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淼表 钙中钙法师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707 关注贴吧数: 170
给大家分享几个值 看到三江说什么?“一个中国定理顶一万个韦东奕”?来看几个值,比比大小好了。 韦东奕在数学上做的贡献=W1,韦东奕给人带来的欢乐=W2 普通人在数学上做的贡献=N1,普通人给人带来的欢乐=N2 猴在数学上做的贡献=M1,猴给人带来的欢乐=M2 三江及三小在数学上做的贡献=s1,三江及三小给人带来的欢乐=s2 则有: W1>N1>M1=0>s1① W1/N1→+∞,W1/s1→-∞② s2≈M2>>W2>N2③ 解读: 普通人大概不太研究数学,而且大多是研究或者运用现有数学框架内的知识,很少能够在数学的进步上有所突破或者对数学有所贡献,所以N1为正值并且是一个较小的值,可能接近0。而三江和三小,基于初等数学理论在研究初等数学问题,但是在研究初等数学问题中开发出一系列错误结论并试图去影响别人,因此他们的贡献s1趋近于0,而且是负值。因此有①和②两个式子。 韦东奕带给人的欢乐也无非是旁人去用他一些不同寻常的性格和不同寻常的经历来说事,衍生出的一些笑料,无关痛痒。而三江和三小在吧中如同被耍的猴一般,带给旁人的欢乐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有③式。 需要纠正一下吧里边有些人的看法。韦东奕真的就是个只会做数学题的人么?或许是“会做题”,但是未必是“只会做题”,而且这似乎也并不妨碍他去在数学上做贡献。对于在艰深的数学领域进行科研我其实并不了解,但是从古代到近代的数学发展来看,似乎都是在做一些前人出的那些难题中,得到的各个数学分支的进步。 更何况,许多在各个领域,尤其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人,翻一翻履历,也都是做题的能手。也有一些人说,这些考试很厉害的人,都是思维僵化的那些人。但是我觉得恰恰相反,如果真的是死读书,而没法把知识活学活用,那考试也不会好的。更何况,那些人说的思维僵化,在正常人看来,反倒都“僵化”在了严谨的科学逻辑和扎实的数理基础上边了。因此,在这点上我认为,要区分清楚,哪些“僵化”是理所应当的,哪些“僵化”是故步自封的。这种在科学逻辑和数理基础上的“僵化”,我觉得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也无关于什么创新思维。这些逻辑和基础越“僵化”,越能够衍生出更加有方向性和有潜力的创新。
见图,不说别的了 事先声明,是我先把岛夷方士拉黑的,因为我从他的回话里边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有营养的东西了。 然后直到刚才,我发布了如图的一条评论以后,心存侥幸地想去看看他有什么高见,是不是能正常交流,结果令我失望。然后我就再次将他拉黑了,然后我也被他拉黑了。 平心而论我其实真的觉得,拉黑不是一个君子的行为。然而我这么做了,原因就是,跟他的交流感觉很差,这既不是一个谦虚和气的人,也不是一个逻辑缜密的人,更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算了,不用我说吧友肯定也都深有体会。 我也干这一回小人的勾当吧。 我觉得有个比方,太恰当了,就好像是路边铁栏杆上拴着一条狗,总归有第一次路过的好心人,想过去帮它把链子松开,但是你只要一靠近,它就汪汪叫,还有可能给你一口。长此以往,慢慢的总还是有好心的路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路过的时候不是想要解救它,而是想要给一嘴巴。 我么,也曾经是个好心的路人,也是试图解链子的时候被咬了,嘴巴也打过了,路过几趟,打了几回嘴巴,觉得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还会被咬,所以以后也不从这条路走了。 也正好,现在狗也不打算理我了,挺好,两全其美。 但是,哎,打心眼里还是可怜这条狗。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它这条链子是自己拴上的,最后还得自己解。 怎么解呢?见图,把所有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用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逻辑重新解释一遍。
以后不讨论岛夷方士的东西了 刚才看完了三江的“中华数学吧”里边的东西,终于明白三江是怎么成这个样子的了。 求和符号、极限等等的数学元素,没有一项是严谨的;血口喷人、颠倒黑白这些本领倒是练得够到家的。 还好意思代表中华数学。用中学数学知识,和不严谨的逻辑去解决中学的数学问题,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开创”在哪了。声称能粉碎“欧洲数学”的伟业,我也不知道他哪体现出来了。 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他的无知、自大和狂妄。 还好意思去拿我的网名开涮。我本来没打算把我的网名怎么样的,但是既然他提了,那我就得说道说道。在他自己的主题帖里边我也说过了,”摸爬滚打”代表着中国人的辛酸发展史,中国人从古至今摸爬滚打而来,除了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在各个领域包括数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外,还养成了自己不畏辛劳、自强不息的品格,重视证据、逻辑严密的素养和大气谦和、包容天下的胸怀。相反,三江的品格看不出一点中国人的特性,反而是那些自大狂妄、颠倒黑白的本事不知道是从哪个岛夷那里继承来的。 三江方士还不如改名叫岛夷方士,他在开创自己的岛夷数学,创造自己的岛夷定理,还妄图改名叫“中华定理”。其目的无非就是看在我中华文化灿烂,想给自己贴个金罢了。 说实话我也是挺替岛夷人揪心的,居然让这么一个人去研究数学,真是该国的数学走到头了。如果不把岛夷方士换掉的话恐怕岛夷的数学还要再倒退几十年。 岛夷方士这个人来中国,汉语还没学利索就开始血口喷人,偷窃别人二十世纪初就开创了的理论,倒是把岛夷的“优良传统”给发扬光大了。 以后不再谈论有关岛夷方士的问题,任他去指责我“崇洋媚外”去,反正吧中之人无不晓得此人胡言乱语的一贯秉性,他也根本掀不起来什么浪花了。反正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中国数学前途光明,他想碰瓷只怕也是鸡蛋碰石头。 本来想跟吧里中华民族的人一起指点一下,帮一帮岛夷之人,现在看来岛夷的人也没什么这个意思,反而回头就是一通无脑乱喷,再争执也没什么意思了,只会惹一身不干净,还不如避而远之。 跟蚊子吵架劝它别叮人,跟狗吵架劝它别咬人,我这人也是够蠢的。
再论“三江” 今天不谈数学了,就谈谈三江的逻辑。 很多人都跟三江争辩过,最后结果大部分是自己把自己的逻辑盘得一清二楚,三江那边胡搅蛮缠,不管逻辑清楚不清楚吧,反正正常人这边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是赢了,但是似乎并没有说服三江。而三江的逻辑我们不知道,从外观上应该是摇旗呐喊,自己又赢了一局。 我就发现他的逻辑,非常自洽,围绕着“我永远是正确的”这么个“公理”,引发了多种多样的定理。你跟他谈逻辑,他说你“科奴”;你跟他谈公式,他说你“崇洋媚外”;你跟他说逻辑运算,他说你要“实践出真知”,你真的实践了,他又说没用。他不相信公式,因为“崇洋媚外”;不相信算法,因为“电脑会出错”。 跟他谈“中华定理”证明的严谨性,他说结果是正确的,方法不重要。把以前的书翻了,发现比他早得多的相同公式的记载,他又非要一个证明过程。把截图都放上去,甚至特意转到他自己的吧里边,他又说看不见。把链接发给他了,他也不看,就说你是科奴,就说你是崇洋媚外。 跟他讨论公式发明早晚问题,他说你在维护“欧洲主子”,他说他的定理可以一刀解决现代数学,他说他对等比数列的研究有多深多深,他就是不说那些一百年前书上的公式是怎么回事。 且不说他的逻辑问题,就说他那推倒数学大厦的“雄心壮志”我好有一比啊,就好像一只蚊子叮了人一口,人还没啥感觉呢,蚊子就大喊:“我一下子把人给戳死了!” 现在人没打死这只蚊子,因为还不痒。为啥不痒呢?你倒是叮穿啊,叮穿皮肤了没有?吸点汗你就当是抽到血了?
民科也是科,对吧。。。 从我本人来说,没有对民科的任何歧视。所有的结论只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民科也有相当具有科学逻辑和科学思维的人。一个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逻辑的人,得出不科学结论终归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同样,也不应该存在对所谓西方科学,或者东方科学南方科学北方科学的什么歧视。但是有人说到要批驳西方科学之类的,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讨论一下。 科学是建立在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之上,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体系,正确与否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可以说在某些范围里面适用,在另外一些范围里面就不适用了。 一方面,谁来建立,要么是中国人,要么不是中国人,只不过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西方人在近代提速了那么一点点,所以科学体系他们建得比较早一点。但是不管是谁先建起来,研究的自然都是同样的自然,宇宙都是同样的宇宙,按说建立起来的体系应该也是趋同的。 那么有人说,批驳他们是因为他们错了。那么就牵扯到另一方面,那就是科学是怎么发展的。前面说科学有适用范围,其实科学的发展就是几个方面,一个是在适用范围内去伪存真,一个是找到适用范围的边界,一个就是在适用范围以外进行新的探索,不断循环往复。科学会出错,是当然的,但是看是什么类型的错误了。在适用范围内,当前应该说是基本完善的,有错误大概也是出在适用范围之外的问题上。 所以,现在批驳科学,应该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适用范围已经扩展得比较宽,而且适用范围内的体系也相对比较完整了,许多智慧的人一辈子都致力于这样的一个事业,其中包括西方人,也包括中国人。 从事科学的人并不是出于对西方的崇拜而搞这些事情的,相反,科学是相当理智而不讲信仰的一件事情。 科学无所谓西方不西方,只要实事求是,有充足的时间和土壤,古中国也会诞生出一套完备的科学体系,而且应该和当前的“西方科学”大体相同。 数学并不是科学,不过它是研究科学的基础之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