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00JV7 110555
关注数: 187 粉丝数: 1,261 发帖数: 42,745 关注贴吧数: 255
苦等36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期待临门一脚,国字号大学近在咫尺! 根据近日公布的《四川省高等教育设置十四五规划》显示:四川省德阳市辖区内的两所高校将更名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准备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这也意味着简称“中飞院”的这所国字号高校将正式成为国字号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虽然还没有升格大学,不过一直是部属院校,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业内口碑不错。按照学校官方的宣传口径,建校以来为中国民航培养了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和100%的特级飞行员,由此成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以及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但是作为一所国字号高校,无缘升格大学对于学校招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学校前身是1956年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算是中专层次的学校,不过当时属于军校,毕竟建国初期我国的空军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所专门培养飞行员的学校自然得到了重点发展。等到1980年,经历了24年军校生涯的中飞院退出军校系列,更名为专科层次的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从中专升格为专科!仅仅7年之后,学校更名为现在使用的名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再次升格本科。 但是自从1987年升格本科之后,经历36个春秋,依然无缘完成升格大学的梦想,对于这一所老本科而言也是非常无奈。其实原因很简单,中飞院主要是培养飞行员为主,偏职业化偏技术化,全国有很多的培养飞行员的院校甚至只是个培训机构,而大学的话注重理论,对于中科院升格大学而言确实比较困难。 升格大学需要10个硕士点,而之前的话中飞院一直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在2021年,中科院拿到了6个硕士点,其中包括一级学科硕士点大气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应用心理、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凭借新增的6个硕士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达到了13个硕士点,满足了升格大学的硕士点要求!在我国的国字号大学中,中飞院保持了一个比较尴尬的记录,那就是唯一本部在县城的国字号大学,其实也影响了中飞院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中飞院的本部在四川省德阳市下属的广汉县级市,而在2018年中飞院开始向成都进军,准备设立成都天府校区,预计在2023年6月项目全面竣工。这意味着中飞院的本部极有可能从广汉市迁移到成都市,其实也是为升格大学做铺垫。
中飞院拟更名“中国民航飞行大学”,“中国”能保住吗? 我国致力于培养民航方面专业人才的高校不少,但大多数都是高职层次的,本科层次的只有寥寥几所,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当属中国民航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这2所“国字号”民航类院校。 这2所院校,虽然都是我国民航行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本科院校,但发展过程却很不同步,中国民航大学早在2006年就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却还一直挂着“学院”的牌子,这让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师生、校友乃至关注这所学校的人都意难平。不过,这种局面有望很快打破。 根据四川省《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德阳市2所学院纳入规划,确定升级为大学标准,这2所学院分别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这就意味着,大家期盼已久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大学”的愿望即将实现,德阳也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且很可能一下子就有2所!这对德阳的高等教育事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一所应我国民航事业而生的中央部属高校(中国民用航空局),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经历了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后,于198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发展至今,中飞院已成为全球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世界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并为中国民航培养了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和100%的特级飞行员,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 目前,中飞院有7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9000多亩,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管理运行5个通用及运输航空机场;下设14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本专科专业,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飞行技术专业1.2万人。 从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等方面来看,中飞院已经满足了“更名大学”的要求。如果论“升本”的年限和在民航行业的地位,中飞院更加是当仁不让,早就应该成为“大学”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听到中飞院成功“更名大学”的好消息。 更令人惊喜的是,根据《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中飞院将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保留“中国”字样,还是“国字号”。 这就非常难得了,要知道现在教育部对高校命名这一块抓得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不得冠以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和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不得冠以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所以近几年新筹建的若干所重量级大学都在学校命名上出了乱子,比如康复大学、空天信息大学,就是因为此前冠以“中国”字样,被教育部驳回重申了,可见现在高校校名里有“中国”二字有多么难得。 不过,中飞院有自身的优势,因为它校名里的“中国”字样是一直就有的,是一种历史传承,可以适用于“老办法”,但至于教育部在审核是选择使用“老办法”还是新规定,就不得而知了。 你认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会成功吗?欢迎留言评论。
拟更名!一所全新的“中国民航飞行大学”即将落地成都 拟更名!一所全新的“中国民航飞行大学”即将落地成都,实力大于名气 ! 近日传来消息,《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公布,德阳的一所公办本科院校更名“大学”的事宜已经纳入规划,它就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根据公布的内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拟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这也就意味着,德阳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即将到来。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德阳全市拥有高等院校多达9所,其中本科院校只有2所,包括公办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和民办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属于量多质不高的尴尬境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如果升格大学成功,将会对德阳的高教水平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全国民航七成以上的飞行员、八成以上的机长毕业于此,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创建的第十四航空学校,距今已有67年。 1987年,学校正式从一所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现在的学校已经成为了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飞行院校,学校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本专科专业,覆盖了民航所有专业领域。 在软科大学2022排名中,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排在413位,相较于2020、2021年位次一直在400名左右徘徊。 学校的飞行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入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以说是拳头专业。学院拥有国内最大、实力最强的通用航空维修基地辅助教学科研,是世界主流通航飞机制造商的授权维修中心,覆盖整机修理、发动机翻修和航空器部附件修理三大领域。 从学校的学科建设来看,学校的学科优势明显,也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跟飞行相关的都是很好的专业,基本上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航空公司都会委托飞院为自己培训飞行员。学校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院校,这点就比其他省属和市属院校要好很多。 在很多网友看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虽然地处四川,成都的边缘地带,但是实力并不差,在中国民用航空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可中飞院的全体师生一直因为学校不能更名为大学而遗憾。 而恰恰相反,地处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却早早地更名为了大学。 究其原因,其实是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学术研究型大学,走的是学术型路线,学科覆盖面更广,教学、科研实力强,所以早在2006年就完成了更名的工作。 而中国民航空飞行学院是以飞行员的培训为主,属于应用型高校,简单地说就和某翔技校不能评为大学一个意思,只不过飞机的驾驶培训比较高而已。飞行学院专业有限,基本上本科只有飞行空管机务三大块,另设有专科层次,所以达不到大学的标准。 如今,学校即将更名为大学,这或许也为学校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飞院(广汉飞院)拟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 近日,《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公布德阳辖区内两所高校更名“大学”纳入该规划,其中,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拟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暂定规划校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暂定规划校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中国民用航空局),学校立足民航、坚持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入选联合国重点推广的“MPL”课程试点单位、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全球办学规模最大的飞行培训机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飞行训练为主的学校,中国民航70%以上的飞行员、80%以上的机长毕业于此,被称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本部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毗邻成都市青白江区,校区地跨川、豫两省五市七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0余亩。 2016年10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获得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校区位于成都东部新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绛溪南片区,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约5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1606亩。校区按满足2030年在校生2.5万人需求设计, 预计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遂宁和河南洛阳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在自贡、梧州、哈尔滨、永川建有合作飞行训练基地,管理运行5个通用及运输航空机场。 2月23日,学院召开会议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大学更名和博士点建设,加快“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地实施,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建设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从学校官网检索“更名”关键词,首次提出更名大学2021年10月14日,学校召开教代会2021年第一次专门会议。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周翔从基本形势、发展思路与定位、发展目标与任务、发展保障四个发面介绍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据介绍,中飞院“十四五”发展将致力于建成民航特色高水平教学应用型大学, 力争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标准, 力争实现大学更名, 进入学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新征程。此后,学校多次提出更名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大学,是四川省、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战略的需求,我们相信学院的更名,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建设民航强国的需求。民航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交通强国征途中,民航强国不可或缺。我国民航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如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作为民航专业人才主力培养院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建设交通强国、民航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二,建设教育强国的需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必须先行。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普及化阶段,也进入到了内涵式发展阶段。作为拥有65年办学历史的民航专业人才主力培养院校,将肩负起培养国家需要的民航专业人才的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学院的力量。 第三,四川省高教的需求。作为一所地处四川省的高校,且为民航局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四川省也将积极支持学院更名为大学。从四川省目前的高校来看,以“大学”命名的高校占本科院校的比例为33.96%,低于重庆、云南、陕西等周边省份,因此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份,需要更多的以“大学”命名的高校。同时,该校也是目前德阳市唯一的公办本科院校,更名为大学将填补德阳市无公办本科“大学”的空白。 第四,进一步优化民航局的高校布局。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旗下有中国民航大学、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4所高校,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更名,民航局旗下将再增加一所高水平大学,进一步优化民航局的高校布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