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蓝天007 星海蓝天007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41 发帖数: 3,542 关注贴吧数: 23
人艺保利联手 巡演完美收官 南方“茶客”爱上“流动茶馆” 杨立新、梁冠华、濮存昕(从左至右)等演员向观众谢幕 代表着中国话剧最高水平的作品《茶馆》,昨晚在重庆保利大剧院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从而也为《茶馆》长达20天、多达80人的一行大队伍在深圳、武汉、重庆三地的近十年来唯一一次巡演完美收官。这出京味儿话剧不仅在三个南方城市没有遭遇水土不服,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力。每场演出楼上楼下三层1800多观众报以热烈掌声,三地巡演虽然观众总数仅两万人,但这出大戏以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吴刚、何冰等超强阵容亮相,让很多第一次看话剧的观众爱上了话剧。    演员:年轻人悄然接班   《茶馆》是人艺几代人艺术积累的巅峰之作,从最早于是之演出王掌柜开始,到现在梁冠华接班十几年的新版《茶馆》已经演出了644场,新版从2009年开始也已经演出了280场,在新版中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吴刚、岳秀清等人都是在老版《茶馆》中跑过多年的龙套,梁冠华曾和于是之同台一起演出过“茶客”和“黄胖子”,就像梁冠华所说:“这个戏和王掌柜这个角色早就长在我身上了。”   在这次《茶馆》舞台上,记者发现有十几张人艺年轻演员的新面孔,马星耀的去世,严燕生等老演员离开剧组,一批年轻演员补充进来,梁冠华和濮存昕等人都说:“我们年轻的时候,能进入《茶馆》剧组就意味着表演获得了剧院的认可,是莫大的荣幸。”而且人艺向来“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传统,让这出戏里即便是一个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也显得非常重要,几秒钟的节奏错了,整个戏都会显得拖沓,所以对于年轻演员来说,精准地掌握《茶馆》的节奏还需要耐心和时间。这部《茶馆》也成为了训练年轻演员“磨合”人艺的重要一步。    演出:保利院线保驾护航   重庆是中国抗战话剧的发源地,而今天人艺中青年一代演员又在洪崖洞隔江相望的保利大剧院演出,别有一番深意。《茶馆》此次演出引起了当地媒体极大关注,甚至在演出前,还有重庆广播电台安排了直播车。重庆川剧名角沈铁梅也专程前来观摩。   在中国话剧史上,《雷雨》有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茶馆》却只有北京人艺独一份,很多外地的话剧观众都是听说过没见过,这部《茶馆》就仿佛是一部“加密”的作品,如果找不到“密码”,那些京味儿台词也就丧失了它的魅力。而且焦菊隐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艺术家们已经让这部戏有了京剧一样“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这部《茶馆》就像非遗一样被人艺几代人传承着。   十几年来《茶馆》也一直都没有在境内巡演过,就是因为该剧阵容庞大,安排巡演非常不容易。但这次由保利剧院联盟策划解决了这一难题,保利院线在全国有近30家剧院,从演出台前幕后,到此次保利剧院的商业运作都得到了北京人艺的认可,人艺马欣书记说:“我们和保利的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保利从演出票房的运作,到安排食宿接待都很专业,显示了文化央企的雄厚实力。明年我们争取和保利院线再次合作,多多地把我们的好戏带到全国。”    花絮:夫妇档台下抠细节   昨天《茶馆》的演出最后一场,恰好是演员岳秀清的生日,她从老版跟着于是之等名家出演“小丁宝”一角起,从一个“抖手绢”“掏鼻烟壶”的细节,到一个拿香烟的姿势,岳秀清都是在家对着镜子反复琢磨。到昨晚演出《茶馆》十几年的时间里,“小丁宝”早已被她演活。而她和吴刚从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同学走到婚姻中,又同在这个戏里演出,台上默契配合,台下更是随时随地讨论演出细节。   吴刚出演“唐铁嘴”一角,这个角色和他本人性格出入不小,当初宣布角色的时候,吴刚也有点意外,但他成功地接过谭宗尧的班,也从唐铁嘴这个角色上拓宽了自己的戏路。《茶馆》剧组里有几对“夫妻档”,而岳秀清和吴刚肯定是最受关注的一对,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也堪称精益求精,岳秀清说:“演戏演戏,就是注重‘演细’,注重细节才能出彩儿。”   说起《茶馆》看得出他们两口子对这个作品感情深厚,吴刚一句“我不用心演,对不起剧院老先生教给我们的那些玩意儿”,让人感动。他每天晚上都在微微地调整着自己的表演状态,这一点值得现在剧院年轻演员们学习。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morningpost.com.cn%2Fwenti%2Fwyxw%2F2013-03-21%2F430813.shtml&urlrefer=df21864a50c89d0c02989ff66d494897
《茶馆》为晨报18岁庆 生观众赞赏梁冠华入戏深 老态龙钟的掌柜王利发、常四爷和一度想以实业救国的实业家秦仲义,一起朝空中抛撒着“祭奠自己”的纸钱……昨晚,在这略显悲怆的一幕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之作《茶馆》重庆晨报专场演出圆满落下帷幕。 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证明,这份由濮存昕、梁冠华、冯远征等话剧大腕带来的厚礼为重庆晨报十八岁生日献上了最好的祝福。同时,冯远征还亲笔写下了对晨报成人礼的祝福。 半数观众赞赏梁冠华 昨晚7点半,一段说了50多年的数来宝话音刚落,重庆大剧院大剧场的大幕就缓缓拉开满座的茶客,忙碌的伙计,门口挑着的布帘,天空中隐约传来鸽哨的声音,老裕泰茶馆的忙碌的内堂瞬间就将本次《茶馆》重庆晨报专场的观众们拉回了民国的北京城。 从马五爷喝止当场撒泼的二德子,到濮存昕饰演的常四爷首次同杨立新出演的秦仲义暗地较劲,尤其是冯远征出演的松二爷刚一亮相就引来台下笑声一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令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虽说这是《茶馆》首次走进重庆,但晨报记者留意到现场观众“入戏”相当快。所有该笑、该有回应的地方,观众都会有反应。 在演出结束后,晨报记者随机采访的观众中,超过半数都对梁冠华出演的王掌柜赞赏有加。“戏份很重,并且从头到尾都给人一种入戏很深的感觉。”今年45岁的王黎勇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看过小说,看完后真觉得惟妙惟肖用在梁冠华身上太恰当了。 而80后女生廖相怡是资深话剧迷,她是被最后三位主角抛撒纸钱那一幕感动哭了的。“他们对那种悲情的确拿捏真是太好了,非常饱满但又丝毫没有过了的感觉。” 祝晨报“生日快乐” 多年前在北京上大学,曾不止一次到首都剧场看话剧的李新阳直言,“这真的是原汁原味。”李新阳说,老版的《茶馆》自己虽然只是通过录像看过,但昨晚现场看完新版后,他表示,新版的演员也很有特色,味道也还保持了老版的味道。“我一直觉得没必要把新版和老版比较,新版像梁冠华演的王掌柜就很有新意,和于是之老先生各有优点吧。” 在现场,还有不少观众都提到,50多年前的剧本仍有不少情节是与当下现实相通的,令人颇感惊喜。今年65岁的徐兵前对唐铁嘴的那句“我不抽大烟了,我改抽白面了”的台词印象很深。此外,他还格外留心了戏里对茶馆中神龛变成“大展宏图”的条幅,挂上了各色国旗等细节变化的处理,“这些才是体现经典功力的地方啊。” 此外,作为重庆晨报十八周年的成人礼,《茶馆》的主演之一冯远征也应邀为晨报的18岁生日送上了自己祝福,提笔写下了“十八岁的青春记忆,十八年重庆晨报,生日快乐!”的题词。 冯远征为晨报送上祝福。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pzx.foods1.com%2Fshow_2046345.htm&urlrefer=8ab38236301d688b58c216081ba514c7
人艺重磅戏码《茶馆》重庆大剧院 3月19-21日,由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等众大腕儿主演,北京人艺重磅戏码《茶馆》,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这同时也是大剧院2013年开年的重头戏码,必将成为山城的一次戏剧盛事。 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 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生活层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新版《茶馆》成不朽之作 《茶馆》此次新年"开张",重庆观众很有眼福,全国巡演仅四个城市。610场!从1958年到2012年,《茶馆》已走过了54年的历程,两个版本共演出了610余场。1992年7月16日,老版《茶馆》在落幕时,观众席是一片哭声。难舍于是之、黄宗洛等老艺术家的离开,更难舍茶馆在舞台上的消失。于是,7年后,新版《茶馆》决定重排,林兆华担任导演,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等主演。大导演,大腕儿,《茶馆》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精彩演绎而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的不朽之作,他们也因为《茶馆》而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伟大的戏剧人! 茶馆重庆首次"开张" 众星云集观众直呼过瘾   每次《茶馆》的亮相,台上的众多大腕儿无疑是观众关注的焦点。用观众的话说"太值了,看一出剧,遍地都是名人"。如今,一部话剧能够吸引到多位大师级演员出演实属不易,而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冯远征的集体亮相,无疑牢牢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所有演员不计角色大小,只要能参与到这部话剧中,就仿佛是一种荣耀。这样的"大片"必须走进剧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