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败 繁花败
关注数: 5 粉丝数: 64 发帖数: 1,192 关注贴吧数: 84
[心/如日月]______第一章:知君用心如日月  纨扇圆洁。  纨扇形圆,如日亦如月。其色柔白,细润而静洁,一如女人千年的曲婉深爱,郎朗而明。  "纨扇圆洁"四字是我数年前从千字文里看到的。这四个字涨溢于心时,曾是满满的喜悦。宛然美人如满月,萦亮如水,手里握着她一段从容绵密的人间岁月,在桂花树下,就那么轻轻一握,盈盈一掩,眼波一横,便拥有了那些做得起的"德言功容"的日子。  纨是白皙细洁的纨素之质,纨是"腰若流纨素"的轻质玲珑,纨是宋时女子箱笼中那一款绣有芙蓉图案的窄袖春衫。  圆是圆满,圆是圆熟,圆是安瑞,圆是花开富贵。  洁是清雅,洁是修洁,洁是圆满后的贞静,洁是皎如霜雪的齐地纨素一天照夜的白。圆洁于女人是境界,是情有所属是志得意满,圆洁是案几上那一柄浸于麝香烟霭中温润的玉如意。  这纨扇的女子,曾是这样精致而饱满地长存于我心,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班婕妤。始知这汉宫纨扇人已惆怅了千年。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她博读经史,气质高华,以见识德操而闻名于天下,奈何他所遇之人却为"湛于酒色"的成帝刘骜。她善诗赋懂音律,初入宫时,成帝也曾爱极一时。后成帝得赵飞燕、合德姐妹,二人以色侍君,连夕承欢。成帝贪恋,渐渐冷落了班捷妤。恩爱中绝,班捷妤心灰意冷,后退居于长信宫侍奉太后。  自此长信深宫,铅华褪尽,孤灯映壁,时时就想起昔日的温柔缠绵,想起为他曲尽的心意,他却不懂。对着手中纨扇,不禁神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怨歌行》  吟哦了千年的《怨歌行》,那纨扇也便有了一缕精魂,奈何纨扇与圆洁是无缘的。秋凉见弃,亘古早已命局天定。  所谓纨扇,素绢两面绷之,美人雅玩于手,柄用"梅烙、湘妃竹制"。且不说那素绢是如何的细腻皎洁、精美柔质,单是那制作扇柄用的料,已让人惊心。梅烙深雪,原是凄美得动人心魄,再有那眼泪染竹成斑的湘妃故事,二竹作柄,玩转于手,可否看到娥皇、女英哭泣舜帝时湘江之上那漫天的烟水,那柄也有了涔涔的凉意。  耳边依然有新织就的齐地纨素裁剪之时的裂裂声响,如班婕妤如抗如泣的诉说:  这如霜的洁一如曾经少女的我,当年也是你慕我才名,立为"少使",这亦臣亦友亦妻的位子,是我梦里求得的。为臣可论史,友可谈诗,妻可话风月。我是一本厚的竹简书,字字是珠玑,终于等到了你。像一缕云一样,我日夜绕缚于你的身旁,一唱一赋,一谈一笑间,眉眼相遇全是爱意纠缠,正是芳心密与巧心期。那爱也曾浓得化不开。  那次你要出游,执着我的手不放开,可你怎知我沉重的心事,圣贤之君出游,皆有名臣佐伴,唯夏、商、周三代末主不顾礼法,置嬖宠于侧,我是怕中了那个谶。爱你的人,更万分珍视你爱的社稷江山。我狠下心拒绝了你,我想你会懂得的。因为你的爱,我不得不在人前敛起性情,谨言慎行,我要得是生生世世地相守。我辞谢了你的一次一次相邀,那天我看着你坐上御辇,回头望我,情意深长。那一刻,我相思得心痛,后悔得心痛。如果,早知道结局是一样的,我会身着华彩被你执了手,招摇于市,让所有人记住,我就是常伴君王侧让他爱得不忍一刻分离的才女班婕妤,这等风光华丽的好日子人生能有几何?!要这劳什子"端庄"、"妇德"做什么?!  本以为我们是那合欢扇上的合欢花,在春光里绽放,可是我知道不管我是怎样高洁如素,我也一样脱不了那早已命定的符咒。我爱的是一个大汉天子,国富民庶的皇帝,他受着天下所有女人的目光,注定他不会为哪一个女人长久停留。  我的天很块会塌,但我得有勇气接着。  可是,有没有一次例外,有没有一次侥幸!转瞬秋节至,生命真的如这手中扇。只是这一天来得太早,春至秋不过是一季轮回,我便注定要付出生命的所有,因为我忘不了那些被你爱恋的好日子。我还没有老,我满身满心的柔婉才情只不过被你窥见一斑,甚至那阕歌词还没有填完,那首曲还没有度就,你并不知道那是一言一柔心,一曲一断肠。可在你眼中一切已不重要,所有为你准备的心绪也如这首词的下阕一样如秋风扫过一池芙蓉,零落的满眼满地都是。转自:腾讯图书网。
【゛﹏感人〗 这世上最爱她的男人已经去了. 她30岁,白白的皮肤,细细的腰。不过,她命不好,先是生下傻闺女,七八岁了还和一两岁的孩子一样,就知道傻笑。再就是,29岁那年,丈夫死了。后来,她选择了再嫁,嫁给了比她大十五岁的男人。 她吃不了苦,何况还有傻闺女。重要的是,他是矿工,如果出了事故,一般矿主会赔偿三四十万元。她同村有个女人,去年嫁到矿上,没一年,男人被砸死了,30多万元就到手了,现在日子过得美着呢! 她穷怕了,不然,这么水灵的女人怎么会嫁给腿脚有点毛病的人?他又老又难看,眼歪嘴斜。新婚那夜,她是闭上眼睛不去想他才上炕的。 他也知道自己不配,可还是像得了宝一样,叫着她的小名,菊儿。 他挣的钱,半分不少地交给她,可是一个月也不过是1000元,除了吃饭、穿衣也剩不下什么。她不甘心,傻闺女将来得用钱,自己也不想一辈子跟他这么过,到处是矿难,为什么他就遇不上呢?她想的是那三四十万元,如果他死了,她就卷钱走人。这是恶毒的想法,却也是最真实的。 她不爱他,一点也不爱,只爱他的钱。他钱不多,就三四万元,全交给她了,她买衣服、胭脂水粉打扮自己,和邻居的男人打情骂俏。有人说他,“瞧你媳妇,拿你的钱打扮了和男人鬼混!”他只“嘿嘿”笑,“她闷得慌,让她玩吧。”其实,他心里是疼的。 她说了一句想吃红桔,他就去镇上买,当然,去的时候没有告诉她。 那天刚好有人说矿上出事了,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下好了,30万元该到手了。 矿上搬出了好多尸体,她一具具地看,没有他,失望了。蓦然回头,她看见他举着红桔走到跟前,天真得像孩子,“给,我去镇上给你买红桔,和别人倒班了。” 她“哇”地一声哭了,却因为希望落空。 他劝到,“我没事,你别害怕。”他以为她担心自己。 他更疼她了,也心疼闺女。他偷偷跑去山上种树,一个月种四五棵。有人问他,“种树做什么?”他笑着回答,“给他们娘俩种的,以后我死了,这树也大了,可以养活她们。”这话传到她耳朵里,她心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 后来,她染上风寒病了一场,他衣不解带地伺候她。半夜里醒来,发现他抱着她的脚,把脸贴在脚上,她问,“你干什么抱着我的脚?”他说,“你一醒,我就会知道,省得你要解手没人搀着。”她哭了,哽咽着说,“你真傻。”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人抱过她的脚,没有人这么疼过她。 病好了以后,她说,“咱不去矿上了,矿上总是出事,前几天又死了好几个人,我怕。”这次她是真心的,因为想明白了,他是最重要的,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她老实了,哪也不去,开一个小卖部,守着他过日子。他去山外进货,被歹徒抢了。她说,“人没事就行。”他哭了,把她抱在怀里,“菊儿,你咋这么好呢?”她也哭了。人心是肉长的,她改变是因为他对她太好了。 不久以后,他忽然觉得胸口疼,做一小会儿事,豆大的汗珠就落下来,于是偷着吃止疼片,一块钱十片那种,一吃就是五六片,可心窝子还是疼。 他偷着去镇上看大夫。大夫说,“肝癌,晚期,最多三个月,想吃啥吃啥吧,别委屈自己。” 走到街上,他把揣来的钱全花掉了,买了好多东西,她的新衣服,闺女的花褂子,胭脂香水,还有她嚷了好多次没有舍得买的发卡,却没有给自己买一样东西。最后,他又买了好多肉和菜提着回家。 她说,“不年不节的,要干吗?” 他“嘿嘿”笑,“你穿上,好看。” 灯下,她穿了新衣服。他傻傻地笑,“好看,真是好看。”闺女也穿上了,一声声叫着爹。他抱着女儿,一个劲地让女儿再叫。她说,“魔症犯了?看你神经的。” 第二天早上,他说打算还到矿上上班,老板找他了。 她说,“不去,太容易出事,不去,坚决不去!” 他还是“嘿嘿”笑,到底还是去了。他对老板说,“给我最难的活,累我不怕。”老板当然愿意,把他派到井下最深处。累的时候,他就在黑暗中叫着她的名字,菊儿,菊儿…… 第三天上班,井下开始渗水,他本来是有机会跑掉的,可他想,有了三四十万元赔偿金,她和闺女一辈子就够了。于是,他没跑,也没呼救。 得知消息后,她头都没梳就疯跑来了,用手扒着井口,手流了血。她叫着他的名字,咬牙切齿,“我不该让你来呀!”从他口袋里翻出医院的诊断书,她才明白,这个男人是以自己的生命最后爱了她一次。 三天后,她厚葬他,买了最好的棺材,哭昏了一次又一次。 一个星期后,她把小卖部卖掉,带着闺女走了,带着一家子去年到镇上照的唯一合影走了。那30万元,她一分也没要。 因为,世上最疼她的那个男人去了,钱对她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心/如日月]______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2) 此贴,转自腾讯图书网. 谢谢.转贴请说明. 爱原本简单,爱原本深挚,让爱善终。  "绿窗红豆打鸳鸯",有着民间女子知心知意的贵气,不论青楼不论良家,不过是为得一夫而刻尽曲意,极尽柔肠。情苦情累情烈却无人说不能说不可说。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不过守着一庭风日,终日凭栏。  爱君笔底有烟霞,那烟霞是歌女舞伎脸上的一抹红。婉媚得醉人笔锋。风尘中的女子无论是在宋代的词坛还是在清代的画坛,都是用来润泽文人笔墨的。晚清仁女便是这娇俏的待嫁红粉人,日日对花花不语的愁艳中,有一种娇嗔,有一种内心的挣扎。  读读写写,原来诗境画意皆在这红尘人事里。  "记得去年今日事",是一种光阴缓缓的感觉,那种简曼,唯有心领神知。  画堂深处,燕飞人静,流年的光阴,要一刻一刻握在手中指间,惦量着过。一时一辰,数着玉漏声声,却总嫌它迟迟。可是那堂上栏前苦心的人啊,  只恐夜深花睡去,  只恐流年惊暗换,  只恐孤心独处时,怜君君不知。   但是相思莫相负   但是相思莫相负。  是经历过再回晤时一声苍凉的祝愿。  无论汉时的深宫纨扇,还是唐时的春风牡丹,曾经怎样的瑶台盛宴,怎样的曲尽心意,都逃不掉宿命的安排。  爱原本简单,爱原本深挚,让爱善终。
[心/如日月]______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1) 此贴,转自腾讯图书网.谢谢.转贴请说明.知君用心如日月  ----------古代人物画中的繁华与孤凉  只恐夜深花睡去(前言)  古诗有"蜻蜓飞上玉搔头",我此时好比那只蜻蜓,从园中池塘飞过来,恰好落在美人头人,相互之间唯有一种惊艳与喜悦。我与画即是这样两两无心。 不经意间却沉淀了一种深厚的美感,今终成十万字。可成书。  读画多年,总喜欢对着他们(她们)浮想。但又无头无绪。后来,我就把这些心情写成了字,日日收集在这本《知君用心如日月》里。我读画从不涉艺理,只凭一种相知的缘,对着画,有感觉,就好。所以此书收录的画皆为宋明清以来的大家手笔。其实,也不是为了读画,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让自己在浮华中求一种解脱,沉在里面忘了一切是一种解脱,珍重和修为自己更是一种大解脱,比如我看书写字,不经意间就写过了十万。再抬头看天时,已是秋意渐深,头上有宾鸿雁鸣。  中国画缘源流长,人物画流派纷然,我不敢沉在里面,沉下去即会淹没。我读画读得纯粹而不合理法。昔日陶渊明有读书不求甚解,此语为我读画找到了开脱之言。陶公是大悟,我不过囫囵吞枣,但结果却是一个,不求甚解便看不透,看不透便有着无尽的美感。看人如此,看画亦然。知道得太多,会破坏初见时的惊喜与相知,所以我只愿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能入我眼的画,我便对当时的一段历史有兴趣,走进去,拨开陈年的烟幕,看个究竟,这女子当是曾沐在怎样的风里。看看当时的社会经济,看看附着在上面的文化。世风日景便如长卷一样延伸开来,我惊喜,我从一张张展开在眼前的画里看到了那么多过往的人物背影,或苍凉或笑言,余味如琴。画里画外我能听得见街市肆声,深巷里的秋千人语,看得见深闺画堂春色艳,看得见深秋红紫溪水喧,这才是我最喜欢的。  我在画坛外游走,其轻其浅又如蜻蜓点水,不愿多作考证,只怕那里太深邃消磨了那份好兴致,只怕太沉太重,我小女子担不起。写画却是画外之作,是感性的故事,一言一语一景一物只想与那个时代亲和,与眼前当下有一种无言的相契,即是我想要的。每章每篇都幽幽地诉说着画中的人物故事,以及那年那月那个女子的一腔深婉的曲意,一怀难铭的愁艳,那种欲说还休,欲诉还敛的幽柔,却如昭昭日月,照在彼时的天空。  "但是相思莫相负",是经历过再回晤时一声苍凉的祝愿。  无论汉时的深宫纨扇,还是唐时的春风牡丹,曾经怎样的瑶台盛宴,怎样的曲尽心意,结局都逃不掉宿命的安排,终是孤凉地萎谢。那繁华历尽的最后一笑,那汉家陵阕的一点长夜寒灯,最是让人意丧而魂断。但也终有"红拂女"抗命的慷慨与壮阔,她是得了一人,便得了一切,完美得让人千古欣羡。牡丹亭上春花飞坠的一枕好梦,让人明白爱的深挚,可以使人生而死,死而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