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ndnll
hsndnll
关注数: 1
粉丝数: 4
发帖数: 174
关注贴吧数: 27
原来市辖区还能给其他县土地 今天在百度地图上发现商水市民公园在川汇区,后来一查才知道,在2012年的时候,原来属于川汇区太昊路办事处管辖的柴堂冯庄两个村调整给了商水县管辖,这种是市区给其他县土地的情况好像不太常见。
周口二高已经搬迁
更名完成!河南港航集团正式登场 在河南交投集团高位统筹和全力推动下,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 此次更名的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的二级全资子公司,一体统筹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的投资、建设、运营、养护、管理等工作,实现全省骨干航道和港口的“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这是河南交投集团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推动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亦是整合全省河港资源,打造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和“河南港航”品牌,统筹推进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投建运一体化管理,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展望未来,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将立足于“港口+物流+贸易+产业”的港航全产业生态链定位,系统发展“港口运营、航道建设、现代物流、航运服务、船舶制造、物资贸易、临港产业、信息科创”八大核心业务板块,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致力于打通水运与现代物流、贸易、高端制造的连接,大力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携手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为河南乃至更广区域的客户提供降本增效的绿色物流通道,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为河南省的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注入强劲的“水动力”。 河南省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项目投资达到1000亿元,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河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现代化港口,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支持周口港铁路专用线建设
周口各地的火车站高铁站通行车次数量
旧项目重发——颐科中心 颐科中心,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门户,139m高,约20万方生态商务综合体,多栋精美镂空玻璃幕墙楼。远见时代大势,对标世界商务,迭代周口塔尖信仰!周口醉美天际界面,轻盈通透、如幻如梦,以强劲的昭示性,营造出极有识别性的产品印记,不同凡俗! 示范区是周口的重要门面,区内交通格局亦全面升级,文昌大道东延工程建成通车,郑合高铁贯通,让周口正式融入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颐科中心拔萃于示范区门户位置,势将领潮未来城市发展极,前景不可估量!在数字化浪潮下,颐科中心配合国家战略,引入颐高新经济,致力于打造周口数字化经济孵化平台。 颐高新经济成立22年,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布局了306个创业基地,是推动城市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贡献者。颐科中心依托颐高新经济“345”服务矩阵,如产学研“三位一体”,网红直播一条龙服务等,驱动入驻名企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周口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颐科中心约20万方生态商务综合体,涵盖5A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星级酒店、综合体商业及独栋商业,以比肩世界的标准,铸就周口商务新封面,打造塔尖生活新秀场。AB双子座商务办公楼,精铸9.88米恢弘挑高大堂及约2500㎡企业服务中心、约7500㎡宴会大厅,引领商务办公新标准,成就头部企业的时代圈层!大笔规划约15000㎡E动广场,颠覆传统营造鲜氧办公环境;30000㎡主题商业,“集食行乐”,领衔时尚浪潮。
周口市首批通航水域确定 9月8日,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发布关于全市通航水域认定的公告。首批公布的内河通航水域主要涵盖沙颍河(周口段)航道及航道上9个港口码头、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26道渡口和淮阳龙湖水库及库区5个码头等。
理工的新校区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 今天刷到一些理工的学生开学,好像这个学校租了一个高中当校区,新生都去那个高中报道了,因为原来的校区不够用。不知道它的这个新校区什么时候能修好?有没有吧友知道进展的
周口一中学新校区即将投用 8月29日,记者在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新校区看到,施工人员正进行工程收尾工作。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新校区目前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近期有望投入使用。据了解,该校区位于周口临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6.27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 (转周口晚报)
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 根据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豫发改服务业〔2024〕804号)要求,经地市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议,初步确定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进行重点培育。现予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5年7月17日至7月23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省发展改革委【图片】
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大港初显!努力实现今年年底前开港 随着堆场的龙门起重机(场桥)与码头的集装箱起重机(岸桥)开始安装,这些硬核设备的进场,让7月10日的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开始有了大港派头。高温丝毫不减施工热度。7月10日的小集作业区码头与堆场,起重机在烈日下长臂起舞,红色的港机设备煞是好看。“港池、大堤、堆场,这些都是前期的基础工程,相当于绿叶,场桥和岸桥是红花。大型设备进场开始安装,码头就‘支棱’起来了。一台双悬臂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就是315吨,30多米高。起重机上有两根大梁,每根大梁60吨左右。像这样的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咱们的堆场需要装6台。A1区、A2区和A3区每个区两台。”上海振华重工内河业务事业部周口港港机设备现场负责人李磊告诉记者,“正常的话装一台需要七八天,但这是刚进场,设备安装与场地施工在交叉进行,装好一台的时间可能长一点,月底左右第一台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安装完工。” 300多吨重的场桥安装堪称是个精细活。先把起重机的行走机构落到场地轨道上,其上安装横梁,起重机的支腿安装到横梁上面,支腿上面装大梁,然后再用横梁把大梁连接起来,加固。起重机的框架安装完工后,下面是维修吊梁、小支架、电气室(控制中心)等,收尾是穿线等辅助工程。 据了解,本次到港的港机设备计划9月底完成全部安装工作,年底前实现设备开港运营条件。(转周口日报)
周口今日迁徙数据 根据百度地图相关平台的统计,下面是周口的迁入(以周口为目的地)和迁出(以周口为出发地)的基本数据
平漯周高铁周口西站进展很快 看别人拍的周口西站,基本上规模已经初显现了,周口西站是平漯周高铁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最初规划的车站性质是一个中转站,设计规模是二台四线(预留二台六线),车站若建成通车周口的高铁站数量将在全省排行接近最前列,期待其实际建成通车后的效果。
关于周口的新的专项债券项目 2025年5月30日,河南省财政厅公示2025年第二批通过发行资料评审的专项债券项目。本次公示涉及评审通过项目共73个,申报发债总额为135.88亿元。其中,涉及周口6个项目。
国鹄无人机降落港区,周口低空经济再起飞! 2025年5月26日,周口临港开发区迎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国鹄航空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与开发区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无人机生产基地及飞行运营业务!这一项目的落户,将为周口补齐多式联运的“低空领域”关键环节,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水运+空运”立体化发展新时代! 国鹄航空拥有无人机机翼折叠、高精度制造、国家级专利新材料(水陆两栖航空材料)及智能算法等硬核技术,覆盖研发、制造、运营全产业链!项目涵盖无人机制造、运营、培训三大板块,助力周口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先机。项目落地后,周口临港开发区将形成“水运+空运”联动模式,物流效率和产业活力双提升! 周口市临港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服务企业落地,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并期待国鹄航空为周口注入更多科技与经济动能。企业方也表示,将依托周口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打造全国无人机产业标杆基地! (转自新周商)
周口境内三级航道将达326公里 贾鲁河成河南航道建设重点周口境内三级航道将达326公里 4月30日,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发布《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并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划明确,到2030年,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超2200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750公里以上,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5月8日,周口市港航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高翔成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沙颍河航道“四升三”工程,到2030年,全市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326公里,贾鲁河航道成为我省骨干航道。三级航道里程:从0公里到326公里 根据国家航道等级划分标准,三级航道要具备1000吨级船舶的通航能力,其尺度的最低标准为水深3.2米、底宽45米。 虽然在沙颍河周口段经常能看到千吨级大船及万吨级拖船,但我市理论上还没有三级航道。 2023年3月23日,我市开始实施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工程。该项目以周口中心城区中州大道桥为起点、沙颍河豫皖省界常胜沟为终点,全长89.4公里,航道将由原来的四级通航标准升级为三级通航标准。 航道等级由“四”变“三”看似简单,但其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业内人士分析,该提升工程完工后,沙颍河通航能力较现在将提升一倍,也就是说,将由现在的每年5000万吨,提高到未来的每年1亿吨。 航道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沙颍河航道周口段“四升三”工程横跨两区、一县、一市,其中包含航道工程、船闸工程、桥梁工程,以及航道信息化等配套设施,工程浩大。 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道提升工程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对周口至漯河76公里航道进行整治,移位重建周口枢纽,改扩建大路李枢纽,改建龙源路桥、汉阳路桥。2026年3月底前项城通济大道桥项目将建成通车,2026年8月底前G329纸店沙河大桥将建成通车,2027年10月底前沈丘西环路桥将建成通车,2027年12月底前沈丘复线船闸、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将建成投入使用。 周口境内长达81公里的贾鲁河航道、太康至豫皖省界长达80公里的涡河航道均按三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 (转周口日报)
河南黄泛区农场:守护历史根脉,打造文旅新地标 诉说着那段不可泯灭的黄河故事 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诉说着那段不可泯灭的黄河故事 黄泛区素有“中原明珠”之称,虽经岁月洗礼,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却依旧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韵味。10月15日,秋日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这条老街上,斑驳的老墙、古朴的瓦片历经几代芳华,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可泯灭的黄河故事。 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是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当你踏入这片街区,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先辈们在这里开荒耕种,与黄沙、淤泥作斗争,不怕苦、不怕累,用汗水浇灌出幸福果实的壮阔画面。如今,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早已不在,广袤的田野里机声隆隆,播撒着新的希望。 从北向南,穿过王近山将军旧居和一些农场先进人物曾经生活的地方后,便是曾经的市场、邮局、书店、医院等场所。不难发现,这里的规划布局科学,非常便于生活、工作、生产,时至今日,这条老街依旧是生活服务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企业办社会”样板,是河南省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典范。 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治理黄泛区伟大实践的见证地,是生态修复与农垦发展的时代地标,是黄泛区劳动人民农垦精神孕育传承的重要场所,承载了新中国农垦人建设家园、奉献青春的时代记忆。街区内建筑类型多样、功能体系完备、保存完整,是新中国农业集体化时代的建筑建设与发展的实证。 “街区规划科学,居住建筑群体由‘一’字型的双坡建筑单元平行行列式组成,公共建筑群体结合道路、地形等灵活布局,体现了街区富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布局特征。” 黄泛区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黄泛区,这个被黄河水冲刷的地方,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几代人青春的记忆、奋斗的象征。如今,泛滥的黄河泥沙早已变成良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力量,待你去探寻、去感悟。 (转周口晚报)
周口这些乡镇和学校获得了表彰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一些村镇、单位和学校获全国表彰。 一些村镇、单位和学校获全国表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周口部分)周口市川汇区城南街道刘方平村、周口市川汇区城南街道王响午村、周口市淮阳区白楼镇于庄村、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镇夏楼村、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代庙村、扶沟县韭园镇湾赵村、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商水县舒庄乡扶苏村、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郸城县巴集乡段寨村、太康县毛庄镇许楼村、鹿邑县贾滩镇大宋村。 周口十九中、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周口市文昌中学获得了全国文明校园的表彰
周口北三县的铁路规划 我看周口国土空间规划图中有两条铁路经过扶沟、太康、鹿邑,一条是三洋铁路,另外一条是许亳城地铁路,这两个项目的进展怎么样?
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工程 改扩建原郑埠口一线船闸、新建沈丘复线船闸
周口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表彰一次,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近年来,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把文明创建作为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大事实事来抓,积极推进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努力打造文明程度更高、市容市貌更美、社会秩序更好、人民群众更幸福的美好家园。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转周口晚报)
周口市的9个县域副中心镇 周口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培育建设副中心镇,这些镇有几个特点,一是每一个县区只有一个,二是距离县城有一定距离,三是自己本身有一定产业基础。 这九个镇分别为淮阳区四通镇、项城市秣陵镇、沈丘县老城镇、鹿邑县试量镇、太康县常营镇、扶沟县崔桥镇、西华县逍遥镇、商水县谭庄镇、郸城县南丰镇等九个镇。 这些镇在规划中属于县域副中心镇,将会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
衡水泰华教育集团周口校区正式揭牌豫冀教育协作开启周口教育新篇章 5月20日上午,衡水泰华教育集团周口校区揭牌签约仪式在周口高中隆重举行,标志着周口市与全国知名教育品牌衡水模式的深度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此举将为周口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悉,双方此次合作以“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将在品牌建设、师资培养、课程研发等领域全面协同。衡水泰华教育集团表示,将整建制派驻80余名骨干教师,全链条输出衡水管理模式与教研成果,推动周口校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运营”,力争三年内跻身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行列。 作为河北省基础教育标杆,衡水中学办学经验丰富。此次合作,泰华教育集团承诺以“融合、共赢、未来”为原则,将精细化管理的“衡水基因”与周口本土教育需求相结合,通过课程共建、教师轮训、学生交流等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黄河”落地。 周口市教育界人士指出,此次合作是落实河南省“教育强省”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周口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全国领先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系,有助于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未来,双方还将探索“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为周口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提供样板支撑。 (转周口融媒)
1945年的沈丘县地图 当时沈丘的地图看起来很乱,有项城甚至安徽的飞地,不知道怎么搞的
周口五一假期文旅成果出炉 “五一”假期周口市累计接待游客510.04万人次,收入25.81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2.54%和44.03%。其中,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5.8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8.94万元(门票收入1029.06万元)。 5A级景区:淮阳太昊陵游客数3.91万人次,旅游收入117.76万元。4A级景区:周口野生动物园游客数7.841万人次,旅游收入543.3万元;老子故里旅游区游客数3.3万人次,旅游收入95.1万元;关帝庙游客数2.03万人次(免费开放);建业运河古镇游客数6.2万人次,旅游收入98.4万元;商水叶氏庄园游客数4.306万人次(免费开放);淮阳弦歌台游客数0.802万人次,收入总额1.39万元。
周口高铁站规划——周口机场站 在周口机场附近还规划了有高铁站周口机场站,难道是准备向阜阳或者郑州那样搞空铁联运吗?
《中国城郭概要》1940年河南城池地图 当时的河南各城市的大概规模和轮廓
周口地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集消失,港城兴起——周口崛起路上别忘了他们 每次骑车路过商水县黄寨镇小集村,曾照合总免不了望向自己的老宅,如今它在一堆瓦砾里。2024年年初,因为建设周口中心港小集作业区,小集村启动轰轰烈烈的拆迁行动,整个村庄住宅如今十不剩一。 半个月前,小集入村门楼被拆掉,村子失去最后的地标建筑,外人认不出来了。”曾照合今年60岁,是小集村会计,对于行将消失的老家,他深深地怀念。小集的命运,始终与水陆交织。它地处沙颍河南岸是远近闻名的集镇。19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人均仅6分地的小集人并未困守田间,而是借穿村而过的329国道,开辟出运输、工厂、餐饮等产业。夜幕降临时,霓虹点亮村庄,往来车流在此驻足,小集成为远年闻名的消费场所。 2024年,周口港中心港区建设按下快进键,河南省政府规划将其打造为中原出海新通道的核心枢纽,百万级集装箱专用码头选址落定小集村及周边。短短数月,1425栋建筑拆除,2677亩土地腾空,小集村奉献最多,632户村民中仅余48户留守。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曾经熙攘的渡口、烟火缭绕的街巷,逐渐湮没于瓦砾。作为村干布,曾照合响应上级号召,带头拆迁,最早一批从老宅退出,租住到十几公里外的一套民房里。村子拆掉了,他时不时还要骑着三轮车到村里,做一些善后工作。“故土难舍,亲情难忘,拆了村,就像割断了血脉。”曾照合说,往年春节,村民相互串门拜年,很是热闹,今年却冷清了很多,让他一时有点不适应。 小集村的消失带来了大港的通达,一港通达,兴起一域经济。依托港口优势,越来越多的临港偏好型企业与周口临港开发区“牵手”,引来优质项目频频落地。周口临港开发区培育形成了“生物经济、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临港物流”四大临港偏好型产业,引进了益海嘉里、娃哈哈、鑫丰生物、河南钢铁集团等知名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追赶提速、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再见,小集!消失的小集,正在见证一座港城的崛起,一条黄金航道的诞生。感谢小集人的付出和贡献,升腾的却是一座城的壮志雄心。小集的轮廓或将不复存在,但是小集的名字,必将随着黄金水道奔向大海,愈传愈远! (部分摘自新周商)
小集作业区最新航拍 区域新旧对比
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项城防水行业发展史 项城作为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拥有防水产业的坚实根基、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达四方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创新创业的宝地、投资发展的热土。一直以来,项城市高度重视建筑防水产业发展,始终把防水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春节期间,河南项城凭借其在防水产业的卓越成就,荣登CCTV-2《第一时间》城市天气预报栏目,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的独特魅力。 项城防水产业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 1958年,项城市贾岭镇闫老寨行政村农民黄培栋响应党和政府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先后到青海等地参加援建,干修路等基建工作,掌握了熬制沥青的技术。1969年,黄培栋完成援建任务后返回家乡项城,应所在镇粮管所的邀请,曾多次尝试利用沥青制作“冬天冻不裂,夏天晒不流,雨雪天气不用愁”的粮库防水层。1970年,黄培栋研制成功的沥青防水层为当时的贾岭粮库解决了因漏雨、潮湿导致粮食霉变的问题,当时的项城县(项城在20世纪90年代撤县设市)粮食局在部分公社粮库推广了黄培栋研发的防水防潮技术。此后,该技术又经过多次试验改良,更趋于完善。 1976年,河南省召开粮食征收工作总结会,贾岭粮库因建好防水防潮粮仓、保管的粮食霉变率为零、干燥标准超过国家标准而受到嘉奖,黄培栋的粮库防水防潮技术继而在周口地区各县所属粮库推广应用。接着,驻马店地区平舆县、确山县一些粮库领导来到贾岭取经,黄培栋的粮库防水防潮技术遂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开来。后来,在河南省粮食厅有关领导的介绍下,黄培栋到安徽、陕西和云南等地做了几年的粮仓防水防潮工程,并将该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 防水防潮技术的研发始于粮仓,前期推广应用也多在粮仓。起初,黄培栋带领本村18名徒弟干粮仓防水防潮工程。到1980年,越来越多的人要求跟着黄培栋外出干防水活,黄培栋的施工队伍迅速扩大,他也成为项城防水大军的引路人。 项城防水人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参与了众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从北京奥运场馆、新机场、天安门维修,到上海世博园、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地铁、高铁、桥梁等,都有项城防水人的身影。 为推动防水产业发展,项城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防水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同时,项城防水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人员参观考察、调研走访,2023年全市新注册和回迁建筑防水企业达700多家。
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指的是什么 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是河南省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旨在通过3-5年努力,构建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水运体系。以下是该工程的核心目标: “1”:完成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 “1”:实现港口年吞吐量1亿吨; “2”: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 “4”:打造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白河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 “6”: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现代化港口。 目前项目进展良好,贾鲁河通航工程和唐河沙和联通航运等项目进入研究阶段,推动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建设,加速疏港铁路和船闸智能化改造 。
中原菜都,“扶”摇直上——看河南蔬菜种植第一大县扶沟县 郑州农博会上,特别举办“‘向上’看河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县域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探讨如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蔬菜年播种面积52万亩,年均产量270万吨,产值46.8亿元,是全国首批果菜十强县、中国设施蔬菜十强县。这,就是河南蔬菜种植第一大县——扶沟县。 扶沟种蔬菜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清光绪《扶沟县志》记载,宋朝年间(县)城西一带农户在庭院、村边、田地种植韭菜,形成集中居住区,此地以韭菜园命名,后改为韭园镇,名字一直保留至今。 如今,小蔬菜促成大产业,全县累计投入蔬菜产业资金13亿元,建设百亩以上的蔬菜园区266个,500亩以上的蔬菜园区118个,千亩以上的蔬菜园区12个,年育苗量2000万株的现代化育苗工厂12家。蔬菜园区从业人员12.3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0%以上,带动6100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除了蔬菜研究院,扶沟县还有韭菜研究所,还是国内唯一以杂交韭菜育种、太空韭菜育种、繁育销售为主的韭菜科研基地,目前拥有韭菜育种材料206(种)个,是国内品种最多的韭菜品种资源库。2016年,该研究所“韭仙子”系列韭菜种子送入太空,开了韭菜太空育种的先河。2022年,扶沟的韭菜种子再次作为实验物品,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全县共有“三品一标”蔬菜76个,“扶沟西瓜”“扶沟辣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南北绿韭”“天御红”被评“全国蔬菜十佳畅销品牌”。曹里乡、梅桥村、于营村被评为“全国十大蔬菜品牌乡镇”,“扶沟蔬菜”已成为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全国果蔬十大知名品牌”,品牌建设推动扶沟蔬菜产业从“有优势”向“创特色”的华丽转变。 中原菜都,扶摇而上,未来的扶沟县一定会因特色产业越来越好
河南周口西华县:打造“中国无人机生产第一县”品牌 无人机在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在农业和拍摄领域有重要价值。无人机,这一小小的科技产品,在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与价值。它们不仅在拍摄领域大放异彩,捕捉地面上的独特风景,更在农业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喷洒效率,且操作简便。 西华县于2016年建成无人机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占地107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了包括大疆、极飞、汉和等17家知名无人机企业和28家物流企业入驻,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 。目前年产能达3000架,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 。 “互联网+商业”的经营模式,为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发展搭建了大数据无人机云服务平台。该县利用云端存储计算能力,向全国用户提供无人机产品及测绘、测量、航拍、农林植保等应用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去年8月,陕西渭南6个县市区的30多万亩玉米遭受“行军虫”危害。接受求援后,河南省无人机农业灾害救援中心立即组织该县无人机产业园极飞、汉和、酷农等主导品牌企业,紧急调集30台无人机和50名操作手赶赴渭南,发挥无人机自主导航、夜航、高效、精准、穿透力强的优势,在最短时间内消除了病虫害。 2018年获全球无人机系统大会“最佳产业推进奖”,被评为产业推动先锋。产业园多次亮相高交会等国际展会,签约天鹰兄弟等企业强化产业。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已形成集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推广应用、咨询、云服务、物流运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服务型产业园,被评定为河南省无人机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使“中国无人机生产第一县”的品牌更加闪亮。
2025年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 2025年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2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0.39亿元,增长15.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3月,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9.62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83.97亿元,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3.60亿元,增长7.3%。 按消费类型分,1-3月,全市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59.0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74.17亿元,增长7.3%;零售业零售额384.90亿元,增长7.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4.15亿元,增长7.6%,其中住宿业零售额6.20亿元,增长7.8%;餐饮业零售额117.96亿元,增长7.6%。 1-3月,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的22类商品中,1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86.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1.7%、50.2%、51.2%。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9%、9.0%。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8.7%,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7.7%。 1.指标解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2.统计范围 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巴西食品巨头,正式落地西华 5月15日,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巴西BRF在河南西华县投资收购的贝沃(河南)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一总投资额达6亿元的项目,不仅是巴西在河南规模最大的投资,更标志着两地在食品产业合作上开启“资源互补+本地化深耕”的新阶段。 从亚马逊平原到华北平原,这场跨越赤道的产业合作,如同一粒饱满的种子,将在河南这片开放热土上孕育出外资引进的新希望。 2024年11月19日,BRF公司亚洲区负责人与西华县接洽,详细了解了西华县近年来在收购项目上的政策落实情况。BRF副总裁Bruno Ferla在致辞中表示:“在这里共同庆祝新食品加工厂在周口市西华县落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项投资不仅是我们在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展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优质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长期承诺。很高兴新工厂将成为我们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成功篇章的组成部分之一,除了深化在华布局外,我们也期待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3268.4亿元增至2024年的8201.7亿元,其中出口达5227.0亿元,稳居中部首位。郑州“一骑绝尘”达到5565.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67.9%,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四(直辖市除外)、中部城市第一
周二2025年第一季度有两项指标全省第一 两个全省第一彰显港口经济活力 全省一季度GDP数据出炉,在增量上,周口以超80亿元的成绩居全省第一。 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周口今年已超1900万吨,占全省的85.5%,妥妥的全省第一。 周口这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喜获两个全省第一,得益于河南在内河航运上的大投入。 上月末,我省发布的《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给周口“产运融合、开放兴港”指明了方向: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促进沿河产业带与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集口岸、自贸、综保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临港经济,以港引产,以产兴城,促进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风劲帆满海天远。 河南省将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加快推进内河航运“11246”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 周口全力推进港航建设,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中实现优势再造,进而实现“河南开放前沿”的破局。 建成投用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开工建设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二期、沙颍河漯周段提质升级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贾鲁河通航工程,加快周口港中心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周口人意志坚定,步伐沉稳。 G329港区段改线工程也传来喜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5月10日路面开始铺设沥青,计划本月底建成通车。在加强沿河沿海港航合作方面,东向深化与长三角航运产业融合,南向推进与“六省七港”联动,西向扩大七省区大宗货物辐射范围。周口以港为依托,培育临港产业集群: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粮食加工、新材料等核心产业。 如今,周口港已成为引领河南省发展临港经济、构建河南出海新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 (转周口日报)
1953年河南省各地人口和户籍数量 第1张是县级市和地级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