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掌柜电商 金掌柜电商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1,876 关注贴吧数: 16
关于最近股市大涨,身边的朋友坐不住啦 股市从2014年7月开始大盘2000点左右,一路上扬,截止今天大盘4194点。10个月时间指数上涨1倍多,亲,你的收益涨了多少?本人给炒股或者想炒股,想买基金的吧友一些意见,仅供参考! 1. 无论是购买股票还是基金,投资资金必须是自己的闲置资金。 2. 投资资金建议按照自身年龄段分为比例,30岁以下,投资金额建议部超过总资产70%;30-50岁,建议不超过50%;50岁以上,建议不超过总资产30%。 3. 如果是投资可以去做,如果投机,希望不要去碰。 4. 如果投资10万元投资股票或基金,建议资金分为最少10份,每份1万元。选股票要选自己熟悉的行业,如自己所在行业里选上市股票。可以分时间段进入市场,比如这月买了1万元某股票,下月再增仓1万元,以此类推。 5. 这个过程中,如果这月买下月跌,下月继续买。如果上涨,给自己设置一个利润点,达到的话,下月可以卖出1半。 6. 如果购买基金,建议采用定期定投。如果遇到大盘大跌时候,3点之前可以专家加仓,降低仓位成本。 7. 下跌不要灰心,按照时间每月加仓。上涨不要留恋,到达利润点,卖出一半。 8. 不建议平凡出进操作,如果平凡操作,证券公司最喜欢,你懂得。 9. 选股票不建议操作3只以上的股票。不要听什么股票分析,或者专家意见建议。 10. 记住大家都说买股票的时间,就是要离开了,大家都说股票买不成的时候就要开始进入。 以上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齐家寨胜迹 东凉阁、西凉阁: 现属齐镇两个行政村,东凉阁距齐镇3公里,西凉阁距齐镇2公里。 东汉末年,汉献帝封董卓为眉候,野心勃勃的董卓独揽朝政后,在今眉县城北约一里处建郿坞,坞高厚七丈,见方里许,号称“万岁坞”,藏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粮谷珍奇宝物堆如邱山。称“事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并将家族眷属安住眉县。 董卓在建“郿坞”的同时,在齐镇以东的东、西凉阁大兴土木,建筑避暑行宫,规模达数百亩、内中亭台楼阁,阁道相连。盛夏酷暑,董卓常来此避暑,游山玩景,品尝山珍,极尽奢华。董卓被王允、吕布设计诛杀后,其母亲、兄弟姐妹及亲属家丁,上下二、三百人全被杀死。董卓死后,遗体被拉到长安点了“天灯”。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收拾董卓的尸骨,埋葬在东凉阁北一里许的塬头上,墓子为一大冢,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被削平。“郿坞”及东、西凉阁行宫也在这次事变中被焚毁。少部分建筑、庙宇一直保存到民国时期,建国民小学时拆除。只有“东凉阁”、“西凉阁”的名字留于后世。 拐棍窑 又名“怪骨窑”,系埋葬汉末权臣董卓及其一家人的地方,距齐镇3.5公里,距东凉阁行宫0.5公里。 《眉县志》载:“傕(李傕,董卓部将)等葬董卓于眉,并收董氏所焚尸之灰,合敛一棺而葬之,葬日大风雷霆震,卓墓流水入藏,漂其棺木”。民间传说:董卓入葬后,坟墓连遭雷击,当地人便将各类杂骨拣拾掷于墓中,此后再无雷击,因此人们便将埋葬董卓及其一家的地方称做“怪骨窑”。又因干沟河流经此处拐了一个小弯形似拐杖,所以又称“拐棍窑”。在东凉阁北、拐棍窑南过去有一大冢,相传系董卓及全家的葬墓。 二龟交项五峪桥 位于东凉阁、西凉阁之间的干沟河上,距齐镇2.5公里。 因此处是秦岭沿山罗峪、铜峪、万户、井索、磨石等五谷出山之水交汇的地方,这五谷在曲兴附近汇集成两条河,在西凉阁又汇集成一条河,称“干沟河”。桥两边被河流冲刷的地形如两龟颈项相交,所以这座桥称为“二龟交项五峪桥”,实是一处风水宝地。 此桥古已有之,后来不知何时一次洪水将桥冲毁。直到解放前由齐镇知名人士郭梦九、程阁卿等人倡议,多方募集资金,在原桥址上重修了一座桥。桥修好五年左右,又有一次大洪水,将高桥一家人的麦草垛冲走,下来堵塞了桥眼,再一次将“二龟交项五峪桥”冲毁。没有桥齐镇以东的人到齐镇很不方便,直到1960年,由眉县人民政府出资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成为县内南环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使用至今。 蟠龙寺 位于齐镇的积谷寺村南,距齐镇5公里。 寺院规模宏大,宋苏轼从阳平至斜谷,曾夜宿此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其中有:“起观万瓦郁参差,日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踧荈,山前咫尺连巴蜀”。对蟠龙寺附近的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程度以及繁荣发达的商贸活动做了深刻的描写,现在已无遗迹存在。 邸阁 位于齐镇西南5公里,斜谷口北边蟠龙寺内,建于建兴十一年。为诸葛亮领兵伐魏的囤粮之处。明代《眉县志》载:“邸阁在斜谷口,亮欲大举伐魏,使其子乔与诸将子弟用流马转运谷中,故治邸阁于此”。 怀贤阁 明代《眉县志》载:“仿邸阁作阁,名曰:怀贤,在南山蟠龙寺。” 宋苏轼曾宿于此,诗序中载有:“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蟠龙寺、邸阁、怀贤阁在历史上都曾显耀一时,历史长河滚滚而下,现在古迹遗物已不复存在,但名字仍保留于史书和民间,从其名字中透露着昔日的辉煌。 西明寺 位于齐镇上西铭、下西铭之间,建于唐代,书称“唐西明寺”。 《眉县志》载:“显庆三年,为元奘法师建西明寺于南山下”。 元奘法师系民间称谓的“唐僧”,书称“玄奘”。民传,西明寺系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后在此建寺,取名“西明寺”,上西铭、下西铭村由此谐音而得名。 关子城 位于斜峪关口,距齐镇5公里。 斜峪关是褒斜南北通道的北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在此设置关卡,清代扩建了城墙,增加了驻军,名曰“关子城”。 关子城故址在斜谷口以北约1里许,面积约有五亩,相传城墙用糯米汁拌石灰、黄土等夯筑而成。城内曾有一通“皇清”石碑,记载大意为:城内有营房一百多间,驻兵一百余名,防守斜谷关,属凤翔府管辖等。
齐家寨胜迹 东凉阁、西凉阁: 现属齐镇两个行政村,东凉阁距齐镇3公里,西凉阁距齐镇2公里。 东汉末年,汉献帝封董卓为眉候,野心勃勃的董卓独揽朝政后,在今眉县城北约一里处建郿坞,坞高厚七丈,见方里许,号称“万岁坞”,藏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粮谷珍奇宝物堆如邱山。称“事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并将家族眷属安住眉县。 董卓在建“郿坞”的同时,在齐镇以东的东、西凉阁大兴土木,建筑避暑行宫,规模达数百亩、内中亭台楼阁,阁道相连。盛夏酷暑,董卓常来此避暑,游山玩景,品尝山珍,极尽奢华。董卓被王允、吕布设计诛杀后,其母亲、兄弟姐妹及亲属家丁,上下二、三百人全被杀死。董卓死后,遗体被拉到长安点了“天灯”。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收拾董卓的尸骨,埋葬在东凉阁北一里许的塬头上,墓子为一大冢,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被削平。“郿坞”及东、西凉阁行宫也在这次事变中被焚毁。少部分建筑、庙宇一直保存到民国时期,建国民小学时拆除。只有“东凉阁”、“西凉阁”的名字留于后世。 拐棍窑 又名“怪骨窑”,系埋葬汉末权臣董卓及其一家人的地方,距齐镇3.5公里,距东凉阁行宫0.5公里。 《眉县志》载:“傕(李傕,董卓部将)等葬董卓于眉,并收董氏所焚尸之灰,合敛一棺而葬之,葬日大风雷霆震,卓墓流水入藏,漂其棺木”。民间传说:董卓入葬后,坟墓连遭雷击,当地人便将各类杂骨拣拾掷于墓中,此后再无雷击,因此人们便将埋葬董卓及其一家的地方称做“怪骨窑”。又因干沟河流经此处拐了一个小弯形似拐杖,所以又称“拐棍窑”。在东凉阁北、拐棍窑南过去有一大冢,相传系董卓及全家的葬墓。 二龟交项五峪桥 位于东凉阁、西凉阁之间的干沟河上,距齐镇2.5公里。 因此处是秦岭沿山罗峪、铜峪、万户、井索、磨石等五谷出山之水交汇的地方,这五谷在曲兴附近汇集成两条河,在西凉阁又汇集成一条河,称“干沟河”。桥两边被河流冲刷的地形如两龟颈项相交,所以这座桥称为“二龟交项五峪桥”,实是一处风水宝地。 此桥古已有之,后来不知何时一次洪水将桥冲毁。直到解放前由齐镇知名人士郭梦九、程阁卿等人倡议,多方募集资金,在原桥址上重修了一座桥。桥修好五年左右,又有一次大洪水,将高桥一家人的麦草垛冲走,下来堵塞了桥眼,再一次将“二龟交项五峪桥”冲毁。没有桥齐镇以东的人到齐镇很不方便,直到1960年,由眉县人民政府出资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成为县内南环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使用至今。 蟠龙寺 位于齐镇的积谷寺村南,距齐镇5公里。 寺院规模宏大,宋苏轼从阳平至斜谷,曾夜宿此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其中有:“起观万瓦郁参差,日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踧荈,山前咫尺连巴蜀”。对蟠龙寺附近的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程度以及繁荣发达的商贸活动做了深刻的描写,现在已无遗迹存在。 邸阁 位于齐镇西南5公里,斜谷口北边蟠龙寺内,建于建兴十一年。为诸葛亮领兵伐魏的囤粮之处。明代《眉县志》载:“邸阁在斜谷口,亮欲大举伐魏,使其子乔与诸将子弟用流马转运谷中,故治邸阁于此”。 怀贤阁 明代《眉县志》载:“仿邸阁作阁,名曰:怀贤,在南山蟠龙寺。” 宋苏轼曾宿于此,诗序中载有:“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蟠龙寺、邸阁、怀贤阁在历史上都曾显耀一时,历史长河滚滚而下,现在古迹遗物已不复存在,但名字仍保留于史书和民间,从其名字中透露着昔日的辉煌。 西明寺 位于齐镇上西铭、下西铭之间,建于唐代,书称“唐西明寺”。 《眉县志》载:“显庆三年,为元奘法师建西明寺于南山下”。 元奘法师系民间称谓的“唐僧”,书称“玄奘”。民传,西明寺系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后在此建寺,取名“西明寺”,上西铭、下西铭村由此谐音而得名。 关子城 位于斜峪关口,距齐镇5公里。 斜峪关是褒斜南北通道的北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在此设置关卡,清代扩建了城墙,增加了驻军,名曰“关子城”。 关子城故址在斜谷口以北约1里许,面积约有五亩,相传城墙用糯米汁拌石灰、黄土等夯筑而成。城内曾有一通“皇清”石碑,记载大意为:城内有营房一百多间,驻兵一百余名,防守斜谷关,属凤翔府管辖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