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淪陷 開始淪陷
「滴眼泪掉丅来ˉ°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4,523 关注贴吧数: 33
【记录】加那利群岛纪行 “7个岛屿,7个世界”。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飞抵大西洋上的大加那利岛(以下简称“大加岛”),一进候机楼,就看到这样的口号。这是加那利群岛旅游促销主题口号。   应加那利旅游记者协会邀请,记者最近踏访了这个远离西班牙本土的群岛。   加那利群岛既属于非洲,也属于欧洲;它是欧盟最南端的边界,同行的西班牙记者如是说。加那利群岛包括兰萨罗特、富埃特文图拉、大加那利、特内里费、戈梅拉、耶罗、拉帕尔马7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礁,东西向呈新月形飘浮在非洲西北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附近的大西洋上。因此,从地理上讲,它属于非洲。但是,世界地图在“加那利群岛”名字后还有一个由括号括起来的代表西班牙的“西”字,因此,就有了“加那利群岛也属于欧洲”之说。   加那利群岛距非洲大陆最近处不足百公里,距西班牙本土最近处有1100多公里。现在到那里的交通十分方便,7个岛都有机场,岛与岛之间有渡轮穿梭。从马德里到大加岛,乘飞机只需不到两个半小时。加那利群岛地处非、欧、美三大洲之间,因此也是联接三大洲的海上和空中交通枢纽。   加那利群岛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人口199万多。在西班牙人15世纪征服之前,加那利群岛就有土著人居住。最早的居民据说是来自北非柏柏尔人的一支关切斯人。现在,加那利群岛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   加那利群岛是几千万年来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岛,地貌变化万千,既有平缓的海滩和大片此起彼伏的沙丘,也有高耸入云的峰峦、深不可测的沟壑和让人遐想的神秘火山口。加那利群岛地处亚热带,常年阳光明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一切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7 个岛屿,7个世界”,似世外桃源,各具特点,各有看点,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旅游业堪称加那利群岛的支柱产业。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旅游业,经过多年开发,现在已经拥有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各种级别的旅馆3000多家,床位近40万个;餐馆、酒吧、咖啡厅等1900多家。加那利群岛常年游客如云,旅馆入住率年均差不多达80%。无论在海滩、街头,还是在餐馆、公园,都可以看到游客的身影。去年光顾加那利群岛的外国游客953万多人次,加上来自西班牙本土的游客,游客总数近1200万人次,为当地人口的6倍。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地80%的就业人口都从事与旅游业有关的工作。   采访期间所到之处,当地人对有中国记者光顾他们的土地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知道一些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希望中国游客到加那利群岛旅游。富埃特文图拉岛旅游局长奥利维亚女士说,她最近就要去中国旅游,中国哪怕只有1%的人来,也要超过现在每年到加那利群岛的外来游客。   除旅游业之外,加那利群岛还有建筑业、食品加工和农牧业等产业。农业主要种植香蕉、橙子、柠檬、葡萄、番茄、黄瓜、马铃薯等果蔬;牧业主要饲养奶山羊。当地出产的葡萄酒和奶酪在西班牙很有些名气。加那利群岛还向西班牙本土和其他欧盟国家出口一些香蕉、番茄等果蔬。   加那利群岛有“幸运岛”之称,据说这是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送给这片岛屿的美誉。加那利人为此而自豪,他们把7个岛屿镶嵌在自治区区徽上。大自然慷慨赐予加那利人“幸运岛”,加那利人在“幸运岛”上创造着幸福生活。     由于时间有限,记者此次加那利群岛之行只看了东部的大加那利、富埃特文图拉、兰萨罗特3个岛。   飞抵大加那利岛(以下简称“大加岛)的时候正是西方复活节前夕,和我们同行的乘客大多是来旅游度假的。一出机场,顿感微风拂面,温暖如春。从马德里穿来的防寒服是用不着了。   大加岛面积1560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在加那利群岛中为第三大岛。大加岛形似圆锥体,直径48公里左右,四周为狭窄的丘陵和小片平原,中央为连绵不断的高山大川。中部的雪花峰海拔1950米,为全岛最高峰。
【人间天堂】世界文化名城——法国首都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 (Paris) 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包括法兰西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均设在“市场”(1183—1969年为当地的中心市场)的西侧。   卢      浮      宫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巴黎有75个图书馆,其中国立图书馆规模最大。该馆创建于1364年至1380年,藏书1000万册。   埃 菲 尔 铁 塔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伯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世界上最高的桥梁:米约大桥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二中の[哲学]‖尼采哲学思想研究 尼采研究推荐书目:(摘自光辉硕士毕业论文)     1尼采的著作:          《悲剧的诞生》赵登荣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6年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黄明嘉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     《超善恶》张念东 凌素心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善恶之彼岸》宋祖良 刘桂环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快乐的科学》 黄明嘉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陈涛, 周辉荣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瞧,这个人!》刘崎译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58年     《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 凌素心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     《权力意志》贺骥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上帝之死(反基督)》刘崎译 台北 志文出版社 民国70 [1981]     《曙光》田立年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周国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年     《哲学与真理 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田立年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年          2其他中文参考书目:          W 丹豪斯著:<弗里德里希 尼采>,载于利奥 施特劳斯, 约瑟夫 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勃兰兑斯著:《尼采》 北京 工人出版社 1986年     刘小枫、倪为国主编 :《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洛维特著:《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 北京 三联书店 2002年     萌萌主编:《启示与理性:从苏格拉底,尼采到施特劳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萌萌主编:《启示与理性——哲学问题:回归或转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其他中文相关著作:          (奥地利)茨威格著:《与魔搏斗的人》潘璐...等译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年     (德) 恩斯特•贝勒尔著:《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法)丹尼尔•哈列维著:《尼采传》 谈蓓芳译 台北 业强出版社 1992     (日) 今村仁司…等著:《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 现代思想的源流》卞崇道, 周秀静等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英) 安内马丽•彼珀著:《动物与超人之维 对尼采《查拉图斯特拉》第一卷的哲学解释》 李洁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年     陈鼓应著:《悲剧哲学家尼采》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     陈鼓应著:《尼采新论》 台北 台北出版社 民国78[1989]年     德勒兹著:《解读尼采》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吉尔 德勒兹著:《尼采与哲学》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康健著: 《生命之约 重读尼采》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周国平著:《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二中の[周国平散文]‖/真实最难 □“以真诚换取真诚!”可是,这么一换双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诚了吗?   □ 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真实中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一点真实,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  □刻意求真实者还是太关注自己的形象,已获真实者只是活得自在罢了。  □什么是虚假?虚假就是不真实,或者,故意真实。“我一定要真实!”可是你已经在虚假了。  什么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诚,或者故意真诚。“我一定要真诚!”可是你已经在做作了。  □真实是最难的,为了它,一个人也许不得不舍弃许多好东西:名誉,地位,财产,家庭。但真实又是最容易的,在世界上,唯有它,一个人只要愿意,总能得到和保持。  □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真实中有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有一点真实,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   □纯洁做不到,退而求其次——真实。真实做不到,再退而求其次——糊涂。可是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还是太纯洁了。     □一个人为了实现自我,必须先在非我的世界里漫游一番。但是,有许多人就迷失在这漫游途中了,沾沾自喜于他们在社会上的小小成功,不再想回到自我。成功使他们离他们的自我愈来愈远,终于成为随波逐流之辈。另有一类灵魂,时时为离家而不安,漫游愈久而思家愈初,唯有他们,无论成功失败,都能带着丰富的收获返回他们的自我。     □一种人不自觉地要显得真诚,以他的真诚去打动人并且打动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动了。一种人故意地要显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迷惑人并且迷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怀疑起自己来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