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加利利
allantan1116
关注数: 432
粉丝数: 431
发帖数: 25,336
关注贴吧数: 566
战旗野营户外,没了? 放在购物车的显示店铺状态异常,不过看了下小冯野营户外还开着并且持续在上新(有些是旧款)。
看到有个把舰艇皮鞋换底改造的 见于某宝的买家评论晒单
【22-06-13 巴士图库】第一次见到早七点桂花岗往北站的单向如约线路 以前早上出门见过从铁道口往桂花岗开,这次看到了正在上客的。客不算多,一汽够土豪,给这个车型。
大陆国产军靴最后的固特异就是02系列了吗? 胜在便宜,搞来当消耗品感觉也行。
【22-05-09 巴士图库】481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总站 配车太少,这还是支援的。我下午四点多去雕塑公园是它,五点多回来还是它,想必走完又回来躺着。这线路好像平日就两辆车?
舰艇从未淡去 舰艇从未淡去
看到有吧友说名匠换底的,转个老帖子。 看到有吧友说名匠换底的,转个老帖子。
结尾时候最感触的不是传送回空无一人的凯尔莫罕,而是见完皇帝回 结尾时候最感触的不是传送回空无一人的凯尔莫罕,而是见完皇帝回白果园时候。 二代的维吉玛在三代物是人非不用说,到了白果园西边去维吉玛的官道和几个泰莫利亚人寒暄,看到尼弗迦德人撤军,集队要离开。军营里面已经搬空了,只有后来大师的学徒和助手们来了才有点人气。 专门去巴斯提恩家里看了下,他和罗辛好好的。看来尼弗迦德人没有发现他逃亡。反而旅店门口有情侣告别,尼弗迦德士兵被女朋友斥责没有留下来。 白果园刚开始时候非常苍凉的感觉,刚经历战乱,还有妖魔,了解领主一家和井中恶魔的故事,听托蜜拉和米斯拉夫感慨。又人生地不熟只有维瑟米尔老爹在,一心又想着叶奈法。 我从三代开始玩的,了解背景以后才感慨罗契终于能复国,泰莫利亚人不用再被外族驻军管辖。旅店门口信使宣布了新的领主到来,还不知道背景。 可惜蠢驴经费不够,没有把战后的世界做出来,否则罗契可能在维吉玛皇宫出现,可是去看了下还在诺维格瑞郊外的山洞里。
谈谈我为什么选择恩希尔而不是拉多维德1. 恩希尔有信用,态度 谈谈我为什么选择恩希尔而不是拉多维德 1. 恩希尔有信用,态度再傲慢都说到做到,只是色厉内荏,而拉多维德是个疯子,做到了也要羞辱、威胁我。恩希尔能用符里斯将军哪怕他家族参与过篡位,也是胸襟。 2. 恩希尔对女术士和非人种族宽容,拉多维德要把他们杀光。我老婆是女术士,朋友是非人种族,怎么允许拉多维德胡来。 3. 从政治角度看,尼弗迦德人来了以后谈纪律谈法治,军纪很严,从白果园村看来对百姓也没有骚扰和劫掠,在当时是先进的一方。瑞达尼亚人虽然纪律还可以,但封建国王和集权皇帝还是有差。 4. 叶奈法站在恩希尔一方,恩希尔是希里的生父,前任薇歌也是恩希尔的老表,加上丹德里恩的姘头女公爵也是尼弗迦德人。而瑞达尼亚和我联系不大,我其他朋友和同事都是泰莫利亚人。瑞达尼亚选光头或迪胖,都会对泰莫利亚刻薄,迪胖还要杀战友三人组坚决不允许。但恩希尔许诺了泰莫利亚臣服就行,收为诸侯(这也是他有政治头脑,征服的地方自治比直辖成本低,照样有收益和安全)。 另外对恩希尔越到后面剧情越有好感,拍海军和陆军打狂烈是没说出口的父爱(叶奈法也说群岛等等要赐给希里),最后骗他希里死了他也没有揭穿,只是暗自难过,说再也不想见到我。 恩希尔可能私德上是个人渣,但公德上他是个好皇帝,鞠躬尽瘁。
遇到bug没存档,自闭了在为了祖国时候自动存档了,后来完成杀 遇到bug没存档,自闭了 在为了祖国时候自动存档了,后来完成杀了迪胖救了三人组,然后回去捡垃圾,遇到全城封锁支线,完成了,再去威伦找熊套,完成了好几个任务,发现了废弃高塔,再去秃树山捡巨魔看门人的尸体,这时候居然一直不能手动存档,然后出来时候不小心摔死了。一晚上工夫白费了,又要杀一大堆城管,然后看死胖子,再去打怪捡垃圾,妈的……
高卢的主题曲用了比利时国歌呢这是自加拿大以后又一个用了国歌的 高卢的主题曲用了比利时国歌呢 这是自加拿大以后又一个用了国歌的吧,还以为会用Eluveitie的高卢音乐呢。
做完黑珍珠任务回到下面的村里和铸剑师对话,交易完继续卡在字幕 做完黑珍珠任务回到下面的村里和铸剑师对话,交易完继续卡在字幕,只有回车键能够回到交易界面,其他任何键没反应,坑死。
在油管看视频,繁体中文把“灰岩坑”译作“天然井”啊查了一下, 在油管看视频,繁体中文把“灰岩坑”译作“天然井”啊 查了一下,原型应该是在墨西哥,岩溶地貌,曾经被美洲土著用来活人献祭。 以及视频里面,秘鲁丛林去库阿克雅库路上,亚希尔已经出现,干掉了很多圣三一。之前忘了这段。 那么除了灰岩坑、巨蛇之城、圣胡安,亚希尔还真是敬业啊。
有时候二周目是为了重新看一眼那些死去的角色却不忍心推进剧情再 有时候二周目是为了重新看一眼那些死去的角色 却不忍心推进剧情再看死一次。 如九代的俄国村长弗拉基米尔,舵手葛林,船长罗斯,护花使者亚历克斯,他们都没有再回来。时常想起劳拉第一次杀人后的哭泣,舵手喊着我可是在格拉斯哥长大,船长拄着拐杖说你只知道失去,护花使者说我也有让你刮目相看的一天,等等。还有船上的大铁人鲍里斯,地热洞穴那个记得死去妻儿的囚犯,等等…… 十代看着雅各死去,却好想和他再从古拉格越狱一次,并穿过废弃矿坑。康斯坦汀我最后也没忍心杀,让他接受烈火审判。 十一代也是,阿玛鲁后来在支线中还没死去,因为时间线回到了两周前。反而那个噩梦剧情看到了那么多死去的人,包括后妈安娜。 这是理想主义,实际上队友不牺牲还好,那些敌人不杀死真的不行,他们已经偏执到走火入魔。
原来苏联设施是这个地方啊Красноярск,在外蒙古正北边 原来苏联设施是这个地方啊 Красноярск,在外蒙古正北边,确实属于西伯利亚了。当然基特城本身设定是在下诺夫哥罗德,在这里西边三千七百公里呢。包括文献里面提到的斯维特洛雅尔湖。
煽情:觉得劳拉太孤独了父亲理查德走了。第九部第一次冒险,父亲 煽情:觉得劳拉太孤独了 父亲理查德走了。 第九部第一次冒险,父亲的好友罗斯一路是心理支柱,也走了,同样是父亲好友的葛林,以及大学学长、护花使者阿历克斯也走了(本来有可能是男朋友)。漫画里劳拉走在街上,心里想着说城市的喧嚣有助于掩盖回忆,然后又是拄着拐杖的罗斯讲的那番话,关于牺牲和失去。罗斯那一幕七年了还在鼓舞着我,也是一周目以后唯一没忘记的。 第十部一直陪伴的大哥(姑且这么叫)雅各说过,心灵的空虚无法弥补,要学会释怀,说中了。后来神圣之源毁灭,雅各对牺牲自己看得很开,但留下劳拉继续孤独,还有我们玩家觉得遗憾。 男闺蜜约拿活了三部,第十一部终于戏份多了,然而陪伴劳拉的皇后牺牲,后来约拿结婚了,恐怕以后也不出场了。 再后面的时间线不熟,记得第六部劳拉终于有了个男朋友,但也生死不明,留下了悬念。 这个女爵士承担了太多。
有一首毛利语歌曲适合约拿送给劳拉 约拿是新西兰裔,种族是毛利人,名字应该和圣经里面被鲸鱼吞下的约拿有关,暗示了三部不死吧。 这首歌叫《Hine E Hine》,少女啊少女。 E tangi ana koe - You are weeping Hine e hine - Little girl, darling girl E ngenge ana koe - You are weary Hine e hine - Little girl, darling girl Kati tö pouri rä - Be sad no longer Noho i te aroha - There is love for you Te ngäkau o te Matua - In the heart of the father Hine e hine - Little girl, darling girl 是一首摇篮曲,说,少女啊,你在哭泣,少女啊,你精疲力竭,亲爱的少女,不要再哭了,父亲心里对你有爱。 约拿没有了弟弟吧记得,对劳拉从第一步就像兄长那样的感情,没有像艾力克斯那样是男女之情、爱慕之情。 这首歌我喜欢卡雷拉斯演唱的版本,男声和约拿的感觉很配。
玩古墓丽影九你们哭过几次?我一般不容易动感情,拾荒者、大多数 玩古墓丽影九你们哭过几次? 我一般不容易动感情,拾荒者、大多数索拉瑞我没任何感觉,就是那个山村的首领弗拉基米尔以及最后马蒂亚斯特写比较多,我有一些内疚,还有后来得知名字的坚忍号那个大个子鲍里斯。但是他们毕竟杀人无数,地热洞穴都是人吃人,河流变成血河,杀了他们也是行义。 我哭的有这么几次,舵手葛林老头逃出来不久遇到劳拉却被敌人挟持,我以为可以杀了敌人救他,没想到他眼睛都不眨和敌人同归于尽,跳崖,还一直说我是格拉斯哥长大的,视死如归,毕竟是老人了嘛。那一瞬间眼泪哗啦啦的,我杀了那么多敌人,他却死了。 然后是船长罗斯大叔,我一周目跳动画也不怎么看文献,就记得罗斯说的,失去是你别无选择,牺牲才是你的选择。罗斯告诉劳拉爬山发射信号,掩护劳拉过桥,最后却被斧头砍死。那时候劳拉的精神支柱没了,我也觉得那么努力却死了,很无奈。 最崩的还是三部曲里劳拉唯一的感情戏,那个爱开玩笑老不正经的程序员艾力克斯,他愣头青,不知道怎么追求,日记里透露,平日也小心翼翼,最后逃不出去了,也是隐晦表白爱慕之情,却害羞不敢和劳拉嘴对嘴。多希望他没死啊。 劳拉在暗影里面还是精神崩溃过一段,她毕竟是女人,重新见到约拿,大哭大叫说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失去双亲,又不断有同伴走掉,每一部如多数贵族一样尽可能帮助陌生人,我觉得她她亏待自己了。
暗影,秘鲁丛林这个古墓过完了还缺一个壁画,死活没找到。 求助各位……看地图似乎在梯子下面?绕了好多圈。
请教一下,邪恶溪谷第二个营地附近的文献怎么找? 就是这个,旁边的求生贮藏点好找,挑战就是射击灯笼。但是这个文献怎么获得?就差它了……
崛起里面没有出现活着的蒙古人是不是有什么用意?因为,看到了几 崛起里面没有出现活着的蒙古人是不是有什么用意? 因为,看到了几处蒙古人留下的痕迹,西伯利亚荒野和蒙古人通道乃至苏联设施都有他们那种手杖,还有蒙古文文献延续到基特城。回回炮也还在基特城留着,所以可以砸开大门和最后轰炸圣三一。 苏联感觉在这里面是被黑的,体现了迫害拜占庭遗民。于是我脑补是不是暗示苏联人屠杀了蒙古人。不过也可以理解为那些痕迹也是数百年前的,毕竟低温环境下。
玩毛利结果诞生在北极怎么办 被浮冰包着了,不能出去,要一直研究科技文化,直到全球气温变暖冰山融化么? 截图了,退出游戏时候再上传。
国际研究证实存在六个老虎亚种 国际研究证实存在六个老虎亚种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32个有代表性的老虎标本完整基因组,证实了它们可以分为6个不同遗传种群。相关论文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杂志。这6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支那虎和马来亚虎。 领衔该研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述金表示,在老虎亚种数量问题上缺乏共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从灭绝边缘拯救老虎物种的努力,因为无论是圈养繁殖还是野生种群干预,都越来越需要对保护老虎种群进行明确界定。”这项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的角度揭示了老虎的自然史,为这种极具魅力的巨型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全基因组证据。 罗述金研究组与来自美国、俄罗斯的合作团队运用群体基因组学方法扩展了老虎进化史和种群结构的早期遗传证据。化石证据表明,老虎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三百万年以前。但基因组证据表明,所有现存老虎的最近共同祖先仅可回溯至距今约11万年前。 研究人员表示,距今12.6万至1万年前晚更新世的冰期动态、7.4万年前苏门答腊岛上多巴超级火山爆发以及晚更新世气候的往复波动,可能是导致历次种群分化,并促使虎亚种形成如今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研究还发现,不同老虎亚种有明显的特征。例如,东北虎体型较大,皮毛呈淡橙色,而巽他群岛的苏门答腊虎体型较小,皮毛颜色较深。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虎的种内适应性演化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认为,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虎种群由于所处生态环境不同,面临着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导致遗传分化。(来源:中国科学报 唐凤)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16/j.cub.2018.09.019
网易博客要停服了。从高中开始算起,用了十年以上。许多人还是读过我博客的。想起我在十年前奥运会前夕就去过北京,今年租房后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工人体育场当地徜徉重温。网易博客称为国内第一不足为过,迁移别家博客连评论也能搬运,还有相册、首页挂件、主题模板等等。正好此刻随机到王力宏《奇遇的起点》:「你送我爱的奇迹,虽然是消失太快。你有你我有我去向,人生是无尽月台。我感激世界有你,但不必是为我存在。这世界,太可贵,有你在。」
月护王出来啦 steam 推送的新闻
猩猩属发现新物种 猩猩属发现新物种,Pongo tapanuliensis,可以叫塔巴奴里猩猩,在苏门答腊岛上,和苏门答腊猩猩不同,三百万年没杂交,和婆罗洲猩猩反而才六十七万年不杂交。好难得人科都能发现新种。
非洲水牛不再是单型属了? 看了下微信号“动物世界”今天推的文章,非洲水牛属多了新物种呢! 动物世界物种库:非洲水牛属 非洲水牛属 Syncerus 中文名:非洲水牛 英文名:African Buffalo 学名:Syncerus caffer中文名:苏丹水牛 英文名:West African Buffalo 学名:Syncerus brachyceros中文名:山地水牛 英文名:Virunga Buffalo 学名:Syncerus matthewsi中文名:刚果水牛 英文名:Forest Buffalo 学名:Syncerus nanus
天哪,老虎被人培养成加菲猫的面容 白虎近亲繁殖 诞生“世界最丑虎”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美国阿肯色州松脂小溪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老虎Kenny的照片近日走红。Kenny是一只天生鼻子短小、牙齿突出、脸容狰狞的白虎,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老虎。它是人工近亲繁殖的不幸结晶。白虎是孟加拉虎的白色变种,原产于中国云南、缅甸、印度及孟加拉。孟加拉虎本来与其他老虎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只公白虎后,其被引入动物园繁殖。没有正常的黄黑色,老虎捕食就一点伪装都没有,如果真的把白老虎放到野外,它很可能活活饿死。但白虎是如此罕见,在自然的条件下,平均每10000只普通老虎才有可能生出一只白虎。为了利润,动物园自行开展对白虎的培育。动物园和马戏团里的白虎,都是来自近亲繁殖。基因多样性,对于个体和整个种群的存亡都至关重要。最为稀有的一些猫科动物亚种,比如华南虎和远东豹,被认为已经功能灭绝了,因为它们数量实在太少,无法避免近亲繁殖。白虎Kenny是体征最为明显的一只。白老虎遭受许多遗传病的困扰,免疫系统缺陷,经常导致多病和短寿,脊椎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神经紊乱、腭裂、眼睛突出等等。有许多生下来就是死胎,也有许多模样畸形得不能展示。图为Kenny和兄弟Willie在一起。“这些都不是一个物种,它们不是濒临灭绝,它们不需要得救,它们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佛罗里达州保护区的大型猫科动物救援组织(BCR)公关代表苏珊·巴斯说:“他们欺骗公众认为它们需要保护,让公众花钱去看它们。”图为Willie,是Kenny的兄弟,长着一双斗鸡眼。
非洲发现隐藏的神秘狮群,环保主义者喜大普奔 研究者们最近在在埃塞俄比亚西北偏远地区发现了一个至少有100头,甚至多达200头狮子的神秘隐藏狮群。这个群的狮子数量很稳定,这让环保主义者普大喜奔,意味着这个日益消亡的物种终于有了扩大的趋势。 来自牛津大学的探险队队长Hans Bauer告诉《新科学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多次修改狮群的分布地图。我曾将它们一个接一个从地图上抹去。这是我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在地图上增加狮群。” Alatash国家公园位于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交界处,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潜在的狮群栖息地,但是由于此地太过偏远,从来没人真的见过狮子。 这次探险是由生而自由基金会赞助的,Bauer的目标是调查此地是否真的有不为人所知的狮子生活。 然而实际上,发现证据的过程比他想象的要容易得多。在第一天他架相机的路上,他就发现了狮子的踪迹。他说:“当我确定那真的是狮子时,我整个人都思密达了。”在摄影的第二晚,他终于拍到了狮子。夜视相机捕获了一头雌狮从河床边经过的镜头。 考虑到这个国家公园的位置,该发现显得更加激动人心。因为就在国境线的另外一侧是个更大的苏丹国家公园。目前人们认为狮子在苏丹已经灭绝了,但是Bauer相信在两个公园之间可能生活着多达200头狮子。他解释说:“考虑到我们如此轻松地发现了狮子的踪迹,很可能它们分布在整个Alatash和Dinder公园之间。” 他的团队通过两个公园的地表水容量,猎物密度(相当低)和每头狮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估算出狮群数量的。Bauer说:“总面积是1000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中会有100到200头狮子,其中27到54头生活在Alatash。” 这个消息来得太是时候了,目前在非洲野外只有20000头狮子,而且预测数量在未来20年会减半。美国最近把狮子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希望避免再度发生狮王“塞西尔”的悲剧(戳此:非洲狮现已成濒危物种)。 但是Alatash国家公园里这群新发现的隐藏狮群面临的环境比那些接近人类的狮群好得多。现在科学家们知道它们的存在了,他们也将更好地保护它们。 Bauer告诉《新科学家》:“情况很乐观。我认为最近埃塞俄比亚将这个地区设为国家公园的举动是个巨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可以支持他们改善公园管理,而且我认为他们对此事非常上心。” [Cedric via sciencealert]
“应该是在长江下游苏州段”。动物世界 QQ 群刚刚讨论的。我感觉很像。
酒楼采购员收购40条野生大壁虎获刑10年 中新网肇庆12月8日电(黄耀辉 潘粤华)广东高要区法院8日称,高要当地某酒楼采购员邓某、伍某因收购40条“野生壁虎”,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3个月至5年3个月不等,并各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据法院介绍,经当地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鉴定,被警查获的40条疑似蛤蚧的野生动物是大壁虎(活体),俗名蛤蚧,属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肇庆市森林警方接报,称高要区莲塘镇某酒楼有人购买并准备出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2013年12月18日警方在对该酒楼布控并搜查中,发现酒楼采购员伍某拿着一个袋里,装有多条疑似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蛤蚧40条。 据伍某交代,2013年12月17日中午,在获知有客人想食用蛤蚧后,次日向涉案人邓某(涉事酒楼管理人员)询问是否能买到蛤蚧,并经邓某同意向一名叫“罗某强”的男子以每条28元、共1120元的价钱购买了40条蛤蚧,并计划以每条38元的价钱出售给客人食用。 高要区法院2015年11月12日审理认为,邓某、伍某非法收购大壁虎40条,犯有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且属“情节特别严重”。(中国新闻网)
好奇,日本列岛的原生生物有哪些 日本列岛过去有没有牛呢?原牛分布到中国。 虎应该是没有的。 鸡同样没有。 山羊不确定。 日语中牛、虎都是固有词,如果没见过牛和虎那就是日本人的祖先带过去的。 鸡叫庭鸟,是造出来的复合词,这也正常,原鸡的分布不包括日本。雉有固有词也不奇怪。 山羊的词源是髯牛,下巴长胡子的牛,也是复合词,好奇。 狼则有固有词而且还是大神的意思。
美国动物园北部白犀牛病死 全球仅存3头生活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的最后3只北部白犀一直在严密的保护下生存着它叫诺拉,41岁,刚刚去世 综合新华社报道 随着美国一只北部白犀22日病死,全球该濒危物种如今只剩下3只。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动物园介绍,除了该动物园饲养一只名叫“诺拉”的北部白犀,全球仅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还有3只北部白犀。“诺拉”现年 41岁,在北部白犀中属于高寿,本月22日因细菌感染以及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最终被园方实施安乐死。 这家动物园当天在“推特”微博客发布消息:“我们失去了‘诺拉’,心中倍感伤痛。世界上从此只剩下3只北部白犀。” 圣迭戈动物园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取北部白犀的基因材料以保全和延续这一物种,毕竟仅剩的3只北部白犀中仅有一只雄性“苏丹”,而“苏丹”同样年事已高,不太可能让自己的伴侣自然受孕产下后代了。 据介绍,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两个亚种,目前南部白犀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但数量比北部白犀略多。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全球野生的北部白犀已经绝种,仅在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存活为数不多的几只。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保护中国最小的猴类——倭蜂猴 图1.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张琦/摄) 原创: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作者:张琦(云南省蒙自市森林公安局) 我与灵长类动物结下的不解之缘,可追溯到我读中学时参加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文所要介绍的倭蜂猴便是其中之一。倭蜂猴学名Nycticebus pygmaeus (Bonhote,1907),它是中国最小的猴类(图1),又称小懒猴、间蜂猴。之所以要特别介绍倭蜂猴,不仅仅倭蜂猴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更重要的是,在今年5月,由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评估中,倭蜂猴在我国的濒危度上升至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这一评估结果收入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可在国家环保部的官方网站查询。
一只方脸狐狸忧伤地唱着青藏高原 又说不合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oment.douban.com%2Fpost%2F128735%2F%3Fdouban_rec%3D1&urlrefer=4b1ea77c447c3d5d8e09723701a876f1
亚洲盘羊:下一个绿孔雀? 总说有不合法内容: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post%2F709265%2F&urlrefer=761730889e2a89e47dbf57e13e6d9621
边陲豹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对远东豹的介绍 边陲豹影 (上) 2015-11-18 WCS 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远东豹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因为无法很好地在有着厚厚的积雪的森林里生存,这些带着斑点的掠食者从来没有在俄罗斯大范围地存在过。现在人们更是只能在俄中朝三国边界线上一小片被森林覆盖的高原或草木茂密的山谷中见到它们。远东豹的历史分布 ©WCS 然而,即使在这里,他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人类的盗猎,以及对其食物的捕猎,焚毁家园的森林大火,还有不远处正以侵蚀之势蓬勃发展的港市海参崴。港市海参崴 By M.Minderhoud, CC, via Wikimedia Commons 即便如此,我们仍有一线希望。最近豹地国家公园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以及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合作在位于保护区中心地带的豹地国家公园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自动相机调查。调查显示,这里聚集着俄罗斯境内的大多数远东豹,它们的数目超出了之前的预估。这次调查共追踪到了56只远东豹,超出预估数目将近一倍。陷阱相机镜头中的远东豹 ©WCS 当然,数量估算值的增加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数量的增长,因为自动相机调查比之前的雪地样线调查有更高的准确性,所以这种估算值的增长可能仅仅是由于新方法估算的数目比之前更接近真实数目。但这并不影响这次发现成为一个好消息。至少,这让我们意识到,有更多的野生远东豹还在这世界上存活着。
旧闻:黑龙江方正再现东北虎痕迹 2014-10-23 06:50:23 10月23日讯 方正县林业局证实,19日在宝兴林场内发现一只野生东北虎足迹,这是该县自上世纪93年代以来,时隔21年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图片] “嗷”一声捡柴农民吓出一身冷汗 方正县宝兴林场距离县城20公里。当地农民张国祥在上山砍柴时,意外发现了东北虎的足迹。据张国祥回忆,19日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到林场施工作业区砍柴,不料附近的山林里突然传出一声咆哮,把张国祥吓出一身冷汗。“当时我正在山里捡柴火,就听到旁边树林哗啦哗啦响,接着就是"嗷"的一声吼,我撒腿就往树林外面跑,跑了几百米正想喘口气,就看见地面这几个大脚印了。”他说。 初步判断是只长两米野生东北虎 张国祥立刻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当地林业局。随后,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查。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股股长荣军告诉记者,经测量,现场留下的足迹跨度是1.2米,脚垫长10厘米、宽12厘米,脚印呈梅花状,外观与猫科动物基本一致,比远东豹大。 省林业厅根据方正县林业局提供的现场图片初步判断,是一只野生东北虎,体长近两米。 虎踪重现距最近村子仅600米远 东北虎的活动半径大。据介绍,此次发现东北虎足迹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村子只有600米左右,为此当地林业局制订了相应工作方案。目前当地已组成巡查小分队,昼夜巡护野生东北虎可能出现的区域,并实行24小时红外线监测,清查外来人员,防止发生偷猎盗猎,全力保护野生东北虎;避免有人与东北虎相遇,受到伤害。同时,扩大搜索范围,期望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对老虎的身份进行详细判断。 为啥来方正?山多林密食物链好 消失多年的虎踪重现方正,与方正县的地形地貌不无关系。方正县多山丘,岩石裸露较少,多为茂盛的植被所覆盖,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森林中,人迹稀少,食物链保存较好,野猪、狍子、鹿等数量较多。当地人认为,东北虎以野猪为主要食物,经常跟着野猪群移动,此次东北虎出现,也应该跟野猪的活动有关。 有啥“前科”?1993年有虎咬伤人 1993年3月11日,方正县林业局曙光林场职工鲁统祥被老虎咬伤。鲁说,当天10时许,他行至一处山坡时,忽然一只老虎蹿出。老虎咬住了鲁的左肩,猛然将其扔出三四米远。鲁在地上趴了一会儿,起来后老虎踪影皆无,他忍痛跑回林场。 频现黑龙江?野生东北虎今年没少来 今年以来,野生东北虎频繁现身我省林区。 5月10日,绥阳林业局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 6月11日,抚远县两名渔民在乌苏里江上拍摄了长达10分钟的野生东北虎渡江画面; 7月25日,野生东北虎现身桦南林业局下桦林场,并将当地一头放养的黄牛咬死; 8月13日,双鸭山林业局上游经营所一村民家中黄牛被野生东北虎袭击; 8月30日,桦南县农户饲养家畜被疑似野生东北虎袭击; 9月20日,在全国最早实现人工造林“双百万亩”的林口林业局施业区内发现野生东北虎足印。这是首次在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林”区域内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 10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放生的东北虎“库贾”疑似现身小兴安岭。 动物专家认为,今年桦南、双鸭山、林口林业局、方正林业局等多次发现野生虎的踪迹,证明黑龙江省腹地林区的生态已经适合野生东北虎的生存,野生东北虎的种群和活动区域正在扩大,正处于局部个体活跃高峰期,现有区域难以满足数量不断增长的野生虎。
华南虎现身永康山林?两村民爬山途中突遇“虎啸”,周边已无人敢上山! 2015-11-08 永康电台 昨天中午,回忆起听到“虎啸”的经过,李叶秋还觉得汗毛都要竖起来。“大概听到了三四声的叫声,‘轰轰’的那样,声音很‘恒’的,当时怕得转身就逃。” 李叶秋所说的声音很“恒”,类似音响重低音的效果。 来源:金华晚报
湖南“野放”16只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白颈长尾雉 湖南“野放”16只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白颈长尾雉 11月7日,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在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等地将16只人工繁殖的白颈长尾雉“野放”大自然。 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全球濒危物种。分布于长江以南的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目前,白颈长尾雉的野外数量极为稀少。 据了解,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目前已人工繁殖白颈长尾雉300余只,并在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此次野放的白颈长尾雉为8雄8雌,年龄在2至3岁,具备了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主任李立介绍,“野放”的专业术语叫做“再引入”,即经过科学评估后,把物种重新放归大自然的一种拯救性保护措施,旨在恢复和扩大其野外生存种群。这批回归自然的白颈长尾雉身上都佩戴了卫星定位追踪器,研究者可据此获得其活动轨迹、存活状况以及环境融入情况等信息,以便于摸索出更适宜的保护措施。 (记者周勉)
袋鼠可能跟牛一样排放温室气体?袋鼠:关我屁事。 袋鼠可能跟牛一样排放温室气体?袋鼠:关我屁事。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11:00 via 煎蛋 袋鼠可能再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屁沾沾自喜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动物放屁时排出的气体中甲烷的含量很低。当一些家畜(尤其是牛)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时,袋鼠似乎成了潜在的救星。科学家们希望它们的肠道中存在一些神秘的混合微生物让它们的排放物能够变得可爱一些,或许可以让牛的屁不产生那么大的危害。 但周三在《实验生物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很明白的告诉人们——袋鼠的屁并没有那么神奇。 来自卧龙岗大学的论文作者Adam Munn在一份声明中说到:“人们认为袋鼠肠道中存在一些特殊微生物的想法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并且对这些特殊微生物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何检查袋鼠的屁?你将动物关在一个单独的房间中,并且喂给它们苜蓿。一些袋鼠喂给固定分量的苜蓿,而另一些袋鼠享用苜蓿自助。同时,科学家们测量每个房间中甲烷气体的含量,并且分析它们的粪便。 当你进行个体比较的时候,袋鼠屁中的甲烷气体确实比牛少。当研究人员分析甲烷排放量与食物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发现,袋鼠屁中的甲烷含量和牛屁中的甲烷含量十分接近。换句话说,如果一头牛拥有和一头袋鼠一样的消化微生物,它们屁中的甲烷含量可能会和袋鼠一样。 他们还发现,当袋鼠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时,它们屁中的甲烷含量会更高。如果一头牛消化食物的时间和袋鼠一样,或许它们会排放出更少的甲烷气体。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的关键应该是给牛提供更容易消化的食物,而不是喂给它们袋鼠体内微生物。 没有哪只袋鼠会给这个研究结果做出评价,但我想它们应该很生气。 [island via atlasobscura]
澳洲养鸡户和他的狗狗保护了岛上的企鹅 南澳大利亚的企鹅曾经面临最狡猾的敌人——红狐,它们在18世纪狩猎运动中偷渡进来。这些年里,狐狸屠杀了各种鸟类,沿着海岸的企鹅聚居区也逐渐减少。因为堆积沉淀和潮汐变化,在岛上留下的企鹅逐渐暴露于其他动物。 在20世纪中期,狐狸找到了通向中岛的方法,中岛就在维多利亚州旁边。一年内,他们杀死了180只企鹅。至2005年,这个岛屿上的企鹅数量由800只骤降至不到10只。万幸的是,这些可怜的小企鹅在一个当地的养鸡户家中落户,找到了一个看起来不太像是救星的救世主。 这个被称为“斯万皮·马什”(Swampy Marsh,沼泽、湿地的意思)的养鸡户已经花了很多个小时来对抗狐狸,以防他的家禽们受到侵犯。最终,他用自己的步枪换了一只马雷马牧羊犬“本”——这是一种训练有素的保护家畜的品种,它每次能保卫自己的领土好几天。 当斯万皮·马什得知企鹅的战争的时候,他和国家环境中心一起,训练本的宝宝奥德宝对抗狐狸。那还是2006年。从那时开始,中岛的企鹅数量逐渐恢复到了150左右。他们还拍摄了一部叫做《奥德宝》的电影来记载这一大捷。现在维多利亚州的其他地区也开始陆续训练马雷马牧羊犬来保护本地物种(比如一种叫做东方袋鼠的有袋动物)免受其他入侵物种(猫、狐狸、狗等等)的威胁。 虽然奥德宝现在已经退休,但她的传奇还在被人传颂着。另外两只牧羊犬继续保护着中岛,而本地的基金会也已经筹得了足够的钱来买两只新的幼犬。对于岛上的企鹅和其他本地物种来说,未来的生活可谓是十分有保障的。 [沸石 via mentalfloss]
科学家们终于找到杀死20多万头高鼻羚羊的凶手 王丢兜 @ 2015.11.05 , 15:00一种叫做高鼻羚羊的羚羊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稀少,它野在野外的日子可能时日无多了。 这种极度濒危物种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大草原和附近地区,在过去15年中,它的数量经历了一次接一次的灾难性损失。 而现在,据煎蛋报道,2015年春季的一次大规模死亡似乎已经绝杀了该物种的大约一半,“我一生都效力于野生动物危机,本以为对可怕的事情已经见多识广,”伦敦皇家兽医学院的Richard A. Kock说,“但这次真的很严重。” 科学家们已经缩小了大规模死亡的可能原因范围,据Zimmer说,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不正常降雨条件把生活在高鼻羚羊胃里的一种正常细菌变得致命。 [王丢兜 via TechInsider]
怎么还有这种色型的狗,像豺 摄于昆明市文昌路——天君殿巷天桥,估计是旁边乞讨的老人的狗?或者是跑过来的流浪狗。周围的其他狗我都见过,老人和狗第一次看到,这狗在我给老人钱时候抬头看了一下,脸也有点像豺,但尾端白色。
[外翻]“原牛”抵达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三角洲野放场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rewildingeurope.com%2Fnews%2Fnew-tauros-breeding-site-opened-in-the-danube-delta-romania%2F&urlrefer=249dba9d5d2f2cdb72be48757614ff34 (选段,文学色彩浓重的部分我删除了,只是突出生态学的部分。) 2015年10月22日报道 16日,牛群抵达多瑙河三角洲野放场所,这是Tauros Programme启用的第三处繁育点。这些牛是Tauros Programme繁育出来的第二代杂交牛种。再野化欧洲(Rewilding Europe)与金牛座基金会(Taurus Foundation)合作致力于保护欧洲生物多样性这一共同目标,这些牛被视作原牛的代替品放归野外。 选用与原牛亲缘关系最近的牛种,是为了建立野外种群。这样大型的食草动物丰富了欧洲的景观。其他两个野放点在西伊比利亚(葡萄牙、西班牙)和克罗地亚的Velebit山区。多瑙河三角洲的地图。这些牛由荷兰的Tauros繁育场所转移而来,包含在欧洲野生动物银行(European Wildlife Bank)计划内。野放面积150亩,位于多瑙河注入黑海的地方。 目前野放了12头已经过检疫的个体,并受到监控。栖息地基本上是草地滩涂(pasture)。 牛群自由自在地吃草,逐渐从半野生变成真正的野生动物,自给自足。(后面有一句提到5000ha,不太看得懂,可能是说未来扩张领地。)Tauros牛由Sayaguesa、Maremmana、Tudanca、Limia、Pajuna、Alistana-Sanabresa和Maronesa数种牛杂交而来。 该地已经有其他物种存活,如野猪,金豺(胡狼),以及啮齿动物。水禽和涉禽也不少。The Tauros Programme 原牛对于恢复欧洲的生态系统极为重要,人们通过杂交,让现存的牛尽最大可能恢复原牛的性状,乃至成为有功能性的野生牛种。“Tauros Programme”由Taurus Foundation主持,Tauros牛和祖先原牛在形态、功能、基因、习性等多个方面高度相似。小组成员涵盖了基因学家、生态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历史学家、放射性同位素专家、牛类专家(不知道怎么翻译,cattle experts),以及欧洲牛种组织成员( European cattle breeding organizations)。 最终目标是,在20年内让Tauros牛成为完全野生的、自给自足的牛科食草动物,并在各个野放点繁殖到至少150头。
人类驯化猎豹的失败史 众所周知,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名字里的“猎”字,不只因为它捕猎本领高强——几千年来,人们确实曾驯养它们来打猎。然而这种奔跑迅捷、性情温顺的大猫,终究没能像猎犬一样成为伴随人类身边的伙伴。【文明外传】猎豹:一直被人养,从未被驯化 中国皇帝玩“洋豹” 明代的北京城有个“豹房”,著名的浪荡天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喜欢在此享乐。据记载,豹房里的确饲养着豹子,主要是国产的金钱豹和猞猁(俗称土豹)。贪玩的正德皇帝或许很遗憾,这两种大猫都暴躁难驯,只能关在笼中观赏,没法带出去打猎玩——在过去,唐代、元代甚至明代早期的王公贵族们,打猎时不但带着大群猎犬、猎鹰,往往还会带上进口的“猎豹”,它跟今天我们熟悉的猎豹就是同一种动物。 中国的野生猎豹早在史前就已灭绝,但中亚、南亚和西亚历史上还曾有猎豹分布。在繁荣开放的唐代,猎豹沿着丝绸之路,被各国商人和使节带入中国,唐代文献、绘画中都有王公贵族带猎豹打猎的记录。后来的辽代宫廷,也豢养着猎豹。猎豹在唐代传入中国,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狩猎出行图》中,有只猎豹蹲坐在驯豹师身后(红圈处)。 马上得天下的蒙元统治者们,更是对猎豹钟爱有加,频繁让臣属国进献猎豹。曾效力元世祖忽必烈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了大汗带猎豹打猎的场面:出猎时让猎豹蹲在马鞍后,一旦发现猎物,坐于鞍上的驯豹师发出号令,猎豹便从马背一跃而下,朝猎物疾驰而去。在传世名画《元世祖出猎图》中,有位骑手鞍后就蹲坐着一只满身圆斑的猎豹,骑手则是一副西域胡人相貌。明代中期之后由于西域商路衰微,就极少有猎豹来到中国了。像猎豹这样的顶级猎手,历史上也只有王公贵族、大酋长大土豪才有能力拥有。 打猎高手 富豪专用 中国帝王的驯豹风气,是从那些原产猎豹的地区学来的。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人们,就看中了猎豹的奔跑能力,试图像养狗一样把它们培育成帮手:把刚断奶的小猎豹抓起来养大,训练它们听人号令。出猎时让猎豹搭乘马车或蹲在马背上,是因为猎豹只擅短跑但耐力不强,要节省其体力。后来的波斯、阿拉伯和突厥贵族们,也都以拥有猎豹为荣。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墓穴中,就有被驯养的猎豹出现(图为现代临摹图)。 然而几千年来,人们只能做到驯养一部分猎豹个体,远远谈不上真正把它们“驯化”成家畜、培育出更听话的人工品种。这里面原因很多。猎豹虽没狮子老虎那么强的攻击性,但仍保持着大型猫科动物的孤傲,远不像狗那么容易听凭人类摆布。而且别看猎豹身材苗条,它们每天也要吃两三公斤鲜肉,寻常人家根本养不起。 更要命的是,猎豹就算被驯得再温顺,也拒绝在人类豢养下生儿育女!16世纪印度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在皇家园林中饲养了1000多只猎豹,可仅有一只生了幼仔。由于无法建立人工繁殖种群,人们必须去野外抓小猎豹,不断威胁着野生猎豹的生存。猎豹捕食汤氏瞪羚的场景。在演化过程中,猎豹的身体结构为适应快速短跑而高度优化,力量和爪牙远不如狮、虎、豹那般强大,因此人类能够制服并驯养它们。但作为傲娇的猫科动物,猎豹很难像狗那么听话。 赛跑追求,花心妈妈 19世纪之后,猎豹沦为欧美猎人的猎物,猎豹毛皮更成为女性时尚,人类活动也不断侵占猎豹的栖息地。多重打击之下,猎豹的分布范围大幅缩水。 到20世纪中期,亚洲仅在伊朗还有少数猎豹,非洲的猎豹也成了濒危动物。如梦方醒的人类终于开始保护它们,可即便在现代化的动物园里,猎豹繁殖仍是大难题。 后来科学家们才发现其中秘密:猎豹的求偶过程,是真正的“追”求——好几头雄猎豹拼命追逐一头雌猎豹,而雌猎豹对它们择优录取,并且会在整个求偶期内多次“招亲”,最后生的一窝幼仔往往来自不同的父亲。后来一些动物园和饲养场给猎豹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并按多雄一雌的比例饲养,繁殖猎豹就不太困难了。 雌猎豹的花心,其实有难言苦衷:今天所有的猎豹,基因差异都很小,简直就像近亲交配出来的一般!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猎豹种群在冰川期结束时曾经差点灭绝,一度只剩下极少数量,今天的猎豹都来自这一小撮祖先。雌猎豹“脚踏多只船”则是一种补救措施,有助于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尽管无缘成为伴随人类的亲密伙伴,但只要得到足够的保护,猎豹仍将在大自然中顽强延续自己的种群,继续展示它们独一无二的矫健身姿。 撰文/张彤彤 责编/董子凡 本文来自《博物》杂志
桂阳首次发现斑林狸 野保资讯︱桂阳首次发现斑林狸 2015-10-15 欧阳力求 胡蔓飞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上图: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斑林狸 【红网】郴州站10月14日讯(通讯员 欧阳力求 胡蔓飞)10月7日,桂阳县刘女士带着一只类似小野猫的动物向桂阳县林业部门求助。经桂阳林业专家鉴定,该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林狸,系在桂阳县首次发现。 10月7日,刘女士在桂阳流峰镇的圩场上发现,一只不知名的野生动物被贩卖。这只小动物浑身褐色,背部有一些圆形、卵圆形或方形的黑色大斑块,远远看起来像只幼年的金钱豹。 刘女士先用100块钱,从那个商贩手上买下这个小动物,然后联系林业部门来鉴定。经桂阳县林业局森保站工作人员仔细辨认和查阅资料得知,该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林狸。 由于斑林狸右脚被夹子夹伤了,不符合放生的条件。随后,桂阳县林业局联系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让其派来专家将这只受伤的斑林狸带到救护防治中心救护。据悉,斑林狸在桂阳县被首次发现,目前在野外数量越来越少,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世界级濒危物种“中国虎”华南虎宝宝首度诞生杭州 刚刚发了被秒删,垃圾度。只好贴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DU2OTkxOA%3D%3D%26mid%3D207957250%26idx%3D2%26sn%3Dec39178fb01f754859c32f743b767993%26scene%3D2%26srcid%3D1001uRDfQFnEr5Hznfh1pzLR%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urlrefer=0976e37d1e415f9844628852978c0387
德宏东白眉长臂猿数量增至70余只 数量占中国半数 德宏东白眉长臂猿数量增至70余只 数量占中国半数 原标题:云南德宏东白眉长臂猿数量增至70余只 数量占中国半数 中新社芒市9月25日电 (崔汶)“时隔7年,德宏州境内的东白眉长臂猿数量上升了10余只,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林业局25日表示,濒危物种东白眉长臂猿在该地区的数量已上升到70余只。 上世纪80年代,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在对中国东白眉长臂猿第一次全面调查中发现,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共有9-13群约40-50只东白眉长臂猿。在2008年进行的调查中,盈江县的东白眉长臂猿增长到了60余只,当时中国境内的东白眉长臂猿共有150余只。东白眉长臂猿已被列为中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据德宏州林业局保护办主任张友兵介绍,该地区的东白眉长臂猿多分布于农业集体林内,“我们将未纳入保护区的东白眉长臂猿栖息地纳入了国家级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为东白眉长臂猿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张友兵介绍,除了对其建立栖息地保护,当地村民还自发在其出入地的村寨周边种植东白眉长臂猿喜食的野生水果,为其扩大种群提供充足的食物。张友兵认为,东白眉长臂猿种群数量的增加,得益于德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众保护意识的提高。 “东白眉长臂猿是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加,将利于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扩大人类对该物种的认知。”张友兵说,下一步,德宏州还将加强与其他自然保护区、高校、研究机构和保护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经验,加强东白眉长臂猿的保护、研究与监测,建立东白眉长臂猿巡护和监测体系,促进栖息地的恢复,实现东白眉长臂猿的有效保护。(完)
『怪奇物种图鉴』中国商代的 “独角兽” 及其他 因为还没得到授权,我就只是贴链接出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post%2F695120%2F&urlrefer=e55737d8a6a93d37ff1a902e18c4a613 简单来说,作者认为,兕就是爪哇犀,也有可能是某种灭绝的古代水牛……
斑嘴鸭也有人提出要拆……这世界(包括对鸭属的讨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niaolei.org.cn%2FEastern%2BSpot-billed%2BDuck&urlrefer=06452b587fdfb072f7521917d1eb8e72 斑嘴鸭东部亚种(Anas poecilorhyncha zonorhyncha)有人提出是单独一个物种(A zonorhyncha)。 不过这段材料很有意思,提到了鸭属内部生殖隔离不算完善,大致分为两组,所有物种都可以彼此杂交,后代通常完全可育。譬如说,太平洋黑鸭、棕颈鸭在人工饲养下可产下可育后代。此外随着斑嘴鸭分布向北扩散,已经在俄国滨海边疆区记录到和绿头鸭的自然杂交。 以前就知道绿头鸭、斑嘴鸭都是中国家鸭的祖先,我两种色型的鸭都没少见到。两种鸭大小几乎一样,叫声也几乎一样,古人估计没有明确区分,就一起养了。凫就是绿头鸭,蒲鸭通常指斑嘴鸭,偶尔也用在绿头鸭身上。两者就像绿孔雀和蓝孔雀…… 也还读到过说,欧洲人以前意外发现带过去的绿头鸭能和新西兰当地的灰鸭杂交可育。 鸭属内部这些鸭子确实长相习性都很相似……不知分化是不是很短。
贵阳弘福寺的孔雀雕塑居然是绿孔雀 好难得,看头顶的羽冠以及胸口的铜钱鳞片。
如果当时自然系统由中国人定义分类,模式种会是哪些? 我觉得, 猕猴属的模式种不再是叟猴而是沐猴, 雉科会选原鸡属作为模式属,改名鸡科, 豹属会叫虎属,模式种虎,指名亚种华南虎,豹的指名亚种华北豹, 雁属模式种鸿雁, 人属模式种黄种人,模式产地中原?其他种白种人,黑种人……
你们好,我申请了实习吧主 这些广告该管管了。将来和“三星智力快车”吧合并,帖子本身就不多……
中国的马类动物 文 / 孙博阳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唐】 李白 《天马歌》 马对于全世界人类而言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动物。它不但是古代和近代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做出重大贡献。古生物学家辛普森在他的《分类原则和哺乳动物分类》一书中指出,马类是化石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在地层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并且也是动物器官进化的标准和证据。中国是个爱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以马为图腾,民间亦流行着众多以马为主题的成语和吉祥话。而在马类演化研究方面,中国亦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各个类群的马类化石几乎遍布全中国,历史遗迹中马的雕塑、绘画甚至遗骸又为家马的起源和驯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将结合这些生物和历史材料简要的介绍一下中国的马类动物,由于从事该方面研究年头不多,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指正。 谁才是真正的马?——马科与古兽马科 现代马的祖先是生活在五千多万年前生活在北美洲的始祖马。这是一种长着多个趾头,狗一般大小的动物,实在是令人感叹进化的神奇。上世纪前半叶,科学家认为以始祖马为代表的一类马科动物群体,其形态特征太原始了,以至于它们与马科其他成员的差异根本都不亚于与犀牛和貘的差异,于是提出应该把这群异类踢出马科,并另立一个新的科——古兽马科。后世的科学家支持了这一观点,并列举了这二者肢骨、骨盆和牙齿等方面的差异来证明古兽马科的有效性。也许后来科学家又觉得把人家好端端的一个马科拆散了有点过意不去吧,于是又归纳了马科与古兽马科的共通特征,为二者建立了一个新的高级分类单位——马超科(很霸气的名字吧!)。可怜的古兽马科在四千多万年前就灭绝得一干二净了,从那以后的地球就是真正的马科的活跃舞台。中国的古兽马科材料相比马科来说实在少得可怜,目前只发现了三个种,而且都很不完整,它们是来自湖南的衡阳原厚脊齿马,来自山东的中华原古马,以及来自贵州的奇异黔马。不要紧,反正中国是产马大国,又不是产古兽马大国,重头戏还在后头呢。始祖马 中国最早的马科成员——安琪马 早在一千多万年前,中国迎来了新客人——安琪马,它来自遥远的北美洲。在样貌上,安琪马朝着我们所熟知的现代马又近了一步。它的体型更大;每一肢演化为三趾——马类进化过程中,每肢趾头数从四个变为三个再变为一个,这是最重要的变化标志,没有之一;牙齿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征: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大部分有蹄类的前臼齿和臼齿是明显不同的,臼齿比前臼齿更大且结构更复杂,而在马类中,从古兽马科起前臼齿就逐渐变得和臼齿形态相一致,术语称为前臼齿臼齿化,安琪马的所有前臼齿已经全部臼齿化了。尽管更加进步,但安琪马和古兽马科的亲们一样都是生活在森林地带的动物,它们的齿冠都很低,适合于吃鲜嫩多汁的叶子。它们的生活风貌,依然和现如今万马在大草原上奔腾的雄姿相去深远。最早研究中国安琪马的人是德国古生物学家舒罗塞,他于 1903 年报道了第一种安琪马——齐氏安琪马。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安琪马类之下的成员不断的丰富起来,而它的地位也提升为亚科。经研究证实,生活在中国的安琪马亚科成员,除了之前已确定的安琪马属之外,还有一种更大更特化的中华马属。而舒罗塞早先命名的齐氏安琪马根据形态特征应该归属于中华马当中。截止到目前,中国的安琪马一共包含两个属四个种——奥尔良安琪马、戈壁安琪马、齐氏中华马、粗壮中华马。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安琪马是马科家谱当中一个湮灭的旁支,现代的马和安琪马没有祖裔关系。安琪马 中国古生物化石的瑰宝——三趾马 三趾马可是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当中需要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三趾马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地区,而且数量极其丰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以新生代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化石入药,称为 “龙骨”、“龙齿”,三趾马化石便是 “龙骨”、“龙齿” 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也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早在上千年前就开始利用三趾马化石了,但可惜的是首先能科学的认识和研究三趾马的还是欧洲人。德国古生物学家寇肯早在 1885 年就描述了一批采自中国的三趾马化石,并命名了一个新种——李希霍芬三趾马。这使得三趾马成为了中国所有马超科动物中得到最早研究的门类。三趾马最早出现在一千六百万年前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后来全球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白令海峡中间出现了个白令陆桥,三趾马们就沿着这个陆桥溜溜达达的进了中国了。三趾马的各项身体特征已经非常非常接近现代马了,因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针对三趾马是否现代马祖先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大论战。最终结果是否定派取得了胜利,但这一结论只在古生物界获得一致认同,直至今天,畜牧学界仍有人认为三趾马是现代马的祖先。三趾马在当时有着极强的适应和机动能力,它们一经出现,便在较短时间内演化成大小形态各异的各个类群,而在分布空间上,单就中国来说,东至山东、南京,西至新疆、西藏,北至内蒙古,南至云南省都有它们的踪迹。但正是这一支曾经一度如此繁盛的群体,最终仍然无法应对环境和竞争的压力,自四十万年前之后就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不可不谓为可惜。现如今,它们只留下大批大批的遗骨供后人瞻仰。中国的三趾马现共有两个属,六个亚属,超过二十个种。三趾马马类肢部的演化 现代马终于来临——真马 二百五十万年前是个值得纪念的时期,那时候,现代马的雏形——真马远渡重洋从北美洲来到了欧亚大陆(怎么全是从北美来的?!)。它们可能还不知道,二百五十万年之后它们将会占领全世界人类的农牧、交通以及娱乐行业达数千年之久。真马是马科动物进化的又一高度,它们的每一肢终于进化为更加适合高速奔跑的单趾,齿冠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们的生存能力远比三趾马要强,三趾马的灭绝很可能和它们的挤兑有关。科学家将曾经生活在中国的所有真马按牙齿形态分为三个类型:古马型、马型和亚洲野驴型。古马型马的牙齿结构类似于非洲的斑马。目前非洲现存的有三种斑马:细纹斑马、平原斑马和山斑马。其中细纹斑马体型最大,体重可达半吨,头骨狭长。而古马型马的特点也是头骨很长,其中也有很多体型巨大的成员,如三门马等。古马型马现已完全灭绝,没有留下后代,而观以上对比可见古马型马也许与细纹斑马有一些关系。提到马型,也许大家就熟悉得多了。现如今世界绝大部分家马的都是由马型真马的成员之一——普通马驯化而来的,可以说和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马型真马的另一个重要成员就是著名的普氏野马,它是唯一现存的野马。亚洲野驴型真马,可能大家也不会陌生,蒙古野驴和藏野驴都是这一类群中的成员。在中国的土地上前前后后一共生活着十三种真马,现在仍然存活的就只有四种了。除去家马之外,其他的三种——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藏野驴都是濒危动物。细纹斑马普氏野马蒙古野驴藏野驴 我们最好的朋友——家马 家马被称为改变人类历史的动物,尤其是在机械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拥有强劲体力的家马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说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毫不夸张。中国的家用马类主要为家马、家驴和骡。骡子由于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中国最早的家马是矮马,最早的正式文字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称为 “果下马”。商代墓葬和西周车马坑中的马骨骼以及秦代马形物品的形貌都展示了矮马的姿态。研究表明,中国矮马是由普氏野马驯化而来的,而欧亚大陆其他地方的家马绝大部分都由生活在南俄平原的鞑靼野马驯化而来。汉武帝时期,张骞从西域引进了大宛马,也就是名震江湖的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也是鞑靼野马的后代。所以自汉代以后出土文物中所表现的马造型基本都是体型高挑的模样。家驴就是俗称的小毛驴。家驴的起源曾经有争议,一种观点是最早的家驴是生活在非洲北部的非洲野驴的后代,经由阿拉伯地区传到中国;另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家驴直接驯化自亚洲野驴。最近的 DNA 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家驴起源自非洲野驴中的努比亚驴和索马里驴,而和蒙古野驴、藏野驴等亚洲野驴没有直接关系。周代车马坑——天子驾六汗血宝马——阿哈尔捷金马非洲野驴 在本文接近尾声之际,再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可能大家认为最大的槽点是中国乃至欧亚大陆的各种马全都是从北美洲一批一批搬迁过来的。而讽刺的是,北美洲本土野生的马却在八千年前全都灭绝了,北美后来的野马,是西班牙殖民者于 1519 年带过去的家马野化而成的。好了,中国的马类动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由于笔者学艺不精,文采也尚有不足,可能使得本文仅仅成为一篇简单的知识点罗列。但如果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使好学的人们深入的学习研究最终获得了更为丰富系统的知识,笔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365geo.com%2F405.html&urlrefer=c5d9c03da806d34028fb8b6ead096e1b
我刚才把知乎的“孔雀”话题完善了一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hihu.com%2Ftopic%2F20003022&urlrefer=3c8515989dc2b7c7dc36f7d163864aa4 原本没有头像,我加了一张绿孔雀的:描述中我抄了一段: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 你们要有空,多多科普关于绿孔雀和蓝孔雀的区别。我更喜欢国产的绿孔雀,蓝孔雀太俗了。
翻译了一篇 Quora 文章,介绍人类对斑马的驯化尝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edium.com%2F%40marcus930%2F%25E6%259C%2589%25E8%25B0%2581%25E6%259B%25BE%25E7%25BB%258F%25E9%25A9%25AF%25E5%258C%2596%25E8%25BF%2587%25E6%2596%2591%25E9%25A9%25AC%25E5%2590%2597-740e9703f95f&urlrefer=972cbc199526aa6d8f6057d83dbbb412 《有谁曾经驯化过斑马吗?》 节选: 斑马,能像家马一样骑乘或是拉车吗? 是的,斑马一样能家养,并接受训练,但无论是从实用主义还是人道主义来说,都不现实。 引子 在我孩提之时,父亲常带我去拜访布里尔顿 (Brereton) 家族,他们在津巴布韦的 Tengwe 地方有农场。农场内有一头斑马常与奶牛一同饲养,该斑马如同牛只一般温顺,并且活得轻松自在。仅有当你为奶牛挤奶而穿过牛群之时,斑马才会站出来阻止你。这时候的斑马变得全然癫狂,对面进门的人甚至要张口开咬,乃至踢走入侵者。 许多人提出要训练这些马匹,以供骑乘,然而罗斯柴尔德先生谢绝了。他认为,斑马的天性不适宜如此,强行驯化是对它们的 “摧残” 乃至是毁灭。 先生之举彰显了温厚与睿智。 上世纪殖民者的努力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前期,人们尽了许多努力,尝试让斑马成为骑乘马、挽马或是驮马。实用主义角度来说,这样做有很多裨益。
〔150626〕关于虎基因的最新分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cademia.edu%2F13573389%2FPlanning_Tiger_recovery_Understanding_intraspecific_variation_for_effective_conservation&urlrefer=d3d63c53769b0ed311df6f843f6d50d7 这篇文章需要账号下载,我转存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ntMNk3f&urlrefer=e287deb223948dd2cd4d30870d7074b8 大意是说,作者认为,里海虎和西伯利亚虎基因相差很小,可以合并;爪哇虎、巴厘虎和苏门答腊虎也是如此(尽管形态上有差异)。 如果是二分法,那就是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大陆虎,P. tigris. tigris)和巽他亚种(岛屿虎,P. tigris. sondaica)。如果是三分法,就分北虎(东北虎、里海虎)、南虎(华南虎、印支虎、马来虎、孟加拉虎)和巽他虎(同上)。其中很大的因素是,许多亚种之间有自然杂交现象。爪哇虎和巴厘虎肯定有,本来正模标本和当初登记的描述就几乎一样,也就隔着2.5公里的海峡,轻而易举就能游过去。肯定有爪哇虎补充基因,不然这么小的巴厘岛全都是近亲交配了?“Molecular analysis showed that Javan and Balinese tigers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or from Sumatran tigers. ”也就是说,这三个亚种的岛屿虎,基因是很相似的,难以区分。 结论就是:“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tiger intraspecific taxonomy was often basedon small sample sizes and arbitrar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lacked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so that subspecies names were littlemore than labels for local populations. By integrating morphological,molecular, and ecological data with biogeography and geologicalevents, we obtained robust support for two subspecies that have differ-entiated in isolation, with one of them consisting of two conservationmanagement units. Our rationalization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toboost both in situ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appro-priate evolutionary, taxonomic, and management units at a global level.This will assist an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re-verse the tiger’s decline and thus to achieve the key challenge—savingthe species, Panthera tigris, as a whole. ” 原有的传统分类取样太小,更多是武断地凭借形态学分类,所谓的亚种名称更多的是地理族群标签。作者融合了形态学、分子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生态数据和地质学纪录,目前得出强有力的结论:大陆虎和岛屿虎之前有显著的差异,受到隔离所致,需要当作两个不同的单元进行保护。 当然,最好是对所有的虎都一视同仁地保护。
三天时间搜集整合了海克牛的资料,发在十五言了 “纳粹野牛”秘史(长文多图) - 上世纪雅利安科学家的伟大尝试 - 十五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15yan.com%2Fstory%2F5xQkmTeskAq%2F%3Ffrom%3Dsingle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urlrefer=eaaed03d5d8e7c3c3883677c8a7940ce 中文海克牛的材料太少,基本是翻译以及个人理解的,图片搜集得比较多。欢迎多多捧场。
科学美国人:台湾是否应再引入云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2Fextinction-countdown%2F2014%2F12%2F19%2Fextinct-clouded-leopards%2F&urlrefer=5a2e09880cb0777c9fdaf9d87dfaeff6 原题:Could Extinct Clouded Leopards Be Reintroduced in Taiwan?(可以将灭绝的云豹再引入台湾吗?) 两年前,在经历了13年的紧张探寻后,科学家断定:台湾云豹(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已经灭绝。但由同一组科学家发布的论文揭示了有趣的发现:云豹消失后,岛上的生态已经大为改善。 云豹已在几十年前便从台湾消失,大概是1980年代时期。原因是人们渴求其毛皮而对之严重过度狩猎,此外森林栖息地的毁灭也是一大重要原因,令这种猫所捕食的对象随之减少。尽管如此,11月20日发表于《Oryx》的新论文认为,台湾的滥砍滥伐已在减少,经历了几十年的恢复,野生动物已经足够再次养活云豹种群。 台湾野生动植物保护学院Po-Jen Chiang与同事指出,台湾已在1973年法令禁止商业狩猎,并在1991年禁绝砍伐原始森林。尽管盗猎与栖息地丧失从未停止,但许多哺乳动物如台湾猕猴(Macaca cyclop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已在增长数目——甚至成了害兽。作者们认为,缺少捕食者是重要原因,而云豹足够控制这些哺乳动物的数量。 同时,台湾的自然林也有时间重生。研究人员断言,岛上目前有足够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柏树林,总言之自然草木足够养活被捕食的猎物。不仅如此,这类猎物已经足够支撑云豹。过去50年内,由于人类活动破坏栖息地,云豹主要五种食物来源都已数量下降。但现在这些物种仍然够养活捕食者。 研究人员计算了一番,哪怕仅仅占台湾全岛24%的面积——超过8500km2——的栖息地,也足够容纳500~600头云豹。 Where would those leopards come from?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cats of mainland Asia would make strong candidates for reintroduction. Genetic studies published in 2006 and 2011 indicate that the cats on Taiwan probably weren’t a unique subspecies after all, so mainland clouded leopards would not exactly be aliens to the island. 拿么,云豹该从哪里引入呢?作者们认为,来自亚洲大陆的云豹,将会是最有利的选手。2006年和2011年的基因分析显示,台湾的云豹并不是独立亚种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而大陆引入的云豹,不会成为入侵物种。 (笔者注,就是2006年的分析,确定了巽他云豹是独立物种……) The main clouded leopard species (N. nebulosa)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vulnerable to extinction,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fewer than 10,000 individuals and no populations larger than 1,000 animals. Their habitats are “undergoing the world’s fastest regional deforestation rates” according to the IUCN Red List and trade in their skins and bones continues to devastate their populations. As the authors wrote, Taiwan could become a much-needed refuge for clouded leopards in the future. That is not only something the species sorely needs, it could benefit the island’s ecology as well. 大陆的云豹(N. nebulosa)目前是易危级别(VN),个体不到10000头,单个种群不超过1000头。他们的栖息地也正处于“世界上最快的区域性滥砍滥伐比率”之下,IUCN红名单如是说。毛皮和豹骨交易也令他们的数量急剧下降。作者们认为,台湾可作为云豹在未来的庇护所。不仅仅是这一物种需要台湾,台湾也需要他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