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ingleft walkingleft
关注数: 2 粉丝数: 8 发帖数: 1,549 关注贴吧数: 7
【龙行天下】转载:《布衣神相》初观感:新姿惊艳扑面来 《布衣神相》初观感:新姿惊艳扑面来 TVB的剧永远追不完,这不,刚刚从《乱世佳人》的泪水中解放出来,又震撼于《布衣神相》的惊艳。TVB没有烂剧,但是有一大堆可看不可看的庸剧,不过还是有一批值得观摩和玩味的佳剧。毫无疑问,目前的《布衣神相》应该是上乘的佳剧。         一部剧还没有看完,我是不会写评论的,因为我很在意思想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就匆忙发出声音,是偏于盲目的,后来的剧情往往会让你的早下论断变得尴尬失实。《火舞黄沙》的同步观剧日记不算,那是一种同步的点滴记录,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是第一次为剧集做早期思想汇报。剧好,所以手痒。        这部剧有几个创新突破。这是我非常提倡和推崇的TVB的创新精神。        首先是后期制作的镜头渲染部分,经常性地使用半黑屏手段,黑掉一部分镜头,而突出光亮正常的部分镜头,这是烘托气氛、强调重点的有效方法。在相士看相、高手打斗的时候,剧集常常将屏幕由上而下横分成三块,遮蔽上下两个横块,突出中间一个横块,往往是演员的眼神和表情得到了最强大的渲染,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享受。其实张可颐版电视剧《长恨歌》中便经常使用黑屏手法,不过它是用在镜头切换过程中,并且是全黑,在全黑背景上还要打字幕,这是一种有意干扰叙事进程的手法,使得《长恨歌》具有了脱离通俗的艺术气质,但是也使得很多观众觉得不适应而大呼不自然。但是《布衣神相》的运用黑屏,在程度和场合上都是恰到好处的。        其次是片尾终于摆脱了TVB电视剧长年以来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模式,开始播放特别为片尾制作的活动的剧集镜头剪辑。其实这对于电视剧来说根本就是家常便饭了,但是对于TVB电视剧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改变。从小到大看过这么多TVB剧,几乎每部剧都没有片尾活动的镜头,都是拿这一集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然后作为静态背景,由下到上滚动工作人员字幕。这次,终于改变了,终于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更多剧集内容,在播放片尾曲和滚动字幕的同时,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定的镜头和场面,过瘾。也许这么高调赞扬这次的改变实在太不合适,因为这对于电视剧行业来说完全谈不上创新,但是对于墨守成规的TVB剧集后期制作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 除了这些形式上的创新,值得称道的还有女演员的造型设计,特别是叶梦色和嫣夜来的发型设计,扬长避短,优雅无比。是TVB古装剧从来没有过的风格。精致得来又不失活泼,端庄得来又具有神韵,这种发型更让本来就漂亮的女人们更加绰约生姿。但是还是要批评一下沈绛红的发型,整体上还是不错,但是为什么额头上的刘海抛得那么高?像个气球似的,没准二是发胶用多了,可惜,可惜!看到绛红,不禁让人联想到那曾经惊为天人的婠婠……
【分享】偶感于《一份好工作的标准》 偶感于《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一次偶然,在CHINABBS上看见这样的一篇贴子,名字是——《一份好工作的标准---献给与我有一样困惑的朋友》,顿时便吸引住我的眼球。曾几何时,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一份好工作?思考的结果是,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一份好工作;这时候我又问自己,什么工作才是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呢?茫茫职海中我曾不断地寻觅,只为找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为了它,曾经买了许多的参考书,从管理到金融,从哲学到纯文学,从会计到贸易、从人生理想到职业定位……只为找到一个答案。可是,恍惚间三年的光阴已经过去,参考书买了不少,答案却始终没有找到!我急了,人生间能有几个这样的三年可以度过,一晃眼就要三十而立的人了,理想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却依然是个未知之数!不由间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正当我准备放弃、干脆就这样走完一生的时候,一个不经意让我寻到了这篇贴子,它将我的思想重新带回思考的空间。的确,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很难,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则如大海捞针,难上加难!学生时没想过那么多,只想着读书便好,要那么早地步入社会做什么?于是,当同学们纷纷忙于求职时,我却毅然地选择了考研。虽然喜欢文学,却从未想过要把它当作是自己一生的职业,所以在选择考研的专业时,我义无返顾地将它排除于选择范围之外,而决然地选择了金融;当第一次、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考研之路失败后,我开始犹疑:是不是这条路走错了?我该怎么办?是要放弃,抱着每月千元的收入过一辈子,还是另寻他路?这个时候,我紧紧地抓住了“考证”这根“救命的稻草”,企图通过“考证”帮我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始终,我还是没有把文学当成自己的职业与工作。因为我始终这么认为,文学嘛,做做爱好,挺好;可真要做为一项工作,很累。然,我想错了,其实,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抱着一定要把它做好的决心,它诚然都是件很累的活儿,但是倘若你能从这份苦中看到希望,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在,它便不会再是件累人的事。沉浸于文学,它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而这份快乐所带来的成就感则更是不言而喻的,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不正是在于此吗?让从事它的人由心而生快乐,从此感觉充实、满足……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很重要,其实在短暂的人生中有很多的定位,找准了定位的人们就勇敢的往前冲吧,人生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在这定位中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那便是理想……
【】轻描淡写叙深情——也谈“博客” 轻描淡写叙深情 ——也谈“博客”凡是网络新人类,无人不听过、见过、写过、拥有过一个甚至是更多个的博客。博客的兴起无疑给原本就已经十分地丰富多彩的网络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它的出现,让业余变成了专业,让新闻记者不再具有率先发布新闻消息的独特优势。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博客的出现为这个时代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你拥有一个博客、一台数码相机,你也可以由一个业余爱好者摇身一变而成为一名记者、一位摄影师。记者从此不再拥有抢先发布新闻事件的优势。”的确,博客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开心的、沮丧的、情意绵绵的、发人深省的……图片、文字均可以在博客中得到最好的展现。你可以将自己的心情故事拿出来与素未谋面的朋友分享,也可以把它关起来,仅仅只当作你的私人网络日记,当你渐渐地养成习惯,每天坚持在博客中写点什么,若干年后你会恍然发现,你已经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增添了一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恰恰正是这样的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来得有意思!我也有自己的博客,新浪、MSN、东魅……而且有很多。只是不同的是,每一个博客的作用不一样,有专门存放聊天记录的、也有技术心情故事的、还有旅游的、素材教程的……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给我发泄、释放心情的博客,在这个博客里,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骂就骂……很是畅快。当然,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隐秘的,比如说我的发泄日志……我把它当成一个心灵洗涤与升华的窗口,一个展望世界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窗明几净的大千世界;透过这个窗口,我的心灵、我的思想……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渐渐地,我愈发地喜欢上这个窗口起来,为拥有好几个如此美丽的窗口,可以欣赏到如此之多旖旎动人的风景而陶醉。置身于博客之中,我感受到是有别于现实、虚拟两个对立世界的另一种别样风情。我的博客我的爱,轻描淡写不足以表达出我浓浓的一片情,浅吟低唱唱不出我心中深深的爱……
【记忆中的第二故乡】乍暖还寒 ——我的武汉印象小记 乍暖还寒 ——我的武汉印象小记冥冥之中有些事情似乎是天注定的,可遇而不可求。就象武汉。1998年,因为升学的原因,我来到江城武汉。初来乍到,武汉,这个平民化的大都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武汉的热,全国皆晓武汉很热,这是全国皆知的事实。记得在来之前学长对我说,去武汉读书可一定做好耐热的准备。是吗?听着学长的话,我有些犯糊涂了。翻翻地图,武汉和江西隔得也不是很远啊,几乎是在一根经纬线上的。温差会有如此之大吗?可是,学长的话是不会有错的,毕竟他已经在武汉呆了三年之久。听着总比不知道的好,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来得强。武汉的风,干冷中带点涩涩的味道以前我一直觉得,靠着水的地方应该是很舒服的。有水的地方必有人家,人总是依山傍水而居。所以有水的地方大凡都是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的。像苏州、像昆明、像杭州……来了武汉后,我才发现,这也并不是一个定数。一条九曲十八湾的长江虽把武汉分割成三镇宝地,却没有带给武汉一个宜人的气候,和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武汉的冬天,没有风得时候还好,并不算太冷,可是有风得时候就全然不是这样了,武汉的风,大得吓人,冷得呛人,干得涩人。所以我说,武汉的风,干冷中带点涩涩的味道。武汉的人,精明、能干又热情尚未到武汉,就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从那时候开始,湖北人就给我留下了一个能干,精明,粗旷中又带有点野蛮的印象。所以,第一天到武汉时,我对自己说,谨慎行事,万事以小心为妙。初识武汉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武汉人就象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们有锐利的眼睛、精明冷静的头脑,即使是和再好的朋友在一起,仍不忘记想着下一个生意计划在哪里,只要是商机,无论你和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无论你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只要利可图,他不会去计较太多,先赚到钱再说。这是他们的一大特点。然而,当我和一些武汉人实实在在地接触后,却发现也不尽然,相传与事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实武汉人也有他们很和气、好客的一面。我有几个武汉朋友,因为课业上的某种关系,我们认识了。我这个人其实是极其内向的,遇见老朋友,我有说不完的话,但是在陌生人的面前却会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是我的几个武汉朋友帮助了我。其中就有一个叫小燕子的女孩,我们的认识是巧遇,一个朋友托我帮她补习英语,应朋友的情份,我答应了。约定好周末的晚上先见个面再说。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和朋友如约前往,在汉阳古琴台广场见面。因为朋友和她有过一面之交,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会因此而错过。小燕子和她的朋友很准时,我们很顺利地在广场前见到了对方。初见小燕子,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她是一个极其乐观开朗大方的女孩,虽然我不善于言语,却也被她的开朗所渲染,渐渐地我们熟络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和陌生的武汉人打交道,至今仍意犹未尽。我想应该是从那一天开始,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在陌生人面前放开自己,尽情畅谈。在武汉生活的几年,我渐渐地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从他(她)的言行去看他(她)的品行。武汉的名胜,令人难忘的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到武汉的第二天,我就慕名而去,游了一番黄鹤楼。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感觉:新楼较旧楼更为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而今日的黄鹤楼,几经翻新改造,原汁原味的东西少了几分,更多的是多了一股浓厚的商业味道。我不太喜欢,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名胜古迹就应该保留它原有的风貌,加入了太多的现代色彩,它的味道就完全变了,意义也大不胜前了。武汉的景,秀美的东湖,一见倾心到过的,和没到过东湖的人一定要谈谈这个地方。相对于杭州的西湖来说,武汉的东湖有着它独具一格的魅力所在。东湖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区东郊,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第一次游东湖是大一刚入学的时候。那时候军训刚刚结束,我和几位室友相约一起游东湖。然而,东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却是那一片无垠的纯净和一眼望过去透心亮的蓝天碧水。举目张望,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鸟翻飞,游船如织。
【随感】27岁的女人 27岁的女人 27岁的女人是个什么样子?27岁的女人应该拥有什么?事业、爱情抑或是金钱?在这个物资欲横扫全球、什么都离不开金钱、什么都与金钱挂钩的现代社会,究竟什么才是一个27岁的女人应该具备的?27岁,依旧单身,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曾经在网路上看见一篇文章,对于其中的内容我没有太多特别深刻的记忆,只是文中的一句话勾起了我诸多的感怀,它是这样形容单身的女人的:“单身的女人是杯特浓的咖啡。”起初不觉得;可是,当我一遍遍地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时,却越来越感同身受。27岁的女人,应当是为了理想而搏、有一定的事业基础的,绝对不是那种泡在吧里浑浑噩噩过日子的;27岁的女人,应当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绝对不是那种窝在男人怀里撒娇、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男人回家的;27岁的女人,应当是独立自主、有自我见地的,这种独立,并不仅仅指的是经济上的独立,还包括精神、感情、意志力上的独立,她绝对不是那种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周旋于上层人士之间,期望“吊”个金龟婿,从此过上“富足”生活的小女人;……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已经和正在走近27岁的女人,其中还包括我自己。她们当中,有已经成为人妻、人母的,也有正在恋爱中、享受爱情所带来的浓情蜜意的,还有正在职场上努力奋斗,用所有的心血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女人……惟独没有看见事业与爱情并驾、工作与生活齐驱的女人,究竟是事业的负荷太重,以致于让27岁的女人无法负担,而选择了依靠,还是爱情的现实太残酷,让27岁的女人惧怕爱情、远离爱情……其实,依靠未必是件坏事,而爱情也不需要惧怕、甚至远离。27岁的女人,就应当象这一杯醇香四溢的咖啡,醇而不厚,香而不艳,她典雅成熟,温婉大方,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如出水芙蓉般,清而不浊,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