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o011110 milo011110
以邮会友,欢迎朋友您联系我!
关注数: 306 粉丝数: 307 发帖数: 14,608 关注贴吧数: 15
邮票的背胶你了解多少? 早期对邮票的构成,有六大要素的说法,即图案、面值、纸质、水印、齿孔、背胶。   在邮票的背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胶液,供用户润湿后便于粘贴,称为“背胶”。胶的主要成分是塑料等高聚物,例如聚乙烯醇(PVA)。早期则是动物粘着剂植物粘着剂,如糊精或阿拉伯胶。 背胶的原文就是一个字“Gum”,作为名词有四种涵义:1、树胶、树脂;2、粘胶、胶质物;3、橡皮糖;4、口香糖。中国早期将它译成“背胶”,实在是信达雅。 邮票的背胶通常是指“干性胶”。从胶的原料而言,可分三大类:植物质,如玉米胶、阿拉伯胶;动物胶,如皮胶、骨胶;化学胶,如聚乙烯醇胶(PVA)。   早、中期邮票多采用动、植物胶,以植物胶为主,胶质厚,多带黄色或微黄色,抗潮性能差极易发黄,。近期邮票多采用化学胶,胶薄而白,粘性与抗湿性均强。 从黑便士邮票问世时便有背胶,故传统观念,都把背胶视为邮票要素之一。这可见当年在设计邮票时设想很周到,为了使群众了解,还在黑便士票全张的边纸上注明“湿润票背时,小心勿使脱胶”,提醒人们注意。无胶票基本产生于物质匮乏的特俗时期,如我国大部分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早期草纸票。    邮票背面刷有胶的薄膜者称为“有胶” 背胶的颜色有黄有白,这是胶的本身质地所决定,如植物胶带黄色,化学胶呈白色。润湿背胶时,甚至可以用口水使之润湿,对背胶的要求要无色、无异味、无毒。但也有有颜色的背胶,称为“色胶”,是在胶液中加入可溶性的色素,如玫红色。随着邮票发展也有在胶液中加香味剂和甜味剂等,称 “香味邮票”或“甜味邮票”。现在还有了不干胶邮票。这个背胶就是另外回事了。 胶的厚薄,胶的质地有关,如动、植物胶质玩玩厚,化学胶质薄。但在配制时,由于水分含量的多少也会造成厚薄现象,刷胶的方式与涂刷速度的快慢也有关系。    邮票讲求品相,背胶完整与否,也是评价邮票的一个方面。完整的背胶称为“原胶”,新票和全新票,原胶至关重要。背胶常受外界气候变化(以动、植物胶较多)产生各种瑕疵,如气候特别干燥,会产生自然脱胶、裂胶现象;气候炎热潮湿会溶胶,使纸质泛黄,导致有些刷色(如大红色)变黑,更严重受潮后发生霉变。    这里还要提一个问题,就是早中期邮票在保存时多采用贴“胶水纸”的方法,将邮票贴在贴票簿中。由于胶水纸直接接触背胶,所以早、中期的新票特别是古典邮票保存原胶的极其少见,有的因多次移动贴票簿,出现双层甚至三层的胶水纸,给背胶的品相带来伤害。这与当时护邮用品很少有关,当时集邮理念和现在也不尽相同。故用胶水纸方式粘贴邮票还是比较先进的方法所以对待早期的背胶品相要放宽尺度。   在拍卖会上粗分为从未贴胶、轻贴胶、重贴胶三个档次来评估其价格。除古典邮票外,基本邮票原胶未贴的,还按照胶色是否和发行一致,是否变黄,变色,变干燥,变有胶折,胶上是否有指纹来划分品相。
“集邮三十诫”能给集邮的你多少启迪!? 刚刚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集邮三十诫”,现在转引给大家,希望我们做一个真的集邮者,有品有德,有规有矩,快乐集邮! “集邮三十诫”全文 1、取票时,不要硬揭致损及票齿及票背。 2、洗票时切勿放在茶水中,否则一定变色。 3、用粉质油墨印刷之票,(例如:‘小龙’)不可将正面侵入水中。 4、贴票万不可用浆糊,贴市手指上且不可有污染。 5、保存邮票无论正品复品,切须用蜡纸妥裱。 6、用胶水纸贴票最好三分之一贴在邮票册上,三分之二贴在票背上,不要将胶水纸贴在邮票正中。 7、霉雨天气,最好不要看人家的邮集,自己得亦然。 8、看人家的邮集以前,要先洗一洗尊手,看时要用邮票钳,不可用手摸来摸去。 9、观人邮集及复品,切忌顺手牵羊。 10、夏季有手汗,最好少贴邮票。 11、玩邮票时,忌吃糖果,水果,香烟,忌在火炉边,忌有小孩打搅。 12、报警时勿忘携邮集入洞,勿将邮集放在防空洞中过久。 13、不要明知其为伪品而贴入邮集中。 14、不要盲目集邮,应以充实邮识为第一要义。 15、集邮勿故步自封,应多阅邮学刊物随时勤求新知。 16、集邮勿孤独无友,因为这样会使你寡闻少见。 17、对邮友不要傲慢,自满,欺骗,常存求知之心,乃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8、余人交换复品,不可专占便宜,即使略有上下,彼此一定有来有往。 19、对别人邮集宜多看,多参考,多研究,勿做过甚至批评。 20、过手的他人票品,切勿偷天换日。 21、操纵邮市,囤积居奇,高明的集邮家,绝不出此。 22、伪造邮票,当心法网,集邮界应共弃之。 23、串通邮员做不正当的行为,乃是不名誉的是。 24、集邮家应利用邮票会多交邮友,利用邮刊,使博学多闻,同时应报道邮闻。 25、高等集邮家对于初集同志,应奖掖道之宾,多方使其发生兴趣,切勿摒诸门外。 26、集邮要专一,最好衡量自己的能力,确定范围专力搜集,勿徒求范围之广。 27、不喜望集邮家全下海而为邮商。 28、勿以邮票为发财对象,不妨以集邮为养老之资。 29、有复品宜流通,毋闭自秘,利人即以利己。 30、家有悍妇,邮集勿置闺房。
邮票保管的5个小常识,你懂得!  邮票保存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价格的高低,全品相的与品相差的邮票价格往往相差数倍。因此,邮票的保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保管邮票呢?   1、不能在雨天、梅雨季节和大热天整理邮票,因为雨天和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大热天双手易出汗,这时整理邮票易使其发霉或产生黄斑。一般而言,邮票不能用手拿,取出欣赏时要用邮票夹夹取。   2、邮票插入集邮册时应注意:在把邮票插入普通集邮册前,每套邮票应先套上透明的保护袋;普通集邮册里的邮票如插一半露一半,时间一长,露出的一半会发黄,影响品相;买回来的新集邮册,不要急于插入邮票,因为这种集邮册在生产中不是自然风干的,最好先放3-6个月,让其彻底干燥后再使用。   3、集邮册不能平放。平放时,随着重量的增加,邮票会被压出印痕。存放时应立放,并保持不紧不松。   4、单枚邮票从整张邮票上撕下时,对有齿孔的邮票应先沿着齿孔直线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再轻轻地撕开。不要使用剪刀等工具裁剪有齿孔的邮票,以免伤害齿孔。   5、贴邮票时不要直接把糨糊涂在邮票背面,因为时间久了,糨糊会变质,易引起邮票纸张变色或出现斑点。   邮票保管的工作做好,相信您在收藏的路上也省了不少的心,按照上面的做法收藏吧,会见到成效的。
集邮一般总是投入时间越长,收益越多 邮票这个行道,特别讲究稳健投资,即就是坚持长期地不间断地细水长流地长期投入。 50年代投入的人们都赢了,60年代投入的人们也都赢了,70年代投入的人们还是都赢了,80年代投入的人们又是都赢了,90年代投入的人们一半赢了,一半输了,20年代以来投入的人们大多都输了。80年以前,有很多票品都进入文物级了,90年以后的票品很多都进入了操作级,而且滞留在市场不再扩散了,发行多少就是多少,致使票品只有了操作的份,一个以集邮的市场,脱变成了以炒邮为主的市场,邮商几乎大多数都变成了炒商,不能再为集邮者服务了,而是见一个集者宰一个集者,致使集邮者远离这个市场。虽说现在的邮市都变成炒市了,但我们的视角不要这样去**,还是要多看发展,多看影响人们的是什么! 那么,集邮还能兴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还有邮票发行,就会有集邮者、收藏者,还因为邮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名片,一种小型艺术品,一个窗口,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能进入这个行道的人,大多数是有着文化底蕴的人,而不是用钱多少来说事的,且是用他们的知识来填补修养的。所以,在中国这样13亿多人的国度里,远远没有形成文化的氛围,国家在努力,邮人在努力,致力于国家兴旺的人们也在努力。有爷爷奶奶,就有爸爸妈妈,还有儿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相信邮文化一定会到来! 时间老人会告诉我们什么?!兴国兴家兴人,必然集邮,必然兴邮文化。 所以,只要瞄准邮票的这个靶心:即就是一枚票品或者一套票品,成版式的邮局小开张。既可以说它是枚票,也可以说它是套票,还可以说它是张票,又可以说它是版票,无轮那样说,它都成立。(一枚票成版式的邮局小开张和一套票成版式的邮局小开张),要点是没有其它多余的印刷的。坚持长期地不间断地细水长流地长期投入,从精神到物质上都会收到一个满意的回报。手牵手,共同推进我们喜爱的集邮事业!大家加油哈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