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2静 小静2静
关注数: 5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780 关注贴吧数: 6
乐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安全气囊直袭幼儿致其罹难 11月24日中午,乐清虹桥镇连桥村桥头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年仅三岁的小宇(化名)被妈妈抱着坐在副驾驶室,车子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弹出,导致小宇颅脑损伤、颈部动脉大出血,最终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父母。   事发:坐在副驾驶座的小孩正面迎上气囊   11月24日中午12时45分,天空下着小雨。李先生开着一辆黑色荣威轿车,妻子抱着三岁的儿子小宇坐在副驾驶室,一家子从乐清芙蓉开往虹桥。车子途经虹桥镇连桥村桥头,正从北往南打算穿过前面的十字路口时,突然从东往西驶来一辆银灰色商务车。   “我已经刹车了,但还是撞上了。”李某称,当时车速在40-50公里/小时。   “那辆车撞向我的右后轮位置,撞击力挺大的。”商务车车主黄先生称,当时是他的朋友姚某开着,自己也在车上。两车相撞后,商务车90度转弯,横在马路上。黄先生马上报了警。   由于撞击力太大,荣威车内的安全气囊弹了出来。李先生和妻子都系了安全带,但坐在妈妈腿上的小宇整个人往前倾,结果正好正面迎上打出来的安全气囊。   “我当时一看孩子在流血,就一直喊‘救命啊救命啊’!”李先生称,当时孩子头部一直在流血,而自己的车子已经无法行驶。这时,刚好一辆灰色的小轿车经过,好心的司机帮忙一起将孩子送往医院。经检查,小宇颅脑损伤、颈部动脉大出血,最终抢救无效。   昨天下午,记者在虹桥连桥村城东停车场,找到了出事的荣威轿车。车头保险杠脱落,车内两个安全气囊都已弹出。而副驾驶室的安全气囊上,还留有一些较短的毛发与血迹。副驾驶座上留有一些孩子的玩具以及梳子,正对着的前风挡玻璃,已破碎成蜘蛛网状。   “当时就是为了不让他睡觉,才让他坐前排。”李先生称,平时自己驾车外出,为了儿子安全着想,他都特意让儿子独自坐在后排。但每次儿子都会在后排玩睡着。而当天去接小宇外婆,怕小宇又睡觉,于是就让妻子抱着他,坐在前排。   “风挡玻璃破碎可能是被安全气囊的盖子给炸碎的。”李先生说,当时以为是孩子撞到玻璃,后来发现孩子并没有与玻璃相撞。   如今全家人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他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前也有想过要买安全座椅,但一直没买,现在非常后悔当时的疏忽。   交警:孩子坐父母腿上并不安全   拥有自备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长对孩子如何乘车依然有着较大的误区,让孩子独自或跟家长一起坐在副驾驶座上,这是极其危险的。   有数据表明,安全气囊在打开充气时,时速约有300公里,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力,使得儿童面临着窒息的危险。对12岁以下儿童来说,他们的肌肉骨骼很脆弱,安全气囊张开时产生的冲击力很可能造成孩子胸部骨折、颅内出血等伤害,而且气囊盖板炸开的碎片很容易将孩子的颈部及气管割伤或者割断。   同时,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上,即使系上安全带,也容易从安全带下滑出。   “就算是大人抱住小孩子也是没有用的。”一名交警称,一旦发生紧急刹车,这种方法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而当汽车以五六十公里的时速紧急刹车时,如果母亲抱住一个3岁大、12公斤重的孩子需要约150公斤的力量,这显然是家长无法控制的。家长们应该正确使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增高坐垫等安全装置,并让孩子坐在汽车后排。   调查:多数家长让孩子坐副驾驶室   昨天上午8时30分许,记者来到市区江滨路一所幼儿园门口。一个小时内,记者发现很多家长都是从副驾驶位置上将孩子抱下来。很少有孩子乘坐安全座椅,或者是坐在后排座。记者也随机观察了20辆车,发现只有5辆车还放着安全座椅,但它们都成了摆设。   “不是我不想让她坐,而是她不坐。”市民陈女士无奈地说,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也是迫于无奈。她说,平时她独自接送孩子上幼儿园,自己知道副驾驶位置不安全,也买了安全座椅,但孩子坐在后排就哭闹。而在行车过程中,只要一刹车就赶紧伸出手拦住孩子不让她往前倒,这令她在整个行车过程都分外紧张。   在随机询问中,20位家有幼儿的有车市民中仅4人购买了安全座椅,仅一人表示自己的孩子愿意坐安全座椅。另一位市民表示,需要大人陪同,孩子才会喜欢使用安全座椅。市民李女士说,在孩子出生不久后,就购买了一个安全座椅,但孩子坐上去就会哭闹,这时安全座椅就成了一个摆设,后来就索性取下座椅了。其余市民大部分表示,为了防止孩子哭闹,基本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室。   条例:多地已出台儿童乘车相关规定   据悉,在新颁布实施的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并无关于小车副驾驶座上乘员年龄的限制。对于乘客有年龄限制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摩托车的条例: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违反此条规定的司机,将被处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但一些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发生事故时,副驾驶座出险的几率是较高的,又因为儿童属于未成年人,所以不建议这个群体坐副驾驶座。不过部分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对此有相关规定,不得安排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机动车副驾驶位置。(
暑期失陪高峰,谁来守护孩子的安全? 时下正是暑假,一起起悲剧不断上演。还记得那位老奶奶,在孙子孙女的尸体前泣不成形,三个同胞兄妹,和父母分离,留守故乡,一朝殒命,令人扼腕。同样,接二连三的孩童坠楼事故,让人痛心。如此种种,难道不是对父母角色缺失的又一控诉?在失陪孩子独自在家时,这些安全问题你是否担心过? 坠楼,警钟长鸣! 各地坠楼事故频发,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遇到“托举哥”。 “身手矫健”、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会被窗外的世界吸引,喜欢通过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窗台前的桌子、椅子,任何可以垫脚的东西都会成为孩子攀爬的对象,造就坠楼悲剧 触电、烧伤、溺水 家里的电器、灶具,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眼里是总想摸摸碰碰的新奇玩具,漏电、燃气泄漏、意外失火,时刻威胁着孩子的安全。同样,孩子爱嬉水,在没有大人监护的环境下,在水池或者小河嬉水,极易引起落水溺水事故。 玩闹中暗藏风险 孩子的好伙伴——玩具,同样是隐形杀手,独自玩耍时总暗藏着意外的危险。误吞、误食、划伤、戳伤,任何不慎,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之前轰动一时的五个孩子在垃圾箱中点火中毒身亡的报道余热未消,近日两个孩子玩捉迷藏闷死自家木箱中的报道再次让我们为孩子的安全担心不已。
如此草菅人命! 5月25日下午5点左右,浦江县浦南街道江南新村二区,一居民楼4楼厕所蹲坑管道里,发现一名连着胎盘的男婴。经过救治,小毛头顽强活下来了。谁遗弃了孩子?27日晚11点左右,浦江警方锁定这幢居民楼4楼的住户小菲(化名)为孩子的母亲。小菲(化名)今年22岁,浦江人,她向民警介绍了一些情况。去年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一名男子,两人开始恋爱。没多久,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但随后又闹矛盾分手了。 “起初一个月没来月经,我也没注意到。”小菲说,直到三四个月后肚子大了,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于是去找那个男的,但对方不愿意承认。小菲觉得未婚先孕是丢人的事情,没敢告诉任何人,也不敢去医院。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变大,她就用布条把肚子绑起来,穿上宽大的衣服出门。所以楼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已经怀孕。 5月25日,小菲忽然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很想大便”,上厕所时,孩子就生下来了。 “滑到厕所里去了。”小菲说,“我有用手去捞,可是孩子太滑,越捞掉进去越深,我还用拖把勾过,可是没用。” 突然面对这一切,小菲也慌了,但此时她想的是,如果被人知道怎么办?于是她擦干净血迹,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裤才去找房东,说听到厕所有声音。后来消防、民警、医生都赶来了,孩子获救。得知孩子被救走,小菲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继续上班,也没敢去医院看过孩子。不过,浦南派出所指导员项江松告诉记者,从孩子母亲之前的口供里,民警发现一些问题,“目前掌握的情况,还不能判断这是意外事故还是故意为之,现在正在一一核查。” 项江松同时也表示,如果最后证据证明孩子母亲的行为是故意的,那依法肯定要追究她的刑事责任。目前,警方还没有找到孩子的父亲。 (钱江晚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