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的Rookie 杯具的Rookie
关注数: 8 粉丝数: 181 发帖数: 6,341 关注贴吧数: 13
【不靠谱预测】毛子海战的初始船们 根据之前有人在Gaijin总部发现毛子在做123型鱼雷艇(也叫“共#青#团#员”级);结合毛子在一个远古QA中说海战先出苏德;而且毛子会给每个系最少提供3个初始载具。在此预测一下毛子海战的初始船们。 先出毛子开始(这里挑选的都是一些产量比较大的型号;Sh-4太老,而且从1942年开始就陆续退役,故剔除): G-5鱼雷艇:毛子在1933年投产的鱼雷艇,排水量15吨,长19.07米,宽3.33米,吃水1.24米。铝制艇壳。 动力系统及航速: 早期型使用2台AM-34型航空发动机,后来换成750马力的GAM-34,最高航速51节; 之后工厂不断地换引擎,到开战前装备了2台1000马力的GAM-34BSF型发动机,最高航速高达56节。 鱼雷武装:2座533mm鱼雷发射槽,装备53-38型鱼雷2枚,长7.2米,重1.615吨,战斗部300kg;最大航速44.5节,但只能游4千米,在30.5节的速度下可以游10千米,触碰式引信。 自卫武装:早期为一挺双联装DA航空机枪(驾驶室上方),二战爆发后加装1挺12.7mm DShK机枪,之后水兵觉得不够用,又加装了更多的机枪,结果是每个艇都会有2到3挺DShK机枪,有的把ShVAK机炮,甚至是火箭发射器也扛上鱼雷艇。 D-3鱼雷艇:1939年生产的鱼雷艇,标准排水量32.1吨,满载排水量36.2吨,长22.2米,宽4.04米,吃水1.8米。木制艇壳(夭寿了,西伯利亚神木下海了!),甲板和艇壳是用铜钉固定的双层松木,厚40毫米,而艇底为3层。 动力系统及航速:D-3使用很多不同的发动机,因此不同型号的D-3在航速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装备3台750马力的GAM-34型发动机时,最大航速32节; 装备3台850马力的GAM-34VS型发动机时,最大航速32节; 装备3台1050马力的GAM-34F型发动机时,最大航速37节; 装备3台进口的1200马力的Packard型发动机时,最大航速48节; 鱼雷武装: 2座鱼雷发射器,装备2枚533mm BS-7型鱼雷,鱼雷信息不明。 自卫武装: 2挺12.7mm DShK机枪,有一部分艇换装了勃朗宁12.7mm机枪和厄利孔20mm机炮。 123型鱼雷艇(“共#青#团#员”级):为了取代G-5而在D-3的基础上设计的小型鱼雷艇,首艇1939年7月开工,1940年5月下水,10月服役。标准排水量20.5吨,满载排水量23吨,长18.7米,宽3.4米,吃水1.2米,铝合金艇体(铝鐁合金) 动力系统及航速:2台普惠航空发动机,总功率2400马力,最大航速48节 鱼雷武装:2座450mm鱼雷发射管,装备2枚450mm的鱼雷。(原计划安装的是新研制的533mm的鱼雷管,但是新研制的鱼雷管重达11.6吨,为了避免超重,不得不换成6.5吨的450mm的鱼雷管) 自卫武装: 2座双联装12.7mm DShK机枪塔,有部分艇换装成20mm机炮。 (未完待续)
二战时期苏联航母图纸……(有人提到了,那就发吧) 转自德三吧…… ————————————————————看来,上面这些设计方案还是很靠谱的,再给你们看个不怎么靠谱的……米帝你是来坑钱吧! ———————————————————— 看完这些航母设计图纸,我们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舰载机 其实,斯大林是个忠实的大炮巨舰主义者,二战前的苏联海军造舰计划中有涉及航母的(包括上面这些图纸们),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影响,航母不属于优先级别的建造项目,因此一直没有开工,资源全部让给战列舰和巡洋舰们的建造;这也影响到了舰载机的研发……舰载机的研发往往和航母的建造是相挂钩的……有了货真价实的航母,才会有对舰载机的需求;如果上头没有要建造航母的打算,下面的飞机设计师要么不设计,要么画好了图纸,也只能封存——没有这个需求。 ———————————————————— 当然,我们可以用现有二战苏联战机YY出舰载机,不过,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因为…… 由于拦阻索对飞机机体结构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只能留下Yak-3、Yak-9、IL-2(后期型)、IL-10、La-7级(?) (不知道La-7的机体能不能扛得住……) 然后……剩下就是加固机体、装拦阻钩、改成可折叠机翼……当然,这些是在YY中完成的…… 就看Gaijin研发小组还有没有良心吧……
关于游戏的一些建议 瞄准方面: 1、战列舰的鹰眼视角可以保留,但是要削弱在舰炮对远距离目标的射击精度,加强对中、近距离目标的射击精度; 2、 取消缩圈; 3、在直射模式下,取消瞄准圈, 只保留准星; 4、在鹰眼模式下,保留准星和瞄准圈,但是 瞄准圈只显示炮弹的大概落点范围,不会随散布范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瞄准圈是不会自己放大或缩小的,它只表示炮弹可能会打到的范围) 5、提供更多样式的瞄准圈和准星供玩家选择; 科技树方面: 1、将现在的巡洋舰线分为两条线——轻巡线和重巡线; 2、将现在的航空母舰线分为两条线——舰队航母线和轻巡/护航航母线 (第1、2条以第3条为前置条件) 3、将现在的舰船等级限制从10级提升到20级,每艘船根据其性能和年代来排,不用逐级来排列;(按照现在的舰船等级限制,很多船是没有位置塞进去的,更不用说给一个合理的分房) (下图作为参考)其他: 1、推出船名系统,可以给自己的船选择历史存在的船名(比如说,买了阳炎级驱逐舰后,可以从阳炎、不知火、黑潮、亲潮、夏潮、初风、雪风、早潮、天津风、时津风、滨风、浦风、矶风、浜风、谷风、野分、岚、萩风、舞风这些船名中选一个作为这条船的船名) 2、推出历史模式,根据 史实来限制 地图、舰船的武备、舰船的型号和数量,不考虑队伍的平衡性, 哪一方先达成己方的预定目标,哪一方就取得胜利(比如说未来历史模式出的珊瑚海海战,美系有2艘重型航母(主力航母),3艘巡洋舰参战,日系有2艘重型航母(主力航母),1艘轻型航母和3艘驱逐舰,双方的目标都是 摧毁对方主力航空母舰,谁先达成这个目标谁就赢)
关于未来可能会出的喷气式轰炸机 现在根据毛子最近的QA,现在苏系的IL-28已经完成了,只是由于平衡性问题而没有放出,但是,实际上美国和英国都有和IL-28相对应的喷气式轰炸机。 ———————————————————————————————————— 美国B-45龙卷风型喷气轰炸机1947年首飞,1948年正式服役 自卫武器:两挺12.7mm M3机枪(位于机尾) 可挂载总重为22,000 lb (10,000 kg)的炸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urlrefer=36fbb9b33eb1647bb048d80cc17c33fdn.wikipedia.org/wiki/B-45_Tornado ———————————————————————————— 英国:堪培拉喷气式轰炸机1949年首飞,1951年正式服役 自卫武器:在弹舱后部有4门20mm西斯潘诺MK V型机炮(每门炮500发炮弹)或者是安装机枪吊舱(2挺0.30口径传家宝机枪) 可挂载总重为8000lb(3,628 kg)的炸弹在内部弹舱和机翼的挂架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urlrefer=36fbb9b33eb1647bb048d80cc17c33fd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Electric_Canberra ———————————————————————————————— IL-28就不用详细介绍了…… ———————————————————————————————— 毛子可能会推出更高级的喷气式轰炸机……(毛子:节操?我们有节操吗?)
关于陆战的一些建议……(脑洞巨大……) 1、关于机库 以前在机库界面下方有“航空部队-地面部队-舰队”的选项,后来被删掉了。我觉得现在那个选项该回来了。现在你要让飞机进空地联动的话,必须要带坦克进去,我个人认为这个很麻烦,因为到后面你的坦克数量增加以后,还要从一堆飞机里面找坦克来玩,所以应该把这个选项弄回来,把坦克和飞机分开存放在机库和车库,但是成员经验和机位继续保持共用。 2、关于空地联动把“航空部队-地面部队-舰队”选项恢复以后,应该把进入空地联动的方式改一下:如果你想飞机想进空地联动,只要在机库(航空部队)里选择“Tank battles”再点击“加入战斗”就行了,如果想玩纯空战的话就选择“Air battles”再点击“加入战斗”即可;陆战也是同理,只要在车库(地面部队)里按照以上步骤(把上文中“Tank battles”和“Air battles”互换位置)即可,这样飞机就不用带坦克进去了。 3、关于空地联动房 我个人觉得应该空地联动打破15VS15这个模式,应该变成(15+15)VS(15+15)或(8+8)VS(8+8)(地面+空中),空中玩家不能进入地面部分,地面玩家也不能进入空中部分;空中玩家在数据统计中只能看到其他空中玩家的战绩,同理,陆战玩家在数据统计也只能看到其他陆战玩家的战绩。 ————————————————————————————————————————LZ:我的pe-2-1的机腹机枪哪去了?论B-17的可怕之处
如果Gaijin要出中国战机的话…… 科技树可能会有两条战斗机线,一条攻击机/俯冲轰炸机线和一条水平轰炸机线组成 战斗机线可以大致分成美援线和苏援线 美援线:波音281(P-26出口型)→霍克2→霍克3→P-36外贸型(霍克-75)→CW-21→P-40B/E/N→P-43→P-38L/J→P-47D/NP-51B/D/K→F-84G→F-86D/F 苏援线:I-15/I-152(I-15bis)/I-153→I-16→Yak-9→La-9/11→Mig-9→Mig15/Mig-15bis 其他:CR32、角斗士、D.510、研驱一式战斗机等(求补充) ———————————————————————————————————————— 攻击机/俯冲轰炸机线 “复兴”号(国产)→诺斯洛普2E→A-12→A-16(在舟山群岛轰炸龙骧号航母,让她回厂大修2个月)→Hs123→Pe-2→IL-10 其他:“庚式2型-江凤”号水上攻击机等(求补充) ———————————————————————————————————————— 水平轰炸机线: B-10→He-111 A-0→SB-2/3→B-25C/D/J→B-24M→Tu-2→Tu-4→IL-28 其他:FBA-19水上轰炸机、研轰三式轰炸机等(求补充) ———————————————————————————————————————— 金币机部分: 以接收到的日本战机为主,会有柳哲生的座机(I-16)以及一些试验机 ———————————————————————————————————————— 如果算上地方部队的话,会更多……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