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笨D就 Ben笨D就
忘记一件事要走多远?我以为走在路上就能平静,距离却一再提醒我曾经的伤害!
关注数: 53 粉丝数: 317 发帖数: 14,670 关注贴吧数: 96
关于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关事项的公告 根据《专利法》《专利代理条例》及相关部门规章的规定,现将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且具备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1.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 3.熟悉专利法和有关的法律知识; 4.从事过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是指取得国家承认的理工科大专以上学历,并获得毕业文凭或者学位证书。 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或者学位证书报名的,其学历或者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符合报考学历或者学位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高等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一年的以及高等院校在读博士研究生,视为从事过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 (二)考点设置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在30个城市设置考点,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太原市、呼和浩特市、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合肥市、福州市、南昌市、济南市、青岛市、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广州市、南宁市、桂林市、海口市、重庆市、成都市、贵阳市、西安市、兰州市和乌鲁木齐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报名人员可以选择在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或者福州市参加考试。 报名人员可以在报名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考点参加考试。 (三)报名程序 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报名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ipo.gov.cn&urlrefer=2985f9dfd1d40a88638748cdf4989786)“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系统”(以下简称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分为预报名、资格审核、缴费确认三个步骤。考点城市所在的省(区、市)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考点知识产权局)负责报名事宜。 1.预报名 报名人员应当于2018年7月2日0时至7月27日24时,通过报名系统预报名参加考试,逾期不予补报。报名人员应当按照报名系统的指引如实、准确地填写报名信息,明确选择考试方式,上传相关材料,并承诺对其真实性负责。 2 2.资格审核 预报名成功后,由考点知识产权局对报名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报名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审核进程。报名信息错误时应当及时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补正。资格审核时间为2018年7月2日至8月3日,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报名信息修改补正的,视为审核不合格。 3.缴费确认 资格审核合格的报名人员,应当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向所选考点知识产权局在线缴纳考试报名费。缴费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7日24时。 报名人员只有按时足额缴纳考试报名费后才确认完成报名程序。逾期或者未足额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未完成报名。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缴费确认后,报名人员不得更改考点和考试方式。 报名即视为提交专利代理人资格预申请。 (四)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在报名时,应当填写或者上传以下材料: 1.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表暨专利代理人资格预申请表。 2.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扫描件。 大陆地区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上传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或者护照的扫描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上传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居留证或者护照的扫描件。 澳门特别行政区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上传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留证或者护照的扫描件。 台湾地区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上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台湾居民身份证的扫描件。不能上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扫描件的,应当上传台湾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誊本或者户口名簿的扫描件。 3.本人学历或者学位证书扫描件。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报名的,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件。 4.本人工作证明扫描件,在读研究生须上传在读证明扫描件。 5.本人近三个月彩色蓝底正面免冠证件照片的电子件。具体要求如下: (1)照片尺寸48×33mm,人像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 (2)电子件要求:JPG格式,文件大小介于30k到45k之间,分辨率300dpi,宽:390像素,高:567像素。 此照片将作为本人资格审核、准考证、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唯一使用照片。为保证图像识别准确性,照片底色应与标准蓝底证件照要求一致。 6.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工作证明或者在读证明是外文的,应当附具中文译文,中文译文无需公证。 7.《专利代理人资格申请承诺书》扫描件。考生应于报名系统下载《专利代理人资格申请承诺书》电子件,本人签字后上传其扫描件。 (五)准考证 报名人员应当于2018年10月20日至11月4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准考证包含报名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考试时间、科目、地点等内容。 二、考试 (一)考试日期和地点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定于2018年11月3日至4日在所有考点城市同时进行。 (二)考试科目、时间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范围以《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为准。大纲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 考试分为三门科目,各科目名称和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专利法律知识:11月3日9∶00—11∶30; 相关法律知识:11月3日14∶00—16∶00; 专利代理实务:11月4日9∶00—13∶00。 (三)考试题型和考试方式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为闭卷考试,专利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两门科目的题型为选择题,专利代理实务科目的题型为论述答题和实际撰写。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或者纸笔作答两种方式。专利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科目只能选择计算机化考试方式,专利代理实务科目可以选择计算机化考试方式或者纸笔作答方式。 计算机化考试方式指,应试人员在计算机终端获取专利法律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专利代理实务科目的试题,在计算机终端作答全部科目并提交答题结果的方式。 专利代理实务科目的纸笔作答方式指,应试人员在计算机终端获取专利代理实务科目的试题,在答题纸上纸笔作答并提交答题纸的方式。纸笔作答方式的考场统一设置在北京市考点。 考试试题采用简体汉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应试人员可以使用繁体汉字作答,答题时应当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专业术语。 (四)考试试题公布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结束后,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专利法律知识考试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在指定期限内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论证。 (五)考试成绩公布、复查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评卷结束后将公布考试成绩。应试人员可通过报名系统在指定期限内查询本人成绩。 应试人员认为其考试成绩有明显异常的,可以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的指定期限内提出复查分数的申请。考试成绩复查仅限于重新核对答题卡各题得分之和相加是否有误。应试人员不得查阅其答题卡。成绩复查结果由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报名系统通知提出成绩复查申请的应试人员。 三、专利代理人资格授予 (一)按照实际需要确定合格分数线 考试结束后,由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根据专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当年试题的难易程度,经充分讨论确定合格分数线,并予以公布。 (二)专利代理人资格申请 自合格分数线公布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全部考试科目人员的专利代理人资格预申请,将自动转为正式申请并生效。所述人员报名资料经核查后,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代理人资格,颁发《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 2018年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制作,由考点知识产权局发放。 四、其他事宜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工作将继续发挥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地方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培训的授课时间、培训内容、授课教师、收费标准等均由培训举办单位自行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举办考前培训班,培训举办单位不得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组织、举办培训班或者进行相关宣传。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公众咨询电话、各考点以及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和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局的联系方式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布。 特此公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8年4月24日
《PCT制度在中国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2017)》发布 PCT制度在中国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7年)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来自中国申请人的PCT申请共计43168件,同比增长44.7%,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世界第三;2017年,来自中国申请人的PCT申请共计48882件,同比增长13.2%,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为全面、持续、动态地掌握中国用户对PCT体系的利用情况和实际需求,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开展PCT制度在中国实施状况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7年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下简称“深访”)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用户意见。调查共回收问卷326份,涉及8个省、直辖市,20多个行业,召开了5场用户座谈会,对9家用户的知识产权负责人进行了深度采访。 二、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用户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的国际检索报告质量总体满意,但仍期望进一步提升国际检索的质量   问卷统计显示,85.9%的用户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的国际检索报告质量较高(2016年为85.7%,2015年为60.9%),11.5%的用户表示一般,只有2.6%的用户对此表示不满意。70.4%的用户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的书面意见比较客观准确,但也有19.5%的用户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的书面意见偏严,14.2%的用户认为存在对技术方案理解不透彻的问题,9.4%的用户认为说理过于简单。对于进入国家阶段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的国际检索报告的利用情况,53.1%的用户认为利用程度高,13.0%的用户认为利用程度不太高,主要原因是各国法律制度存在差别及对比文件的语言障碍。  在2015年的调查中,70.9%的用户提出希望在国际检索阶段增加与审查员沟通的机会,2016年上述比例增长到78.1%。针对以上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年开展了PCT国际阶段增加沟通机会试点工作。从部分企业提交的PCT申请中选取30件,探索就国际阶段检索结果与申请人沟通的有效方式及程序。2017年调查问卷统计显示,高达92.3%的用户认为有必要在PCT申请国际阶段与审查员沟通,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占43.5%。用户希望采用诸如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审查员沟通,以便国际阶段审查员能够准确把握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深访也显示,用户希望如普通国内专利申请的专利审查一样,有机会与审查员就技术方案的内容进行沟通交流。 (二)用户对加强国际阶段工作成果在国家阶段的利用持欢迎态度   用户认为国际阶段工作成果更多地在国家阶段得到利用,将有利于加快国家阶段的审查、节省成本。问卷统计显示,76.1%的用户认为非常有必要从制度层面提升国际阶段工作成果在国家阶段的效力。   72.6%的用户支持在进入国家阶段时对书面意见或国际初审报告中提到的缺陷强制进行答复,并希望推动国际阶段的成果能够更大程度地应用于国家阶段。   当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时,若国际检索报告的结论是权利要求符合“三性”要求,96.3%的用户希望国家阶段能够加快审查。如果需要为加快审查支付费用,63.9%的用户表示会视情况而定,26.8%的用户愿意支付费用,仅有9.3%的用户不愿意支付费用。   当PCT申请进入的国家局或地区局同时为该国际申请的国际单位时,问卷统计显示,87.0%的用户支持将国际阶段成果作为国家局或地区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以此缩短国家阶段审查周期、快速获得授权。对于国际检索和国家局的审查是否应由同一名审查员承担,42.8%的用户表示赞成,45%的用户表示根据情况确定。  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后,多数用户希望各国的专利审查标准能够统一,以降低用户申请外国专利的难度和复杂性。其中37.9%的用户认为非常必要,29.4%的用户认为必要。   问卷调查显示,PCT-PPH机制在用户中的普及程度较低,使用过的用户仅22.2%。未使用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多数用户(61%)对其缺乏了解。在利用座谈会和深访的机会为用户普及PCT-PPH机制相关知识后,93.3%的用户表示希望PCT-PPH成为PCT制度的一部分,使得符合PPH要求的PCT申请在接受该机制的所有PCT成员国都能得到加快审查。深访也显示,大部分用户表示在未来的PCT申请中会尝试使用PCT-PPH机制加快审查。(三)用户对国际初审、补充国际检索和协作检索使用或者了解较少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国际初审、补充国际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未开展)和协作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启动试点),79.2%的用户没有请求过补充国际检索,69.8%的用户没有请求过国际初审。51.7%的用户认为通过协作检索可以提高审查质量、且对用户的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有指导作用,但也有部分用户担心协作检索过于全面,对申请进入某些国家或地区会有负面影响。如果收取相同费用,用户最希望采用补充国际检索,其次是协作检索,最后是国际初审。(四)PCT申请的代理率较高,但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深访和座谈显示,绝大多数用户都将PCT申请交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但专利代理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用户选择高水平专利代理机构存在困难,很多情况下专利代理机构仅起到传送文件的作用,对通知书的答复、进入国家阶段的时机等无法给出有价值的建议,不能满足其需求。也有专利代理机构表示,其自身业务能力不够、水平不足,对PCT申请的流程管理和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等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希望有机会与PCT申请服务水平高的专利代理机构和PCT制度运用熟练的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五)用户选择国际检索单位时主要考虑检索质量等因素   问卷统计显示,如果允许用户自行选择国际检索单位,用户选择时重点考虑因素主要有检索质量(占比82.4%)、检索费用(占比71.3%)、将来进入的国家或地区(占比69.3%)、手续的繁琐程度(占比54.5%)以及申请本身的重要程度(占比50.0%)。(六)电子申请和网上缴费的使用情况   问卷统计显示,用户提交PCT申请时,绝大多数会选择电子申请,约75%的用户表示会选择通过CEPCT系统提交。61.7%的用户对CEPCT系统表示满意,但也有32.1%的用户指出CEPCT系统存在系统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功能不全等问题。   对于网上缴费,问卷统计显示,94.6%用户认为很方便。可见,相比传统的窗口缴费或银行转账缴费,网上缴费方便快捷,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 我国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力度   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白皮书显示,2017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审批登记、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在执法方面,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下,知识产权保护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大力加强日常监管,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商标行政执法办案量3.01万件,涉案金额3.33亿元;版权部门查处侵权盗版案件3100余件,收缴盗版制品605万件;海关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1.92万批次,涉及侵权货物4095万件,案值1.82亿元。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一审案件21.35万件,审结20.30万件,分别同比增长40.37%、38.38%。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10件4272人,起诉3880件7157人。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7万起,涉案金额64.6亿元,挂牌督办44起重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深入开展“护航”“雷霆”“清风”“龙腾”“剑网”“溯源”等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76.69分。设立14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企业商标海外维权协调机制。推进软件正版化长效机制建设,对16个省(区、市)389家单位组织软件正版化督查。   同时,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创造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1万件,同比增长12.5%,排名跃居全球第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受理商标注册申请574.8万件,同比增长55.72%,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累计有效商标注册1492万件。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200.2万件、74.5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5.15%、82.79%。农业、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分别达到3842件、62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稳步增长。
商标局:关于简化申请材料有关注意事项 根据《关于简化申请材料 优化工作流程 缩短审查周期的公告》要求,为切实减轻申请人负担,请商标代理机构及申请人在办理纸质各项商标申请业务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同一申请人同时办理多件商标的注册申请事宜时,只需要提供一份身份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一份代理委托书(代理委托书“商标”留空不填)。 二、同一申请人同时办理商标变更、转让、续展、注销和使用许可备案等申请事宜时,不论是涉及多项业务还是涉及多件商标,身份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代理委托书(代理委托书权限需包含所办理全部业务和全部商标)均只需提供一份,其他文件如内容相同的(如变更注册人名称时提供的变更证明文件)也只需提供一份。 三、对于没有附送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和代理委托书等文件的有关申请书上,请明确注明相关文件所在的具体申请件,如在申请书空白处备注“变更证明文件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委托书原件参见第XXXXX号商标的变更申请”;委托书的委托权限请载明包含申请人本次办理的全部业务种类、全部商标。 代理机构和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委托书时可参照附件所附样表填写,委托书的附页也需委托人加盖印章(签字)。 商标局 2018年4月18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