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海观澜
慈海观澜
《楞严经》是真经,《楞严经》是佛说。
关注数: 0
粉丝数: 36
发帖数: 5,001
关注贴吧数: 0
不信“你就是佛”的吧友们,就别看我的帖子。 以免被断慧命。 因为啊,你虽然嘴上不敢诽谤法华经,但你的意根会诽谤,一样会断。
佛学中关于死后的看法 不认为死后是唯物论者说的断灭(断见), 也不认为是世俗人认为的有一个灵魂在轮回(常见), 总而言之,想象不出来就对了。
从我这里开始,禅宗吧有了慧能禅 以前一直是神秀禅。
我是通过法华经的摩尼珠喻,认识到佛陀讲了“本来成佛”的道理。 刚开始一群人退席,佛陀就授记剩下的那些人未来可以成佛,免得他们听到后面的内容,也跑了。 后来佛陀讲摩尼珠喻,乞丐(众生)把袖子里的摩尼珠拿出来,你就是富翁(佛陀)了。 再后来有一个龙女顿成佛的故事,佛陀更加直接说明了顿悟成佛的道理,龙女不用变成人,(龙是旁生道哦),也不用女人变成男人,直接就成佛。 因为这部法华经,我才敢在贴吧说“本来成佛”的道理,若是读法华经以前我肯定也是不敢的。
大乘分两条路:菩萨道和佛道。 这两条路,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做菩萨一直修修修,最终就可以成佛。 禅宗不这么认为,禅宗认为即便你修到妙觉,你也是破执凡夫。(某祖师说的) 禅宗认为,成佛就只有一条路,顿悟成佛。 见到本心本性,顿悟你自己本来就是佛。 那禅宗修不修?说修不对,因为你可以不用去打坐念佛。说不修也不对,因为你要确保自己时时刻刻顿入佛性,从第八识起用。
什么是一行三昧?就是持名念佛。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 《文殊师利般若经》
不应该分别大乘,小乘 阿含经讲的解脱知见也是大乘的解脱知见。 看不懂大乘佛经的, 也可以看阿含, 真正的佛学理论, 不分大乘小乘, 那肯定是一模一样的。
最终的境界是没有境界,不假修行,本来就是,一切现成 不用去舍弃烦恼,不用去追求涅槃,不用去追求快乐,不用去舍弃痛苦,
离“爱”才能出轮回(第二集)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圆觉经》 —————— 这里的爱不是单单指男女之爱,这里的爱是相当广泛的对世间法之爱。 只要我们还有一丝一毫的对世间法之“爱”,轮回就免不得。
得道容易行道难
佛言一偈语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家的孝和儒家的孝是有区别的, 地藏经中佛陀得道以后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也为天人说法。阿含经也记载了佛陀得道以后去忉利天说法的事实。
帛书版道德经:天地无亲,常与善人。 天地没有亲人,善人就是天地的亲人。 碰到那种特别善良的人,你们千万别去欺负他, 因为他的靠山是天地, 你们欺负了他们,你们自己就会倒霉。
勿以恶小而为之,菩萨应善护念。 现在连火星落到身上都无法忍受,却希望能忍受热地狱的痛苦,这是没有意义的。 ——莲花生大师
佛法就讲了三个字:不要去执着。 三藏十二部也就讲了三个执:不执着, 因执生爱,因爱生贪嗔二烦恼。 有烦恼就无净土,无烦恼就是净土。 产生执着的因是痴,痴就是无智慧, 无智慧就是无明。 明知贪嗔很痛,你还要进入,这就是无明, 有无明就有轮回,有轮回就造业,造业就有地狱。
修行人就不要去求世间的圆满了,比如有钱,儿孙满堂。 这些对于修行是不利的,会增加你对世间的执念,你就无法解脱。 就比如释迦牟尼佛,他有妻子和孩子,但是后来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全部出家了。 六祖是没有后代的,虚云也是没有后代的。 耶稣是没有后代的,老子也是没有后代的。 圣人基本都是没后代的。 上天不可能让你啥都有,也不可能让你啥都没有。 做人不要太贪心,你才不会辣么痛苦。
大般涅槃就是戒定慧。 你持戒,你就知道要定在哪里? 持戒就是定。 你有智慧,你知道为何要定? 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你定住了,你就见如来。 为何你定不住? 因此你要修定, 定怎么修?念佛或者静坐。
学佛必须信因果,信生死轮回 否则是很难真正入门的。 一小部分唯物论者也自称学佛,但是他们学佛是为了自己那个“小我”服务,他们不信因果,结果就是你们会发现,他们学佛以后和普通人没啥区别,一点改变也没有。 如果没法彻底熄灭那个“小我”,那轮回就免不得。
阿含经是佛涅槃后400年才出现的文字版。 前三次集结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版, 第四次集结才出现了文字版阿含经(佛涅槃后400年)
大乘肯定也是释迦牟尼佛说。 佛陀涅槃以后100年,佛教出现第一次根本性分裂,出现了大众部和上座部。 上座部就是今天的南传。 大众部就是今天的大乘。
阿含经也是有记载咒语的。 米拉日巴曾经学过将冰雹咒。 这个世界很多事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人类还是应当有敬畏之心。
修行的秘密。 就是你要让你自己的阿弥陀佛放光,照破六欲诸天,照破三恶道,照破三界二十五有。 你与诸佛如来何殊别?
这位善知识的这个问题很好 这两句话都是对的。 开悟是见到自己袖子里藏着一颗摩尼宝珠,因此也知道众生袖子里都藏着一颗摩尼宝珠。 有些人开悟以后就是佛地,比如六祖慧能。 有些人开悟以后就没法直达佛地,因为他比较爱惜那个小我,就比如巴山可能见到了整个摩尼宝珠,也可能只见到了摩尼宝珠的一部分,也可能只见到摩尼宝珠的光,因此他钓鱼,开车80公里去吃烧烤,骂人,众生的东西一点没减少,大家也都不觉得他像佛。
最终级开悟篇。 以前贴吧有一个帖子,讲了一群人,不信任大乘,去学小乘,学到最后都退转了,认为是古代心理学。 这位博主也是个大修行者,曾经可以在定中观察到自己的意识心睡眠和醒来,不过现在退转了,去研究西方心理学了。 佛法比西方心理学那肯定要高级多了,心理学治病得吃药,佛法不用,你懂得了佛法,就可以利用佛法给自己治疗身心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 佛陀是大医王,可以给众生治疗身心各种疾病。 世界上百分之99的人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抑郁焦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只是有的人程度比较严重。
佛说涅槃是常,不是无常。 有人说涅槃以前没有,现在通过修行有了,那么这个涅槃就是无常,像这样无常的涅槃,以后也可能还会丢失的,因为是修出来的。 佛说涅槃是常,凡夫也有涅槃,只是被无明遮蔽, 拿出摩尼宝珠就好了,这样的涅槃才是不生不灭的。 你们悟了吗?
开悟了也不是佛,只是觉醒的凡夫而已 谁若认为自己成佛了,那就是没开悟, 历史上的佛只有一尊,就是释迦牟尼佛, 别人都不要自称佛, 于人于己都没好处。
修行者在求法过程中不要迷信神通。 要相信科学,你们迷信神通,大概率不是着魔,就是被骗。
禅就是平常心。 修行就是在生活中磨炼你的佛性,把你的棱角,傲慢心,三毒磨平了,其他的谈玄说奥,都不要信,很容易被骗。你是“心不平”的佛,佛是心平行直的众生。佛并不比众生高贵你们要了解。 这个博主说:“有一个修行者自沙了”, 被某密骗财骗色,也不是那个修行者太笨, 是某密真能让你看到一些神奇的景象。 她临终前大喊:“我就是佛”。
为何外道比正法更有市场,因为迎合了众生的贪欲,你不被骗谁被骗?
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所有得道者都可以看见的 可能只有地上菩萨或者佛的天眼才可以看到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你被啥束缚了,你为何需要解脱? 你们要仔细思维,被啥束缚住了? 束缚你们的是啥? 找到束缚你们的因, 你就解脱了。 苦集灭道。 集是苦因,你要找到那个集。
悟后不往生,生生世世一直来地球吗?
神会大师也主张顿悟成佛,你就是佛。 这是ai总结网友的观点。
初发心即成正觉 这其实不是佛鼓励我们的话,这就是真实语。 初地菩萨的见地和诸佛如来无二无别。
开悟就是悟到“原来你是佛,不是众生” 佛不是修成的,而是悟到的。 就像一坨黄黄的屎永远不可能修成黄金一样。 如果你不是佛,而是众生,那么你永远不可能修成佛。 说众生是金矿,佛是真金,这是权宜方便说,非实说。 黄金和金矿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可以修。 佛是无为法,无为法不可以修。 六祖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你直接用直心“佛心”,那么你就和诸佛如来无差别,因为你本就是佛。 众生是弯曲的心用多了,忘记了佛性,就像法华经讲的那个富翁,他忘记了他袖子里藏着摩尼宝珠,一直误以为他是乞丐(众生),他把摩尼宝珠取出来,立马就成富翁(佛)了。 修行就是要练习用佛性待人接物,日常生活, 因为众生长久以来一直用弯曲的心,一下子让他们用直心,有点难以适应,适应了就好了。 佛心就是本来面目,众生的本来面目就是佛,只是一直以来被众生遗忘了(藏在袖子里)
我不是体佛法师的弟子,我只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原因是: 体佛法师在贴吧的名声并不好,总是被人毁谤,我在贴吧的名声也不好,静禅说我:“人品不好”,不愿跟我复合。可能吧友们也是这么想的吧,那我就不能连累他的名声了,我不能自称是他的弟子,我只是他的爱好者,喜欢他讲的佛法,我觉得他讲的是正法,就推荐给吧友们。
说说道家的老子。 你们知道老子是怎么开悟的吗?老子和释迦牟尼佛的开悟方式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当然最终也是殊途同归, 释迦牟尼佛怎么开悟的,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说了。
我改写的六祖开悟偈 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 万像繁星现,本来无尘埃。
你:“我是佛,犹如驴窥井,佛是我,才是井窥驴。” 德山宣鉴:“徒儿,拿为师的棒来。”
学佛要贴近生活。 别把自己搞得神神叨叨的, 你们这样子,也就在佛教圈子里混。 出去你们天天跟别人说“我不来不去”,“如来不来不去”, 这样出去你度的了众生吗?别人都不信你,人家都当你们学佛学的魔怔了,不正常了。 明明你们天天来来去去,你们却说你们不来不去。 还有那些动不动就劝家人跟着自己一起吃素的也不好,这个得随缘,别人愿意吃那就随喜,别人不愿意吃也别勉强。 学佛的人要比正常人更像正常人,而不是越学越神神叨叨,越学越不正常。 开悟不了,就老实念佛,不必强求开悟,或许念佛到了一定程度,就开悟了。
为何蕅益大师这样说:“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因为这是我们这类开悟者的真实体会,开悟其实并不神秘,只是你们把它想的太神秘。 就比如我今生能开悟,是因为我今生拿到了一个不太好的人生剧本,来世再来人间我还能再次开悟吗?我是没把握的。也可能来世因为我今生修行的功德,会大富大贵,但是我就因为这些因缘造恶,再来世就堕落三恶道了,这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一般的开悟者,最好还是往生净土,除非像六祖那样的开悟者,他们可以这边涅槃了,就可以到他方世界继续度众生,实现真正的“无住处涅槃”,我们一般人做不到,我们这类人,开悟了其实也是凡夫一个,不是啥圣人,这个世界本来也没有啥圣人,只是认识了本来面目而已。
净宗祖师没有一个不是开悟者。 六祖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看了印祖的开示,我就知道他也是开悟者。 如果你们内心怀疑印祖语录,请你们一定要怀疑是你们自己错了,而不是印祖错了。
六祖坛经并没有否定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 六祖说西方距离大唐十万八千里,其实指古印度,那个地方确实在大唐的西方。 阿弥陀经说的西方是距离我们娑婆“十万亿佛土”。
我虽然是禅宗的,但临终我打算念佛号求净土。 平时,主要参禅为主,临终那就无论如何要念佛了。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 经文说的很明确,临终就算不信佛的人念佛具足十念,也可以往生。
法华经第三讲 大乘阿罗汉和小乘阿罗汉。
本帖给你们讲讲大乘佛法中的基础知识 因为贴吧有人诽谤阿难不是大阿罗汉。 ———— 这个帖子的功德回向体佛法师,其实是他解决了我们的这个疑问,体佛法师说:“大阿罗汉就是大乘菩萨”, 我又结合ai的回答给大家普及知识,以免你们继续诽谤佛说真经《阿弥陀经》造无边恶业。 ———— 大乘佛经一般都写“大阿罗汉”,很少写“阿罗汉”,开头写出席法会佛弟子的名字,那就会写“大阿罗汉”,中间正文提到小乘声闻果位,才会写“阿罗汉”,何以故? ———— 讲“大阿罗汉”就是发大乘菩提心的罗汉(包括了小乘初果须陀洹罗汉)大阿罗汉其实是指回小向大的菩萨,示现声闻相(从初果到四果都有),“阿罗汉”就是指小乘阿罗汉道圣者,是声闻果位的终极。
法华经第二讲。 一切皆佛,众生皆佛。 我们当学常不轻菩萨,看一切众生皆是佛。 何以故?不管别人是不是佛, 当你随时随地,每时每刻看众生皆佛, 那么你肯定已经证果成佛。 佛(众生)会骂你吗?不会的。 佛(众生)是在呵责你“我执”未断。 你不应当骂回去,你应当恭敬骂你的人(佛),赞叹他们,给你修忍辱的机会。 这样修,久久必然证果成佛。 (这就是修行方法,修行不是要一直坐在那里,当然也应该排斥打坐,看你的实际需要。)
最上根的禅宗弟子来,中下根的他宗别进来了。 本真人助你们快速得菩提。 抖音刚好给本真人推送了这个,看来是诸佛如来的旨意。
本真人关于顿悟成佛的理论,是说给最上根的禅宗弟子的 愿你们今生把如来家业承担起来,发愿来世到他方世界示现成佛做佛祖,度化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中下根的佛弟子,本真人还是一贯的建议:老实念佛,争取带业往生净土。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今天给你们讲法华经。
声明一下哦,本人的帖子一些内容 是本人自己的想法,非体佛法师讲课的内容, 本人对本人帖子内容的因果负责, 跟体佛法师无关。
论虚妄不实的世间善恶 从巴山和慧日的争论说起。 巴山骂唯识,骂净土,诽谤部分佛经,在他看来,他是为了维护他心中的“正法”,他是没有错的,他是在护法,他担心众生走上歧路。 慧日看不惯巴山,他觉得巴山在诽谤佛经,慧日也认为她在护法,是在护持佛陀的教法,因此她也是没错的,错是在巴山那里。 世间的善恶争论就在于这里,自己是没错的,错的永远是别人。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开悟以后,是必须要修行的,不需要修行直接就成佛的万中无一,反正我知道我还是凡夫。 贴吧的相处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但很多人还是恶口不断,这是非常不好的,你们要向三恶道去修吗? 工作中同事的相处那就更简单了,比贴吧更简单,起码都不会恶口的,很可能会被老板开除的哦。 最难的还是家庭这个金刚道场,和亲人之间的相处,你不是在和他们相处,而是在和他们的业力相处。 情侣之间的相处,当然也是业力的相处,除非两个人都在修行,那业力就会越来越轻。 我们每天都要有一个专门的时间思维,今天在和任何人的相处过程中自己有啥做不到位的地方,还要思维自己的起心动念,争取下次改正,下次如果还没有改正,那就下下次改正,总会有进步的,这样坚持几年,十年,二十年,迟早也会成就金身正果的。
不可以32相观如来 禅师临终慈悲示现病痛,如果我们没天眼,没佛眼,就不可以凭空断定他就随业流转了。
禅和净的差别相 六祖比较强调唯心净土,但他否定西方极乐世界吗? ——————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维摩诘经》 —————— 比如我从山西去北京,我有没有去到北京啊? 我说:我是“无所从来,亦我所去”,“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 这是不是就合了文殊菩萨去给维摩诘问疾的义理。 —————— 同理啊,我们的那个“意生身”往生极乐世界, 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 这里解释一下意生身(出自楞伽经),菩萨修行以后,神识就转变成了意生身,因此去极乐世界不是神识去,是意生身去。 —————— 有一些人学了点禅宗经典,看到六祖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讲“唯心净土”,就认为六祖否定了极乐世界的存在。
我们应当向蕅益大师学习,把他作为榜样。 蕅益大师青年就开悟了,但是一场热病,他发现自己居然还畏惧死亡,他意识到自己还未真正开悟,因此皈依了净土法门。 蕅益大师作为弥陀的再来人,德高望重的大德,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能不顾自己的脸面,公开承认自己未证言证的事实,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然后他就皈依了净土法门,终身都在实践并且宣扬净土法门。(即便出家以后,犯了错误,也是可以向僧团大众忏悔的,忏悔了就没罪了。) 今天的我们,都自认为自己是上根,比别人聪明, 天天沉迷于学习佛法理论,和别人的佛法辩论比赛上,对于自己修行,却是一点不在乎。 谁能敢于承认自己是中下根?谁能承认自己就比别人笨呢?很少人会这么做的,因为这样丢面子啊。 现实中也不是谁都能上清华北大,因此承认比别人笨没啥丢脸的。但是在学习佛法上,就没人肯认输了,辩论那是一定要赢的,我的理论肯定是最正确的。 敢于承认自己并非上根,而是中下根,这是只有大丈夫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根本没那个勇气。 印光大师也是学禅的,但他认为自己不是上根,应当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比较靠谱,可见印光大师也是一位大智者。 蕅益大师的事件,应当也是佛菩萨按照剧本进行的示现,就是希望末法众生放下面子,承认自己不是上根的事实,一心念佛。 当然了,你们也要明白,念佛也是为了修心,正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慧律法师开示 师父告诉你,你尽量要能够见性、开悟,但是无论如何打死要念佛,打死也要念佛,要求生极乐世界。因为只有念佛,不管你开不开悟,统统可以了生死,但是如果你只有修禅,有时候就很难了,要不悟临命终完了,麻烦就大了,是不是?临命终你有没有病苦,病苦起来十个里面九个要倒,病苦起来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要倒。
看某些大德或者佛说的法,你不要带着批判心 要带着虚心学的心,这样你可能才会有进步, 否则你有可能学一辈子,佛法也无法入门,在门外打转。 比如有人批判体佛,批判虚云,批判蕅益,批判印光,批判境空,批判远音,批判慧律,批判净界,批判梦参。 这些人心里很傲慢的,因此是可以随意批判这些有名望的大德的。 我们想啊,这些高僧大德每个人都有一大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的智商就很低吗?而且这些大德每个都德高望重,不为钱不为利不为色,心里只想着度众生,反正我本人是很相信这些大德的,他们的法语是不去批判的,批判这些大德,其实就是自断慧命,这个也还好,你只害你一个。你如果再在公共场合去批判,就是断众生慧命,果报是很严重的,大家要慎重才好。
修行需要啥外在条件? 有人说需要钱和性,我只能说,太肤浅。 和尚们终身都不娶妻,那还修不修啊?
我对我帖子写的内容,那肯定是深信不疑的。 吧里有些人骂我是佛蛆,那是因为咱们三观根本性的差异,我写的帖子,我肯定是完全相信的,百分之1万相信的,不是用来骗人的。就算你们认为我是在骗人,但我首先也把我自己先骗了。 我在贴吧未骗过任何人一分钱,就和某个女生谈过一次恋爱,而且我也是很认真的,咱是有神论,是怕遭报应的。 我以前也是受的唯物论教育,后来经历了一些事,就明白了这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的,因此就皈依了佛教。 吧里有些人引以为傲的唯物论,是被我这些年早就扔掉的东西,这辈子都不会再捡起来了,你经历过了有些事,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唯物的。 有些人,上天会点醒你,让你明白你以前的路是错误的,不至于一辈子错下去。 牛顿,爱因斯坦是研究科学的,但是他们晚年都对神学感兴趣了。 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就越了解人类的无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