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530105 nn530105
关注数: 2 粉丝数: 30 发帖数: 1,846 关注贴吧数: 13
投资40亿元里建山水田园小镇项目签约 7月15日,广西三祺投资有限公司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南宁成功签署《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山水田园小镇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展开精诚合作,致力于将山水田园小镇项目打造成具有创新性的综合项目,这也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房地产板块2013年签约的第一个大型主题地产项目。 东盟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志崇,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总经理刘可、副总经理韦昌鸿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罗斯卡主持。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韦昌鸿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实施“一四二”产业发展战略,推动集团公司房地产板块的跨越发展,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实现千亿强企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山水田园小镇项目的正式签约和进一步推动实施,既对加快集团公司房地产板块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集团公司土地收储工作以中心城市为主的战略调整的体现。他要求三祺公司要认真策划,加强领导,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区内、国内知名的精品工程。同时,他也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双方以项目为载体,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主题活动锦上添花;二是南宁市政府及东盟经开区管委会继续关注、关心、支持集团公司的建设发展。 签约仪式上,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志崇发表讲话,他指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南宁市的工业新城,是南宁市未来的卫星城市。目前,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他希望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以山水田园小镇项目成功签约为契机,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开发区将会为双方合作提供优质的投资环境和服务。 随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志崇与三祺公司董事长余俊杰共同签署了《南宁-东盟经开区山水田园小镇项目》合同文本。 集团公司综合经营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领导,三祺公司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及东盟经开区管委会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共40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里建企业风采之南宁侨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n-dm.com%2FItem%2F641.aspx&urlrefer=1190c7fef8fcd95bc513019644506ec0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n-dm.com%2FItem%2F641.aspx&urlrefer=1190c7fef8fcd95bc513019644506ec0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n-dm.com%2FItem%2F641.aspx&urlrefer=1190c7fef8fcd95bc513019644506ec0南宁侨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12 月 24 日 ,注册资本 2460 万美元,由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丹麦国际气流成网设备有限公司、香港新丰亚洲发展有限公司、南宁华侨投资区华盛资产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 2005 年增加了南宁统一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五个投资方共同出资组建而成。公司位于南宁 - 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并于 2003 年 12 月 24 日建成投产。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 1 万吨无尘纸,总投资 3500 万美元,采用同类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丹麦 Dan-Web 公司空气气流成网专利技术进行生产。主要产品为定量在 50-450g / m 2的无尘纸,可作为生产干湿纸巾、餐巾、清洁有布、桌布、卸妆用纸、厨房擦拭用纸、工业擦拭布、婴儿尿布、失禁垫、超薄形卫生巾、卫生棉、纸尿裤及医疗卫生领域等产品的原材料。该材料作为国际非织造布和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升级换代的必需产品,决定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013第一季度里建财政收入情况 截至3月25日,东盟开发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5亿元,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0.83%。其中,分部门情况:地税部门完成收入0.51亿元,国税部门完成收入0.33亿元,财政部门完成收入0.21亿元。分税种完成情况:税收收入0.83亿元,非税收入0.22亿元,非税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21.2%。 东盟经开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财税部门通力配合,加强税源管理。开发区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做好税源分析工作。做实做细组织收入计划,把组织收入任务层层落实分解到人,定期召开税收收入分析会,研究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时按质完成好各人负责的收入任务,为全面完成组织收入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入园投产企业的不断增多,三大主体税种成为促进开发区财政增长的主力。2013年1月以来,东盟经开区继续深入开展 “造城运动”和“再造乡村运动”,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开发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伊利冷饮加工和华强华侨城等一批自治区和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开发区“公(廉)租房”建设项目、“华侨城”建设项目也进入到了施工建设的高潮。开发区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共完成4804万元,对开发区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达45.75%,成为促进开发区财政增长的主力。 三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发区在做大做强现代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卫星城的定位优势,注重调优提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开发区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不仅改善了开发区的消费环境,同时带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开发区税收的较快增长。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阳春三月,暖风徐来。从首都北京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原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几经变迁,这座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卫星新城”终于实现华丽转身,强势崛起。    曾经的归难侨安置地    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武鸣华侨农场,曾在特殊年代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的归国华侨1.2万多人。  1990年底,自治区政府批准在华侨农场成立南宁华侨投资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龙头,招商引资。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武鸣华侨农场为依托,建设国家级中国-东盟经济园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核,成为第一批省级开发区。作为博览会的载体,园区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关注的目光,招商引资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和民生保障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据统计,2004年到201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从3.03亿元增加到126.2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29亿元增加到98.73亿元。  开发区一跃成为南宁乃至广西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投资潜力的区域,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形成了食品加工、轻纺制鞋、生物制造三大产业,入园企业达200多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