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深静水9
流深静水9
空城不器
关注数: 6
粉丝数: 33
发帖数: 5,346
关注贴吧数: 38
概率、博弈与理性—客观世界看待的另一向度 看到一个比喻:人生像一条河,过去种种决定了现在的流向,亦即我是过去的我的总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Antonio),无论当下是疏阔,或是峻急,都是特定阶段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过往的深处隐藏有现状的根本脉络。确认当下的时间节点,回溯过去,能看见概率隐隐作用。 一、因素加权,概率在实践中的例证 对客体分析能否尽量去除主观情绪,在评估概率如何起作用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转化“我认为”的迟滞,关注客体本身,在已知的过去、发生的现在和将来的未来间进行自由的因素矢量运算。以犯罪心理形成及转化模式(模式根据阐释需要自行设计)为例,建立坐标轴,X正轴为性格特质,(+),负轴为具体情境(-),Y轴正轴为社会认同(+),负轴为个体经验(-)。对四个指标进行第二层级细化,将性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将具体情境分为五个方面:激烈程度、紧急程度、复杂程度、危险程度、困难程度;将社会认同分为五个维度:归属认同、规则认同、责任认同、权利认同、期待认同;将个体经验分为四个方面:认知难度、总结难度、反省难度、规戒难度。并对指标进行0~5(+)和-5~0(-)评估(此时可以加入权重),绝对值越大,表示该指标越符合实际情况(图一)。评估后求单得条数轴上的数值的平均值,并进行同向数轴数值的加法。性格特质作用具体情境,社会认同约束个体经验,连接X、Y轴的最后数值,从原点做矢量箭头到坐标点。并定义四个象限分别为正面学习、应激性负反馈、负面模仿、经验性正控制。由此可以推演在某类社会环境中,人们在性格特质和个体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对特定情境的心理生成。他看到变成了他将会,大量指标的评估减少甚至消除可能的误差,数据支撑感性认识,行为成了可以预测的概率(图二)。这便是概率的意义,样本量越多,数据越精准,便误差越小,可能性越大。同理的模型建立可以迁移到POWER SWOT与BCG 矩阵,POWER SWOT对应模型数轴,BCG 矩阵对应象限。GE 矩阵也是很好的例证。(图三) 二、情境博弈,概率动态偏差的可能性 预测只是途径,改变才是目的。正是分析了概率的客观性,才能从这般的客观中逆游,对每个因素进行切割与圈定。系统早已被人选择、认可并完善,而现在正是要对抗它。此时便需主观强力的扭曲,崩坏相对简单,提升却极其困难。因此,在回溯中进行情境博弈,概率才可能出现动态偏差。例如从具体情境和个体经历形成的负面模仿入手,采取措施对具体情境中的激烈程度、紧急程度、复杂程度、危险程度、困难程度进行改善,行为将偏向应激性负反馈,继续强化社会认同,则会转向正面学习;对个体经验的认知难度、总结难度、反省难度、规戒难度进行干预,概率将偏向经验性正克制,继续拓展性格特质,也将转化为正面学习。若有强力的外界因素负面刺激,象限情况也会恶化。概率之外,还可以将可能的行为进行象限间的转化,即正负向的行为引导。象限之间并非绝对分离,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动态存在,概率之外,还有概率本身。 三、概率解构,理性与感性的深度交织 概率既非绝对客观,也非绝对主观。0和1不是常态,概率的魅力在于不可能和必然之间。维度分类本身带有主观色彩,细分的标准也多为个体经验,分数估值更是主观感觉的最大化。然而这并不能否认形式本身的意义。形式可以脱离内容单独存在,开端输入的内容运算得出错误的结果,可能是输入内容本身正确性存在问题。更何况,在评估内容本身时,首先转化关注的视角,进行一次客观;其次,建立评价标准,一方面,细化评估标准、增加评估数量提高可信度,进行再客观化;再次,通过加权减少因素可能存在的误差,使数值和趋势极尽接近客观存在本身,是为理性。概率不是蝴蝶扇起的龙卷风,亦非太阳的东升西落,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理性与感性的深度交织。 四、概率中博弈美学的价值自适 概率的博弈美学充满力与美感,它需要价值规范来引导和自适。由此产生三个价值标准:(一)足够善良。工具无善恶,思想使然也。应通过具体的情境博弈将概率积极引向正面,而非为恶。(二)足够谦逊。概率本质是理性与感性的深度交织,认知的推进需要时间,动态的博弈加大不确定性。概率中唯一正确的是发生了的事实本身。应足够谦逊,对一切的进程和意外保持敬畏,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以适应事实本身。(三)足够接近。必须确认对象、明确标准、评估加权、形成认知、制定计划,尽量减少操作过程存在的误差,让主体评估的认知事实不断接近客观存在的事实本身。 ps:1.求心理学专业轻喷,找不到寒假前玩的管理学模型,干脆自己做一个,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概念同样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更接近于knowledge package。2.找出能促进象限之间转化的因素最困难,也最有趣,模型还需再打磨。3.“果果,你又在说什么?”
求尼采对超人(?)完美死去场景的描写 具体是:zarathu或者别的著作描写超人或者尼采死亡的,在某个阳光美好的午后,超人终于累了,他躺在草地上,在夕阳的余晖中死去。 求问,这个具体的是在哪儿。 很久之前看的,找不到了。
务虚应有混沌意识,去考察任何微小的运动可能对全局产生的影响,从无规律的有序中探索事物依循的轨迹。混沌意识是对复杂世界多样性的肯定,承认人类认知的局限,无法预测和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而只能在各行为要素之中寻找足以自洽的逻辑。 混沌意识脱胎于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混沌理论主导思想是,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在其中某一部分中似乎并无关联的事件间的冲突,会给宇宙的另一部分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这意味着,系统具有放大作用。一个微小的运动经过系统的放大,最终影响会远远超过该运动的本身。此处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两个逻辑的思考方向,即由单个运动影响到系统整体的作用逻辑,用以思考如何通过细微之处影响全局;由整体系统回归单个运动的追溯逻辑,用以观照系统内部精巧运作逻辑。系统在两者的相互抵达中得以再现、解构、重塑和超越。混沌理论在复杂的事件分析最为广泛,例如犯罪案例心理、社会现象分析,这涉及到犯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混沌理论更接近于是理论分析的理论,即在理论与理论之外寻求相洽的逻辑。它并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套用的理论,而是一种更加严谨和开放的态度。或者说,这样的态度与研究方法本身是一种理论,它将与任何学科叠加,实现多层效用的乘数。例如与经济学完美结合,动物精神消化了众多经济理论不能解释的异象—非理性的自然本能。现象多元,不可完全预测,任何异动都具有深层的逻辑,应树立具有混沌意识的分析方法,借以驾驭更多的行为因子,将结果向更是结果本身推进。 一切的混沌分析都是在系统进行的,此处有必要更加深入了解系统这个概念。全然有序与全然无序的系统都是极其罕见的,前者被称为稳定均衡状态,后者被称为爆炸性不稳定状态。然而大多数状态兼具两者的特征,有序与无序共存,可以称为混沌状态。该系统内部具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但决定各要素行为的基本规律却是能够分析和掌握的。事物从混沌状态到爆炸性不稳定状态有破坏式创新过程,通过局部的质变,在系统中作用后影响全局,最好的例证是看看1921年后的大地上怎么燎原。从系统到系统之间的跳转并不容易,迭代却在此时发生,也就顺势于此将认知的围城向外撑推。混沌分析更重要的是必须对破坏式创新把握娴熟,节点的把控、点火的节奏对事物的影响都举足轻重。分析不是目的,改造才是。 系统中更要注重内部点、线、面、局的相互作用。点与点跨越连接、点与不同线的相互观照、线与不同面的相互切换、面与不同局相互结合都为事物多样性提供了可能,这似乎为知识包(knowledge package)创造了借化迁移的多重路径。然而于此也必须深切理解存在于系统内部的相互制约,一方面,同等级之间存在的相互斗争,这是发展和变化的动力;另一方面,不同等级之间的压制也处处存在,点、线、面很难超越自身所处的位置站去想象更高的角度看到的景象,因为这既不在认知范围内,也不符合既定的伦理。从局下面、入线到点为易,从点升线、成面为局是难,能明白当下的角色定位已经相当不易,更遑论其他,对此应抱有深刻的理解与切身的同情。这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任何对象作为分析的主体,又因主体的差异性有着不同的行为与结果。充分尊重事物的个性化,把握基本规律,分析混沌状态的事物。以人为例,他们可能有守序、友爱、善良、正直的一面,也有可能存在破坏、冷漠、凶狠、邪恶的一面,而任何一个因子通过系统的放大都可能影响到机体本身。同理可得社会、国家亦如此。提高自身的包容度,从自然环境去探究文化属性的形成,也从文化属性去理解文化的产物,多维度观照,允许更多角度印证的可能。 然而要如何确保混沌意识纳入因子的准确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混沌分析应有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现象与本质的认识,逐步发展为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其中的关键是对事物典型的确立,在典型的基础上提炼出一般规律,通过行之有效的利用规律作用于现实世界后,将行动因子纳入到分析体系。强调历史意识,还不能止于孤立地对个体进行分析,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加以考察,把问题设定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要让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运作逻辑真正呈现出来,通过历史意识下典型的基本规律来提高混沌意识分析的可信度,并且在历史意识与混沌意识的双重规训之下不断贴近事实本身。这需要智慧与耐力支撑,也需要环境和时间检验。 任何的解释都只是解释的一种,它总会蒙蔽真相。解释越完整、逻辑越严密,真相会被遮蔽得越严实。我们也总在自认为弄清逻辑之后又被逻辑戏弄,似乎真相遥不可及。越将混沌意识运用在分析之中,越发现混沌无法穷尽。然而这就是混沌意识持有的开放态度,我们认识局限,承认不足,虚心改进。我不知道这样的目的是什么,而这样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