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涛 刘建涛
关注数: 4 粉丝数: 31 发帖数: 986 关注贴吧数: 50
怎么教育孩子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百步穿杨的故事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 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 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 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 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 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 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 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 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 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 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 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 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 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 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 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西施 狡兔三窟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好客,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在孟尝君府上一住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过了一年,齐王听信了一些谗言,就罢了孟尝君的官。这时候,孟尝君的三千门客大都离开了他,只有冯谖等少数人跟着他。他们一起跟着孟尝君驱车往薛地走去,当他们走到离薛城还有100多里路的时候,只见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地夹道欢迎他们。到薛城后,冯谖更进一步为孟尝君谋划,他对孟尝君说:“机灵的兔子有三个窝儿,你至少也得有三个能安身的地方才行,你现在只有一个薛城,还要找两个地方。”于是他又帮孟尝君设计了两个安身之地。    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但现多用于贬义。 汗流浃背    汉朝时候,吕后专政,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迎立文帝刘恒即位,其中周勃功劳最大。后来,汉文帝将周勃封为右丞相,位置在左丞相陈平之上。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的事情,他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听,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问他们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已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辞去了右丞相之职。    汗流浃背这个成语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沉鱼落雁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西施,每天西施都要在溪旁浣纱。水里的鱼见了西施的美貌,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汉朝时候,汉朝和匈奴和亲,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嫁给匈奴的单于,有个宫女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也很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王昭君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南飞的大雁看到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沉鱼落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端美丽。 含沙射影    古代传说,水中有一种长着三只脚,有翅膀的怪物叫蜮,蜮非常的毒,它用嘴含着细沙朝人或人的影子喷射,人体或人影被射中后,就会生病不起。有一次,村子出现了蜮,为害民众,村长就请了两位高手来除害,晚上,两位高手埋伏在蜮常出现的地方,不久蜮真的出现了。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两位高手成功的引得蜮把口水吐在了自己的影子上,结果蜮给降伏了。    后来,人们就用含沙射影这个成语比喻用心险恶的人暗中进行造谣诬蔑,打击或者陷害别人的行为。 非同小可    话说在水浒故事中,蒋门神霸占了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施恩只好找武松帮忙。武松答应帮施恩讨回酒店,在去找蒋门神之前,武松先喝了很多酒,武松进了快活林酒店之后,故意找麻烦,引来了蒋门神。武松借着酒意痛打蒋门神,蒋门神打不过武松,只好答应把酒店还给施恩。施恩问武松:"刚才使的是什么功夫?"武松回答道:"这招叫玉环步鸳鸯腿!是我的拿手绝招。"施恩连忙称赞:"这招果然是非同小可,非同小可呀!"    小可的意思是指平常的事。非同小可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不一般、不平常的意思。
杯弓蛇影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杜宣来饮酒。当时厅堂墙上挂着一张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   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应郴听说此事后,回到家里,才发现是弓在酒杯里的影子作怪。    “杯弓蛇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成蛇。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 蓝田生玉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有个儿子叫诸葛恪,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上写了“诸葛瑾”三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面前,请求添写二字。诸葛恪在“诸葛瑾”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瑾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就对诸葛瑾说道:“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后来人们就用蓝田生玉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千金买骨    从前,有个国君愿用千两黄金求购买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仍然无人入宫献马。于是,国君派了一位大臣带了千两黄金去寻求千里马。结果大臣却花了一千两黄金,买回了一匹死马的骨头,国君一见,大怒道:“我是让你去买千里马,谁叫你买死马?”大臣说:“大王息怒,你想,连死马都肯花一千两黄金买来,这件事情传出去,还愁没有好千里马?”果然,在不久后,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成语“千金买骨”常用来形容迫切招聘天下贤人,或者形容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口蜜腹剑    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李林甫,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人接触,总是表现出很友好,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他这种伪善,就说他「口有蜜、腹有剑」。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前倨后恭    战国时期,苏秦早年外出遭冷遇不成功,钱也花光了,他只有穿着破旧的袍子,落魄地回家了。一进家门,妻子不理他,嫂嫂只扔了些剩饭给他吃。苏秦自此发愤读书。后来,苏秦逐一说服了六个国家联合抗秦。苏秦还掌握了六国的相印,威风八面!这次,他再回家,妻子见到他不敢正视,洗耳恭听他的说话;嫂嫂非常恭敬地拜见他。苏秦感慨地问:“为何前倨而后恭!”嫂嫂回答:“你现在是大官了,怎能不敬重你呢!”    这个成语“前倨后恭”指先前傲慢、而后来恭敬,是贬斥形容势利眼的用语。 走马看花    古时候,有一位富贵人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却因为是一个瘸子而一直未能娶到妻子。于是他去找媒人帮忙,并约好了时间前去相亲。他为了掩饰身体缺陷,他骑着一匹马从女方门口经过,在门口果然有一名美丽的女子,手拿一枝花掩的鼻子上,结果双方都十分满意,到了拜完堂之后,书生才发现妻子是歪鼻子,而妻子也才发觉丈夫是一个瘸子。    后来人们就用走马看花来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事物。
价值连城    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璧,于是他就把玉石献给厉王,历王认为他以石充玉,欺骗君王,砍去了他的一只脚。后来历王驾崩,武王继位,卞和再次献上玉石,结果被砍去另一只脚。后来武王驾崩,楚文王执政,卞和又拿玉石去见文王。这时玉石方得认同,命名为和氏璧。后来和氏璧被赵惠文王获得,秦昭王想以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人们就称和氏璧价值连城。    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件物品有极高的价值。 推敲推敲    唐朝时候,唐代著名诗人贾岛进京赶考,突然想到一句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开始想要“推”字,又觉得“敲”比较好。一时定不下来,不知不觉中竟然挡住了京兆尹韩愈的路,贾岛就对韩愈说明情况,韩愈想了想,就说:“用‘敲’字意境更佳。”    后来,人们就用推敲推敲形容写文章反复地研究,斟酌字句,也有用来指对问题进行多方面考察、研究。 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一位名医经常推荐病人吃水果。有一日,他对一位肚痛的病人说:“红枣对脾有益,可以多吃一些。”过了几日,那位病人又回来,说:“医生,我回去之后,不停的连吃了几日枣,现在肚子不痛了,但牙开始痛了。”名医解释说:“枣子对脾有益,但对牙齿有害。吃梨对牙齿虽有些好处,但容易伤脾,都要适量才好。”这个人想了想,说:“这还不好办吗?那吃梨时就细细地嚼,不咽下去。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说着兴冲冲地跑了。    后来,人们就用囫囵吞枣来比喻学习上不动脑筋,不加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洛阳纸贵    晋代有一位文学家左思,人虽然长得丑陋,但文章写得非常好。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文学巨著《三都赋》。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成语“洛阳纸贵”,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州官放火    宋朝时候,有一个州官名叫田登。此人横行一方,飞扬跋扈。因为他的名字叫田登,他竟让百姓避讳,不准别人说出与“登”字同音的字,谁若不慎说了与“登”同音的字就要挨打板子。这一年的元宵节,按当地的习惯要放花灯庆祝,官府提前贴出通告,但是,出通告的官吏为了避开“灯”字,便在通告中写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以庆元宵”。一些不知道避讳这件事的百姓,见通告上写着要“放火三日”,纷纷逃往城外。    “州官放火”又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后来,人们常引用这个成语,比喻有权势的人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专横跋扈,却限制别人的正当行动。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专门卖珠宝的商人,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一个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珍珠装在盒子里面出售。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珍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下了,然后打开盒子,把里面的珍珠拿出来,扔还给珠宝商。    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文子·上德》 鲁宾逊跟我说,要是没有“星期五”,他的孤岛生活到死也不会结束;刘备告诉我,要是没三顾茅庐,别说那废物儿子阿斗,就连他自己也登不上皇位。我心想,你们真没能耐!幼儿园的时候,阿姨就告诉我求人不如求己了。后来我又想想,觉得其实他俩都挺厉害的。 凡事不求人,听起来还真是自强不息,积极面对人生。可再琢磨琢磨,却带着逞强的味道。这是多么刚愎自用的原则!大家都是平凡人,没几个单枪匹马还什么都扛得住的大侠。谁都没练过大力金刚指,也没有金钟罩铁布衫,办不到的事情终究还是会有。自信可以,可也别太高估自己,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累死人不偿命的自救中去,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 我想起那首伤婉的俄罗斯民歌《草原》,歌里一个马车夫在生命的最后拜托同伴:请你埋葬我,不必记仇恨。请把我的马,交给我爸爸,再向我妈妈,劝上几句话。这个订婚戒指,请你交给她(妻子)。爱情我带走,请她莫伤怀,重找知心人,结婚永相爱。 此刻,难道马车夫是晚节不保吗?在弥留之际,在求己已毫无用处的时候,他郑重的“求人”之举,弥漫着忧伤和美好,借助深沉舒缓的旋律,传递出生命的高洁,撼出感动的泪水。 求人,是人与人之间将心比心的讯号,是洒脱快意的人生中跳动的符号。 自给自足,谁也不招惹,除了过高的自信,实际也透露了对生活的失意和无奈,甚至包括了以此借口为墙壁的自我隔绝,不求人后面或许还是懒得助人,是一种处事方式的婉转告白。 力不从心的事情,还是该伸手时就伸手,豁达地“求己不如求人”吧。都是肉身凡胎,不仅需要细枝末节上具体的帮助,也需要精神的沟通和交流。求人实际上是生活的常态,是求己的延伸。何苦带着没用的卑懦的枷锁,把小小的事盖上庸俗的印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的远处是什么?你是不是想:那里将是生旦净末丑,酸辣多半苦?那里将是万事皆空,一生操劳终究变个土馒头?世界的远处是什么?你是不是想:那里将是苍天掉下来,大地陷下去?那里是灰飞烟灭,宇宙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古希腊的泰勒斯,是个哲学家,也是一个星象学家,他常常只是眺望遥远的星空,而不注目脚下的小路。有一天晚上,他走在旷野之间,一心一意看着星空,一点也没注意到脚下有一个坑,结果呢,他就掉进那个坑里,差点摔了个半死。 滥思甚者疾病多,积虑深者生机浅。日思夜想,都是烦,你哪能身宽体胖?林妹妹思虑过多,多美的青春却是一个病殃殃的身子;坐想行思,都是愁,你哪能笑逐颜开?诸葛亮谋算太多,出师未捷常使英雄泪满襟。 与其处心积虑透支明天,不如轻轻松松过好今天;与其殚精竭虑做梦未来,不如开开心心活在当下。人生,是需要一些愣头青精神的。所谓愣头青精神,就是不管前面是刀山是火海,小车不倒只管推。 你知道为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吗?是因为他们前怕狼后怕虎;你知道为什么“无知者往往无畏”吗?是因为他们逢山劈山逢水趟水。没把困难当回事,困难真的就不是什么事;总是把困难想得比天还大,永远也不能成功。 当春的花朵,在春天灿烂开放,花朵不去想秋天的凋零,她在春天只管把花开好,到了凋零的秋天之际,却是她结出硕果之时;如果在春天里只想秋的萧瑟、冬的肃杀,那么,一念至此,则百无聊赖,万念俱灰。心若成灰,身体即多疾;心若成灰,事业即多败,无好身体,无好事业,无好心情,那么幸福,欢乐,成功,又从何谈起?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是快乐的,该烂漫且烂漫;青春是美丽的,该绽放且绽放;芳香的热茶趁热喝,不要等到变冷;醇厚的美酒趁兴饮,不要等到变馊;少年老成不是太好的事,少年将老年的日子过了,有什么好呢?少年可老年,老年难少年。 一点也不去思虑未来,醉生梦死的,当然没有未来;天天都是思虑未来,积劳成疾的,其实也没有未来。因此,人生的A面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的B面是:人有远虑,必有近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