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勇者
烙印勇者
关注数: 6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2,121
关注贴吧数: 9
关于新区与旧区出卡的分析。 看了贴吧很多贴都在说新区已经开始不锁卡了(除了第一排前3),那么这个是事实吗?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广播行为,就是出金色卡的时候系统会广播一下。 还记得我们旧区的广播行为是怎样吗? 对,就是核心卡如果要出,某一个人绝对会霸占系统广播一段时间的,因为需要达成某一个抽的次数才会出。 而现在新区很多都是突然之间出现某一位玩家获得核心卡,而不是霸占广播一段时间,这个验证可以证明到新区出卡机制有所改变。 第二个验证,可以看看卖号平台和工作室的情况,如果与之前有所区别也是一个验证。 然后我们说一说这样的核心机制改变的危害 1.老玩家的氪金变了傻瓜一样,别人新区用同样价钱享受更好的服务和资源,此为不公平。 2.老区的一些玩家看见这样的情况,会选择脱坑或者去新区,这样无疑使到旧区活人更加少,活动也不能完美完成,例如攻城日后会出现根本不够人出现,会恶性循环,导致更多人离开。 3.因为之后的合区,新区对旧区绝对有优势。 天美这次这个策划真让人大跌眼镜,好像小学生一样。 其实从一开始这种锁卡模式对很多人都不太友好,因为除了128档位就需要直接去到反击枪这个接近上万的档位,无疑让很多平民玩家甚至小氪微氪玩家没有动力。 、 他这样改新区只能说会透支旧区寿命,这样做不是吸引了新人,是将旧人从老区转移到新区,治标不治本而已。
风扇转速问题 暗影精灵8 3060 想问一下你们风扇最高转速是多少?昨天还是5500 今天只有5400。无故少了转速。
风雨下的曼联,黄昏后的日出【足球之一般化】 所谓足球战术分析其实和解释人的行为一样,要寻找的是一个可以证伪的局限变化,而很多的战术分析充斥着作者自己都无法解释得清楚的条件【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自相矛盾】。为什么一定要推出一个可以证伪的解释出来?是因为人类的目的是求生存,求活得更加好,如果你说一个天晓得对与错的理论,你的进步必定慢过别人。社会科学因为研究人,推出的理论无法拥有与自然科学的优势。我写一段代码,只需要放入电脑上运行就知道我对与错,这个时间或许只需要几秒。而社会科学需要在社会上进行观察,其时间必定长,所以发展的迅速与否基本取决于这一点。 说了理论必须有可证伪性的特性在里面,其衍生一个小的方面就是不能事实解释事实,为什么? 为什么羽毛能够飞起来,你说有风,我反问石头为什么在风之下不能飞起,任何以事实解释事实其实没有经历任何一步的提取,将其抽象化,任你本领最强,不抽象化事实变为理论你的解释力只能是特殊。将风抽象起来其实就是作用力,当该力大于物体的重量(基于引力)在理想没有摩擦的环境下自然飞起来,这样你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石头没有被吹起来。 解释行为不外乎就是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再说白了就是自私加上成本的变化,任何人除了上帝的行为都被此约束。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合约或制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竞争准则和规则,前者决定胜负标准,后者维护这个胜负的标准。 试想一下,田径以速度定胜负,我开车和你斗也是比拼速度,那么游戏规则就限定你不能够使用车来和我斗。 以需求定律可以在这里作文章,如果我更改田径不再以速度定胜负,而是以打到对方无法通过终点,那么我们可以预期这些田径选手将会锻炼更加强壮。 这就是说局限变化,人的行为而变化。 最后说多一个元理论(约束理论的理论)来约束我们推出的解释,就是不能够以套套逻辑来作为解释。 等于说,四脚蛇有四只脚这个显浅的说法和你妈是女人一样毫无意义,当然很多人写分析文章不会说这么容易被人察觉到错。 举一个例子,就是所谓对冠军的饥饿,拿了冠军就不会饥饿?费格逊就证伪了你,利物浦和阿仙奴多少年无冠也证伪了。 饥饿永远是对的,但你要指出什么情况下的饥饿会帮助球队增加胜率,这才是道。 那么一个理论最有解释力的就是一般化,一般化位于套套逻辑以及特殊理论之间,也是最难将提取。使用具备一般化的理论可以解释该领域下所有找到局限条件的行为。 科学不是求对,而是不断求错而不错。 任何战术都有代价,不同的对手和不同的赛制会令领队有不同的选择。如杯赛更加偏向保守,是因为失败的代价大于联赛的三分,保守策略会在任何不明朗以及代价大的环境下使用,例如如今的经济状况。 足球战术,往大来说就是立于不败之地而攻之,敌方失误随攻势下增加。无论以前的魔力鸟铁血大巴,厨师的战圈还是现在瓜的传控足球亦是如此。但不败之地是有代价的,足球像城池攻防战,也不像。不像的是大家都是11人你怎么就比人更加容易立于不败之地?像的是,教练不仅仅只有战术部署,更多的是训练和买人,这些人如果互相有足球的默契,将会是别人难以复制的门栏,你的成本也是别人的成本就是你的收益,租值也。成本不会凭空消失,收益也不会凭空产生。 那么不败之地是所有领队的终究目的,但成本也有不一样。说说厨师的不败之地,就是将球不断倒脚,这样别人难以抢夺然后进攻,其实这种不败之地成本最低(换句话收益也是最低),足球的胜负准则是你将球射进对方的龙门,这种不败之地在这个时候就不是不败了,所以厨师大多数在最后的一刻让球队拼尽全力,这是因为厨师当时能够控制的只有时间这种因素。 再说说魔力鸟,魔力鸟当初擅长防守,与传控差不多反其道而行之,但如果防守足球硬,也可以造就一个不败之地的屏障,不败之地取得,之后就是攻之。放弃控球,让对方球队大规模向前进攻来获取夺球后的一击出球,这时候魔力鸟的队员就有极大的空间来打对方的肋部和身后。但在曼联的魔力鸟已经变样,失球不只是防守问题,不断买和堆后卫这种反足球模式当然在有成绩下人人闭嘴,没有成绩的时候激起的会是更多情绪。 最后瓜,我以前说过,如果足球有一种无解的哲学,那么就是瓜这种将传控玩到极致的球队,注意这种哲学不是瓜创造出来,只不过现今没有人玩到比他更好。鸟迷有一段时间说,球队进攻很大问题是球员问题,其实不然,如果进攻球员没有中场的配合很难打出有威胁的攻势,而鸟的防守狂导致很多球员都不能灵活走位,而顾此失彼。 瓜最先进当然不是他的战术哲学,而是他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训练,觅人以及建立。但为什么当今只有瓜玩得最像样?其实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说他看人的眼光,尽然有水货,但被他带出来的球员真是巨星级别。上帝做人确实不公平,如果他少了这点,他的传控应该无法打出来。 瓜最清楚,要位于不败之地,战术未必占有最大因素,因为战术是最容易复制的而就是收益最少,我们手机可以山寨所有大厂的外形,但所谓的灵魂山寨到吗?这里的灵魂就是瓜的体系。他的球队建设好了之后,下面的接手的教练确实可以玩几年,但球员老了之后他们还有能力建设像瓜一样的体系的球队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这里要指出的是,所谓战术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最容易被复制,收益也是最少,场上能够战胜敌方球队的更多是场外看不见的东西。 不败之地如果用战术来购买,很快会完形毕露,因为价格便宜,基本上二线教练都能够购买。但最有效的,门栏最高的永远是价格最贵的。 不要迷恋所谓战术,不是说没有战术这样东西,这些顶级教练的战术更多是背后付出的来支撑。
『谁与争锋』【锋吧】谢霆锋在麦当劳试吃自己的汉堡
『谁与争锋』【锋吧】粤语版 青空MV
google正式宣布Kotlin为Android开发语言 不知道现在oracle有什么感想。
请问一下chrome现在无法使用evernote网页版吗 用了firefox可以,就chrome不可以,看似chrome无法连接evernote的database。有解决方案吗?
寄生兽第五集观后感。 原帖是回复某个帖子,但是帖子被删除。我将自己的回复贴下来。 这集前面一直作铺垫,作伏线。主角一直寻找人类和寄生兽的不同之处,一直在迷惘,如果这份迷惘不得到解决主角是不会强大,恰恰自己的亲人离逝就是最好的转折点。这里之前寄生兽一直不了解人类为什么会作出一些舍己的行为,而作为主角,潜意识一直希望找到一个界线来 划清自己和寄生兽的区别,这集真的非常好,我给4星半。 他想切离米奇这断,简直是全集的高潮,他希望和寄生兽能够划清一个界限的抽象概念在这里具象化,得到了一个升华。 就是东京食尸鬼后面金木承认自己是食尸鬼一样,寄生兽的主角当承认自己的过人之处或者不同的地方,他就能够将这份力量使用得最好。 人,是经历过挫折痛苦才会成长的,一个至亲的人死去,无论如何自己心底一定会不敢相信或者说是不想去相信,潜意识这时候就采取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必定是会影响当时的判断能力,这是情绪对智商的影响。 慢慢地,人类就学会如何应付这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产生另外一种积极的心理机制。 或许作者就想以此来说明现阶段人类与寄生兽的区别,人类存在情感。寄生兽只根据本能做事。 他不断询问别人,自己是否产生变化,他害怕这种非人性化的变化,让自己沦为 寄生兽一样只会根据本能或者最优化行事的“动物 ”,没有 任何一丝人类的情感,就像一副行尸走肉的尸体。这种情感和亲人死去的情感结合,前者是从被寄生的一刻开始是长期,后者是突然是短期爆发。两者碰撞产生一份无法释怀的黑洞,将主角作为一个已经进化到食物链最高端的人类变为无法根据本能做事,也无法根据理性行事,就在这里僵硬着,这处也是这集一个高光片段。将主角哪种内心的矛盾外显出来。这份矛盾最终要在这里爆发,也是让主角进入下一个阶段。好了,如果大家继续认为这集如此差劲,那么我也不多废话。(完毕)
记录10月新番追的动画。 也算作为一个个人的推荐。 7月 番我追的有5部。 1.东京食尸鬼 2.zero 3.斩红瞳 4.恐怖残响 5.刀剑。 10月新番这次阵容颇为强大,好似强于7月番。 追踪的有 1.第一部是火星异种,这部是9月26号播放 第一集,我也不知道算不算10月番。就好像上2年的来自新世界那样,这么巧心理测量者2也是这个段时间开播。 2.第二部是牙狼GARO。 3.记录地平线2,这部新番我也等了差不多半年。 4.fate stay night。这部应该大家都不陌生 5.境界触发者 6.巴哈姆特之怒 7.寄生兽 寄生兽是我10月最关注的新番。不知道会不会失望。 8.心理测量者2 ,心理测量者1的时候遇到同类强番来自新世界,如果看过小说就知道 新世界的深度不仅仅局限于动画上面。不过这次心理测量者遇到的对手也不会弱小,而且数量也更加多了。 9.笑傲昙天 保留观望 1.魔弹之王与战姬 2.天使与龙的轮舞 3.七大罪 4.晨曦公主 所谓保留观望以及追踪其实都可以互相追换,因为以上都是看了剧情简介以及PV所制定出来,除了火星异种以及寄生兽看过漫画,但不能保证动画的质量。而心理测量者因为有第一部作参照,2部的质素基准应该不会太差。 保留观望完全可以因为日后的表现转为追踪,而追踪的番也可以因为表现乏力跌到保留观望。 还有虫师这番不用多说了。
恐怖残响片尾曲和那部动漫相似 我看了几集,感觉似曾相识,都又说不出究竟是那部动漫相似
落寞的黄昏,下沉的夕阳 寂寞谁懂,我曾经在这里说过香港的种种。让我从香港的电影衰落感叹,哀嚎!是的,香港电影早已落寞了,他的辉煌或许只停留在你我的记忆当中(如果有人问起香港电影何时辉煌过,你淡淡一笑就置之吧)。 香港与内地的矛盾 、香港人内心中的矛盾、在这矛盾中动摇了多少港人的心亦很理解。 我知道在很多港人的心中都怀念那拥有超然地位的日子,我们会常想如果香港没有回归,邓公 继续租借新界,香港会不会寂寞? 写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我看到,2015天津GDP继北京以及上海将会超越香港。 张五常曾经说过,香港人工是上海3倍,但能力却没有超越这么多,是的我们的香港一直蚕食自己过去的租值。 香港一个始终被人误解的地方。以往对这小渔港的崇拜,不断的劳工流入,是建立繁荣的根基;现在租值被制度消耗被其他地区蚕食,令到一些人烦躁不安,焦虑激动,是日落之时;未来,知识不再固化,讯息不再存在先后,那么就是这个小渔港夜幕之时。 不知道,当年的东方之珠,交到这一代港人手中是如何从光芒四射变作暗淡无光。 接触过上一辈的港人的人,会清楚明白香港为什么是香港。香港的光芒一直都是靠上一辈的人维持。 香港早已是物是人非,你们看到的繁荣、背后是上一辈的人用生命去锻造。
责任下的自由。 最近看了一本时装杂志,里面谈到了一场关于西班牙以及巴西争夺球员国籍的问题,这位球员是马体会的前锋,因为效力于的马体会是西甲,而且最近也转了西班牙国籍,虽然这位球员 是从巴西出身,但 该人表示 希望效力西班牙,而在退休之后却希望在巴西享受,被编辑被闹的不知廉耻。 但我现在 要说的是责任下的自由 ,该文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就是人 之所以为 人,就 是存在了责任这种东西 ,之后也介绍了基本谈及礼仪以及道德的书籍。 什么叫做责任下的自由呢?他举了古代以及现代的区别,现代人都追求着所谓的自由,但我们应该清晰地明白自由 应当在责任底下的空间展开,而不是毫无边界地扩张自己的领土。(这里我修改了原话)。 当没有责任而存在的只有自由,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如同畜牲一般。 当你谈及自由的时候,请你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承担该有的责任或者说为这一自由而付出 相当的代价。 最后信手拈来唐英年的一句:做男人要有腰骨,做事情要有膊头(我亦都修改了一下)
界外效应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界外效应在国内也叫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我以前认为是产权没有界定导致的结果,而原因则是交易费用而不去界定产权。 但经历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欧洲的债务危机形成的金融海啸以及最近的中诚信托作出的刚性兑付而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觉。 金融市场上存在的界外效应非常之庞大,可以使到人类累积多年的财富一夜之间输晒。当产权界定因为交易费用过於高昂而无法明晰到该一个集团,一间公司甚至个人的情况下,所需要全社会埋单的做法应该如何制止?
资本与劳动力,资本市场与金融工具。 我们都知道风险资本有孵化机制以及经验向导,我们永远有人担心资本与劳动的不公造成社会分配不均。我们总有人希望能够成为那一只全能的看得见的手去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先贴一下我之前9月份在经济学吧曾经发布的帖。 昨晚睡觉前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话题比较大,而且自己也忽略了几点,就此补充一下。 首先楼主理解的雇佣关系,只是上下关系这是比较狭窄的理解,雇佣关系更多是合约关系(合作与约束),这里很重要。我来举个例子,楼主说的情况,一个拥有天下无双的技能的人没有资本家肯雇佣他(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那么这个人可以自己出来组织一个团队打拼天下,其实这种情况与某些公司里面,才华横溢的年青人以及经验老到的中年人得不到与其价值(或贡献)相等的人工而辞职去创业本质上是一样,程度上或许是有差别。又或者寻找风投去投资他的idea,两、三年前,手游行业迅速扩张,是码农而且有自己团队有自己的创意根本不愁没有VC或者PE看中,那时候手游行业造就了多少个千万身家的人啊,苹果的崛起带来新一代智能手机的热潮,这股热潮又带来周边应用程式配套,贩卖手机APPS,所以担心低端职位被劳动价格较低的地方抢走其实有点多於,高端人才可以做高端产品,就如苹果将其组装交给了劳动价格低的中国,但写游戏程式的依旧留在美国,他们赚到钱以及利润比组装高了不少,一种职业式微,另一种职业会崛起。 其次,看过张五常的公司无界说的人应该有一个轮廓,公司在法律上可以定出边界,这是因为更多地规管,但在经济意义上公司边界难以下刀切开。这里举个例子,富士康与其员工,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富士康的员工是个体经营户,他们向富士康出售其组合好了的苹果,富士康向其购买组合好了苹果所支付的金钱就如商家之间的交易,如果富士康出价过低,员工可以不出售(意味著辞职)。(这里扯一下,Iphone 5s搭载64位处理器,这里不得不佩服苹果的尖端目光,但我也有不解,5C为何以相差5S 800元价格面世,究竟欧美的5C销量能否弥补如果出廉价5C时候在发展国家中的销售就要看发售之后的报告。) 但因为我们存在邪恶的道德价值观,而且带著这种黑色眼镜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将资方定义为强者,劳方是弱者,我们需要保护弱者,最后黑色眼镜让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黑色而不是真实。 最后我为何说楼主看待雇佣关系比较狭窄。这里举个例子简单说明,一家服装商去辅料市场采购纽扣,纽扣商当然希望能够卖更高的价钱,而服装商也希望能够在纽扣这里降低成本,这看似是竞争关系也确实是竞争关系,因为价钱谈判导致服装商去其它的纽扣商中购买纽扣。第一位的纽扣商就想了,这样的竞争会损害辅料市场中各家商家,所以他提议组成商业联盟,这种商业联盟,让加入的商家可以以同行价向已加入的商家拿货,但条件是保持价格到一个水平(这里就像劳方的工会),而没有加入的商家,联盟就会杯葛他们,而且在市场的业权份数投票下,之后的租约会加组甚至不租给没有进入联盟的商家。 假设不存在协议价格实施的困难,每间商家都能以最高的毛利率去卖自己的产品,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最后发现,服装商家有些因为交易费用没有能够在外地购买足够的产品而倒闭,有些则转移了阵地,这辅料市场最后难逃衰落。 我们换了主体之后看得很清楚,因为这样没有弱者与强者,可以抛开黑色眼镜,公司为员工加人工不是不可以,但这是要从公司租值中减去,如果公司没有任何租值还被要求加人工,最终会造成的两败俱伤,本来的合约关系也会因此提早结束。但本来认为劳方合作关系在变换主体下我们发现,劳方之间才是竞争关系,就像消费者希望市场有更多的商家,能够供消费者选择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商家之间争夺客户的竞争必然导致,产品质量上升或者价格下降。 经济上公司难以有界,无论你怎么看,怎么切都是难以下刀,既然公司无界,资方与劳方不过是出於政治考虑。能够带来收入的都是资产,资产价格是资本。劳动力既然是能够带来收入,必然是一种资产,而属於劳动力的价格就是劳动者的资本! 之后可能会继续讲解金融市场如何为那些所谓不公不等创造平等的机会。
供给会创造需求吗? 如果了解这句话的来源,其实是凯恩斯简单给供给学派贴上的标签,用於降低时间去理解萨伊定律。为什麽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错的呢?症状出於凯恩斯这句概括身上。 简单来说,供给基本上会创造出财富,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我们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才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供给是支持需求的存在,而凯恩斯则认为需求才能刺激消费跟住提升经济,这也是对的,但要在一个大前提下面这句话才对,你要有财富,而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对社会有贡献(遗产是因为你父母对社会有贡献)!当一个需求没有财富支撑著的话,那么这个需求显然是痴人说梦话了。 印出来的银纸可不是真正的财富,最后也只会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出现通胀。所以张五常说凯恩斯本末倒置。
我们有了选择而痛苦,还是缺少选择而无奈? 关於近藤这个角色,被社会无形的压力折磨。 如果是你们,该如何选择?朋友还是地位?金钱还是友情?
等价交换。抉择上的取舍,交换下的人性。 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的东西,这句格言就是钢之炼金术师的地基。 前几集看了啊明说了一句,无法做出取舍的人,就什麽都改变不了。其实是另外一个角度讲述等价交换。正确,因为属於套套逻辑。但这里隐含的哲理却是宇宙般地广阔。 作为赛季结束,我来讲述一下自己对巨人这部作品的感受。 我在看完第二集曾经在这里发过帖,年度佳作,如果没有好像FZ那样崩溃的节奏的话。在赛季完了之后,进击的巨人在节奏处理上远胜FZ九条街。每集的结尾都是再一次的高潮前的铺垫。伏线-开端-高潮-平原期(高潮后的刻画)-然后到结束。都一一一气呵成。这处节奏的处理是一流 之后说层次,巨人在战斗场面塑造的层次感是准一流,无论是巨人的进击描绘其他的场景(如回忆,众人的牺牲,出现的寓意)都是非常地好。尤其是艾伦最后一变之前被大石压住,被尖木刺穿。 剧情情节是一流,我在看第一集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剧情所塑造的世界以及附带下的价值观,2013年只有来自新世界可以一比。而且阿明的那句无法舍弃,就无法改变是注入灵魂的对白,他让我们知道,主角非常讨厌巨人,但不得不舍弃这种原则,为了的就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地探索的“自由”。 之后有人批评主角讨厌巨人,但自己也是巨人,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主角逻辑混乱最后说明这部作品莫名其妙,我反驳了他,但这贴找不到,应该是被人删除。 就如一把菜刀,有的人用他煮出美味的饭菜或者自卫,但有的却可以用它去杀人(这是人性的抉择) 人物,主角给人的形象应该是立体的,冲动,鲁莽有时候却带一点“懦弱”,这里的塑造人物的个性比那些塑造高大威猛万能的主角更加容易给人深刻的形象。而兵长那冷冷的眼神,以及冷静的心灵(或者说是麻木了),面对死亡丝毫没有畏惧也给观众一种很深刻的印象。 先写这么多。
免费与付费,天下中的免费午餐,生活中的付费体验。 免费究竟是免在什麽地方?免费也会存在合约,只不过没有以文字写出,但究竟其中的结构是如何?为什麽弗里德曼说真实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难道我们平时生活见到免费报纸,免费的商场冷气,免费的百度 google搜索等不是免费的吗?难道我们与弗里德曼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吗?
简洁介绍何为理财产品以及理财产品为何 理财产品,传统一般分为5类。 固定收益类、流动性类、国内资本市场、代客境外投资、以及结构性产品。 其中会涉及很HIT的影子和信托。
紧缩水喉收水,全球资金荒? 6月20日的时候内地银行曾经出现过高达13%的拆借利率,明白的人知道这利率是意味著什麽。 普通人最关心就是四大行会不会出现挤兑?这里我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有十足把握的答案:不会。 为什麽?这次所谓的钱荒并不是实质上的钱荒,而是流动性被抓紧,这和央行不放水以及是半年结关系最大。每年的半年结都会出现这种高息吸收存款的情况,这次还出动了实物的赠送,可以看出这次的情况确实是较之前的严重,为什麽?就是央行不准备放水。 什麽回事导致央行弃这几位亲生子而不顾?尤其是被称为宇宙行的工行在周末发生设备升级无法提现导致谣言四起。
外汇市场的人情世故与世态炎凉。 我们打滚在股市、期市和汇市上。很多时候会感觉自己很无力。 在香港很吃香的计量金融学其实因为金融市场在经济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而诞生。 有前辈说,金融市场的存在就是对政府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过分货币政策的一种惩罚。 这句话大对而小错。对在中央银行过分的货币政策当然会造就过大的波幅从而能够给交易者一种获利的途径。小错是这种惩罚未必能够让经济走入轨道有时候甚至让经济脱离轨道。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麽态度去看待金融市场?8个字,人情世故与世态炎凉。
年岁与成长、成功与失落、拒绝与包容。 苦累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可能拒绝,也不可能躲避更多的只能够接受。 有人说苦累证明是你是在走上坡路,真的。就如幸运与不幸都需要有人承担。 只不过幸运与不幸不由人选择罢了。
为什麽香港会实施最低工资。 什麽局限转变导致香港需要实行最低工资,以及一直谈判的标准工时。 本人正式脱离经济学吧,头衔会留住,因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因素1.贪污帖子,楼主一开始就上来进行价值观判断,好不好,对不对,这些都是经济学大忌,并不是不能价值观判断,而是他连最基本的为什麽都没有进行直接跳到价值观的层面。亚当斯密都不行啦。 2.既然是价值观的判断,当然会有立场,有了立场那么观点绝对会影响其它人,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冇脑言论,但外行人什麽都不懂。等等我说以前香港没有ICAC时候作为一个臭港的历史。 3.盲从,经济学吧些人让我根本没有动力逗留下去。 4.悲哀。因为连最基本的是非判断都丧失。或许是文化不同,贪污阻碍了经济发展就必定的了,这在国外绝对是常识,如果你要挑战常识,就等於在40楼跳到水泥地上,因为这个常识是错的,不过以后你都无法证明是错的,你死了。 无知者无畏。可怜亦很可悲。
朗尼前途该如何? 「防守中场」朗尼与卡域克的数据对比从图上清楚的可以看出,朗尼仅1次在禁区内拿球调整字体∶大 中 小 曼联与韦斯咸的比赛进行到第71分钟,场边的电子换人牌上赫然出现了1个「10」的字样:朗尼要被换下了。要知道那时曼联正以1比2的比数落后,费格逊这一次没有指望朗尼成为扳平甚至是绝杀的英雄。曼联10号低沉著头,闷闷不乐地下场,那冰冷的换人指示牌似乎在说:「下场吧10号 ,你的时间到了。」 仅1次在禁区拿球 上一场对史笃城,朗尼和卡域克搭档防守中场,并凭藉出色的表现当选最佳球员。赛后也有了一场关於「朗尼是否应该继续踢中场」的大讨论。今场对阵韦斯咸,曼联虽然排出了4231的阵形,朗尼主打云佩斯身后的影子前锋,不过随著比赛的进行,朗尼的位置却不断后撤,基本和防守中场卡域克平行,将进攻中场的位置让给香川真司,不过相比上一场的大放异彩,朗尼今场的表现却很糟糕。 《每日邮报》通过一张图来分析了原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场比赛,本应该打进攻中场的朗尼全场只有1次在禁区内的拿球,彻底在进攻端失去威胁。大多数情况下,进攻中场朗尼主动回撤,要麼就是从本方禁区一口气跑到进攻位置,要麼就是长传找云佩斯或者华伦西亚,作为一名影子前锋,如果你距离对方球门80码远,那麼什麼威胁都没有了。 数据=队友1/2 另外,即便是打防守中场,朗尼的表现也不够好。与上场踢防守中场不同,今场在有卡域克和钟斯两名专职防守中场存在的情况下,朗尼回撤实际上与两人的位置重叠,甚至有些「帮倒忙」的感觉。试想当你们的当家球星站在身旁5码处向你要球,你能不给吗?而且朗尼在数据上与卡域克相比完全处於下风。传球65对117,铲断数是1比2,从这些防守中场的关键数据上,我们发现朗尼的贡献只有卡域克的一半。此外,《每日邮报》认为,朗尼整场都是在漫不经心地向队友要球,但其实队友完全能够处理好球权。 《每日邮报》认为,既然费格逊今场安排朗尼打进攻中场,那麼朗尼应该在禁区附近发挥他入球和创造入球的能力,拉出空间为队友送出直传或者传中,而不是像钟斯或者卡域克那样,在中场控球和扫荡。 朗尼是否具备踢中场的能力? 那麼朗尼是否具备踢中场的能力?《每日邮报》认为,朗尼拥有具备成为一名顶级中场甚至是防守中场的潜质:高超的传控球能力、勇於拼抢的劲头……未来踢防守中场或许可以帮助朗尼实现「逆生长」延续职业生涯,但对於只有27岁的朗尼来说,现在就放弃前锋位置去踢中场还为时尚早。朗尼仍然处在球员的巅峰期,新年后他攻入11球,是曼联头号射手,而且朗尼的风头并没有完全被云佩斯盖过。朗尼确实可以尝试踢中场,但如果是对韦斯咸比赛中的这种表现,那麼未来朗尼会有更多沮丧的时候。 《每日邮报》还认为,费格逊不应该把朗尼当作是解决曼联中场问题的答案。曼联应该在今年夏天的转会市场上至少购买2名可靠的顶级中场,让朗尼回到最熟悉的前锋位置上,这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否则的话,我们将看到这一代中最好的进攻武器,在距离本方球门30码的区域内玩传控球,无疑是用废了自己的才华。
这剧太有张力了。 看了第一集就觉得,按照这种张力,后面收的时候是考验作者最要命的功力时候。他第一集就已经用合来吸引了观众,后面应该会采取散的方式去交代第一集之前所做好的伏笔交代。为什么有巨大巨人或者那个防御力极强的巨人,为什么会百年才出现,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阴谋。而散之后的合就是对作者实力的评价,很多剧都会存在这样的引人入胜的展开,但很少剧在这样所谓神展开之后还能够生存。这完全要看作者对于大局掌握的程度,什么时候突出细节,什么时候收敛。
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 10月看过几部,能追下来只剩下新世界和心灵判官。两部的中心思想在后面逐渐明白清晰。新世界的结局确实对应了最后动画的名言:想象力就是一切。 说一下正题。 两部都围绕一个需要社会稳定的制度。新世界以基因改造来应对新人类能力进化,PP以预判系统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但我们不仅要问,一个制度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这里开始作价值判断,接下来应该有不同意者。 以新世界为例,因为统治阶级的精英为了解决租值消散而设置一套改造技术,来讲旧人类成为不被制度保护的野兽,如果不存在这套基因改造技术人类将因为自私的本质而终日沉迷于争斗之中,所以在新世界当中能够看到都是旧世界遗留的科技,甚至新世界的社会科技也比不上旧世界,这看来是租值消散的结果。为了解决这问题,付出的交易费用也是非常庞大,被人看做冷血无情将就人类以奴隶的方式处置。如果以道德判断这当然是错误且没有人性的做法,但如果都是以这种标准去看事物就不会存在今天的文明,而今天的文明恰恰是亚当斯密的自私论调发展而来。我们客观地寻找一个标准,其无非就是能否达到目的,而达到目的的收益是否能高于成本,现在看来正因为新世界之前的王朝斗争不断才会有这种制度转变,在我看来这是唯一的方法解决租值消散。 在来简短评论一下PP,一个先知系统,但这个系统充满感性因为其以人类的大脑构造而成,但这个感性却以客观理性面世于社会,让群众服从于权威的判断来生活于无形的监狱底下,正正因为出现免罪体质者,挑战这权威,让主角看到这制度的荒唐之处而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来价值世界。 两者的制度安排都明显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稳,前者是以不人道的方式换来,后者确是以丧失精神自由换来。其实可以看到这是制度运转的费用,我们不能凭空地创造出好像马克思这位生产乌托邦思想的政治家一样的世界,我们只能遵从上帝创造人类时候所设计出来的自私基因,正因为我们身上存在这些自私基因,我们才需要友情,亲情,法律,道德这些合约来约束人类的行为。 在结局上我确实看到了新世界结构上的技高一筹声于PP,所以选择于此发表看法。 最后这两部动漫不仅有深度也有广度,深度让我们思考,广度让我们猎奇。我们不断反思人类所作所为的同时其实也是作者让我们知道世事不会好像以往那样非黑即白,很多地方存在灰色地带。而灰色地带的产生就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判断事物的标准不一致。很精彩的一部动漫。
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主义? 这简直是阶级斗争的翻版,开始之树与绝圆之树就像两个制度,希望一种制度(广义合约)替代另外一种,然后资本主义的主流并不同意对反抗的无产阶级进行压迫。什么理啊,那些只不过只是一种说服自己和支撑这种制度的借口。一个正题遇到一个反题然后需要好像康德这样的人出现来合起来。这部剧有意思啊。和心灵判官那样没有了一个系统就无法判断善恶,其实社会怎么存在善与恶这样模糊的概念只不过道德观念能降低交易费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