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ya Rasya
关注数: 0 粉丝数: 41 发帖数: 4,494 关注贴吧数: 27
吧主的话,请各位吧友看一下,谢谢 我发现侦探小说吧有个问题:主题太多。贴子数是1700多,主题有200多,平均一下,每个主题也只不过有8贴,如果除去那些把整部侦探小说搬上来的贴子,回贴率就更低了。 主题多说明大家都在积极地找出新的话题,是好事;但是如果只发一个主题,却没有人回,就成了大家各说各的,而不是交流、讨论了。我知道这是由于人气低造成的,但是我们不可能把不喜欢侦探小说的人拉过来在这里发言,所以在人气无法很快提升的现在,能缓解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请各位吧友耐心一点,不要只看第一页排在前面的那几个主题,往后看一看,或许第二页、第三页会有你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也可以避免大家发重复的主题。 以前我一直认为,不断发新鲜话题,就能吸引大家来侦探小说吧,但现在我发现这样的方法不能持久,前段时间侦探小说吧红火了一阵,现在又冷清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了一些人气比较高的贴吧之后,我发现,那些贴吧都有自己固定的吧员,那些吧员可以说是贴吧的“铁杆Fans”。而看一看侦探小说吧,熟悉的面孔寥寥无几,大部分人来过一两次之后就不再来了。这说明,在侦探小说吧,还没有形成一股讨论、交流的风气,还没有凝聚力。我作为吧主也在检讨,也在想办法。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经常支持侦探小说吧的朋友;其次希望大家多提建议和意见,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相信大家的力量会很大。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排行榜 这份书单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The 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简称MWA)票选出来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行榜。评选过程颇为复杂,首先由推理协会选出本格派、硬汉派、惊悚派、间谍小说等推理小说十个主要流派的十个代表作家,再由这十个作家选出各流派的十部代表作品,然后由协会会员投票排出名次。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阿瑟·柯南·道尔群众出版社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实归。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马耳他之鹰》【美】达希尔·哈米特上海译文出版社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是正统,主流地位轻易动摇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礼的大概也只有汉密特和钱德勒撑起的硬汉一脉了。汉密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开辟了推理小说的另一块战场。《马耳他之鹰》,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属于那种你可以不喜欢,却不可以不读的推理小说。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美】爱伦·坡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但爱伦坡的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能够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英】约翰·勒·卡雷新华出版社西蒙斯在《血腥的谋杀》中指出间谍小说的两大创作方向:一种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书作者约翰勒卡雷为代表,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为准,把神秘的间谍平民化,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们的痛苦和无奈,文学质素较高;另一种则以写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莱明马首是瞻,着力描写间谍生涯的传奇色彩,通过间谍和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之间的斗争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书是勒卡雷的成名作,还没有他后来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暮气,显得创意超群。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 《月亮宝石》【英】威尔基·柯林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威尔基柯林斯的小说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那种慢节奏的,缺少血腥谋杀和精妙诡计的侦探小说。不过考虑到《月亮宝石》是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不是没有道理的。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长眠不醒》【美】雷蒙德·钱德勒群众出版社菲利普马洛初次登场的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硬汉派侦探找到了他们的最佳代言人。可以说,马洛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同是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汉密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冷内热。所以汉密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9 "Rebecca", Daphne du Maurier.
红发会 柯南·道尔 第001章    去年秋天的一天,我去拜访我的朋友歇洛克·福尔摩斯。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和一位身材矮胖、面色红润、头发火红的老先生深谈。我为自己的唐突表示歉意。正当我想退出来的时候,福尔摩斯出岂不意地一把将我拽住,把我拉进了房间里,随手把门关上。     他亲切地说:“我亲爱的华生,你这时候来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怕你正忙着。”     “是呀,我是很忙。”     “那么,我到隔壁房间等你。”     “不,不,威尔逊先生,这位先生是我的伙伴和助手,他协助我卓见成效地处理过许多案件。我毫不怀疑在处理你的案件时,他将同样给予我最大的帮助。”     那位身材矮胖的先生从他坐着的椅子里半站起来欠身向我点头致意,从他厚厚的眼皮下的小眼睛里迅速地掠过一线将信将疑的眼光。     “你坐在长靠背椅子上吧。"福尔摩斯说道,重新回到他那张扶手椅坐下,两手的手指尖合拢着。这是他沉浸于思考问题时的习惯。"亲爱的华生,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喜欢的不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通平凡、单调无聊的老套,而是稀破古怪的东西。你那么满腔热情地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可见你对它们很感兴趣。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要说,你这样做是为我自己的许多小小的冒险事业增添光彩。”     我回答说:“我确实对你经手的案件非常感兴趣。”     “你当然会记得那天我们谈到玛丽·萨瑟兰小姐所提的那个很简单的问题之前所说的那段话吧:为了获得新破的效果和异乎寻常的配合,我们必须深入生活,而它本身总是比任何大胆想象更富有冒险性。”     “我倒要冒昧地怀疑你的这个说法。”     “是吗?大夫。但是,你仍然必须同意我的看法。否则,我将继续列举一系列事实,这些事实将使你的道理不攻自破,然后你就会承认我是对的。好啦,这位杰贝兹·威尔逊先生真好,他今天上午专程来看我,他开始对我讲很可能是我好些时候以来所听过的最稀破古怪的故事之一。你已听我说过,最离破、最独特的事物往往不是和较大的罪行而是和较小的罪行有联系,而且有时确实很可以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人犯了罪。就我所听到的来说,我还不可能断定现在这个案件是不是一个犯罪的案例,但是,事情的经过肯定是我所听到过的最离破不过的了。威尔逊先生,可不可以请你费心从头讲讲这件事情的经过。我请你从头讲,这不仅因为我的朋友华生大夫没有听到开头那部分,而且还因为这件事很破特,所以我很想从你嘴里听到其中一切尽可能详细的情节。一般说来,当我听到一些稍微能够说明事情经过的情节时,我总是用几千个我能想得起来的其他类似案件来引导我自己。这一次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深信这些事实是独特的。”     这位矮胖的委托人挺起胸膛,显得有点骄傲的样子。他从大衣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又脏又皱的报纸平放在膝盖上,俯首向前看着上面的广告栏。这时我仔细地打量这个人,力图模仿我伙伴的办法,从他的服装或外表上看出点名堂来。     但是,我这样细看一番收获并不太大。这个客人从外表的特征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国商人,肥肥胖胖,样子浮夸,动作迟钝。他穿着一条松垂的灰格裤子,一件不太干净的燕尾服,前面的扣子没有扣上,里面穿着一件土褐色背心,背心上面系有一条艾尔伯特式的粗铜链,还有一小块中间有一个四方窟窿的金属片儿作为装饰品,来回晃动着。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顶磨损了的礼帽和一件褪了色的棕色大衣,大衣的线绒领子已经有点皱褶。我看这个人,总的来说,除了长着一头火红色的头发、面露非常恼怒和不满的表情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歇洛克·福尔摩斯锐利的眼睛看出了我在做什么。当他注意到我疑问的目光时,他面带笑容,摇了摇头。“他干过一段时间的体力活,吸鼻烟,是个共济会会员,到过中国,最近写过不少东西。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情况以外,我推断不出别的什么。”
英伦银行窃案 奥西兹女男爵 1.谁开了保险柜? “动机,有时候是个非常困难又非常复杂的问题。” 角落里的老人一面说,一面从容地把一双闪闪发亮的狗皮手套从他骨嶙嶙的手上脱下来。 “我认识一些有经验的侦探,他们说他们那一行里有句绝对真实的格言:找到有犯罪动机的人,就是找到了罪犯。” “嗯,大多数的案子也许如此,可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人类行为背后的主要动力是人的情感。不管好坏,情感的确是控制了我们这些可怜的人类。别忘了,世界上还有女人哩!法国侦探是公认的办案好手,可是除非他们发现某个罪案中牵涉到女人,不然是不会去着手查案的。他们认为,不管是窃案、谋杀或欺诈骗局,里头总少不了女人。” “或许菲力摩尔街盗案一直没有找到罪犯,就是因为没有牵连到任何女人。而另一方面,那个英伦银行窃案的小偷到现在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则是因为有个聪明的女人逃过了警方的眼睛,这点我很确定。” 他专断地说了长长一大串话,宝莉小姐识相地不去反驳他。她现在知道,他在激动生气的时候永远是粗鲁无礼的,然后她就有得受了。 “等我老了以后,”他继续说:“要是没事干,我想我会开始投身警察工作,他们有太多的东西该学。” 这个皱巴巴的人紧张兮兮、吞吞吐吐讲出来的这番话,其中饱含了自满和非比寻常的自负,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谬可笑的呢?宝莉什么都没说,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条漂亮的细绳。她知道,他在揭开重重神秘故事的同时,有编结这种东西的习惯,于是隔了桌子把细绳递过去给他。她很肯定,他的脸红了。 “当作‘思维辅助器’吧!” 她看到他被安抚下来,似乎也受了感动,于是这样说。 宝莉像是吊他胃口一样,把细绳放在离他手边很近的地方。他看看那条宝贝的绳子,然后逼着自己把咖啡店四周睃巡了一遍;他看看宝莉,看看女侍,还看看摆在柜台上,毫无生气的圆面包,然后不是很情愿地让温和的蓝眼睛带着爱意游回那条长长的细绳上。透过活泼的想象,他无疑已经看到一连串的结,也像吊他胃口一样,等着他去打上又解开。 “告诉我英伦银行窃案的故事。” 宝莉用带着点优越感的口吻建议。 他看看她,好像她刚刚提的,是一件他从没听过的罪案里的复杂谜团。终于,他细嶙嶙的手指摸到了细绳的一端,把它拿了过来,他的脸庞马上亮了起来。 “这个窃案里的悲剧成分,”经过好一阵子的编织之后,他开始说了:“和多数罪案关联到的悲剧性质完全不同。这个悲剧,就我而言,我会永远把嘴巴闭紧,不透露半个字,以免让警方找对了方向。” “你的嘴巴,”宝莉讽刺地说:“就我来看,对我们痛苦良久的无能警方总是闹得紧紧的,而且——” “而且最不应该对这件事啰唆的就是你。” 他冷静地打断她的话。 “因为你已经花了许多个愉快的半小时,听我讲这些你称做‘无稽之谈’的故事。你当然知道英伦银行,在牛津街上的,当时的报纸上有很多这家银行的照片。这是一张银行外面的照片,是我前些时候自己照的。我真希望我脸皮够厚,或者够幸运拍到银行的内部。不过你看得出来,银行的大门和住家的大门是分开的。按照银行界的规矩,这房子的其他部分是给银行经理一家人住的,当时是,现在还是。” “事情发生在六个多月以前,那时的银行经理是艾尔蓝先生。他住在银行里,太太和家人也是,大儿子在银行里当职员,其他还有两三个较小的孩子。房子实际上比照片上看起来要小,因为很浅,每一层楼只有一排房间面对着街道,后面除了楼梯,什么也没有。所以,艾尔蓝先生一家子就把整个房子住满了。” “至于银行的营业处,事实上也是很普遍的格局:一间大办公室,几排桌椅,有职员,有出纳,在这些后面隔着一扇玻璃门,就是经理的私人办公室了,里面有笨重的保
密室杀人手法 在侦探小说中,经常出现密室杀人的情节,这些密室往往成为案件侦破的盲点,现在,大家就来列举各种密室杀人手法吧。我先说几种:1、被害人在遭到凶手袭击后,逃到房间内躲避,之后死在房间里,让人感觉是“密室”,这不是出于凶手的意愿而是意外造成的密室。案例:《柯南》的豪华客轮杀人事件2、利用烟囱制造密室。由于烟囱很狭窄,一般人的身体很难通过,因此不会被怀疑为凶手进入和离开房间的通道,但凶手其实并没有通过烟囱进出房间,而是将被害人叫到烟囱附近,从烟囱上面将被害人杀害。同样的手法,有时候利用楼上和楼下的窗户也能完成。案例:有栖川有栖《第四十六号密室》,《柯南》电视台杀人事件3、利用镜子的折射功能,将具有特殊结构的建筑中的一个房间内发生的案件折射到另一个房间,目睹后一个房间中发生命案的人破门而入时,却发现尸体和凶手都不见了,这不仅造成了一个“密室”,而且连尸体和凶手也一起消失,的确让人费解。案例:天树征丸《鬼火岛杀人事件》4、这是一种最无聊的密室了,那就是凶手通过秘密暗道进出被害人的房间。案例:绫辻行人的“馆”系列小说5、这是一种最原始最常见的制造密室的手法,就是凶手在行凶之后,用卡片、胶带等工具对自动门锁动手脚,使门自动上锁,造成密室。案例:多得不胜枚举,比如《柯南》暗夜男爵杀人事件以上1、2、3种其实是“假密室”,是心理上的密室而不是真正的密室,而4、5种则是真正的密室。我认为,在侦探小说中出现的大多是假密室。因为突然想到要总结密室杀人手法,也没有进行准备,一时竟只能想起这几种,惭愧惭愧~以后会逐渐添加,也希望大家能够补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