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abc22 2008abc22
关注数: 4 粉丝数: 99 发帖数: 3,791 关注贴吧数: 1
【千叮万咛】骄傲的绽放——中国乒乓球队员丁宁(转自天涯) 07年左右的一篇报道,叮当们都进来读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丁丁。    骄傲的绽放——中国乒乓球女队丁宁 需要怎样的语言去描述这个孩子呢? 赛场上的她满是自信;走下赛场,她有绝对的精灵古怪。面对正在上升的状态,她拥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的勇气。这次,无可厚非地,我带着个人的色彩。毫不否认,对丁宁这个孩子一直有偏爱。看丁宁的比赛,才能令我这个对乒乓球毫无兴趣的人燃起激情。喜欢这个爱讲故事的女孩子;喜欢这个赛场上永远能带来惊喜的孩子。给她一分钟,绝对可以闪耀60秒。即使面对比自己实力强很多的对手,她依然是一分一分的拼,或许,那个时候她是和自己比赛,是在考验自己的今天是否比昨天有进步。丁宁用努力和率真,向偶像型球员迈进。   (1)   丁宁的照片,少之又少,她说自己最讨厌拍照。一向以自然示人的丁宁总是对于拍摄所需要的摆POSE,还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发怵。可爱的丁宁一直都是各路记者宠爱有加的对象,待人接物更是礼貌有序,惹得很多人提起她来赞不绝口。九十年代出生的丁宁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有人将她和彭陆洋同视为李宇春的翻版,可是和她俩都接触过的人大部分都觉得无论从外形还是到气质,丁宁更胜一筹。私下缓解压力的最佳方法,丁宁选择的是听音乐。记得北京某家报纸的体育记者提到丁宁,一脸地笑容,说有次去队里采访,当同时走进乒乓球馆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在60路公车上坐在她前排一路带耳机唱着歌的女孩子竟然就是丁宁! 她就是那样随性,又是那样纯粹。   (2)   丁宁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孩子,也有着大部分成功球员所经历过的坎坷。无论是在北京队,还是在国家队, 丁宁总是把姿态放到很低,她说,一路上多亏身边的教练和队友还有很多很多关心她的人才能有今天。十运会结束后,以张怡宁、郭焱和的丁宁领衔的北京队获得份量最足的女团冠军,丁宁也被媒体冠以“最佳第三人”。特别是在最为重要的半决赛于辽宁队的对决中,丁宁顶住了张怡宁、郭焱连续告负的重重危机,以干脆利索的3:0战胜在队内向来负多胜少的常晨晨,才让北京队有了喘息的机会。十运会的团体赛捧红了丁宁,让这个15岁的女孩子大放异彩。不过,她不大喜欢用“成功”一词形容自己,她总是觉得,成功的解释会来自于未来的某一天,那一天,她梦想成真——摘得世界比赛的桂冠。   (3)   其实丁宁的技术在同一批运动员中不是那种特别强的,甚至反手还有些薄弱。之所以成为九零这一批的佼佼者,更多的,来自于 她在场上的超我发挥。每当她提着拍子上场的时候,没有人会怀疑她能发挥不稳定。原先从北京队到国家队一直带丁宁的李隼谈到这位爱徒说道:“如果丁宁上场比赛,打赌我准压丁宁。”丁宁自己说起十运会心有余悸的那场比赛,总是说在场下,李指给了她更多地动力:“当张怡宁姐和郭焱姐都输了的时候,其实我就特别紧张,我上场前李指就和我说了一句话‘丁宁,我相信你!上去吧。’”就是这句简单地“相信”,让她无限量地在赛场上释放自我。   把张怡宁带出来的李隼教练,对丁宁爱护有佳。尽管有的时候非常“鄙视”我们对丁宁的“大呼小叫”。但当他自己谈到丁宁时,脸上更是洋溢着笑容,经常是“丁宁这个孩子……”挂在嘴边。2006年年初国家队调整,丁宁被分给了别的主管教练,直到现在他还有一些不舍得,但是依旧在各种比赛中关注她的表现。据李隼教练自己透露,他的宝贝女儿也是的丁宁的铁杆FANS。   (4)   碰到过一个绝对是仅仅对乒乓球了解皮毛的人,看到丁宁的照片,不禁地问:“这是不是那个北京队会不一样发球的女孩子?”能练出下蹲发球,让年纪小小的丁宁可是吃了不少苦头。那会因为孩子间的互相教劲,北京二队的孩子们纷纷效仿起来日本选手的下蹲发球,但是最后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丁宁一个人。这不仅仅成为了丁宁的“杀手锏”,并且也让她体会到多年坚持的一种成就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