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淼表
钙中钙法师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707
关注贴吧数: 170
接着挂猴接着赏 看出来了 三江觉得“爱国”这个旗子太易守难攻了 都可以不考虑事实 堂而皇之地用它来维护自己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我不太了解,就想问一下: 职校是初中不用毕业就能上是么。。。?
在中国和欧洲一起挖数学“石油”的路上 一些他/她/它挺另类的,如“三”字打头的猴。 以为只要道不一样就算创新了,以为钻到点液体就算冲破数学前沿了。 拿脏水当石油,还说别人钻出来的石油是假的。
各位大神有没有什么好的创意 假设一个蛋糕店做蛋糕做得特别好,想要通过快递物流方式行销全国。 保质好解决,全程冷藏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怎么能够保证蛋糕经过漫长的路程颠簸以后还能保持原来的造型呢? 怎么能够保证我快递盒翻来翻去的时候,蛋糕还能保持直立呢?
即使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如斯,也还是。。。 这个鱼漏网漏得有点过分
嗯嗯,你说得对 挤压力+性 质 状 态=
第一道题不说了,正常人都知道空气阻力在理想自由落体和现实落体运动中起到的作用,感觉这点上三小有点避而不及、声嘶力竭了。 第二点上,三小是典型的双标,口口声声说什么敢不敢用实验验证,自己都把实验方案设计好了,也没见他验证过。 就这么说,这一个问题三小只要不拿出实验验证,那他自己的鬼话就没人相信了。而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于无穷的问题,任何有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都不能解决无穷的问题,因此他根本不可能用实验去验证,所以他说的就是鬼话。 属于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这点上真是让人捧腹。
“中华定理”和什么“老汉分羊” 其实“中华定理”不具有创新性,正常人已经看得透透的了,无论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还是用裂项相消法,都能够得到他那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逻辑。 不过三江还在抱着这个理论不放。 那就说说他抱着这个理论不放是为啥,而且他咋抱的吧。
一个不懂数学的猴子的个人表演 说实话,如果真的像三江猴所说韦东奕只会做题的话,我觉得三江猴也没啥差别。 不同的是,别人起码能把题做对,但是三江猴老是做错。 对了,还有不同的是,别人一般也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会永远正确,而三江猴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还会错。
1.我估计三小根本不知道这几个人的成就。 2.虽然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最起码没有盲目开喷。 3.我所以挂出来,是因为我反反复复思考三小提这些人的理由,似乎与学术成就无关,仅仅在于他们提及了“民科”二字,而且带有贬义。 第3点上我认为确实不妥,应该改为“伪科”更好。 但是三小贴出来这几个人,我倒觉得,嗯,在三小身上,“民科”与“伪科”又有什么差别呢? 三小嘛—— 逻辑是假的,脾气是真的,素养是薄的,脸皮是厚的。 看看,乐呵乐呵就行。 猴出来了,我们就参观参观呗。
有个认知大家说说对不对 我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对光的认知,绝大多数都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很少的现象能体现出光的粒子性。 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三小已经开始自嗨了 见图,不关注就不能评论了。 搞笑。 静待他/她的三等分角视频发出来被人笑话吧。
来了两个不知道眼睛工作原理的人 1.不轻易挂人,因为主要还是对事不对人,除非这人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2.不将“科盲”和“民科”划等号,所以我这贴标题没有说“来了两个什么什么的‘民科’”。 3.见图。
1=0.999...的老问题 本来是很老的一个问题了,有点没意思了。 但是看到一个吧友关于这个问题的解法如图,还是有点意思的。 我看完是觉得有点问题,各位吧友看看有没有问题。 大致意思是lim1^(10^n)=1 lim0.999...^(10^n)=1/e 原链接:http://tieba.baidu.com/p/7884165286?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25.5.0&st=1657102632&is_video=false&unique=1E0B9ECAA2B3A59A89C5071D6F02DA44
“吸了红光就是红色,吸了绿光就是绿色”
给大家分享几个值 看到三江说什么?“一个中国定理顶一万个韦东奕”?来看几个值,比比大小好了。 韦东奕在数学上做的贡献=W1,韦东奕给人带来的欢乐=W2 普通人在数学上做的贡献=N1,普通人给人带来的欢乐=N2 猴在数学上做的贡献=M1,猴给人带来的欢乐=M2 三江及三小在数学上做的贡献=s1,三江及三小给人带来的欢乐=s2 则有: W1>N1>M1=0>s1① W1/N1→+∞,W1/s1→-∞② s2≈M2>>W2>N2③ 解读: 普通人大概不太研究数学,而且大多是研究或者运用现有数学框架内的知识,很少能够在数学的进步上有所突破或者对数学有所贡献,所以N1为正值并且是一个较小的值,可能接近0。而三江和三小,基于初等数学理论在研究初等数学问题,但是在研究初等数学问题中开发出一系列错误结论并试图去影响别人,因此他们的贡献s1趋近于0,而且是负值。因此有①和②两个式子。 韦东奕带给人的欢乐也无非是旁人去用他一些不同寻常的性格和不同寻常的经历来说事,衍生出的一些笑料,无关痛痒。而三江和三小在吧中如同被耍的猴一般,带给旁人的欢乐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有③式。 需要纠正一下吧里边有些人的看法。韦东奕真的就是个只会做数学题的人么?或许是“会做题”,但是未必是“只会做题”,而且这似乎也并不妨碍他去在数学上做贡献。对于在艰深的数学领域进行科研我其实并不了解,但是从古代到近代的数学发展来看,似乎都是在做一些前人出的那些难题中,得到的各个数学分支的进步。 更何况,许多在各个领域,尤其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人,翻一翻履历,也都是做题的能手。也有一些人说,这些考试很厉害的人,都是思维僵化的那些人。但是我觉得恰恰相反,如果真的是死读书,而没法把知识活学活用,那考试也不会好的。更何况,那些人说的思维僵化,在正常人看来,反倒都“僵化”在了严谨的科学逻辑和扎实的数理基础上边了。因此,在这点上我认为,要区分清楚,哪些“僵化”是理所应当的,哪些“僵化”是故步自封的。这种在科学逻辑和数理基础上的“僵化”,我觉得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也无关于什么创新思维。这些逻辑和基础越“僵化”,越能够衍生出更加有方向性和有潜力的创新。
三小的逻辑混乱和胡搅蛮缠 随着我所在城市的疫情逐渐好转,我也离新一轮出门工作学习越来越近,以后大概玩吧的时间不会再这么久,没法从早到晚这么多闲暇的时间,去直接与三小正面交锋了。因此趁这点时间再简要梳理一下三小的各种混乱的逻辑和无聊的表达吧。
三江和三小的直觉数学 我发现一个问题啊。 就拿级数收敛这个问题来说吧。 一个数列,每个数都大于0,但是递减的,且极限趋近于0,那这个数列的和是发散的还是收敛的? 肯定直觉或者常识是收敛的嘛,因为到后面加的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就收敛到一个数了。 然后有些人就发现一些反例,包括调和级数,包括∑(√n-√(n-1)),并且对它们的发散性进行了证明。 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人的意识都是,哦,原来直觉是会出错的,从而去相信被证明的真相。 但是总有一些人说:“啊,你们的数学违背了客观真实!你们是数学骗子!” 大部分人都已经把直觉或者常识与客观真实区分开来了,而他们仍然以为自己的直觉就是客观真实。 更有甚者,有部分人用乱七八糟毫无逻辑的公式和算式把自己的直觉具象化,莫名其妙地就把自己直觉中得到的答案给验证了,并且深以为自己的逻辑是那么的真实可靠。 当有人反驳时,他们对于别人严谨的证明会避而不谈,而会质疑别人,实践出真知,为什么不做实验。 各位你们怎么看?
刚来不太懂 现在还有地平论者么?是没看过关于航空航天的新闻么?
见图,不说别的了 事先声明,是我先把岛夷方士拉黑的,因为我从他的回话里边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有营养的东西了。 然后直到刚才,我发布了如图的一条评论以后,心存侥幸地想去看看他有什么高见,是不是能正常交流,结果令我失望。然后我就再次将他拉黑了,然后我也被他拉黑了。 平心而论我其实真的觉得,拉黑不是一个君子的行为。然而我这么做了,原因就是,跟他的交流感觉很差,这既不是一个谦虚和气的人,也不是一个逻辑缜密的人,更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算了,不用我说吧友肯定也都深有体会。 我也干这一回小人的勾当吧。 我觉得有个比方,太恰当了,就好像是路边铁栏杆上拴着一条狗,总归有第一次路过的好心人,想过去帮它把链子松开,但是你只要一靠近,它就汪汪叫,还有可能给你一口。长此以往,慢慢的总还是有好心的路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路过的时候不是想要解救它,而是想要给一嘴巴。 我么,也曾经是个好心的路人,也是试图解链子的时候被咬了,嘴巴也打过了,路过几趟,打了几回嘴巴,觉得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还会被咬,所以以后也不从这条路走了。 也正好,现在狗也不打算理我了,挺好,两全其美。 但是,哎,打心眼里还是可怜这条狗。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它这条链子是自己拴上的,最后还得自己解。 怎么解呢?见图,把所有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用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逻辑重新解释一遍。
明天就要高考了 各位吧友都是什么时候高考的?对高考有没有什么记忆或者感受?
岛夷方士的“调和级数收敛” 岛夷方士不止一次说到,将“岛夷定理”这个公式用到调和级数上,就能推翻调和级数的发散性。然后每一次就写到如图这个橙色线划出的这一步。 恕我眼拙,到了这一步以后是怎么说明调和级数发散的?有吧友可以出来解释一下么? 我不听岛夷方士的讲解,因为与他的交流让我觉得他的数学逻辑不严谨,都在用自己的想象去证明、去反驳,反而还以为自己很严谨。并且和他稍微有点碰撞他就动辄会以“科奴”“崇洋”的帽子来反驳。 我们就纯聊数学和逻辑,从问题出发,走逻辑的路线,走到结果为止,不谈别的。虚心求教,这一步到后边是怎么反驳调和级数发散性的。
以后不讨论岛夷方士的东西了 刚才看完了三江的“中华数学吧”里边的东西,终于明白三江是怎么成这个样子的了。 求和符号、极限等等的数学元素,没有一项是严谨的;血口喷人、颠倒黑白这些本领倒是练得够到家的。 还好意思代表中华数学。用中学数学知识,和不严谨的逻辑去解决中学的数学问题,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开创”在哪了。声称能粉碎“欧洲数学”的伟业,我也不知道他哪体现出来了。 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他的无知、自大和狂妄。 还好意思去拿我的网名开涮。我本来没打算把我的网名怎么样的,但是既然他提了,那我就得说道说道。在他自己的主题帖里边我也说过了,”摸爬滚打”代表着中国人的辛酸发展史,中国人从古至今摸爬滚打而来,除了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在各个领域包括数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外,还养成了自己不畏辛劳、自强不息的品格,重视证据、逻辑严密的素养和大气谦和、包容天下的胸怀。相反,三江的品格看不出一点中国人的特性,反而是那些自大狂妄、颠倒黑白的本事不知道是从哪个岛夷那里继承来的。 三江方士还不如改名叫岛夷方士,他在开创自己的岛夷数学,创造自己的岛夷定理,还妄图改名叫“中华定理”。其目的无非就是看在我中华文化灿烂,想给自己贴个金罢了。 说实话我也是挺替岛夷人揪心的,居然让这么一个人去研究数学,真是该国的数学走到头了。如果不把岛夷方士换掉的话恐怕岛夷的数学还要再倒退几十年。 岛夷方士这个人来中国,汉语还没学利索就开始血口喷人,偷窃别人二十世纪初就开创了的理论,倒是把岛夷的“优良传统”给发扬光大了。 以后不再谈论有关岛夷方士的问题,任他去指责我“崇洋媚外”去,反正吧中之人无不晓得此人胡言乱语的一贯秉性,他也根本掀不起来什么浪花了。反正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中国数学前途光明,他想碰瓷只怕也是鸡蛋碰石头。 本来想跟吧里中华民族的人一起指点一下,帮一帮岛夷之人,现在看来岛夷的人也没什么这个意思,反而回头就是一通无脑乱喷,再争执也没什么意思了,只会惹一身不干净,还不如避而远之。 跟蚊子吵架劝它别叮人,跟狗吵架劝它别咬人,我这人也是够蠢的。
大家看看这个帖子,快成了我的主题贴,我的话说完了,大家只当是 大家看看这个帖子,快成了我的主题贴,我的话说完了,大家只当是在看耍猴,拿我当猴还是拿三江当猴,我无所谓。
再论“三江” 今天不谈数学了,就谈谈三江的逻辑。 很多人都跟三江争辩过,最后结果大部分是自己把自己的逻辑盘得一清二楚,三江那边胡搅蛮缠,不管逻辑清楚不清楚吧,反正正常人这边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是赢了,但是似乎并没有说服三江。而三江的逻辑我们不知道,从外观上应该是摇旗呐喊,自己又赢了一局。 我就发现他的逻辑,非常自洽,围绕着“我永远是正确的”这么个“公理”,引发了多种多样的定理。你跟他谈逻辑,他说你“科奴”;你跟他谈公式,他说你“崇洋媚外”;你跟他说逻辑运算,他说你要“实践出真知”,你真的实践了,他又说没用。他不相信公式,因为“崇洋媚外”;不相信算法,因为“电脑会出错”。 跟他谈“中华定理”证明的严谨性,他说结果是正确的,方法不重要。把以前的书翻了,发现比他早得多的相同公式的记载,他又非要一个证明过程。把截图都放上去,甚至特意转到他自己的吧里边,他又说看不见。把链接发给他了,他也不看,就说你是科奴,就说你是崇洋媚外。 跟他讨论公式发明早晚问题,他说你在维护“欧洲主子”,他说他的定理可以一刀解决现代数学,他说他对等比数列的研究有多深多深,他就是不说那些一百年前书上的公式是怎么回事。 且不说他的逻辑问题,就说他那推倒数学大厦的“雄心壮志”我好有一比啊,就好像一只蚊子叮了人一口,人还没啥感觉呢,蚊子就大喊:“我一下子把人给戳死了!” 现在人没打死这只蚊子,因为还不痒。为啥不痒呢?你倒是叮穿啊,叮穿皮肤了没有?吸点汗你就当是抽到血了?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中华定理”之非首创性证明 三江“中华定理”之所以甚嚣尘上,其中一个原因不是这个公式之前没人提出来过么? 我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查到了最早到20世纪初的中文版图书的来源,等下会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行吧,再说说三江、“中华定理”与“调和级数”的事情吧 之前对于“中华定理”的问题我已经有一些评论了。 如图这就是三江所谓“中华定理”。 之前的一篇文章已经对这个公式有过评论,围绕的无非两点: 1. 不具有创新性。这个公式三江拥有一个似乎创新的证明方法,但实际上这个公式中学生就可以证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等多种方法都可以。因此,不足以用“中华”相称。 2. “发明者”的证明过程存在疑问。这是一个极限问题,讨论的是在k取极限为+∞的时候等号左边的式子的取值。因为是极限问题,所以证明方法必须用到极限思想。然而三江的证明中对极限避而不谈,因此并没有彻底证明完成。三江的解释是k的取值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的数学用语不规范,以及对于极限问题不透彻的认知。 以上的问题已经阐述清楚,相信读者各位也都有答案。
呵呵,“反民科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了”,还真有自信 他说:“谢谢”。 我倒一点也不意外。 列位来看看这个。
分享贴子
关于三江以及他的“中华定理” 三江所谓中华定理:Σ(1/n)^k=1/(n-1)当k→+∞时(n>1)。其实这个等式不是错的,但是有几个问题,一些网友一直在跟他争执不休。 之前我曾经给出过我的证明方法, 用数列的求和公式,然后三江说数列求和公式是欧洲人的,于是指责我“崇洋媚外”。于是我给出了另一个证明方法,见图。没有用求和公式,简单地从连加括号里面提出来一个1/(n-1),然后里面的式子就可以变成一个减法,扩写开来前一项的末尾就可以和后一项的开头抵消,非常简单。不过我写了一半,到最后取k→+∞时的极限就证明完成了。 这个方法其实很早就有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证明,有一种方法就是这个。到此三江是不是又要说,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欧洲人的东西”,我是“崇洋媚外”呢? 在此我好好理一理这几天关于这个问题发生的故事,再重申一下我的一切看法。
民科也是科,对吧。。。 从我本人来说,没有对民科的任何歧视。所有的结论只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民科也有相当具有科学逻辑和科学思维的人。一个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逻辑的人,得出不科学结论终归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同样,也不应该存在对所谓西方科学,或者东方科学南方科学北方科学的什么歧视。但是有人说到要批驳西方科学之类的,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讨论一下。 科学是建立在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之上,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体系,正确与否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可以说在某些范围里面适用,在另外一些范围里面就不适用了。 一方面,谁来建立,要么是中国人,要么不是中国人,只不过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西方人在近代提速了那么一点点,所以科学体系他们建得比较早一点。但是不管是谁先建起来,研究的自然都是同样的自然,宇宙都是同样的宇宙,按说建立起来的体系应该也是趋同的。 那么有人说,批驳他们是因为他们错了。那么就牵扯到另一方面,那就是科学是怎么发展的。前面说科学有适用范围,其实科学的发展就是几个方面,一个是在适用范围内去伪存真,一个是找到适用范围的边界,一个就是在适用范围以外进行新的探索,不断循环往复。科学会出错,是当然的,但是看是什么类型的错误了。在适用范围内,当前应该说是基本完善的,有错误大概也是出在适用范围之外的问题上。 所以,现在批驳科学,应该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适用范围已经扩展得比较宽,而且适用范围内的体系也相对比较完整了,许多智慧的人一辈子都致力于这样的一个事业,其中包括西方人,也包括中国人。 从事科学的人并不是出于对西方的崇拜而搞这些事情的,相反,科学是相当理智而不讲信仰的一件事情。 科学无所谓西方不西方,只要实事求是,有充足的时间和土壤,古中国也会诞生出一套完备的科学体系,而且应该和当前的“西方科学”大体相同。 数学并不是科学,不过它是研究科学的基础之一。
关于黑域 《三体·死神永生》中说到,用降低光速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太阳系发出安全声明,而且可以让外界文明的打击不会波及太阳系,因为外界发射的探测器或者其他东西在到达黑域边界的时候,前后光速的不同可以使其后部向前部挤压,造成它自己的挤压毁坏。 那么关一帆和程心的飞船在进入光速飞船的死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生毁坏? 还有如果地球人真的实现了太阳系的光速降低,那么能否躲过二向箔的打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