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的酒神EL
癫狂的酒神EL
关注数: 14
粉丝数: 51
发帖数: 2,037
关注贴吧数: 16
想知道什么样的用户的隐私容易被窃取 360窃取用户隐私的新闻铺天盖地的疯传,作为360用户,心里怪别扭的。 方舟子和金山的人不停地说些血淋淋的真相,我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的隐私岌岌可危。 但是我很想知道,什么样的人的隐私最危险? 一般来讲,小人物的隐私似乎不值得利用,除了往我们这些人的手机和邮箱里发些垃圾邮件。但是像360这样的大公司也不可能直接去揭发明星用户的隐私,这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堂而皇之地告诉人家,360在偷窥。 所以似乎还是小人物的隐私处在危险边缘。但是什么样的人更倒霉?通过网络有大宗交易的那些?还是浏览色(和谐)情网页的那些人?
请教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 刚刚开始读《恶之花》,《仇敌》最后的三行: ——哦痛苦!哦痛苦!时间吃掉生命, 而噬咬我们的心的阴险敌人 靠我们失去的血生长和强盛!
询问一部电影!急! 《戏梦巴黎》不知各位看过没? 里面有一段,三个人在卢浮宫里乱跑,然后冒出了这么一部老电影:请问这是什么电影?
越来越觉得《索多玛120天》是部好片了! 二楼继续
到底“俗”是什么? 一楼献给百度
我写了一部cult小说! 正在连载 百度不让发链接 那我只好说明在哪里了 在榕树下,大家可以搜一下“天堂劳教所” 绝对不是什么烂俗文,小说很天马行空的 在此先谢谢了!
请各位支持一下! 百度不让发链接 那我只好说明在哪里了 在榕树下,大家可以搜一下“天堂劳教所” 绝对不是什么烂俗文,小说很天马行空的 在此先谢谢了!
【求助】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我想了好久了! to america i'd have ye's not be coming 也有版本是: to america i'll have you not be coming 这是爱尔兰民谣,Paddy's Lament(也有叫Paddy's Lamentation的,反正都差不多了) 我实在是翻译不出来了 特来请教
好的恐怖电影,就得是后劲十足的! 昨夜里终于下决心把月光光心慌慌给看完了 然后回味了一整宿。 发现最好的恐怖电影,就是这种后劲十足,能在你不停回味时,自己把自己给折磨死的!
请教一下,卸妆油有很大味道吗? 在做一道很难的推理题。遇到了一些关于化妆的问题。 有没有哪一种(或哪一个牌子的)卸妆油香味很重? 还有,除了香水以外,还有哪种化妆品的香味最重?
来点重口味的! 说到重口味,脑袋里想起的第一个名字的是《豚鼠系列》。想必没看过的也听说过。 日本的这个神经病系列,我还是不做截图的好,省的那些生活在外地的朋友们,坐着飞机也得来往我身上吐隔夜饭。 2楼上图
大西洋另一边的气质型女影星集锦! 对梅根·福克斯、安吉丽娜·朱莉这种长相妖艳、****的美女无感。较喜欢像伊娃·格林、艾玛·沃特森这种欧洲气质型美女。 好了,上图:凯瑞·穆里根,短发,圆脸蛋,看起来挺俏皮的小女孩。
《盗梦空间》真的很考验智商吗? 好像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过。看过一遍,没觉得多考验智商。 就是一会在梦里,一会在现实,一会又在梦里,然后又进入了梦中梦,然后梦中梦中梦…… 似乎没什么深刻立意,所以基本上还是好搞清楚的。 还是电影里有些玄机我没看到?
【琼瑶寻梦山庄】看了琼瑶剧后再看别的……唉呀…… 几岁大,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表姐拉着看琼瑶剧。 然后整个爱情观就都被琼瑶所影响。就是觉得只要爱上了,就要奋不顾身;爱情就得是轰轰烈烈才行,否则就不叫爱情了。而且,必须要有情人终成眷属! 等到后来,看了《呼啸山庄》等等一些爱情悲剧,就觉得那种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故事,是根本无法理解、无法想象的。
【新手报到】刚刚开始看cult片的19岁小青年来了! 各位好, cult片看过几部了,《杀死比尔》(感觉不喜欢),《魔法圣婴》(太喜欢了),《厨师、窃贼、他妻子和她的情人》(太太喜欢了)。 尤其是看过彼得·格林纳威的《厨》后,觉得cult片很有魅力。所以就来了。 期待楼下的掌声
【晚安帖】一个道晚安的帖子! 想开一个这样的帖子,向大家道一声晚安,然后一楼一楼地接下去。
我想问个问题 请问,我的行为是不是很愚蠢? 在村上春树吧里,我批评了一下渡边淳一(用词有点狠),说他不配做大师。所以就被骂了。 骂人的人很讨厌,上来就骂,没说出什么所以然。 后来几经解释,还是留下不好印象。 我想改正这种印象,就狂发了好几帖,还主动道歉。 但因为我又批评了战争,和另一个人争论上了,引得一群人观战。 我是不是根本就不应该做出这些事?这些事是不是根本就显得没有意义? 我想要潇洒地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但最后还是纠结于此。
请问一下,这句话有什么语法错误? OK,some day I'll regret I had this tatoo
【颤栗之帖】谁想听杀人曲? 黑色星期天,杀了一百个人的黑色星期天。
我突然间领悟了! 今天上厕所的时候突然间搞明白一件事! 中国教育过于重视理科,其不良后果有很多。但是最大最最核心的应该是, 人们已经渐渐忘了“形而上”的理论了。已经看不见形而上的东西了。
【隐私大调查】如果你的女友(或男友)是个同性恋,你会怎么办? 想出这个无聊的问题是因为《老友记》看多了。 先说我,如果我有女友(事实上还没有),她是同性恋,我会像Joey一样,认为那是件美事。这样就可以轻松玩3some了。玩完了,大家说byebye,双赢结局。
【找个同好】都有谁喜欢哥特艺术? 本人最近疯狂地迷恋哥特。 不过不是被一群日本小孩儿和北欧小孩搞俗了的“哥特” 也不是被几个写吸血鬼的作家搞恐怖了的“哥特” 而是中世纪时,与宗教密切相关的“哥特”。 PS:我这人写小说的,喜欢码字。 对过去古老的教堂尤其感兴趣,因为几乎都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建筑本身有种特别的肃穆感,教堂因性质也有一种庄严的神圣感。二者相得益彰。只不过因为过于肃穆,过于强调神圣和气派,所以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而你们不觉得这种不寒而栗刚好是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吗?尤其是一些古堡,死过不止一个人的那种古堡。 说真的,我这人最想要的房产就是十一二三世纪的苏格兰古堡,不算是哥特式的,但是最有那种气质,却又不会太过庄严。而且那里面死过绝对不止一个人。 我不是喜欢死人,而是死过人的房屋,更能凸显沧桑的历史。 好了,不废话了,上图:这是最想去的布拉格古堡边上的大教堂。典型的哥特风格。德国科隆大教堂,也挺想去的。个人感觉夜景更漂亮。而且一看到这教堂就能想起吉隆坡。
马上要下线去继续写小说和学英语了,离开前先来首歌!很好听的! 这是我最喜欢的女歌手Sinead O'Connor的Fire on Babylon 一首充满愤怒的歌曲。但是声音时而柔美,时而空灵,时而声嘶力竭。总之听起来过瘾。 歌词放在二楼。
好吧,是时候说实话了。 我不知道发这个帖子会不会又有什么问题。但我这人就是这样,不说点什么难受。 我得承认,大概有半年时间没有和陌生人说过话了。已经逐渐失去了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并且从16岁开始有心理疾病后我也不是很会与人沟通了。变得我行我素,有时候确实是令人讨厌的。 我虽不至于唯我独尊,但从来说话欠妥当。加上我是一个北方人,就是天生的直肠子,而且情商太低。不光是和别人,整天都在和自己较劲。加之有人直接骂我,我就更不知道理智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其实仔细一想,和我较劲的人也属无辜。自己拥护的人不明不白地被骂了,搁谁心里也难受。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有人说米兰·昆德拉的不是,我也会冲过去跟他较较劲。 (以上都是绝对真诚的。) 请大家能够谅解(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渡边淳一的人)。我这人说话其实都没恶意(尽管听上去很有恶意),我不喜欢他就是不喜欢他,看到别人喜欢他,就是觉得好奇。我已经当一个“另类”“怪胎”很多年了,从上初中的时候就是个另类,连我妈又时候都说我有些变态,我所有的亲戚都把我当成个怪胎来看待(就是因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而我不信)! 我不想当一个另类的人,再也不想了!所以就想找同样不喜欢渡边淳一的人,这样我心里就能平衡! 理解不理解的都是后话,首先要说,这个看起来挺和谐的吧开始变得不和谐,皆因我而起,我是难辞其咎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希望能被人理解。 我有一大堆不喜欢的东西,枕边禁 书、索 多 玛120天、战争、战争电影、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军国主义、爱 国 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赫拉克勒斯(我认为他残暴)、《老友记》里面的那个Gunther(好像是这么拼)……,还有A4打印纸也是我讨厌的。 这些东西有些是大家都讨厌的,比如军国主义、战争什么的。有些是大家喜欢的。 但有时候我不喜欢的东西就是要拿来说一说,做一番调侃。有很多人也会把对郭敬明的不满拿出来说的,本吧不也有人这样做吗?当然了,和他们比起来,我的言辞显得既无情又激烈。 这点我会努力改正的。因为你知道,我很久没有和陌生人说过话聊过天了,不会沟通了。
【转帖】一条残忍的新闻! 英国《每日邮报》5日刊登了一组视频截图,显示了一名看起来还是个孩子的叙利亚反对派士兵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冲突中被打死的画面。 这是叙利亚“娃娃兵”参与战斗的真实场面首次被公开。看起来像个小学生的士兵报道称,这名男孩穿着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看起来还是个小学生,他身上的军事背心看起来过于宽大,完全不适合他瘦弱的身体。 这个男孩的手上拿着一把AK47冲锋枪。他是叙利亚的“娃娃兵”之一,他们大多刚刚超过10岁,被叙利亚反对派招募,加入了对抗政府军的战斗。 叙利亚“娃娃兵”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多。一段令人心痛的视频显示,这个男孩目睹了朋友艾哈迈德被击毙的场面。艾哈迈德很快就断了气,他的兄弟和同伴将尸体从前线搬了下来,但他们随后也被子弹击中。男孩用撕心裂肺的声音哭喊着艾哈迈德的名字。 一名年长的反对派士兵上前安抚这名男孩,男孩用空着的手抹着眼泪,另一只手则仍然握着枪。 《每日邮报》称,这段视频是叙利亚冲突中首次被公开的“娃娃兵”真实战斗场面。联合国此前曾发布报告指出,叙利亚交战双方都用儿童来打仗,反对派抓儿童当娃娃兵,政府军就拿儿童来做“人肉盾牌”。
别人再怎么骂我,我依然讨厌渡边淳一! 因为一个渡边淳一,我被人骂了几句。 稍稍恼怒了几分钟,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 其实喜欢个渡边淳一也没什么,还有人喜欢团鬼六、郭敬明什么的呢。这人既然红了,就一定会有人与其有所共鸣。只不过这共鸣不在我身上。 我不喜欢他,认为他不能做一个大师级人物,所以就说了说。美国大选时,候选人也被人说来说去的,这很正常。 那些喜欢渡边淳一的人,如果以理智的、文明的方式对我反驳,我是欢迎的。事实上我喜欢与人辩论。 但是那些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直接就骂人的人,其实显露出的只是其自己的浅薄。 对这种人我也无须介意什么了。 但是要继续声明: 你们骂吧,用多肮脏的字眼儿都成! 而不论被骂得多惨,渡边淳一我还是很讨厌。因为如我说的,那个共鸣不在我身上。
【新人报到】新近喜欢伍迪艾伦的菜鸟来了! 就如同弗洛伊德、尼采、卡夫卡、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欲望都市、老友记、索多玛120天……等等这些名字似的,伍迪艾伦的名字也是在我眼前出现了太多回,然后不得不去了解了解。 今年在电影频道看了《安妮·霍尔》之后,就觉得伍迪艾伦这人智商一定不低,逻辑思维一定不简单。而且肯定和我胃口,也肯定会成为继彼得·格林那威后,我喜欢的另一位导演。 所以我就来了! 对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 本人是个男生,19岁,有点矮(比伍迪艾伦倒是高个几厘米)。 最喜欢的作家是米兰·昆德拉,但目前最喜欢的书是各种有关神话的书籍。
这里有没有人特讨厌渡边淳一的? 我特别特别特别讨厌渡边淳一。 好多人觉得他写的是名著,可是《失乐园》我翻了大概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他文笔倒是不错,故事情节倒也算跌宕。但是我实在受不了不停重复的xing爱了。 看了100多页,愣是没看到他描写这男的怎样爱那女的,也没看到这女的怎样爱那男的。 就好像这男的觉得那女的很好干,然就一直干、一直干、一直干…… 明明就是描写得没那么露骨的色qing小说。 说真的,在日本qing色艺术方面,他可远远比不上寺山修司。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成大师了。
好吧,我清醒了。 为刚刚闹出的小闹剧道歉。 全都是因为我发了些小牢骚,引得一些人误会,我自己也显然误会了一些人。 想要说的是,我对我的小说太看重了。用一句说得有些泛滥的话,看得比命还重。 可以说,如果我家着火了,那我就是冒死,也得把存有稿子的笔记本电脑给带走。 我写的小说,能保证艺术价值,但商业价值保证不了。在17K(相比那是怎样的龙潭虎穴,大家也都清楚)那样的地方连载,看的人少。连编辑都说像我的小说在那种网上发,有些难。 所以就来这儿了,因为觉得村上春树的贴吧,肯定趣味相投的人多一些。 刚开始有不少人回帖,可没过几天,就只有我一人不停地回帖、回帖、回帖……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所以不理智地开出了刚才那个帖子。 回帖的群众,几乎每一个我都清楚是好意。 除了4楼一位小姐说:“ 一个目的是为了获取关注而创作的人,他的作品本身意义不大。” 惹得我很生气! 的确,合格的作家写作是带有崇高的精神的,但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没有私心! 村上春树写作就不是为钱为名?米兰·昆德拉写作难道仅仅为了民族气节? 我是个自认有素养的人,但很显然今天没做出有素养的事。所以非常抱歉! 小说会继续写下去。有兴趣的各位可以继续在吧内读,或者移驾至榕树下。 (最好选择后者) 晚安!
我诚挚地邀请各位读我的小说《天堂劳教所》 或许各位不太喜欢这书名。会认为这部小说是俗烂的,讲温情的内容。 但是看过里面,我发誓你会改观!
难道大家对我的小说视若无睹,还是根本不喜欢? RT 现在非常困惑,吧里是常常有人的。但是似乎都没在看。
【免费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天堂劳教所》,自己写的! 先来个简介: 本人在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尽管还没看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好几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卡夫卡《城堡》《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希腊神话》的共同影响下,进行自己的创作。 这一部长篇小说《天堂劳教所》,受了一些《海》的影响,结合了《希腊神话》的故事,但形式上又更靠近《百年孤独》,应该归类为“魔幻现实主义”。 表面上这本书写了一个15岁少年在少管所里经受的暴虐对待,还有他与继母之间的不伦恋做暗线,又融入了希腊神话,和一些超自然元素。但是,更深层的内涵,表现出的则不光是暴力与恋母情结,还有政治。确切地说,是一个民族的现状!
【免费小说】自己写的《天堂劳教所》 先在1楼介绍一下: 本人在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尽管还没看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好几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卡夫卡《城堡》《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希腊神话》的共同影响下,进行自己的创作。 这一部长篇小说《天堂劳教所》,受了一些《海》的影响,结合了《希腊神话》的故事,但形式上又更靠近《百年孤独》,应该归类为“魔幻现实主义”。 表面上这本书写了一个15岁少年在少管所里经受的暴虐对待,还有他与继母之间的不伦恋做暗线,又融入了希腊神话,和一些超自然元素。但是,更深层的内涵,表现出的则不光是暴力与恋母情结,还有政治。确切地说,是一个民族的现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