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阿巴 zhangkai12323
@颜末
关注数: 229 粉丝数: 12,446 发帖数: 53,702 关注贴吧数: 195
当干部要习惯“不舒服” 这些年来,当干部不自在、不舒服成了新的话题。应该说,这种感受是真实的,也是令人欣慰的。 然而,有的人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总感到有些不适应、不习惯,表现出失落、焦虑和纠结;有的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挺一挺、熬一熬就过去了,工作中推崇起“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的所谓“中间主义”;还有的则觉得自己倒霉不走运,赶上了这么一个当干部“不吃香”的时期,奉行起“干点意思意思,干完没啥意思”的法则,有一种抵触、无奈和逃避情绪。这些想法和表现都是不正确、不妥当的。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就得有不舒服的思想准备和长期打算,过不了这一关,就别进这个门。 当干部就得心中始终装着事。干工作,需要动脑筋的事不少,诸如改革发展、信访维稳、扶贫攻坚、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风险防范等等,都可能面临让人头疼、闹心的事,如果脑子稍微松一下、疏忽一下,则很有可能酿成大祸,出这样那样的事故。可有的干部却是“思想懒汉”,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装事、不想事,或只知道个“大概”,却不知“究竟”。当干部得整天装着问题、带着矛盾,绷紧脑子里的那根弦,轻飘飘、无所用心是当不好干部的,心中无数、脑中无事是难以为官的。 当干部就得始终不离事。曾几何时,有的干部“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有的个别干部上班则上上网、打打游戏、织织毛衣等等。这种现象说到底,是一些干部没把工作当事业看,拼全力干,而是当差事看,当副业干。干部就得先干一步、多干一点。腿得勤,不能躲在大楼里,“泡”在文山会海里,得多到现场一线去,多钻“矛盾窝”;手得勤,不能只动口不动手,而应做到既“给我上”又“跟我上”,多接那些“烫手山芋”;眼得勤,不能当“睁眼瞎”,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经常眼里看得到活儿。如此,方能有所作为,不负群众。 当干部就得经常“手脚有束缚”。当干部就意味着有所失。过去有的人要么“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要么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饭都敢吃、什么事都敢干,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以这种心态和状态干工作,迟早都会出问题。对于各级干部来说,越往后越得绷紧心中的弦,就得公权不能私用,做到公与私泾渭分明;就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得多一份敬畏,多一些顾忌。归根到底,就是管住手脚,不该伸的手莫伸,不该去的地方别去。 平心而论,相比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这点“不舒服”其实算不了什么。当然,能这么去做的确不容易,意味着要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奉献。但是,干部多一点“不舒服”,则事业多一份发展壮大,干部自身多一份健康安全,老百姓多一份自在放心。这笔账算下来,值。 题材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文秀,2018-08-06) 编辑:虎猫
“爱才”不等于“宠才” 古代的帝王,通常把得力的将相视为左膀右臂,称为股肱(gǔ gōng)之臣,高爵厚禄,信任有加。但由于其中有不少人得宠后自负其功,骄横跋扈,有失检点,造成极为有害的负面影响。 关羽是蜀国乃至整个三国范围内拔尖的将才,但就秉性而言,关羽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特别是恃勇轻敌、居功自傲等致命弱点,使得他后来的结局很惨。对于关羽的“软肋”,刘备与诸葛亮早有察觉,也深以为忧,但却碍于情分,很少警诫,至多是安抚一番了事。建安24年,刘备自立为王,拟拜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狂妄自大,不屑与黄忠平起平坐,接到诏书后竟怒冲冲地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不肯受拜。事前,诸葛亮就曾担心关羽不满,试图劝说刘备放弃。事后又写信给关羽,看起来是劝导,实际上仅仅是奉承了一番。这种情况下,又将镇守大本营的重任托付于关羽,导致失荆州、走麦城悲剧的发生,最终使北进中原、匡扶汉室的战略计划搁浅、落空。 历史上自负其功的名臣还有很多。据史籍记载,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尉迟敬德曾在庆善宫陪同唐太宗李世民参加宴会,见有人座次排在他之上,就愤愤地说,你有何功劳,竟然坐我上首?位于下座的任城王李道宗出面劝解,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击向李道宗面额,闹得宴会不欢而散。李世民毕竟是有些涵养的,公开场合没有发作。事后,他召见尉迟敬德说,我看汉史,曾责怪高祖时的功臣很少全身而退的,希望能与你们这些功臣共享富贵。今天看到你的表现,方知韩信、彭越当年被诛,并非只是高祖的过错。国家的治理,无非是赏与罚而已,非分的恩遇是不可多得的,望你加强修养,好自为之,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 唐太宗的这次私下谈话,看似委婉,无异通牒,那意思其实就是,我已把话说在前头,到时候别怪我不讲情面!尉迟敬德当然明白,韩信、彭越的惨剧犹在眼前,岂敢善忘?此后,他常怀敬畏之心,深自敛抑行止,及老辞官,闲居奉养,得以善终。 爱护与约束并重,激励与诫勉兼施,从而使那些栋梁之材“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zhěn,自重、克制)”,历来是确保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的锦囊。倘若只顾使用激励,疏于诫勉,一味地宠信,一味地放任,再优秀的人才也会走向末路。唐太宗的教训失检部属的方式,值得借鉴。 题材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兆贵,2014-12-06) 编辑:虎猫
英才缘何弃袁绍投曹操 知人善投与知人善任具有双向互动效应,表现为求职择业的智慧与察人用人的眼光。两者若能相契共鸣,就堪称是珠联璧合了。一个有才华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显身手,展抱负。为此,既需要一个广阔的舞台,更需要一个拥有这个舞台的明智掌门,赏识你的才艺,发挥你的能量。倘若遇人不淑,那就要及早抽身,另谋高就。否则,就是不识时务,明珠暗投,甚至遗恨终生。大唐才子陈子昂的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正是怀才不遇、英雄末路的心境。 三国时期的郭嘉与贾诩,早期投奔的都不是明主,后来发现自己明珠暗投,便果断改换门庭,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 在三国名人榜上,郭嘉虽然不到三十八岁就去世了,但他的超然才气留在历史天空,至今仍在熠熠生辉。想当初,二十多岁的郭嘉来到邺城,供职于袁绍帐下,礼遇有加,待遇优厚。可当他发现袁绍这个人“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时,于是便毅然离开邺城。尽管袁绍当时正处于事业的巅峰,许多有识之士都看好袁绍。这一去,转眼就是六年时间,各路豪杰都在招贤纳士,但郭嘉自有自己的眼光和志向,非成大事者绝不降纡(yū)屈就。这时的曹操求贤若渴,正在广揽天下英才,荀彧(yù,有文采)便将郭嘉推荐给了曹操。这两人碰到了一起,谈得十分投机,真正是相见恨晚。于是乎,一个幸遇深谋远虑的雄霸之主,一个喜纳足智多谋的奇佐之才,一个如虎添翼叱咤风云,一个如鱼得水优游自如,共同演绎了三国时期一出出蔚为壮观的活剧。 贾诩比郭嘉年长许多,入幕曹营时间也晚,其眼光和谋略与郭嘉不相上下,但风格却比郭嘉镇定而又老辣。董卓被杀之后,汉室内讧,天下大乱。贾诩不得已辞官来到安南将军段煨(wēi,火盆中的火)门下。段煨深知贾诩在军中威望很高,表面上对贾诩礼遇有加,但内心里却生怕贾诩抢了自己的风头,取而代之。这让贾诩很不自在,于是转而投奔张绣。贾诩离开段煨,段煨反倒自在了,而且对贾诩的家人照顾得很好。张绣也很高兴,难得有这么一个高智商的谋士来辅佐自己。而这一切,都在贾诩的意料之中。出人意料的是,贾诩在为张绣出谋划策并大胜曹军后,不但劝阻张绣同强势明显的袁绍结盟,反而说服张绣加入处于劣势的曹操阵营。凭什么呢,远见!因为贾诩看出,袁绍虽强,却心胸狭隘,难成大事;曹操虽弱,却志在四海,有王者之风。 贾诩与郭嘉,应该说是历史上知人善投的典范。按照古人的说法,这叫“良禽择木而栖”,按照今人的诠释,这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道理也在于此。其实,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选择构成的,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一时的误判和失算,关键的问题是,你在新的机遇面前,站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能不能及时校正偏差,再次做出理智的选择。对于求职、择业乃至成就一生崇高理想者来说,勇于改变自己的初衷,重新选择高难度的目标,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唯其如此,前程才会更加锦绣,生命才会更加绚烂。 题材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兆贵,2015-05-05) 编辑:虎猫
“乌姆干达”的力量 在卢旺达(非洲中东部的一个国家,全称卢旺达共和国,首都基加利),无论城市、郊区还是乡村,干净整洁的环境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笔者好奇地询问其中的秘诀,当地人总会笑着回答——因为“乌姆干达”。 “乌姆干达”是一种义务的集体劳动,根植于卢旺达的传统文化。卢旺达语言学家认为,“乌姆干达”最早是指建房的木料,过去当村民盖房子时,附近亲友邻居会带来木料义务帮其干活,后来这个词就变成了指代社区居民互帮互助、共同参与来实现共同目标的专有名词。 “乌姆干达”文化在卢旺达几经变迁沉浮。图西王朝时代,邻里间常常召集“乌姆干达”,主要是帮助别人家盖屋、修葺等。到比利时殖民统治时期,“乌姆干达”被推广至卢旺达和布隆迪全境,变成了两国民众每周必须为殖民统治者无偿劳役一天。上世纪60年代卢旺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之后,“乌姆干达”渐渐恢复,固定为每周一次的全民义务劳动。但在1994年卢旺达种族屠杀中,“乌姆干达”遭到扭曲和滥用,成为号召集体行动,屠杀种族“敌人”的暗语。 种族屠杀被平息后,卢旺达新政府又找回了“乌姆干达”的本意,让它成为重建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本土方案,在全国推广。2007年,“乌姆干达”被纳入制度化的法规。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上午8点至11点,商家停业、车辆停驶,城市和乡村的居民走上街头,清扫垃圾,修补道路,疏通渠道,植树造林。公务员和军人也不例外,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每月参加“乌姆干达”。 由于“乌姆干达”,卢旺达人的卫生意识大为提高,基本没有人乱丢垃圾。因此,每月的“乌姆干达”也从清扫道路扩展为进行各种公益活动,甚至有偏远地区的村民自己出工出料修建学校,解决子女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卢旺达人的命运与共意识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现在当你询问卢旺达人的民族时,他们只会回答:“我是卢旺达人。” 统计显示,2016年参与“乌姆干达”的人数已占卢旺达人口的91.3%,远高于2014年的79.8%。“乌姆干达”产生的效果令人惊叹,仅教室就已建成3172间。除了建设、维护公共设施之外,“乌姆干达”也通过冲突仲裁促进社区成员之间团结与和解。具有不同背景的居民在劳动中表达意见,解开心结。“乌姆干达”劳动之后的聚会为社区居民提供表达意见、争取共识的平台,所有参加者都可以表达他们对各种问题的需求和看法。 在协作和沟通中,恩怨得到消除、互信得以建立、环境得到保护、市容变得优美。正如卡加梅总统所说:“卢旺达迄今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们的能力,而‘乌姆干达’是取得更多成就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向前迈进的动力之一。” 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各国文化灿烂如日月星辰,对传统文化用心传承,善于发扬,能够助其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就像卢旺达的“乌姆干达”,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   题材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万宇,2018-08-10) 编辑:虎猫
#虎猫说# #陆奇# 陆奇卸任百度coo,下一步何去何从?#陆奇离职# 各位百度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沟通一项公司的重要变化:由于个人和家庭的原因,Qi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经与公司协商,将从今年7月起不再担任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同时,经公司研究决定,从即日起,王海峰晋升为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并继续担任AI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   自Qi去年一月加入百度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变化。我和广大同学一样,都对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术及商业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印象深刻。在公司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指引下,无论是在移动生态下的搜索和Feed双轮驱动,还是在AI方向上的Apollo生态建设、智能家居场景探索、ABC商业拓展,以及百度核心技术能力和前瞻技术方向的持续布局、引领和创新,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公司整体业务也在快速前进。这些都与Qi及所有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在这里,我希望所有百度同学和我一起由衷地感谢Qi作为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期间对百度所做的重要贡献。我也期待并相信Qi在公司新的角色上,和大家一起,携手并进,共同实现我们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理想。   海峰于2010年加入百度,先后为公司创建了自然语言处理部、互联网数据研发部、推荐引擎和个性化部、多媒体部、图片搜索部、语音技术部等,并曾担任搜索公司副总经理。作为AIG总负责人期间,海峰在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图像识别及增强现实等领域吸引招募全球优秀人才,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百度技术核心竞争力,是变革的推动者和驱动AI技术商业化的楷模。海峰是百度培养多年的技术领袖及优秀领导者,是百度简单可依赖文化的优秀代表。请和我一起祝贺海峰的晋升。希望海峰再接再厉,积极秉承“简单可依赖”的核心价值观,带领团队为百度的基业长青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这一崇高使命,贡献重要力量。   为了加强集团公司的集中统一领导,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张亚勤、向海龙、王海峰、朱光等人将直接向我汇报,IDG总经理李震宇转向张亚勤汇报,任命景鲲为SLG总经理,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直接向我汇报。最后,祝福Qi未来一切顺利、美好。   Robin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