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吹起春风 微微吹起春风
关注数: 4 粉丝数: 5 发帖数: 1,014 关注贴吧数: 3
【消息】大连:大雪催生4大预警 未来持续寒冷 2006年02月07日12:06 东北新闻网 新商报讯(记者黄华)从昨天凌晨开始,大连市出现了一次全区的降雪过程。市气象台的最新气象资料显示,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未来几天内我市将持续寒冷天气,预计最低气温可达-12℃左右。为了及时应对降雪带来的危害,大连市气象台发布了雪灾红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及海面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陆地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醒有关单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据市气象台的资料记载,此次降雪为近30年来2月里罕见的大雪,降雪量仅次于去年2月15日的降雪,当天大连市区降下了12.1毫米的暴雪,积雪深度达10厘米。气象专家说,这场雪是受高空冷槽与低层暖湿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由于低层暖湿空气迟迟不退,所以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雪。另外,由于处于低层暖湿空气控制之下,因此昨天的气温还是相对偏高的,伴随着34级的南风,全天气温在-2.7-0.1℃之间波动。今天,来自西伯利亚的这股冷空气主体将抵达大连,大连市气象台将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随着到槽云系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市开始逐渐摆脱它的影响,不过降雪天气还会持续到上午,然后转为以多云为主的天气。虽然67级的偏北风会逐渐减弱到56级,但强劲的大北风还是会让人有些吃不消,另外由于没有阳光的眷顾,预计今天最低气温仅为-12℃,外出的市民会感觉十分阴冷。明天我市还会继续刮起5 6级的大风,预计明天气温在-11 -3℃之间变化。( 新商报)[编辑: 龙秋秀](来源:东北新闻网)
【消息】46%储蓄率灼伤中国经济 专家支招储蓄降温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7 日 | 文章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我国目前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引起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日前,不少专家就如何降低我国的高储蓄率发表了高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加快社保改革以降低储蓄率 周小川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应该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以便将过高的居民储蓄率降下来。 周小川说,目前中国的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0%以上。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是重要原因。不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只是暂时的,政府应该通过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使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 高储蓄率并非“坏事” 魏杰认为,中国高储蓄率的现象将会继续下去,近期内很难解决。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较发达国家普遍较高,所以不能用美国的低储蓄率来衡量中国。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虽然总体储蓄很高,但个人拥有的财富差异很大,大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还在为未来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费用、住房等问题担忧。而社保、教育等问题在短期内又很难解决,所以在现阶段高储蓄率不可能降下来,预计中国的高储蓄率还将持续10-20年。 高储蓄率并非“坏事”,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等中国的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储蓄率自然会降下来。所以,目前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降低高储蓄率,而是在高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对公共财政的投资,解决老百姓的福利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管晓峰—— 建“小型商业银行”分流存款 目前商业银行中大量的储蓄存款都没有用于贷款,反而让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在证券市场目前法制、信用、信息系统都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存款投资证券市场并非首选。银行应鼓励个人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银行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规定,允许个人设立“一人公司”。银行应充分重视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贷款服务。商业银行内部可成立“小型商业银行”,专门面向借贷资金1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 (张培娟)
【消息】大熊猫为何看起来可爱 专家指出是进化需要(图) 2006-02-07 07:46:01 来源: 新华网2005年12月1日,大熊猫宝宝“泰山”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内玩耍。新华社记者吕明响摄  据《纽约时报》3日报道,最近,大熊猫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先有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大熊猫宝宝“泰山”首次公开亮相,轰动全美,接着中国大陆挑选出一对准备赠送给台湾同胞的大熊猫。人们通过媒体看到这些大熊猫的第一个感觉是“它们太可爱了”。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动物让你感觉可爱?长得如此“可爱”是偶然的吗?专家们指出,可爱其实是进化的需要。  可爱的特征与行为  研究视觉信号的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使事物可爱的特征和行为:大圆脸、明亮的大眼睛、一对大圆耳、柔软的四肢,扭来扭去的女性走路姿态。让你显得可爱的特征和行为其实还在不断增多。科学家表示,年轻、脆弱、善良等性格都暗含可爱因素。  长得可爱决非偶然  研究人员指出,动物或事物拥有的可爱特征越多,或者可爱信号越夸张,那么引起的注意和反应会更大。他们表示,美丽是稀少和残忍的,仅仅一个粉刺就会彻底夺去美丽;而可爱则是平凡和大方的,即使再多的“粉刺”也不会令可爱感消失。  最新研究表明,可爱的画面会刺激大脑的“欢娱中心”,而这个中心往往是被性、美味佳肴或可卡因等活跃神经的药物所激活,这有可能解释每个身在大熊猫乐园的游客为何会开怀大笑的原因。  婴儿可爱是进化使然  进化科学家表示,婴儿本身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进化到可爱的程度。相反,他们突出的可爱性质中绝大部分源于身体结构和大脑的需要,之所以吸引潜在的看护者的眼球,仅仅是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婴儿就不能存活下来。  相比而言,婴儿的眼睛和耳朵位于脸部和头骨更靠下的位置,以后会随着面颊和颚部骨骼的发育按比例向上移动。婴儿的眼睛也明显前视,双目观察的方式好像是从我们住在树上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我们最喜欢的迪斯尼动画形象的眼睛都是前视的,但实际上这些动物的眼睛却长在脑袋的两侧。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进化科学家保罗·莫里斯表示,婴儿鼻子内的软骨组织比较软,尚未发育成熟,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婴儿的鼻子有点像纽扣。婴儿的皮肤相对松懈,松散的“外包装”增强了婴儿整体上圆圆的感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可爱战略”———你只有展示可爱的一面,才能让人爱怜,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保护。杨孝文任秋凌(来源:新华社/现代快报)
【消息】科学家称预防禽流感必须对家禽进行更广泛检测 2006-2-7 16:50 新华社   新华社洛杉矶2月6日电(记者陈勇)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扩散源头可能还是家禽的运输,而携带病毒的候鸟迁徙起到了辅助作用。科学家建议,为了防范人间禽流感疫情,必须对家禽进行更广泛的病毒检测。  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流感研究中心陈鸿霖、管轶和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佩里斯等人的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科学家们从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家禽、候鸟的1万多份分泌物中,提取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样本,并和东南亚等其他地区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比较。  他们发现,许多并未暴发禽流感疫情地区的家禽都带有H5N1型病毒,而且不同地区禽鸟身上的病毒基因已经发生变异,分化成了带有地区特征的“分支”。对病毒不同“分支”的基因分析显示,病毒的主要扩散方式是带病毒家禽和家禽产品在当地的运输和贸易。  科学家推测,禽流感最早在家禽群中暴发之后,病毒由染病的家禽传染到迁徙候鸟身上,并引发候鸟群中的疫情。部分候鸟可能在疫情中幸存,身上却带有病毒,它们在越冬、育雏等迁徙活动中再把病毒传染给较遥远地区的家禽。  科学家在论文中指出,基于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应对禽流感疫情的经验,早期发现和大规模扑杀带病毒家禽仍然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措施。由于未暴发疫情的地区许多看似健康的家禽仍可能带有病毒,并可能传染给其他家禽引发新的疫情,因此要对病毒进行更大范围的监控才能控制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很快出现多种“分支”的现实还表明,要防范人间禽流感疫情,仅根据一个病毒“分支”来研制人用疫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病毒的多样性。此外,还必须跟随病毒的变异而快速更新疫苗,这对于防范人间禽流感疫情非常重要。
【消息】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成功向太空投放“人造卫星” 新华社莫斯科2月4日电(记者魏忠杰)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4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在当天进行太空行走时,成功向太空投放了一颗“人造卫星”。 据介绍,这颗“人造卫星”实际上是一件内部安装了多个无线电传感器的废旧俄制“奥尔兰-M”宇航服。该宇航服于2001年被送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共穿着这件宇航服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其服务寿命已经结束。为了使该宇航服发挥“余热”,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按照莫斯科鲍曼国立理工大学与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的设计,将该宇航服改装成了特殊的“人造卫星”。 按照设计,这颗“宇航服卫星”将在太空遨游1个半月到2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宇航服内部的无线电传感器能将收集到的宇宙辐射信息定时传回地面,供专家进行研究。此外,该“卫星”还可向地面发送它被从国际空间站投放时拍摄的空间站画面,以及用俄、英等6种语言录制的儿童问候语。 据介绍,无线电爱好者使用普通天线的收音机即可接收这颗“卫星”在145.99兆赫波段发出的信号,并可将记录到的信号报告给负责这一“宇航服卫星”实验项目的组织单位。俄美专家将向每位报告收到“卫星”信号的无线电爱好者颁发相关证书。 这次投放的“宇航服卫星”是自国际空间站投放的首颗“人造卫星”,其目的是开发类似宇航服卫星的投放技术,研究其在低轨道的受热及工作状况,并激发年轻人从事太空研究的热情。今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将继续进行这类“宇航服卫星”投放实验。(完)
【消息】除夕夜发生火灾46起 2006年02月03日06:44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 要露滋)今年是西安市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的第三年,根据西安公安消防支队对全市2006年除夕夜火灾情况的初步统计,除夕夜全市共发生火灾46起,火灾数量较2004年除夕夜下降46.5%,与2005年相比略有下降,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火灾原因90%以上是燃放烟花爆竹引起。  据西安公安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除夕下午6时至大年初一早上6时是全市每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最为集中的时段,也是火灾高发时段。2004年西安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第一年,由于事先对情况估计不足及缺乏经验,除夕夜12个小时内,全市发生各类火灾99起,2005年全市各部门加大了防火宣传和节前消防安全检查力度,除夕夜发生火灾数量明显减少。今年除夕夜,西安共发生火灾46起,火灾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火灾主要发生在西安市二环以内的人口集中区域,火灾原因90%以上是燃放烟花爆竹引起,多为引燃了堆砌杂物。  随着正月十五到来,消防人员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务必注意:  1.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远离易燃、易爆设施,应在空旷地域燃放,以免发生意外;2.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有大人管护,确保安全;3.严禁在住宅楼道、门洞、阳台燃放,以免影响他人;4.严禁在天然气管道及垃圾台、IC公用电话、消防器材箱、水电管线等公用设施和绿地、花坊内燃放;5.严禁将爆竹射向行人、车辆、住户阳台;6.居民外出时,一定要关闭电源、煤气,锁好门窗,预防火灾的发生;7.如发现事故隐患和火情,应及时报警。
【消息】上海年初五晨鞭炮轰鸣有人欢喜有人忧 中新上海网二月二日电 (记者 姜煜)今天是大年初五,是中国人传统中“迎财神”的日子。从昨晚十二点一直到今天早晨,上海夜空中鞭炮声震耳欲聋,其持续时间和声音强度比起除夕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在一些市民兴高采烈放鞭炮时,另一些老年人、病人和孩子却不堪其扰。  上海西区的方女士今天一大早就致电报社,说她四个多月大的孩子被鞭炮声吓醒后不停大哭,怎么哄都不能入睡。家住市中心的何老先生八十多岁了,平时睡眠就不好,昨晚被鞭炮声一闹更是一夜无眠。在人民广场附近一家医院住院的陈女士心脏不好,昨天晚上鞭炮一响,她吓得浑身发抖,差一点需要急救。而有哮喘病的郭先生也被空气中的硫磺味呛得呼吸急促。陈女士和郭先生的家人说,每年到除夕夜和初五凌晨这两个“鞭炮时段”,大家都如临大敌,唯恐病人发生意外。  不少致电有关部门投诉的市民建议,应指定专门燃放鞭炮的区域,特别要避开居民区和医院等场所,这样既减低了对居民的噪音骚扰,也有利于集中处理垃圾。其实,上海市民中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燃放鞭炮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如此间著名美食街黄河路,昨晚今晨就十分安静,那些饭馆老板们都签下了承诺书,春节期间集体“收声”。
【消息】铁路短途客流高峰今涌现 06-02-03 来源:今日早报 --------------------------------------------------------------------------------   “返程的客流高峰将从今天开始,如果您还没买到车票,最好别再‘挑肥拣瘦’了”。昨天从杭州火车站了解到,部分返程车票已经十分紧张,想舒舒服服地回家,最好考虑购买临客车票。  铁路:买临客票返程更轻松  杭州的万先生原本准备初三从南昌老家回杭州,本以为车票应该很宽裕,没想到到车站一问,卧铺票全部售完,最后只好买了张初四回杭州的硬座,一路捱到终点。  从今天开始,杭州将迎来旅客返程高峰,预计日发送旅客量将达到6万人次左右。虽然大多数方向车票还不是很紧张,但北京、广州、西安方向卧铺票已经基本售完,没有买到车票的旅客最好优先考虑临客票,这样选择余地会大很多。  “民工返程高峰还没有真正来,因为今年春节来杭州旅游的客人特别多,所以现在卧铺票比较难买。”杭州站周站长介绍说,这两天杭州站每天只接到4.5万旅客,远低于节前送出的量。  民航:有票但折扣高  今年民航返程高峰来得比较早,从民航武林门售票处了解到,从昨天到初十,杭州到广州、深圳、北京方向的航班,机票普遍吃紧,而且几乎没有折扣。另外,昆明、三亚、海南等旅游热线,一般也只有7折的机票可选。目前从武汉、长沙飞回杭州的航班,机票几乎售完。  公路:返程最便利  公路客运到昨天为止仍很正常。虽然不少乘坐火车困难的旅客纷纷改选汽车,但目前的运输量与公路客运部门准备的运能相比,还有不少盈余。旅客外出时不妨对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对比,选择出最适合的出行方式。
【消息】拜年短信遇尴尬多数不知发送人 晨报讯(实习记者 董正)春节期间,收到亲戚、朋友发来的拜年短信的确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和幸福的事情,然而,当阅读完美妙动听的新年寄语,却发现手机屏幕显示信息竟然来自一连串十分生疏的电话号码,而对付这些“无头”短信,通常只有赶快翻查电话本,确认了发信人的身份,再进行回复,以表达自己节日的祝福与问候。记者经调查发现,拜年短信遭遇如上尴尬的情形不在少数。除夕和正月初一,家在北京的王先生总共收到30多条祝福短信,其中24条分别来自其家人、要好的朋友以及关系比较熟的同事,而余下的8条则令他大伤脑筋。 “我在电话本上也只查到两个,另外6个不知是谁发的。”可王先生表示,虽然这些短信“查无此人”,他还是很认真地一一予以了回复,“毕竟人家专门发恭贺节日的短信给我,就是一份情谊。”但对于出现这种状况,王先生还是感到多少有点尴尬:“应该不会发错了,可能是一些由于平时关系不那么紧密而被自己疏忽了的人发的吧。”不过,在发给别人的问候短信的内容里署清自己的姓名,就会避免这种于短信发送双方都十分尴尬的境况出现。某广告公司的高小姐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过年收到的好几十条拜年短信中,有1/3来自不认识的电话号码。”对此,她苦恼地表示:“看到陌生的电话,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人家是谁,只好跟人家打哑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