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程序员 考古程序员
关注数: 2 粉丝数: 18 发帖数: 2,906 关注贴吧数: 11
雪夜裸体转身三百六十度跪地吐血三升支持红姐! 别人这么积极拉票,真是想不到,咱作为红粉也不能落后不是。人的看法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大家玩得开心就好,在这里我只表达我的个人意愿。 很早开始,盲人吧就形成了一种明盲交流的氛围,是明眼人与盲人沟通的桥梁。从我关注盲吧以来,就有你是我的眼、帅帅、jiayang、蝴蝶、西瓜、阿焦叶子、yu211an等等不少明眼朋友积极参与过盲吧的建设,为盲吧的发展付出过努力。 当然,也有更多的明眼朋友曾在这儿聊天交友,和盲人朋友沟通谈心、聊工作生活、聊球赛、旅游、探讨明盲婚姻、聊不同国家的盲人教育等。只是这些现在都很少了。 我不知道这是百度贴吧在发展中对网友越来越分流的原因,还是这儿的聊天氛围越来越只局限于盲人圈子内部话题的原故,总之现在几乎没有像以前那样积极参与进来的明眼朋友了。 确实现在红姐发帖少,但她很多时间是每天关注这儿的。老吧友也都知道,她经常在吧里帮朋友们找书、解决问题,也在不断帮我们看验证码。 说白一点,现在有哪一个明眼朋友能在这儿发帖多呢?现在吧里有多少适合明眼朋友交流的话题? 我支持红姐,一半出于对以前盲吧氛围的怀念,希望能多一些明盲的桥梁;一半是发自内心对这样一位少有的、这么多年还坚守在盲吧的明眼朋友的感激。 最后,豁出去了!凡投红姐一票的,免费赠送贴心的赤道大叔一个,以及适合暖床的小q一只!
@无线爱戴,快来快来 赶快买个电警棍,每天对着头部猛戳,期末考试可以得全班第一名。 牛津大学研究显示,轻微脑部电击可提高人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电击“唤醒”了大脑中的数学信息处理区。 在对51名学生进行测试之后,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接受过轻微脑部电击的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能力提高了1/3,计算和学习速度提高了5倍。在试验中,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把这51名学生分为两组,让其中25名学生在45分钟的数学培训过程中接受20分钟的轻微脑部电击。在5节课后,经过电击的学生的表现明显比那些没有经过电击的学生优异。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背出乘法表等数学公式,计算速度也提高了30%。 在6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对这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发现这种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依然存在。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罗伊·科恩·卡杜什表示,他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数学能力差的人,而“这项研究表明,我们能够以一种安全且低廉的有限干预方式提高人们的数学能力”。他说,这种轻微电击是非侵入式的,且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痛苦。 对于此项技术在伦理问题上引发的争议,卡杜什表示,“我们对正在处理数学问题的脑部进行刺激,提高人们的计算能力……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突破能力障碍。当然,这项技术也能够用于(学习能力)一般或偏上的人进行自我改善。” 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电击提高学习能力的科学原理,但脑部扫描显示,电击提高了大脑中的氧气和营养素供应。
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书名:魔鬼出没的世界副标题: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作者:[美] 卡尔·萨根 译者:李大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10-01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一切的科学知识都在简单的话语下被描述清楚。作者探讨了误用科学的危险,提出了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探测谎言的方法” 和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种种专断相比,科学才是真正充满谦虚,并且因此不断进步的,而我们总是误解了它。你或许不认为科学是最美丽最吸引人的,但无论怎么说,它一定是最不丑恶的。 分享(26): 想读(15) 在读(2) 读过(0) 书评(5) 卡尔·萨根(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天体化学家、科幻作家,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家。行星学会的成立者。小行星2709、火星上的一个撞击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1980年的电视系列节目《宇宙——个人游记》在60多个国家有超过6亿人观看,是PBS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配套发行的同名书籍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籍第一名70周,也是历史上最畅销的科普书籍之一。 我想,这是一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 本书是我的个人坦白,向你们讲述我对科学终生的爱情故事。 ——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 文/科幻·老掌柜 (豆瓣网友) 在第一章中,作者记述了一位他碰到的“巴克利”先生,他对科学有极大的兴趣,非常乐意与萨根这个“搞科学的家伙”交流。可是,他所谈及的“科学”,仅是些“圣安东尼奥附近一个空军基地中正在冰冻冷藏的外星人”,“水晶球”、“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占星术”、“都灵的寿衣”…… 他用“高涨的热情”向萨根博士介绍着“每一个预测的凶兆”,但每一次萨根“都不得不使他大失所望”。萨根博士评价他说: “非常健谈,聪明而又好奇的‘巴克利’先生几乎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他对宇宙间的神奇事物具有本能的好奇心,他想了解科学,但是科学在未到达他的面前时就已经消失殆尽。我们的文化主旨、教育体系以及大众媒体毁了他。我们的社会为传播假象和混乱开了绿灯。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如何鉴别真正的科学和廉价的模仿。他对科学方法一无所知。 “在真正的科学中还是有许多东西同样令人激动、更加神秘莫测、更具智能的挑战,还有许多接近真理的东西。他知道星际间寒冷稀薄的气体里存在着酝酿生命的分子结构团吗?他听说过在400万年前的火山灰里发现了早期人类始祖的足迹吗?是次印度板块撞击亚洲板块从而导致了喜玛拉雅山脉的隆起吗?病毒是怎样将DNA像针一样刺过有机体的防线并改变细胞的复制功能的?如何利用无线电波找寻外星智能?为埃卜拉啤酒的优良品质大作广告的是指新发现的埃卜拉古文明吗?不,他从未听说过。他甚至对量子不确定性没有起码的了解。他认为DNA只不过是三个经常写在一起的大写字母罢了。” 从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的国家,问题比这严重得多,很多还都是中国特色的问题,甚至人们对于“巴克利”先生那些所谓的“科学”都不感兴趣。国人一向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特点,被暴露无遗。首先要怪我们的主流媒体。简单浏览一下各大电视台的收视情况,你会发现,收视率排在前面的栏目,除了新闻类,就是电视剧。再看看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剧最多,再就是军事类,还有无数聚集着一大帮俊男靓女的青春偶像剧。央视的科教频道,办得非常好,但是有多少人是这个频道的常客呢?我经常看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和《走进科学》两个栏目,栏目很不错,确实是在传播科学精神,提倡大家用科学的方法来看世界。但是节目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却要插播三四次广告,很多观众可能并不是有很大的兴趣,根本不会等待广告结束,普及科学的目的,可能就因为插播广告而无法达到。在人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讲的就是科教频道的问题。我们的国民对历史的兴趣,要远大于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005年,《百家讲坛》是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一档纯学术性的电视栏目被大众追捧本来可喜可贺,但是细看《百家讲坛》的内容,简直让我觉得可悲。那文的作者统计了2005年1~10月该栏目的播出情况,收视率最高的前十位节目(下图),八个是历史题材,讲自然科学的一个也没有。可以看出大众的趣味取向。
招聘网站前端设计开发,创业型公司,诚邀创业人才加入 本公司主营电子商务平台网站,是创新模式,有较大的市场潜质。公司正在初创阶段,诚邀有能力,肯吃苦的创业型人才加入。 现诚聘1-2名前端开发人员,能力要求: 1、精通DIV/CSS、JS等Web技术、能独立完成网站前端设计与开发; 2、对前端技术有持续的热情,个性乐观开朗,逻辑性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3、熟悉淘宝,对买家和卖家流程有充分了解者优先; 4、熟悉jsp语言者优先; 5、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以上者优先; ---------- 创业性工作是挑战也是机遇,加入后可能得到股权奖励,但也可能创业失败,重头再来。创业更是个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在初期,工资少、事情多,会面临很多困难,想找悠闲工作者就不要来了。 但如果您有志于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运,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那欢迎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薪资:初期2000-3000,随发展给予相应的公司股权。 欢迎有志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各位精英加入,期待您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 ---------- 公司地址在成都,网站开发阶段可以在网上完成,运营阶段视情况可能需要实地工作。所以能来成都的最好,但如有什么不便相信我们都能想办法克服。 有意者请发简历到邮箱:[email protected],写一下: 1、个人简历,包括学历、工作经历和对自己能力的说明等; 2、薪资要求、期待什么样的发展; 3、期待的工作时间安排和工作量; 4、为什么应聘这份工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