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ish♬
Phantom松鸦
随风而去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3
发帖数: 3,082
关注贴吧数: 26
《异世界迷宫最深部为目标》读完一些碎碎念 整个春节假期基本上除了在家睡觉、跟家里人出门都在看《异世界迷宫最深部为目标》。起因是闲着的时候在 Bangumi 看到本作竟然在 500万字的篇幅下有 7.9 分的高分,本着消磨时间的目的点开了本作,意外的发现本作还比较对我的胃口,而且时常有意外之喜。在花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时间看完后,总感觉自己应该写点什么来表达自己这个月时光的喜爱事先声明: * 笔者阅读量较小,轻小说阅读量更是少之又少,部分意见还是不足为道也 * 笔者日语只有工地日语水平,所以阅读的为翻译后的版本 * 笔者尽量以原文为文本客观的描述作品,但是不乏有地方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争议性 * 以下内容有剧透,「整体印象」一节剧透相对较少 * 笔者只有1-9章左右看的文库本,后面都是 web 版本,可能会丢失信息。
早期神明「全知」设定的讨论——视觉上的全知 这几天在重温《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最后一章提到了荷马史诗中「神明」的概念。简单来说,神明应该有「全知」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更多是一种「视觉上的全知」,实际上并不完全要求公正。看着还有点意思,因此摘录原文 神明俯视并见证人类的行为,这显然是个古老的观念,极其普遍。R. 贝塔佐尼(R. Pettazzoni)那部极为博学的作品《全知的上帝》(The All-Knowing God,H. J. Rose 英译本,1956年),收录了全世界各种文化的大量材料;基于如此数量的材料所作出的整体解读,似乎很难不予考虑。我们发现,在印欧、闪米特、含米特、芬兰-乌戈尔、乌拉-阿尔泰以及其他民族中,都有无所不知的天空之神的观念。这一观念有着惊人的稳定性,故此,贝塔佐尼将他的发现概括为以下内容: > 现在,我们对神明之全知的原始概念体系有了清楚的了解。它的主体,起初并不是总体的神灵,而是某种特定类型的神明。它的对象并非整个知识领域,而是凡人及其行为。神明全知的实现方式也相当明确,它的基础是一种无所不至的视觉力量,有时辅以类似的听觉力量,以及无处不在等类似的能力。神明的全知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沉思的,而是会带来某种约束力——多数是惩罚性的。 “某种特定类型的神明”被描述为:“它多数情况下是指天空之神和星辰之神,或者在某些方面与天界之光明相联系的神明——人们认为他们拥有全知”;而最关键的感知能力则是视力:“神明的全知是一种视觉上的全知。”
问个问题:有罪的人在无辜的方面受到惩罚,这种剧情有些啥 标题可能表意有点模糊,我这里举几个例子方便理解: 比如在《弄臣》里面,主角是过往的狗腿子,帮国王迫害良家妇女,本身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本身作为一个父亲还是拼命保护自己女儿的,结果自己的女儿被国王勾搭走了,自己也因此受到惩罚。 这里他是有罪,但不是作为“国王的弄臣”这个狗腿子身份受到惩罚,而是作为“女儿的父亲”受到了惩罚。 这种在acg作品里面好像也不少,不过突然感觉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有没有大佬知道这样的剧情或者这样的情节起源是什么0.0?谢谢b吧大佬们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