,周围人都说从来没见过。谢娭毑决定联系市动物园专家,请他们来瞧个究竟。 2016年8月11日早上,谢娭毑在家附近的一个坑里发现这只小动物。因为坑壁比较光滑,当时它几次想努力从坑中爬出来,无奈都没成功。 “ 最开始以为它是黄鼬,可仔细一看又不像,黄鼬全身的毛都是黄色的,而它身上大部分毛是棕褐色,只有脸和鼻子上有少许白色的毛 ” 。带着一份好奇,谢娭毑在老伴的帮助下,将这个小家伙解救了出来。 听说谢娭毑捡了个 “ 怪兽 ” ,周围的邻居纷纷跑来看热闹。有热心的村民担心小家伙饿着,于是尝试用胡萝卜去喂它,可它看都不看一眼。 这个小家伙到底为何物?村民们各抒己见,有人说这是花面狸,也有人说是猹,还有人说不是狐就是猪獾。但琢磨到最后,也没人说出个所以然来。 考虑到大家都不认识这种动物,对它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家中也不具备相关喂养条件,谢娭毑决定联系湘潭市动物园兼野生动物医疗救助中心的专家,请他们过来看看究竟。 接到谢娭毑的求助电话后,湘潭动物园的兽医专家带着救护箱,马上到达了现场。 见到动物园带来的笼子后,小家伙拼了命地要往外蹿。工作人员使了好几把力,都没把它关住。在此情形下,大家只好找来一个编织袋,钻了几个透气的小孔后把它放进去,这才将它顺利带回动物园。 “ 这是鼬獾(猸子),属于省级保护动物,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仔细查看了小家伙的体貌特征后,动物专家判断这是一只还未成年的小鼬獾。 2016年8月13日,“ 湘潭在线 ” 的记者从和平公园动物园了解到,谢娭毑发现的这只小动物属于鼬獾幼体,体长约30公分。在湘潭县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鼬獾的踪迹。这种动物虽然行动较迟钝,但季节性活动变化较明显,有一定攻击性,一旦咬伤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被带回动物园过了两天舒服日子后,这只小鼬獾疑因带有狂犬病病毒于8月17日已经死亡。 湘潭动物园动物管理处副主任刘浩透露,从年初开始,和平公园陆续接收到了十多种野生动物,这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仓鸮、鹞子、刺猬、豹猫等。他提醒市民注意,发现野生动物后应第一时间向林业部门报备。除此之外,市民不要轻易去挑逗一些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如果被咬伤,请第一时间去医院处理。
西安植物园2016年举办 “ 莲香荷韵 ” 夏季水生植物展 幽叶中一朵凋谢的白荷。泽泻目花蔺科的水罂粟,拉丁名Hydrocleys nymphoides,原产于南美洲的湖泊和河流,多年生浮叶草本。株高5cm,茎圆柱形。叶簇生于茎上,叶片呈卵形至近圆形,具长柄,长4至8cm,宽3至6cm,顶端圆钝,基部心形,全缘。叶柄圆柱形,长度随水深而异,有横隔。伞形花序,小花具长柄,罂粟状,花黄色;蒴果披针形。种子细小,多数,马蹄形。花期6到9月。西安引进,算是首次。风中一朵粉荷,风来荷韵。睡莲中的紫珍妮睡莲,原产于埃及。各色睡莲大集合。孤独的荷苞。西安植物园水生植物展区,荷塘的一角。 2016年7月15日至9月15日,“ 莲香荷韵 ” 夏季水生植物展在西安植物园举办。 西安植物园水生植物区由睡莲池、荷花塘、王莲池和水生植物多样区组成,本次展览展出睡莲60余种,荷花53种,此外还有金叶芦苇、香蒲、荇菜、水罂粟等26种水生植物。 通过运用园林艺术设计手法,为大家呈现优美的水面植物景观和丰富科学的陆地荷花盆栽展示。 水生区荷花亭亭玉立、睡莲绚丽多彩、各类水生植物错落有致,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组成一幅轻盈灵动、夏日缤纷的美丽画卷。 同时,为了留住精彩、定格美丽,西安植物园还将在花展期间举办 “ 心荷 ” 百姓摄影大赛,欢迎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
关于南方红豆杉的介绍 这是某位林业考察的网友对中国西南某深山的野生南方红豆杉拍照,照片显示了拍照日期。在江西发现的巨型野生南方红豆杉,足足身高20m。南方红豆杉的果实,十分鲜艳。南方红豆杉的树苗芽,刚刚破土而出。 南方红豆杉,植物学拉丁名:laxus malrel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物,树皮淡灰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芽鳞顶端钝或稍尖,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叶2列,呈镰刀形状,长4cm。 属中国特有的木本植物,长江流域之南分布生长,野生的南方红豆杉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高黎贡山最近几年还有虎出没的消息吗? 孟加拉虎,当前虎的亚种中,体型第二大的虎。高黎贡山据记载曾经是孟加拉虎的栖息地,如果现在还有虎的话,说明山区森林保存完好。高黎贡山的主峰,海拔4000m的嘎瓦嘎布峰,常年积雪,空气比较稀薄。高黎贡山山谷中的河流,连接着怒江,绿色无污染的山河。 问各位贡山本地的朋友,这地属中国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自古山高林密,植物茂盛,动物种类也繁多。据一些中国动物分布的记载,其中提到高黎贡山也有 “ 兽中之王 ” 老虎的栖息存在,不知现在的高黎贡山,还有没有这种凶猛而华美的大型猫科哺乳兽类动物存在?如果还有野生的孟加拉虎(高黎贡山的虎是这个品种),将是一大生态发现。
百度 “ 真动物迷 ” 吧、“ 中国绿孔雀 ” 吧的老吧民来访 雄性绿孔雀中国雌性绿孔雀中国雌雄灰孔雀雉 各位爱鸟的善士友人好!本人是百度 “ 植物园 ” 吧的现任吧主,也是百度 “ 真动物迷 ” 吧、“ 中国绿孔雀 ” 吧的老吧民,经贵吧一位老资格爱鸟朋友引见,来这个爱护鸟类动物的百度贴吧访问学习,希望贵吧和本人涉足的三处百度爱护自然生态的贴吧进行良性互动,信息共享,为祖国的自然生态维护和教育下一代树立自然生态的尊重观做出自己该做的。
云南盈江的野生灰孔雀雉 以上两张照片是拍摄于中国云南省盈江县野外的灰孔雀雉,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鸡形目雉科灰孔雀雉属成员,有4个亚种,中国境内野生分布于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和海南岛,国外多见于湄公河流域各国和部分印度次大陆国家。雄性灰孔雀雉头顶上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羽冠,上面杂有细小的黑白相间的斑点;在颈后边还披有乌褐色的翎领,具棕白色横斑;通体为乌褐色,各羽上布满了棕白色细点和横斑,上体的棕白色点状斑,由前向后逐渐扩大,两翼内侧各羽的近端部有一个金属蓝紫色眼状斑,外边还围以狭窄的黑褐色圆圈及较宽阔的白圈,极为醒目,下体横斑较多。颏、喉白色,尾羽在靠近末端处有成对的紫绿色眼状斑,有点近似孔雀的尾屏。雌性灰孔雀雉羽色也较暗淡,尾较短,眼状斑也不明显。以栖息地上各种草本植物根茎、叶、果实、种子为食物,以密林深处筑巢,通常繁殖产鸟蛋2到5枚,孵化期21天。
中国大陆动物园中常见的家养双峰骆驼品种 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柴达木双峰骆驼镇楼,双峰骆驼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各个不同规模和饲养环境的动物园比较常见,就连一些植物园、普通公园和旅游景点也少不了双峰骆驼的身影,都是在中国北方和西部、西北家养的双峰骆驼为多,而这些家养双峰骆驼很多游客并不认识品种,甚至有些动物园举着 “ 野生双峰骆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的旗号为介绍牌,来饲养比较常见的家养双峰骆驼,这给很多人认识真正的野生双峰骆驼带来了误导。以下就谈谈有关中国大陆的动物园常见的双峰骆驼品种,有更加明细的资料请进行跟帖。
还是2012年刘里远在镇坪拍摄的那张疑似野生中国虎照片 还是这张2012年12月14日20点17分,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里远在陕西镇坪的一处杏树林里拍摄到的疑似野生中国虎(华南虎)尚存个体的照片,由于照片很模糊,让人疑惑多多,但还是引来外界很多说法和质疑,不乏有新的判断和说法,把这些说法来总结也算是一种查实和探究。
看这张照片中巨大的树桩是不是红杉的?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6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汉马自然保护区的一处寒温带混合森林中,从树桩的粗厚度,还有树皮来看,我个人看感觉像是松柏目松科落叶松属成员红杉的树桩。照片上为4棵野生红杉,拍摄地点暂时不详。这张照片上说是在美国巨杉公园拍摄的红杉,但我看这些树应该是巨杉。 发现一张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汉马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一棵野生木本植物的树桩,看起来像是红杉,但又不敢肯定。希望有了解红杉和其他杉属木本植物的吧友来辨认,是不是红杉这种落叶乔木木本植物的树桩。
被忽略的株州石峰公园动物展出角的猛禽鸟类 株洲市石峰区建设北路651号的石峰公园是闹市中的一处幽静的绿色宝石,东靠市区主干道,南临湘江,占地153公顷,西门爬坡入口处的动物展出角是当前株州市仅有的非正规动物园的一处(另一处为神农公园里的动物展出角),也是株州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其中,这里饲养展出的几种猛禽鸟类动物算是湖南省内本土所产的动物物种。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