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漾 韶华漾
关注数: 64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8,337 关注贴吧数: 11
伏牛山   该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面积 56024公顷。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6个保护区组成。这6个保护区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经规划调整后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于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伏牛山东西走向,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维 管束植物有2879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37个,单属种5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有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300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50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独山   独山风景区位于南阳市东北隅,东临白河,北临岭南高速,西靠省道231 线,海拔367.8米,控制面积15400亩,山体面积5000亩。独山森林覆盖98%,郁闭度0.9,被誉为“绿色翡翠”、“天然氧吧”。这里青山依城、白水缠绕。独山物产丰富,所产独玉为四大名玉之一;独山毛峰茶香醇可口,为茶中精品;独山矿泉水含有大量偏硅酸、锌、锶等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功能。独山依据山青、水甜、茶香等优点,每年吸引游客70余万人次,是休闲、观光、度假、疗养的极佳场所。 位于独山风景区南麓半山腰的独山玉文化广场,由主题碑、文化墙和展厅等组成。在玉文化广场北修建的汉代建筑风格的玉博物馆,及反映玉器制作全部流程的18座真人大小的雕塑群,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古人探玉、采玉、解玉、切玉、琢玉的全部过程,成为玉文化广场的主要景点。 如今的独山森林公园,以创造休 闲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乔灌搭配,组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把南阳地区传统民族文化融于山林景观中,构成“春天茶园满目,夏日青翠摇戈,秋天果实累累,东日寒松傲雪”的景色。 独山风景区主要包含的景点有独山森林公园、祖师宫、玄妙观、豫山禅寺以及周边的达士营蔬菜认种园、白塔村大口井、古柏、古银杏等。与之配套的服务接待中心独秀山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就餐休憩场所,成为景区的又一亮点。   *景区地址:南阳市七里园乡独山村   *乘车线路:公交2路、17路;自驾车(市区——S231——七里园乡白塔村、独山村)
紫山   紫山风景区位于南阳市北郊龙王沟水库南畔,紧邻龙祥路,距市区约10公 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宽约6.3千米,山水相映,平原山地交错,水源众多,植被丰富。 紫山由熬山、横山、黄潞山、蒲塔山、吴家坡、牛心垛、好汉坡、鹰嘴山、支柱山、八当山、母猪岭、翔风岗、玉皇顶等15座大小山头组成,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宽约6.3千米。境内山川秀丽,奇峰竞秀,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其中玉皇顶又称紫灵峰,为紫山主峰,海拔325.4米,整个山体构造为华里中期形成的黑云母花岗岩,四面山势嵯峨,沟壑幽深,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素有“紫灵耸翠”之誉。翔凤岗,位于紫灵峰东南方,势如凤舞,青松翠柏,云遮雾岖。好汉坡、母猪岭原始植被茂密,浓阴蔽日,林径通幽。这里春季山花烂漫,生机盎然;夏季林木葱郁,清凉宜人;秋季红叶飞 舞,满地铺锦;冬季玉树琼花,晶莹剔透。 紫山物华秀丽,名胜古迹颇多。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紫山,有汉末庞士元隐居处,遗迹有凤雏台。”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他常和挚友诸葛亮在凤雏台一起抚琴长吟,纵观天下风云,详谈治邦妙策。据考证,凤雏台祠原有前殿、大殿、左右配殿、山门等建筑,由于历史久远及遭受战乱的破坏,而今只留下了凤雏台遗址。 紫山北傍龙王沟水库、南与卧龙岗绵延相连,为明历代唐王陵园和道观寺庙聚集之地。
伏牛山   该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面积 56024公顷。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6个保护区组成。这6个保护区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经规划调整后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于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伏牛山东西走向,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维 管束植物有2879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37个,单属种5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有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300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50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老界岭   西峡县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以老界岭为界与洛阳市栾川县、嵩县相邻,东与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接连。保护区建于1982年,是南阳市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西部属烟镇林场,东部属黄石庵林场。地理坐标北纬33o38’-33o47’,东经111o17’-111o31’。东西长 23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总面积23万亩,其中烟镇林场境内15万亩,黄石庵林场境内8万亩。    自然保护区地貌由中山组成,主峰走向北西--南东向,支脉呈羽状向南延伸。山势陡峭,沟壑纵横,   峰峦迭嶂,气势磅礴。区内海拔最高点2212.5米,最低点600多米,相对高差1600多米。主要山峰有:鸡角尖,位于太平镇乡东北部,是西峡、栾川、嵩县三 县界山,海拔2212.5米,为群峰之最,因山峰高矗,远看似向东引颈高歌之雄鸡而闻名。晴日山体呈青紫色,清晰雄伟;阴时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其景壮观异常。老君山,位于太平镇乡西北部,离西峡县城约50公里,为西峡、栾川两县界山,海拔2192.1米,山顶有唐代所建老君庙。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老君山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故名。"此山数十里为原始森林区,老君庙整修一新,登山游览者颇多。
卧龙岗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是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中国目前尚保存九处武侯祠,南阳武侯祠仅次于成都武侯祠而位居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众多国家领导人前来南阳武侯祠参访。   南阳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西南部的卧龙岗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武侯祠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不少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祭祀。元代地方官多次整修武侯祠。元仁宗时,南 阳卧龙岗古建筑命名为武侯祠。明清时武侯祠屡有修葺,规模恢宏。今日武侯祠基本上保持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结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   地理位置     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武侯祠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 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宁远楼是武侯祠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内最高建筑物,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流角飞檐,气势轩昂;楼正中塑有武侯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登楼远眺,宛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历在目。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