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洸芐哋 陽洸芐哋
关注数: 6 粉丝数: 4 发帖数: 1,337 关注贴吧数: 6
微山县名来历 微山县以微山湖得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原封地于微(殷畿内国,一说在今山东梁山,一说在今山西潞城),故称他为“微子”,(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有微子墓,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子墓在微山岛西北部的一个小山上,此山海拔91.6米,山虽不高,却是全岛的最高点,这山因微子墓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县也因山而冠名。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邑(留县治,今微山岛西湖内)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他的后裔,以殷为姓,依墓而居,启为殷始祖。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据记载,周灭商后,成王封殷微子启于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后,微仲的四世孙弗父何本该继位为宋公,而让给弟弟厉公,从此,弗父何的后裔不再继承王位,被封为世袭公卿,食采于栗(今河南省夏邑县,古称栗)。自弗父何五代传承至孔父嘉,开始以“孔”为姓。占碑记载:弗父何及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皋夷)均葬在夏邑县孔子还乡祠前后。皋夷生孔防叔,孔防叔为避战乱,由宋国迁居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所以,微子是孔姓祖先。 孔子“少居鲁.长居宋”,年轻时,他曾长期回故里宋国考察殷礼,每次回宋国都到祖先坟前祭祀。因此,后人就地建立祠庙以作纪念,取名“还乡祠”。还乡祠坐落在夏邑县城北6公里王公楼村西,该村原名为“还乡里”。还乡祠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00余亩,碑碣林立,松柏掩映,古木参天,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气势庄严的古代建筑群,是历代著名文化圣迹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