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笑 沧海★一声笑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 发帖数: 4,935 关注贴吧数: 3
成语接龙新规则——要造句的哦 如:诗情画意===意料之中 作者: 顽皮女子 封 2005-3-27 20:21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2 回复:文字游戏之一==成语接龙 中冓之言 作者: 221.234.169.* 封 2005-3-27 23:59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3 回复:文字游戏之一==成语接龙 http://www.yofoo.com/chengyu/成语查询词典持典在手,何忧之有(哈哈哈~奸笑三声). 这样玩忒容易了点,得加码,接楼上的成语时再用这个成语造个句.如:‘中冓之言’谨防隔墙有耳下楼接言字开头的成语沧海~~~~笑 作者: 221.234.169.* 封 2005-3-28 00:15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4 回复:文字游戏之一==成语接龙 呵呵 看我玲子耳听八方 作者: 222.90.75.* 封 2005-3-28 16:23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5 回复:文字游戏之一==成语接龙 言传身教 作者: 顽皮女子 封 2005-3-29 00:34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6 回复:文字游戏之一==成语接龙 言传身教 当修身养性,以为人师表!没有看见啊 ,呵呵 作者: 顽皮女子 封 2005-3-29 00:36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趣联绝对鉴赏楼 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开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节节甜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 难联绝对(古)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古)烟沿艳檐烟燕眼(今)雾捂鸟屋雾物无(古)寂寞寒窗空守寡(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引经据典话首联☆ 对于哪是中国最早的楹联,诸多辞书在解释楹联条目时,都认定是后蜀孟昶(919—965)的桃符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这一论断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怀疑:其一,前面已经说过,楹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定哪是首联缺少必要的依据;其二,翻翻我国丰富的典籍,联语随处可见,而且这些联语都比孟昶的题桃符要早得多。下面列举数条,不必论述,大家也能看出孟昶之联是不是首联。  后唐范质有一题扇联:  大暑去酷吏;  清风来故人。  《新唐书·李泌传》载李泌答对宰相张说的联语是: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张说[667-730]出句)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李泌[722-789]对句)  清人编的《黄鹤楼楹联》中吕洞宾的题联是:  入是门由是路,翠柏苍松,莫问蓬莱在何处?  登斯楼览斯景,青山绿水,别有天地非人间。  福建《福宁府志》(乾隆版)载,唐朝进士林嵩,曾在福鼎的滨海渔村——礼岙草堂苦读经书。林嵩未第时,在草堂悬联抒志咏怀: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福建《霞浦县志》载,唐陈蓬,号白水仙,家于后崎,曾题所居两联: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之四·温庭筠》载,温庭筠对李商隐言:  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太宗题书藏晋词的联语是: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石菊影庐笔识·学编七十四》载,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481-539)罢官不出,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三妹令娴续联云: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元会稽翰林林坤辑《诚斋杂记》卷下也有同样的记述,只不过续联首句为“落花扫更合”。  对于刘孝绰兄妹的题联,曾伯藩先生在《对联起源考辩》一文中,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楹联起源问题作了深入考证,认定是可信的。他写道:“刘孝绰兄妹题联事是完全可能,确实可靠的。”“无论从理论或从实际来说,都足以证明对联起源于南朝梁代,而所谓‘对联起源于孟昶所题十字春联’,或者说‘对联只能产生于律诗成熟以后,只能产生于五代’等等说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上述联语,有的题于扇面,有的题于书间,有的口头答对,有的题于名楼胜迹,有的题于中堂,有的题于门旁……;它们或表悠闲自得之情,或抒大丈夫之气,或应对显才,或赋一介寒儒清苦自甘之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福鼎、霞浦僻处海隅,文化比较落后,乃有悬联于堂的风习,足见唐时楹联已普遍运用于世。石中元、石中才在《日本友人与中国楹联》一文中说:中国楹联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随着鉴真高僧的东渡,以后日本的不少寺庙贴有楹联”。  由此可见,首联的出现,远在后蜀孟昶的桃符题联之前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哪是真正的首联,则是难以确论的。
☆引经据典话首联☆ 对于哪是中国最早的楹联,诸多辞书在解释楹联条目时,都认定是后蜀孟昶(919—965)的桃符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这一论断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怀疑:其一,前面已经说过,楹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定哪是首联缺少必要的依据;其二,翻翻我国丰富的典籍,联语随处可见,而且这些联语都比孟昶的题桃符要早得多。下面列举数条,不必论述,大家也能看出孟昶之联是不是首联。  后唐范质有一题扇联:  大暑去酷吏;  清风来故人。  《新唐书·李泌传》载李泌答对宰相张说的联语是: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张说[667-730]出句)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李泌[722-789]对句)  清人编的《黄鹤楼楹联》中吕洞宾的题联是:  入是门由是路,翠柏苍松,莫问蓬莱在何处?  登斯楼览斯景,青山绿水,别有天地非人间。  福建《福宁府志》(乾隆版)载,唐朝进士林嵩,曾在福鼎的滨海渔村——礼岙草堂苦读经书。林嵩未第时,在草堂悬联抒志咏怀: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福建《霞浦县志》载,唐陈蓬,号白水仙,家于后崎,曾题所居两联: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之四·温庭筠》载,温庭筠对李商隐言:  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太宗题书藏晋词的联语是: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石菊影庐笔识·学编七十四》载,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481-539)罢官不出,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三妹令娴续联云: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元会稽翰林林坤辑《诚斋杂记》卷下也有同样的记述,只不过续联首句为“落花扫更合”。  对于刘孝绰兄妹的题联,曾伯藩先生在《对联起源考辩》一文中,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楹联起源问题作了深入考证,认定是可信的。他写道:“刘孝绰兄妹题联事是完全可能,确实可靠的。”“无论从理论或从实际来说,都足以证明对联起源于南朝梁代,而所谓‘对联起源于孟昶所题十字春联’,或者说‘对联只能产生于律诗成熟以后,只能产生于五代’等等说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上述联语,有的题于扇面,有的题于书间,有的口头答对,有的题于名楼胜迹,有的题于中堂,有的题于门旁……;它们或表悠闲自得之情,或抒大丈夫之气,或应对显才,或赋一介寒儒清苦自甘之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福鼎、霞浦僻处海隅,文化比较落后,乃有悬联于堂的风习,足见唐时楹联已普遍运用于世。石中元、石中才在《日本友人与中国楹联》一文中说:中国楹联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随着鉴真高僧的东渡,以后日本的不少寺庙贴有楹联”。  由此可见,首联的出现,远在后蜀孟昶的桃符题联之前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哪是真正的首联,则是难以确论的。
长联:君王对。 (精品) 卓月云裳所出长联挥宝剑,斩妖邪,男儿本自重横行。诛韦后,废少帝,拥立相王,而后身登九五;亲贤臣,远小人,任姚崇,用宋璟,大刀阔斧,只为隔除弊政。自此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渺万里江山,吉庆无边。君友臣恭,内养生息,外拒番夷。乃继贞观之遗风,创开元之盛世。置教坊,教俗乐,天子非常赐颜色。喜佳人,爱梨园,笙歌缦舞,尽是风流悠闲。亲小人,远贤臣,封力士,赏国忠,乐乎忧乎?须知祸福相倚。忽一声,渔阳鼙鼓揭天来,霓裳羽衣仓皇止,匆匆西南行。已而佳人逝,欢爱绝,对山河破败,哽然无语。呜呼,昔之汤武,今之桀纣。叹世人之讥讽,骄奢而淫逸者,谁得而驳之乎? ====(独孤不悔) 20:16:56驾长车,拓疆土,枭雄从来当无忌,杀敖拜,诛乱党,始成君皇,得以令行六一赏能者, 贬奸佞 升施浪,迁 ,金言铁律,皆因开僻新风。如是风调雨顺,民富物丰,纵千年经史,英明有道,文廉武勇 ,上奉孝庄,下抿百姓,谓承尧舜之伟业,创神州之华章。撤三番,收台湾,圣人忍而动刀兵,收西藏,战罗刹,金戈铁马,自然意气恢宏。赏能者,贬奸佞 举化龙,抑八旗,德也仁也,力求满汉一家。命百官,翰林灯火继夜明,康熙字典呕血成,洋洋春秋册。是时西藏朝,社稷稳,看疆域辽阔,感而失声。嘘吁,远之炎黄,近之成忽,听史家之褒奖,精力而图治名, 是誉无愧也欤。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