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恶龙的贴身宝镖 星辰龙不要妩媚
关注数: 70 粉丝数: 96 发帖数: 3,437 关注贴吧数: 52
游戏王dm 暗游戏 王样 所有卡统计清单 范围:《游戏王》TV第一部,即《游戏王——怪兽之决斗》或简称《游戏王DM》(不含漫画版、剧场版、朝日版,也不含表游戏AIBO使用的卡)。只统计“目前已经O化的暗游戏的卡”。 特别说明:图2的怪兽卡相信很多是大家不熟悉或没印象暗游戏使用过的。如DM第1集第一幕出现的“暗黑龙王”,可以归类为小表的卡;同样第一集中的“小角犀牛”、“粗暴帝王”等,我觉得可以归类为游戏爷爷的卡;还有一些归属不明的卡,如DM第13集,“紫炎的武者”、“暗影战士”、“幸福恋人”、“巴比伦”、“死亡潜行者”、“愤怒的海王”、“利爪杀手”等,这些有可能是游戏卡组本身就有的,也有可能是来自城之内、杏子、本田混洗进游戏的卡组的卡(明确的有“炎之剑士”、“神圣魔术师”、“突击兵”);特殊情况也包括游戏暂时替城之内保管的“真红眼黑龙”,和海马的卡组混洗的3张“青眼白龙”、1张“青眼究极龙”、1张“电子壶”(后面海马还送给游戏一张“恶魔的圣域”,出现在图3); 图2的“炎之剑士”和“不死战士”也是特殊情况,TV里面是凡骨,O化后变成融合怪;图4的“魔术礼帽”在TV中是魔法卡,O化后是陷阱卡(图4的陷阱卡“换位”也是类似情况)还有一些TV中在非对局画面内一闪而过的卡,包括图3的“过早的埋葬”以及图4的“魔法干扰器”。 这次统计的目的是附上高清大图方便大家去收集。 科普“O化”:又称“OCG化”,简单理解就是指《游戏王》的官方,科乐美公司(KONAMI,又称“可乐妹”/“K社”)正版出品的针对亚洲地区发售的卡,基本为日文(近几年才有批量的正版简体中文版)。如果一张卡在动漫或者漫画出现过,而科乐美没有印刷过实体卡,则被称为“未O化”,本次未做统计(其实暗游戏未O的卡也不多了)。 最后特别提醒:各位《游戏王》情怀粉丝们要提高鉴别正版卡和盗版卡的能力。我不反粉丝们买盗版卡,或者打印卡,但是我觉得花高价买盗版就很离谱了。这里我就不科普“ZZ”、“ZCG”之类的概念了,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最后的最后,敬请大家期待由我们恶龙工作室©️后续出品的《游戏王——怪兽之决斗》的正版授权1/6雕像以及1/12可动人偶产品。 祝愿大家生活愉快!
AAT骑士柱2.0的4优点vs14缺点!瑕不掩瑜!牛而逼之 【惊!AAT骑士柱2.0的4大优点vs14缺点!!瑕不掩瑜!玉可再琢!牛而逼之!-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eFLqEci&urlrefer=8fb5f122a61ccb480f99d47516772839 总的来说。这款产品有4个优点和14个缺点。还有2点中规中矩。 优点1, 还原,不管是载具形态的车头车尾外观细节, 还是人形态的身材比例,胸腰比例,肢体曲线,后背平整度等,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还造型原度上是目前最好。(按文本给镜头) 要知道骑士柱的胸腰协调是Threezero的dlx都没把握好的。(插个dlx的上半身图) 优点2,变形结构算是创新。买变形金刚模型的乐趣之一是体验不同的模具,简单也好复杂也罢,虽然这款AAT柱子2.0下半身和UT有不少借鉴但也有改良,而上半身的变形结构是一个创新尝试,后背确实很优秀,我认为创新是值得肯定的。 (站立通用镜头,从脚往头上拍) 优点3,可动性。我只能说UT、TW、BS的可动确实不如这个,但是你说这款可动很好吗,那又不至于。 (pose特写) 优点4,比例。这个问题应该是对比ut的高了,更好配放大比例,比利党和强迫症福音。(站立身高对比画面) 缺点1. 价格定高了,这个主要是体现在700多同等价位的大爹也不少,多100有ut惊破天、mg粉碎,少100有mg漂移,果柱,等等产品。(搜点图片插入) 不过这也是第三方产品的特性,以后是一定降价,前提是品牌方资金回本了。 缺点2.涂装阴间,这个自行体会,我只能说如果有tw的涂装一半用心都行。尤其是蓝色的部分如果用心搞一搞确实效果好很多。尤其是胸部的红蓝分色的把控还不够精髓。 (通用镜头) 和宣传图上的完全两个玩意儿。不过这款模具如果后续不出精涂版我倒立吃了我手上这款。 (微博宣传图) 缺点3.手臂长度,这个我觉得确实差了几毫米,几毫米也是确实差了点意思。虽然说手腕现在能拉出来,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话,会不显得突兀。微博上品牌方也有点挺嘴硬的哈。 (手臂通用镜头) 缺点4,手指设计比较敷衍,我看这个手指感觉回到了10年前的官方MP系列。2023年不上全可动手感觉诚意不足。 (手指特写) 缺点5,可动性,虽然我刚才说对比同级别,可动性算好,但是整体来看这个玩意儿可动性在2023年确实很平庸。 (pose) 缺点6,头雕还原度不足。这次的头雕乍一看像是跪在了涂装上,实际上没有十年脑血栓应该长不成这样,我个人认为这次头雕对比电影而言有点长了。然后面罩替换不方便。 粉丝们多吐槽没有眼灯结构。然后车形态车尾有些角度能看到头在这。 (头部特写) 缺点7,大腿根部没有平转。虽然在大腿中段有得转,但是这里就有种分裂的感觉。 (腿根特写) 缺点8,穿帮位置没有很好补充,虽然肘关节和大臂有对弯曲穿帮做考量但是应该还能填得更自然一点吧。UT的手肘穿帮算是惨不忍睹了。而脚踝接地穿帮也有问题。 (手肘弯曲90度给特写) 缺点10,受力结构有待优化。这一点是出现在脚踝过于单薄的连接结构。同时就是车顶盖变形过程中的受力结构也显得单薄,变形新手可能拗损零件。 (脚踝连接结构给特写) 缺点11,变形复杂。这一点你们先别喷我。确实是因为深度玩过隔壁的MG粉碎就会发现,那个三变的变形逻辑极其简单,还原度也不差,我个人轻浮地认为这次AAT的设计语言也可以优化一点,虽然这真不是什么大问题。UT和AAT对比起来就是官方MP的2.0和3.0的区别。 (pose) 缺点12,**烟囱没分开。 (后背烟囱特写) 缺点13,饼王饼中饼是该骂。这款柱子从公布消息到现在6年过去了。人生没有多少个6年可以这么让粉丝们把这份热爱熬下来。不过这个问题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个人不过多评价。 (包装封绘) 缺点14,最后一个缺点,还没想好,等大家来补充。 中规中矩的方面一是材质。材质好坏有待考究,首先是灰色零件水波纹观感不好,其次是网络上有表示材料有白痕问题,不过暂时没有听说有断的。我只能说比以前的aat的材质要好,但是我不专业,也不能说有多好。 (人形态通用镜头) 第二就是模具精度。你说密合阴间又不会,正常情况下还是能完美密合的,但是你说模具精度很足,设计公差容错高的话又不至于,变形手感,还是算是普通第三方的正常水准,没什么漆也不怕蹭掉。 (车形态通用镜头) 总之不嫌贵,喜欢柱子哥的观众们我推荐你买。如果认为5张左右合理的,我也觉得非常合理。 我不吹不洗,客观评价。如果要选的话,我建议新手买UT,发烧粉买AAT2.0.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是恶龙的贴身宝镖啊,感谢各位的收看,请求一波关注支持,再会!!!
为什么我对高达的热情逐渐消散了 当我把指甲钳替换成流道剪的时候,梦真正地开始了。 献给每一位胶圈爱好者: 这一期我做了这个长文案,请胶圈的朋友们耐心看,因为高达陪伴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高达是什么样的。 高达模型我从小学开始接触。最早期就是矮墩墩的BB战士,三国、Seed什么的,五年级的生日礼物是PG强袭自由。初中买HG,当时最喜欢AGE。高中买MG,当时最喜欢W和独角兽。高达系列的MB产品确实是很十余年前就有了的,他们不是拼装类,是成品。对于当时的我来说,MB系列的价格是让我望而却步的唯一原因。 高达作品中不同用途的机体设计可以看出设计师们从现实逻辑出发的理念。队长机如何区分?水中作战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线条状态的?宇宙型的机体要如何设计喷口?陆地形呢?机体的能量补给从何而来?驾驶机体的逻辑是什么?如何从冷热兵器中取舍平衡?棕绿色背心如何在超高压的水下以及零压的宇宙保护我?宇宙殖民地应该是什么样的,殖民地又是如何保证重力如何汲取能量的?诚如你们所知,我比较喜欢看高达的UC时间线作品,也看W,看倒A,看独角兽等等。我热爱这些作品足够真实深刻的人物思想塑造,当我能把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当中去,我仿佛自己也被这些基于现实的矛盾所困扰。到底应该为谁而战?到底需要多少个被人蒙蔽的真相魂飞魄散才能换来人类光明的未来?夏亚的火热精神和灵魂深深地触动了我。主角的意志和立场也不一定是至死不渝的。 初中时期我很热爱玩SD敢达,有很多机体,也熬到头了等到OOR都出了。当时为了刷游戏币还自己研究战舰模式的红蓝脚本(虽然失败了)。还记得当时有个闪瞎眼的插件被全服人开房必ban但是我很喜欢用。 有一年生日我妈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说我想要高达。我妈和我说,她知道我最中意的就是高达,不过或许当我长大之后我就应该不会喜欢这些了,我不以为然,我告诉她这一定不可能。直到, S D敢达关服了。SD2出来了。我不喜欢新服的画风,当时韩服运营也不好。应该也早就关了。 我彻底玩腻了PSP上面的GvG(我不确定具体叫什么了),PSV上的高达游戏机体收录真的很少。PS4上的机体好像也不如PS3的丰富。上了大学我在手游高达上也充了钱,加入了大组织,和一个id是啥的人,反正他当时是高达手游技术顶尖的大人物,我和他组过排2v2,我还故意坑他,他就不跟我玩了。我最后几次接触高达游戏是在大概三年前,我去深圳一个漫展,漫展中心的超大屏幕就在找现场的人玩高达,我用的id是肥仔,然后我当时真的完全不会玩那个手柄,我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款游戏了,总之我用换装强袭赢了两轮,然后被打烂了。大约在两年前,SD的私服有了,我借了一个号,我听见登陆界面等BGM,以前我嫌登陆慢,这个BGM**,多年后我只觉得无助,因为一切都回不去了。我对着别人的账号的机体库发呆了很久,我一把没开,因为都是一些很基础的机体。AS空装强袭,算了,多的我就不说了。 不记得从何时起,我开始想做手艺人。水补土、AB胶、不同目打磨纸、金属喷漆、保护漆、渗线,,,,素组都是菜狗,素组不配玩高达这样的理念真的很上头。但是我发现这些事对于当时的我或者说现在的我来说并不合适,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手艺技术。 没有了游戏,没有了拼装的时间,高达,和我的成长,似乎渐行渐远了。 前段时间我买了MB海牛,还顺手买了配件包,但是我一直没有做视频。我好像没那么喜欢高达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高达断档了,可能是很多个我记不清的瞬间,我开始对高达失望,失去兴趣。可能是SD关服,可能是Switch没有GVG,可能是看完《创战》一直等不到第二部,可能是RG的Z被我不小心拦腰掰断了,可能是独角兽的无意义的无限换色让我心生抵触,可能是因为倒爷,啊不,我本身就是倒爷爷。(暴露了)可能是因为我不配组装机甲之城。也可能是因为解体匠机的可动十分**。可能是因为MB海牛的硫酸脸。 其实,仔细再想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把这一切想得太复杂了?喜欢高达,不一定要重涂,不一定要战损,不一定要机甲之城,不一定要GK,不一定要解体匠机。 后来,我发现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了,这份文案我写到大概1647个字之前,我其实只想分享为什么我对高达的热情在消退,但是写到这里,我才忽然想明白了。原来前面说的都是废话,都是一派胡言。原来这么多年来我对高达的热情都没有退减过,直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