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丶剑心沁寒 夜丶剑心沁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物载德!
关注数: 7 粉丝数: 80 发帖数: 975 关注贴吧数: 77
求教由人兄,乐仔解惑! 最近把我改车的热情弄的凉透凉透! 先买了个骠骑的加长后平叉,不是前面间距不对,就是后面间距不对。跑去铝合金门窗店切割焊接了半天还是报废。 淘宝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个小帅用的后面带三角突起的那种后平叉。买完兴高采烈跑去安装,发现我的小帅车也是个超级山寨货,车架和一般小帅不一样。我的中撑是直接焊在后平叉上的,只能又跑去铝合金店,把中撑从原来的后平叉上切割下来再焊到新买的后平叉上,可能是着急了,搞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焊好了,焊的非常完美。结果发现焊反了,脚朝上了。只能又切开,再搞次。TNND,就铝合金店里就花了100多。夜幕降临,满头大汗的跑去修车店。开始装后平叉,好了,又来问题了。我那超级山寨的后平叉和车架链接处用的是12粗的轴。新买的只能用10粗的轴。轴不对,急的肝火上升,跑去小五金店,最粗的也只有8的,没办法,将就先用着。好了吧,没问题了。 鬼知道,问题还是多的很。 好不容易装完后平叉,上浮动盘,然后上卡钳。浮动盘买的TWPO 220的盘。卡钳是Frando HF6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先说浮动盘,离电机和轮胎太近,留给卡钳的空间根本不够,根本插不进去。第二说卡钳,角度不对,好像是转接码不对口。这下,我彻底没脾气了。 妈的,我弄个车子容易吗。要这么折腾我。 最后只能后卡钳没装,暂时骑回家休息了。 心里哇凉哇凉的,好累。上了几幅图,麻烦由人兄,乐仔,或者其他高人帮我看看,到底是那些问题。 那个浮动盘距离太近怎么解决?
后鸟先飞(一) 迷迷糊糊撞进电摩的世界差不多也有2个来月了。从最初单纯羡慕外观,到现在慢慢了解电摩性能,偏生我生的还是个喜欢打破砂锅的性格。 现在也能慢慢说出个12345来了,不再是个两眼一码黑,啥都不懂的完全菜鸟,差不多初中水准。。。 由于接触电摩时间还是少,加上上海没有一个好的圈子可以一直交流学习,满大街还都是油摩的多,所以对于车型的认知比较缓慢,很多车没亲眼好好观察过,只看图片印象不是很深刻,特别还有不少非常类似的车型。 最近也总算慢慢理出个大概,加上自己的一些猜测,请高手指正。 外国我不清楚,国内市面上的电摩应该说都是山寨货,没有一款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的车型,都是源自日本或者台湾产的油摩。小帅来自台湾的光阳、大小龟来自日本的本田、其他的基本来自于日本的雅马哈。小帅,大小龟外形无需多说,自是一眼就能辨别。 说说源自雅马哈的这些车吧。 先说巧格(英文是JOG),查资料后发现其也是雅马哈旗下RS系列的一款。先有的巧格,然后发展出RSZ,再接着有了RS Zero。为啥叫RS,查阅半天无果,如果说和四个轮子的相同的话,那么应该就是Rally Sports的意思,竞赛型车。其实对于我这类门外汉,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巧格,福喜、RSZ、RS Zero都有点象的。 巧格是原产(日本雅马哈),福喜是异地造(台湾造),花嫁就是完全的我国山寨。也就是说福喜和花嫁都是源自巧格的。巧格有其英文名字JOG,而大家说福喜的时候却喜欢用FX,这也是当初我有点奇怪的地方,现在看来也倒是释然了。因为用的就是汉语拼音。而我现在是看前脸是方脸(巧格)还是尖脸(福喜),再配合有没前挡泥板来判断到底是哪个车型。 RSZ应该说就是巧格的更新换代的产品。RS是它的系列,Z是它的名字。他有个名字叫鬼火。而RS Zero就是RSZ基础上的改进版,一代更新一代。所以现在不少人喊RS Zero叫鬼火2代。这2车型真的好相像。区别的地方,我觉的比较好辨认的是一个前脸的大灯的长度。RS Zero是大灯框体直接到外沿,而RSZ没那么长,短点。然后马桶座左右的板的曲线不一样。Zero的曲线一直到踏板,尖尖的头。Z的话,不会延伸到踏板,而且没有那么尖锐的头。还有就是PP的尾灯,Zero的比Z的大气,漂亮。不过话说这些好像都能改,这些也就能起到个参考。。。 然后说说迅鹰和劲战,这两个也是亲兄弟。都是一款雅马哈旗下叫Cygnus的车子,迅鹰叫Cygnus-Z,劲战叫Cygnus-X。这两家伙我只能从马桶座左右板来区别了。。。。 最后说说BWS,这家伙源自雅马哈一款叫鸭子的车型。我查了点资料,自己想了点东西。这车型在日本国内应该有大、小排量的不同型号。到国内后,一个可能是大排量发动机的仿造技术不过关问题,二来国内对于大排量摩托车的政策不扶植,所以山寨出来的都是小排量的鸭子,我们国内山寨完起了个新名字叫山猫。而进口来的大排量BWS还是叫BWS。再搬到电摩上,就会有山猫和BWS两种车,其实这两种车是一个娘生滴。 我估计我们国内很多车型就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整理了这些,不一定都对,随便看看,有错能指出,让菜鸟更加进步那是最好。 HOHO
菜鸟近期学习总结,请高手指正 刚接触电摩时,比较纠结于电机、控制器和电瓶三者的关系。跑的快跑的远加速强三项数值基本就是衡量一辆电摩最重要的指标了吧。 一辆电摩能跑多快,归根结底就是取决于电机的做功能力。这不是电机外壳雕刻的额定功率,而是一台电机真正的做功能限。物理学上说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的数值,单位时间内一台电机做的功越大,就代表着单位时间内这台电机推动车子前进的距离越远,即其速度越快。由于电摩没有变速箱齿轮箱之类的装置,因此不需要计算齿轮比。电机的转速就直接反应了车速。 而功率 = 转速 * 扭矩 *2PI / 60,PI就是圆周率,2PI/60是个固定值。也就是说一台电机满负荷运作,其转速和扭矩是成反比的。转速越高,扭矩反而小。扭矩大,转速会偏低。转速决定着电摩前进速度。而扭矩决定着电摩的加速度。所以,那些起步很猛的电机就是在低转速区间拥有高扭矩值的电机。而需要到达比较高转速才能达到最大扭矩的电机,起步就会显得很面,很无力。 再说电瓶、控制器和电机的关系。我是这么理解的。电瓶大家可以想象成是一个水库,电瓶越多,就是水库的实际库存容量越大。控制器呢相当于一个水坝。多少管多少管控制器就相当于这个水坝有多少孔的泄洪闸。如果你只是增加了电瓶,没有更换更好的控制器。相当于水库的库存量上去了,但是泄洪闸还是这么几个,其向下泄洪能力没变,反应到电摩上,就是控制器向电机输送电流的能力没变。而电瓶保持不变,更换了更强大的控制器的话,相当于水库库存容量不变,增加了几个泄洪闸,单位时间泄洪能力变强。就是控制器向电机输送电流能力变强了,车速上限就能增加。但是问题是,续航能力会变低。很好理解,水库的水量不变,每小时放的水多了,水库会比原来更快见底。 恩。。。小菜鸟目前就总结了这么多,自我感觉现在思路已经同比较清晰。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