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白令岛人
廾af侗绿找
只对事实感兴趣
关注数: 19
粉丝数: 76
发帖数: 4,982
关注贴吧数: 27
想象中浮世绘的表达类型和可能更接近的真实原型
最近吧里喜欢发一些台湾中学生行进乐队的照片 有哪些是确凿无疑的原住民,可以发来这个贴 正好我早就想批判一番了,部分原住民比较容易肥胖,尤其中年以后 客观讨论,欢迎讨论丑图,别举办删帖
最新肥胖率地图 某书现在热搜第四
现代上海的南北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在去年魔方的“各地汉族民族血统成分统计”一表中,上海的平均南北汉成分介于苏南和浙北之间,在基因助手(准确性未知)的主成分分析图上也是如此 另有说法表明其比苏南更北,甚至接近泰州盐城。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如果有各地的常染计算器平均值,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这算不算教科书式伪客观 所有人都会偏心,自称客观的也不例外(包括我自己) 可这么不加掩饰的也不好找,第一张算客观合照,怎么到论证“日本的东夷长相”时就变成明星照片了?
只有一个是台湾土著,能猜出来是哪个吗?
最近看了很多江浙沪的老照片和采访记录,感觉甬江系是北部吴语区最南相的(但也没有南太多,只是出现很南相的比例比其他小片高不少),语言似乎也更偏离主流北部吴语
东西欧亚之前的捷克古人Zlatý kůň头骨及体质数据
屈家岭的类北亚常染确实有问题 样本质量差位点少导致的
怎么全在说热带尤其热带雨林,没人讨论温带雨林吗? 是不是因为最最典型的阿拉斯加–美国西海岸温带雨林的原住民迁移到美洲的时间过短,不如俾格米尼格利陀这种上万年雨林土著能够说明问题
古画长相完全就是矮黑人的反义词 已经尽可能和矮黑人反着长了,就像是十分恐惧后者的任何特征似的 但为什么还是这么原始?
1997年的一份邹族民俗研究资料#台湾原住民#
调查一下大家对“东亚人种”是否存在某种滤镜 认为北亚和东南亚贬义性质更强?
关于先秦越人长相 我觉得应该不会太离谱,如果都如8U所说是什么澳美/尼格利陀,那越人最有名的故事越人歌就不会发生 楚人审美人尽皆知,绝不可能是慕黑审美
台湾前三十名姓氏排名
日本人形净琉璃的美人人偶为什么并不狭面 同为传统审美,浮世绘才是狭面
都别用大字母新老亚洲了 裕民这种体质是谁带进来的,谁老亚洲
世界声调语言分布 乍一看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更多 但达罗毗荼、南岛、澳洲原住民语言(帕马牛雅)和部分美洲原住民语言是例外
靺鞨人的体质特征 具有圆颅型、正颅型和阔颅型相结合的颅形特点,中等的面宽绝对值,和较低矮的上面高度,偏低的中眶型和偏狭的中鼻型,极大的面部扁平度 女性组在主要颅面部测量特征上,与男性组相比,除鼻型稍窄,眶型偏高以外,其余各项性状与男性基本一致
八千年前贾湖古人的体质特征 保留完好只有两个头骨 圆颅、高颅、狭面、中上面、中眶、中鼻 颧宽137.5,鼻颧角143.75°,鼻骨最小高3.75,接近下王岗人
埃塞俄比亚平均水平怎么样?
倒也不必把日本这种长相全甩给菲律宾 日本男足的出身应该都能查到 众所周知我从来没吹过菲律宾,但一定要实事求是 常染pca图就不发了,和菲律宾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一个没有已知混血背景的日本人都能被说混过菲律宾,那日本常染至少和越南一个南度
这种会不会被开除新亚洲籍?中庭太短脸也短
你心中的原始O/新亚洲长什么样?
很多人认为鼻颧角说明不了立体度的真正原因 东亚平均鼻颧角都在145°-147°的区间,如图一458个国人样本平均146.6°,而泰国143.3°、达雅克143.5°、缅甸144.5°,定义下的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也确实比东亚类型的鼻颧角更小。很多人认为东南亚人看起来并不立体,所以就认为鼻颧角这一指标说明不了什么 其实我觉得并不矛盾,鼻颧角可能需要到140°以下才会有大众意义上那种类似高加索人种的观感。图五和印欧人有关的新疆古人都在135°-140°的区间甚至更小,而且鼻骨最小高很高、鼻指数更小,这些都会影响立体度的观感
泰国南部沿海一个说南岛语的海上民族母系 很MSEA,也不是所谓BFR主导
既然地中海已被开除白籍,那我觉得本吧不算媚白 希腊合照镇楼
一个宜兰南澳泰雅族家庭
兴义遗址的父系母系已经出来了
人种吧真正天生一对的cp是 娱乐一下,别误删
居然有人认为福建身高是南方最后一档? 具体可以看tw汉人和广东福建合并组,后者甚至是🇮🇩华工人
泰雅族日本混血 支持NEA SEA和平相处
新文章是否暗示着南亚语系可能起源于云南或西南地区? 原文甚至说可能是原始南亚语系人群
因纽特人系列图
一个毛利人的E11和K47
微基因的民族划分也不是完全不准 这个微基因社区网友是原汉混血 祖父泉州人祖母本省人,母亲是太鲁阁族,也确实测出了约一半的高山族 如果换了魔方估计又是迫真南汉+壮傣,微基因在南少上至少细分很多
又遇到一个不懂气候的 把你老家夏温爆出来看看怎么样
这是什么人种
审美分歧点之印度。你认为印度平均水平几分? 全世界的路人都不到8分,所以没这个选项
这种相貌是N6带去的吧 M119为主的“原生南岛”tw没有这种(甚至阿美族也没有),也不是p2那种立体的,更不像大众这些高胖版东印尼混棕风
摆摊的太鲁阁女孩
100%纯黄人小孩也有颜值可以的 比如这两个男孩,奈何还是占比太少
对合照来说,深目确实太加分 比如老照片里的波利尼西亚人,实际上有不少阔鼻+山根不高的相貌,但在合照里因为其眉眼优势,这些缺点被无限缩小,在普遍难看的东欧亚老照片里脱颖而出 而被吧友认为不好看的欧美大众照片对比经过挑选的东亚模特照片,第一眼看起来依然是前者更立体更吸引眼球 当然还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说了很多遍,这就是单纯的“审美差异”了
东夷这个描述绝了,比古羌颜值还高 古羌还是单眼皮浅眼窝扁平度中等,东夷直接【高鼻深目】【棱角分明】
新文章,马来人有巴布亚成分 果然加入巴布亚后有这种结果 可能ISEA(岛屿东南亚)都有这种影响,而大陆东南亚没有,包括同为南岛语的占人,占人的常染和周边其他语系(比如老挝人)差异不大
东南亚大陆有多于东亚的第三次丹人渗入,但整体没高太多
台湾和菲律宾igorot人惊现F81兄弟支 看来要到F81才是全员东亚
嫩江流域新石器-铁器时代母系
一些古代遗址的母系构成 以东北新石器-铁器时代为主
东亚东南亚母系,比较粗略
高一生的异父弟杜孝生 穿的是日据时代的校服 他是台帝大医学部的学生,据说是日治时代末期唯一接受正规医学教育的原民 他看起来很东亚化
这篇怎么说 不同研究都有差异@攘夷派
发一张最新魔方常染图以正视听 有其他版本的也会在楼下更新,四川问题应该已经是圈内常识了,高北汉高藏缅要到个别地区个别个体才能找到
一个tw原住民家庭 似乎依然是高一生的家人
红山文化牛河梁接近北亚人种 去掉枕骨变形后和现代因纽特人最接近
浙南的m117占比确实符合温台丽更高的规律 但m119就不是了
这样看阿美族和布农族的Y染色体在台原里真特别 难怪别的研究里直接用了O1a和Others
以下哪位女声优更好看?
卡那卡那富人的小黑人传说#台湾原住民#
微基因一位纯维族的常染 欧洲部分不准,看看就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