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51837144
a751837144
关注数: 584
粉丝数: 68
发帖数: 2,605
关注贴吧数: 120
啥车型
啥车型
2024年全年潍坊生产总值为8203.2亿元 2024年全年潍坊生产总值为820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0.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74.3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028.1亿元,同比增长5.8%。
青州前三季度546.32亿 经潍坊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6.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2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3.19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1亿元,同比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5︰40.85︰48.00。
刘 公示
我的吧龄在潍坊排名9.08 %,贴吧身份是【文思泉涌的大文学家】 感谢#贴吧时光机#,原来回忆有迹可循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usergrow-bigevent2022/memoir?customfullscreen=1&nonavigationbar=1&trackFrom=fatie
2021年青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79亿元 经潍坊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1年青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38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74.68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29.73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8.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9.1亿元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10.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3%。分产品看,光电子器件、汽车仪器仪表、生物基化学纤维、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73.3%、98.8%、90.0%、87.4%、58.2%。从效益指标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9.1亿元,增长21.7%;实现利润总额497.5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
2021潍坊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9.1亿元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10.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3%。分产品看,光电子器件、汽车仪器仪表、生物基化学纤维、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73.3%、98.8%、90.0%、87.4%、58.2%。从效益指标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9.1亿元,增长21.7%;实现利润总额497.5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
宋伟伟任市委书记
东营前三季度2531.30亿元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531.30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较上半年前移2个位次。两年平均增长6.3%,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2.91亿元,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466.52亿元,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931.87亿元,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6.7%。
青州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493.5亿元 经潍坊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前三季度青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0.9、2.3和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199.2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42.1亿元,同比增长13.3%。
诸城346.89亿元增长13.2%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36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36.6:53.7,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2.9%,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青州上半年生产总值332.6亿同比增长17.5% 经潍坊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上半年青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3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潍坊4.8个、4.7个、3.2个百分点,增幅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2.1亿元,同比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158.8亿元,同比增长20.8%。
潍坊上半年潍坊3269.3,同比14.3%
大哥们这是什么车
青州2021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总值 经潍坊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14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5.0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73.2亿元,增长19.8%。三次产业比重为9.59︰38.77︰51.64。 二、工业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完成总产值235.6亿元,下降1.2%。实现营业收入229.2亿元,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7.3亿元,增长107.7%。 三、国内贸易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7.1亿元,增长55.8%。 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销售额104.7亿元,同比增长39.3%。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97.5亿元,增长38.4%;零售业6.8亿元,增长50.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209万元,增长108.1%;餐饮业2494万元,增长98.8%。 四、投资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2%。 一季度,全市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25.6%。商品房销售面积36.0万平方米,增长61.1%。 五、外贸外资 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3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47.5%。实际使用外资3877万美元,同比增长6702%。 六、财税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亿元,同比下降19.6%。 一季度,全市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税收19.2亿元,下降0.1%;第三产业提供税收5.4亿元,增长36.8%。 七、金融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34.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03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1.3亿元,增长13.7%。 八、物价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2%,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医疗保健类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5.5%。
山东2020年前三季度GDP52186.01亿
青州2020年1—5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完成总产值376.4亿元,下降4.2%。实现营业收入358.4亿元,下降6.5%;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增长115.5%。 二、国内贸易 1—5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25.9亿元,同比下降9.4%。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18.9亿元,下降8.8%;零售业6.4亿元,下降16.5%;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229.7万元,下降63.1%;餐饮业3698.8万元,下降26.2%。 1—5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累计实现零售额6.9亿元,同比下降19.2%。 三、投资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下降2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8.0%。 1—5月,全市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22.8亿元,同比下降0.9%。商品房销售面积46.6万平方米,下降9.5%。 四、财税 1—5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税收收入14.5亿元,下降16.3%;非税收入5.1亿元,增长2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亿元,同比下降6.5%。 1—5月,全市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8.2%。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税收33.6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提供税收8.5亿元,下降31.0%。 五、外贸 1—5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4.4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总额28.2亿元,增长9.6%;进口总额6.2亿元,增长280.5%。 六、金融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82.0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4.7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81.4亿元,同比增长7.6%。 七、物价 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9.1%,衣着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1%,医疗保健类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7%。
2020年1-5月份高密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一)工业 1.工业生产。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5.7%;销售产值下降17.9%;累计产销率为92.63%。 2.工业效益。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 3.工业用电。1-5月份,工业累计用电13.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9%。 4.高新技术产业。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9%。 (二)固定资产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分行业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94.8%、二产同比下降64.3%、三产增长61.8%。 2.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情况。1-5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11.2%,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18.4%。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7%;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4%。 3.民间投资。1-5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1.8%。 (三)国内外贸易 1.国内贸易。1-5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4%。 2.进出口情况。1-5月份,进出口总额60.73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出口48.79亿元,同比下降1.9%;进口11.94亿元,下降12.6%。 (四)财税金融 1.财政。1-5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5亿元,下降8.4%。分项看,税收收入15.88亿元,同比下降1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6%;其中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完成6.1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8.4%。非税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支出23.22亿元,下降9.2%。 2.税收。1-5月份,全市税收收入23.12亿元,同比下降12.1%。 3.金融。1-5月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65.8亿元,较年初增加61.1亿元,增长10.11%;其中,全市住户存款余额479.4元,较年初增加42.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5.6亿元,较年初增加36.2亿元,增长6.98%。
山东第一季度GDP14919.3亿
潍坊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5688.5亿元 经山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568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7.4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04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2880.04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由9.3:41.17:49.53调整为9.1:40.27:50.6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省统计局对2018年各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2018年我市生产总值为5495.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1.59亿元,第二产业2264.53亿元,第三产业2719.51亿元。
官宣
官宣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1067.5亿元
我省新增9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潍坊青州市九龙峪景区
2019前三季度各县市区GDP
2019前三季度各县市区GDP
2019年前三季度山东各市GDP
2019年前三季度山东各市GDP
高密前三季度GDP522.6
青州前三季度GDP593.3 青州前三季度GDP593.3增量42.7亿
青州前三季度GDP593.3 青州前三季度GDP593.3增量42.7亿
潍坊前三季度GDP4912.8 潍坊前三季度GDP4912.8
潍坊前三季度GDP4912.8 潍坊前三季度GDP4912.8
手机号欠费被注销了,还能补回来吗?
高密上半年GDP377.64亿 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77.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1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79.35亿元,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5亿元,增长6.3%。
青州上半年GDP403.2亿元 初步核算并经潍坊市统计局审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87.4亿元,同比增长5.6%。 二、工业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1.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下降32.8%。 三、国内贸易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0.2亿元,增长7.0%。 限上销售额增幅趋缓,四个行业“二升二降” 。上半年,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销售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50.3亿元,增长7.1%;零售业9.1亿元,增长9.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936万元,下降5.5%;餐饮业5792万元,下降2.9%。 四、投资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6.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 五、财税 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亿元,同比增长0.9%。 上半年,全市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税收38.9亿元,同比增长32.5%;第三产业提供税收15.1亿元,同比增长4.8%。 六、外贸 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实现出口总额31.1亿元,同比增长6.0%;进口总额2.1亿元,同比下降6.8%。 七、金融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87.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635.1亿元,同比增长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9.6亿元,同比增长8.5%。
青州上半年GDP403.2亿元 初步核算并经潍坊市统计局审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87.4亿元,同比增长5.6%。 二、工业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1.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下降32.8%。 三、国内贸易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0.2亿元,增长7.0%。 限上销售额增幅趋缓,四个行业“二升二降” 。上半年,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销售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50.3亿元,增长7.1%;零售业9.1亿元,增长9.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936万元,下降5.5%;餐饮业5792万元,下降2.9%。 四、投资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6.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 五、财税 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亿元,同比增长0.9%。 上半年,全市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税收38.9亿元,同比增长32.5%;第三产业提供税收15.1亿元,同比增长4.8%。 六、外贸 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实现出口总额31.1亿元,同比增长6.0%;进口总额2.1亿元,同比下降6.8%。 七、金融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87.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635.1亿元,同比增长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9.6亿元,同比增长8.5%。
青州一季度GDP195.8亿元 初步核算并经潍坊市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92.3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90.9亿元,增长9.2%。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6.4︰47.2︰46.4,三产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高密一季度GDP183.25亿 一季度,我市GDP总量为183.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比2018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8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9.47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3.9亿元,增长5%。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新的经济动能正在积聚,一季度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39:48.82:45.78,与2018年全年相比,三产比重提高0.43个百分点,与2018年同期相比,提高1.85个百分点
山东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0177.4亿元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反馈,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01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7.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8688.0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1.6亿元,增长8.2%。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狠抓“六稳”工作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向好。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3%。小麦播种面积6078.9万亩,与上年持平略减;小麦一类、二类苗面积占比达到89.4%,苗情总体向好。工业生产渐趋回暖,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比1-2月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速上升到5.6%。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长面由1-2月的46.3%扩大至61.0%。服务业增势良好,一季度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0.3%,增速比全社会用电量高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2.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保持平稳,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比1-2月提高0.1个百分点。财税增收平稳,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4.3亿元,增长4.4%,其中税收收入1324.9亿元,增长3.0%,占比为73.4%。
2018高密GDP660亿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增长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亿元
2018高密GDP660亿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增长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亿元
2018一季度寿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5亿元 一季度,寿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4.3%;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354.5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9亿元、利税35亿元、利润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74.9%和5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8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进出口总额69.7亿元,占潍坊市总量的20%;实际到账外资5.6亿元,同比增长7.9%,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上新闻了
2017年高密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43.22亿元,增长5.6%
2017青州市GDP658.44亿元,增长6.8% 2017青州市GDP658.44亿元,增长6.8%
潍坊市完成进出口总额达1463.8亿元 2017年,我市完成进出口总额达1463.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17.1%,
2017山东GDP72678.18亿元,名义6.84%
2017山东GDP72678.18亿元 201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2678.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6.7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925.12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6.32亿元,增长9.1%。人均GDP达到72851元,增长6.5%,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790美元。
高密预计660亿元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
烟台市预计2017年GDP7550亿,名义9.01%
昌邑预计432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进出口总额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