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66600 aa66600
关注数: 24 粉丝数: 77 发帖数: 1,579 关注贴吧数: 54
四年养鲤路!!!(能不能给个精?)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锦鲤,一见钟情,然后就中了深深的毒,天天在贴吧、中锦潜学,并一直不停的做媳妇工作,然后批了500元钱,并特别强调不能超预算。通过构思,设计,做了一个90*45*50的鱼缸,是第一次做鱼缸养鱼,当时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现在觉得当时很欠考虑,做的太小了,若是现在的心态,绝对是一个地缸。最初设计的是侧滤,在鱼缸一角隔出来一个侧滤(过滤1.0版)。现在看来也不能叫侧滤,就一格,暂且叫侧滤吧,水泵放在侧滤的底部,水从主缸溢流到侧滤,上边从上至下依次是滤棉,陶瓷环。当时本来打算只买玻璃,然后自己动手粘,但是后来玻璃店老板说,他们粘粘人工费才30元,考虑到自己没有做过,仅仅在网上看的几个粘缸视频,也有点担心自己的技术,所以就让玻璃店老板粘了,老板说缸小不用拉筋,所以就没有要拉筋,玻璃用的是10个厚的。玻璃,磨边,玻璃胶,人工总共280元。底柜是自己在工地找的材料自己和同事做的,用的直径50的无缝钢管(燃气施工用的)焊的架子(超级结实),用木工板包的边,然后20元的贴纸装饰。 接着买水泵,滤棉,陶瓷环之类的东西,买鱼,就这样,边学习边养锦鲤。第一次买了七条鱼,经过学习,知道了草金与锦鲤的区别,仔细一看,发现其中除了三条黄金锦鲤,其余的都是草金,伤心啊,后来想想,算了,就当练手了,但是买的时候觉得挺漂亮的鱼,知道不是锦鲤后,怎么看都不觉得好看。随着过滤系统的运行发现,过滤太弱了,水黄,有腥味,然后就自己做了个小上滤(过滤2.0版),工地上正好开始安装窗户,有很多坏的中空玻璃,5毫米厚的,做滤缸很合适,侧滤只放滤棉,侧滤+溢流上滤,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运行中出现问题了,三天不洗滤棉就堵了,并且夏天水蒸发也快,主缸内的水位高度是定死的,容易造成水泵空转,并且水泵流量太小,侧滤吸便能力太弱,没办法就把侧滤拆了,重新做了个溢流上滤(过滤3.0版),又换了一个水泵,流量2500,然后问题就又来了,滤棉容易堵,当时的溢流板太高,总是漫水,滤材利用率不高,然后就又做了溢流上滤(过滤3.1版),但是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一年时间内,陆陆续续有了过滤3.2版、3.3版、3.4版……直到3.5版,加了沉淀仓,加了反气举,这样运行了一年多,这两年多时间里,前前后后总共做了5个上滤缸,也把草金全部换成土炮,虽说是土炮,但好坏是锦鲤呀,就这样养了2年多。在贴吧经常听大家说滴滤效果好,并且越来越觉得溢流上滤,把心一横,就在网上买了一套15盒三层的滴滤盒(过滤4.0版),安装上后发现水泵流量太大,原配的滴流管太细,然后就继续折腾,把滴流管换成25的PPR管,但是滴滤盒下边下水口也太细,经常流不及,就把下水口扩大,重新安装了个下水口,由于上边滴流管太粗,滴流盒的盖子盖不上,水泚到滤棉上,周围都是水,无奈就又做个一个玻璃缸,深度正好把滴滤盒全部放进去(过滤4.1版)。运行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过滤还是不行,太弱,貌似还不如3.5版,鱼经常有病,冬天鱼没喂过都经常出状况,年后天一暖和岂不是更不行,并且想着年后再进几条鱼,把年前牺牲的补上,在这种背景下,又经过研究学习,过滤终极版5.0版诞生了,底滤配上现有的滴滤,效果肯定好。在主缸打孔风险太大,就利用虹吸管下水,吧友的那种来电自动启动,停电自动停止的那种虹吸管太麻烦,并且停电后会继续流下量较大的水,需要有较大底滤缸备用,浪费空间太多,因此我使用单根虹吸管,中间加电磁阀,有电常开,停电常闭,这样不需要有较大的备用空间,使用两个液位控制器分别控制水泵和电磁阀,以保证水泵不会干烧以及水漫金山。(底缸玻璃:50元,玻璃胶:28元,管件:30元,电磁阀(节能型)一个:78元,液位控制器2个:86元,滤棉、细菌屋:150元,贴纸:50元,硝化细菌:40元,杀菌灯:45元,管子前期备下的不花钱,全部自己动手做,杂七杂八加起来仅仅这次改造花了500多元) 总结这几年养锦鲤,开心过,沮丧过,生气过,郁闷过。看着水清鱼健的,肯定开心,看到自己做成的每个滤缸,也很有成就感,看到鱼生病,很沮丧,看到由于自己的折腾,鱼不停的挂掉,也很郁闷和生气,特别是15年年底的那段时间,不停的死鱼,不停的买药,曾有过不想再养的念头。因此,通过这几年我的经历来看,养鱼,首先必须要家人支持,这是先决条件,另外还必须要有耐心,换水、洗棉等这些活是经常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真的是不能偷懒,第三要不停的学习,只有掌握更多的养鱼知识才不至于有问题时手忙脚乱,胡乱下药,第四就是有问题多请教学习,不要瞎折腾,好多时候鱼都是被我们折腾死的。 算了,先写到这里吧,孩子醒了,本人目前是职业奶爸一名,带孩子之余,养养鱼种种花,闲暇时间较多,各位吧友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大的问题解决不了,小的问题也许能共同解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